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792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docx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

 

学号

10411020203

院系

人文艺术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XI’ANFANYI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

ThesisforBachelor’sDegree

题目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

学生姓名孙生玲

指导教师吴宝玲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2013年12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签名:

日期:

年月日

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

——以《二马》、《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为例

 

摘要:

20年来,老舍研究一直在拓宽深化,其中包含了对重要作品和创作特点的深入开掘,以及对老舍本人思想气质的透彻分析,很多学者对老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从文化视角审视其创作思想。

本文就老舍的一部长篇和两部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概要阐述老舍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照,并从人物内心活动、作家创作方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表达老舍对国民问题的诸多反思与批判,挖掘其思想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在文本中的体现,进而考察其平民意识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关键词:

老舍;平民意识;国民性;批判;反思

 

TheuniquestatusofLaoshe'scivilianconsciousness

——tohorse,crescentmoon,Ithislifetimeasanexample

Abstract:

Overthepast20years,Laoshestudieshasbeenbroadenthedeepening,whichcontainsthedigging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importantworkandcreation,andthoughtsofLaoshehimselftemperamentthoroughanalysis,thestudyofLaoshefocusedon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etheircreativeideas.Inthispaper,thefeatureofLaoshe'stwomedium-lengthnovelsastheresearchobject,intensiveLaosheontheunderlyingpeople'ssympathyandcare,andfromthecharacterinneractivities,thewritercreationmethod,thecharacterimagemold,etc,combinedwiththeaestheticimagelearningtheoryknowledge,expressionofLaoshetothenationalproblemofreflectionandcriticism,diggingtheinnerreasonsfortheformationofhisthoughtandembodiedinthetext,andtoinvestigatethestatusofthecivilianconsciousnessinmodernandcontemporaryliterature.

Keywords:

LaoShe;civilianconsciousness;nationality;criticize;introspection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1绪论...............................................................................................................3

1.1研究现状...................................................................................................3

1.2研究意义...................................................................................................4

2平民意识的生成................................................................................,.......................8

2.1平民意识的溯源..................................................................................................8

2.2平民意识的演变..................................................................................................9

2.3平民意识的文学特征........................................................................................133平民意识的文本体现..............................................................................................11

3.1语言风格的创新................................................................................................12

3.2现实手法的巧用................................................................................................15

3.3女性关怀的本真.................................................................................................15

4老舍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16

4.1老舍平民意识的个性特点................................................................................17

4.2老舍平民意识独特地位的缘由........................................................................17

4.3无法岂及的老舍..............................................................................................18

结语............................................................................................................................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1绪论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对于现实的关注、对于普遍民众的关心始终是发展至今无法改变的审美诉求,比如现代社会提倡的关注“三民”问题等。

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诉求最终形成了现代文学“平民意识”的精神取向。

“平民意识”不仅是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照,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普遍民众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人生。

因此“平民意识”不仅对文学创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也显示着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变革。

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地方的人和事,构成一个复杂的文学世界,他的情感意识和审美心理、人生态度和创作追求大都与大杂院密切相关,他把最深切的感受含血带泪地倾诉出来。

有对生存与伦理矛盾进行了深刻剖析的《月牙儿》,也有在异国他乡对传统家族与现代国家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独特的伦理反思的《二马》,这些都和他对人生、对现实、对国家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驻足于底层贫困人群的悲惨生活经历之中,饱含心酸与同情之志,但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深刻反思。

因此,有很多学者对老舍卓有成效的作品和作家进行了研究。

著名的副教授傅晓燕《多维视野中的老舍创作研究》就是以作家创作为研究内容的,王博的《镜与像:

异邦的借境——老舍小说<二马>的形象学阐释》,着眼点是对作品的研究。

在国外,美国陶氏基金会会长陶普义的专著《老舍,中国的故事大师》,表现了对老舍和作品的深刻理解。

本文主要是以平民视角分析老舍笔下的平民文学作品,表现他对民生疾苦的无限同情,以及在作品中的幽默风格,引导读者对人物内心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感知。

他的平民意识在短短的67年间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后人无法超越和匹及的。

对于他平民意识的独特地位将从以下几章加以叙述。

 

2平民意识的生成

2.1平民意识的溯源

2.1.1时代背景

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一种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作家创作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显示着时代与文化的痕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能从作家的身上窥视到时代的特定文化构成,也能从那个时代的特性中捕捉到作者的文化心理。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作家结合实际现象与联想勾勒出一个故事情节,然后对这一故事情节加以绘色,使其具有鲜活的生命。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作家能将自身的感情融人故事中,像对待一个新生婴儿一样,给予母亲般的呵护。

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是否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感同身受,给予美的享受,达到作家与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并且要符合特定的文化背景,启迪人们的心智,或者说是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那么这就是一部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了。

在时代条件下,它不仅仅是一部作品,而是一个人坎坷一生的写照,或是几代人血雨腥风的人生经历,它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它就是作者本身。

1918年在《新青年》上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而后又在《平民文学》中进一步阐释“人的文学”的主张。

这是“五四”运动发生的前一年,综合国力不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艰辛,由此,“平民意识”的呼声日益高涨。

2.1.2社会需求

很多作家曾经是靠写作来填饱肚子的,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创作是为满足需求而进行的,并不是应时代需要的,这就和个人“生计”相联系。

人们都说“时事造英才”,老舍就是那个时代所造出来的英才。

正是因为艰辛多舛的人生经历和无法用实干来拯救人们于水火,“笔杆子”成为他们泄恨和表情的唯一辅助工具,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政权是由枪杆子中产生的”。

那么,“五四”时期,众多的文人墨客饱含一颗爱国诚挚之心,在看到国不国民不民的时风后,应时代需求,他们以一己之微力,用笔杆子才是出真知出故事以救国的方式,践行着爱国的口号。

老舍就是像其他作家一样,用他们的笔杆子观看这个世界,告诉人们到了该是挺起脊梁、发展国力的时刻了。

2.1.3历史必然

假若一个国家整体综合国力、生产力水平低下了,就会被另一国当笑话来对待,民族歧视,民族侮辱,甚至是人格践踏等问题滋生。

正如同一个靠低贱的生活方式维持生计的小孩一样,别人就会用各种“有色眼镜”看待他,把他不当人不当同胞看待。

老舍在《二马》中这样写道:

“就是因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他们(没钱到东方旅行的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给那群勤苦耐劳,在异域找饭吃的华人加上一切的罪名。

中国城要是住着二十个中国人,他们的记载上一定是五千;而且这五千黄脸鬼是个个抽大烟,私运军火,害死人把尸首往床底下藏,强奸妇女不问老少,和做一切至少该千刀万剐的事情的..........于是中国人就变成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的一种两条腿儿的动物!

”那时的中国是落后的,是贫穷的,是封建的,但是却被外国人当做怪物来对待,这岂不是让人很愤怒吗?

但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愤怒一下就可以了,我们该做点什么,纠正他们的这种偏见,证明我们不是罪恶至极的大魔头,我们也是人,是和他们一样享有权利的人。

至于为何外国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我们自己本身,若要赢得尊重,首先要强大自己。

时代在召唤,我们不得不改变这种困境。

面对这耳濡目染的糟糕的现实,老舍置身于底层贫苦大众的行列,他的“平民意识”越来越强。

虽然他还是在自己国家被那种文化体制所摧残,最终含屈太平湖自尽,但他笔下的平民世界却是异彩纷呈的。

平民意识就是那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老舍身上的特有标签。

2.2平民意识的演变

2.2.1不被重视的古代平民意识

平民意识来自于社会产物,是作家们的精神食粮,也是人性的本源。

我国古代就有了朴素的“民”的思想,比如元代戏曲就被人们广泛承认为是平民文学,带有一定的平民意识。

《白毛女》描写的就是普通人的不平凡故事。

但是那时的平民文学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风尚,只能在偶尔的几部作品中提及,况且那时的作品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因此,平民意识也不能被赋予时代的烙印。

平民文学没有超越时代的精神,也没有诸多超乎人情的作品。

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歌咏神人英雄皇帝的事迹,所以在平民文学这一领域涉及不广,也就很少有作家倾注大量的心血来浇灌这颗欲放不能的无果之花了。

2.2.2呼声高涨的现代平民意识

中国知识分子们素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情怀,始终关心着国家大事,1919年的“五四”白话文运动,提倡表达人声,表现世间疾苦,反映时代的文学思想,内容上提倡“人的文学”。

平民即普通百姓,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权势,食不果腹是他们最难以忍受的饥渴,他们承受着最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奴役。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生存挣扎,精神匮乏,性格麻木,封闭狭隘,甚至愚昧,由此影响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他们迷信神明,敷衍、逆来顺受,甚至带有阿Q似的“胜利法”。

他们畸形的自尊自卑思想贯穿其一生,在他们心目中,天下是当权者的天下,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会有人扛着,他们当下的任务就是填饱肚子。

纵使有部分知识分子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也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

观当下,抒情怀,无法实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逼迫他们不得不通过文学创作来泄恨,揭露国民劣根性,欲从根本上唤醒麻木的人群。

“五四”时期的文学,正是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时代,也是“平民意识”浪潮高起的时代,老舍脱俗一般作家的平凡与庸俗,着眼于最底层人民的世界,他们中有车夫,有留学生,有底层巡警,甚至还有暗娼,这就使得老舍与其他作家显得更加的与众不同。

2.3平民意识的文学特征

2.3.1历史性和真实性

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平民意识也不例外。

平民意识面对的是不同的人,各个历史时期平民意识的内涵及表现都有所不同。

在社会发展中,这种思想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老舍作品的“二马”父子,身处国外,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老马先生崇古守旧,精神“阔绰”,只会一味的讨好看不起中国人的外国人,骨子里就带有奴性。

当别人问他有几个妻子时,他说“五六个”,“人家信中国人有好几个妻子为什么不随着他们说,讨他们的喜欢!

”而马威(小马),作为新思想的青年一代,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他说:

“国家主义,只有国家主义能救中国,因为我们的陆海军不成,我们打算抬起头来,非打一回不可!

”这些都是在当时中国国力不强的特定历史时期下他们的真实想法,符合了平民意识的历史性与真实性的特点。

2.3.2本质是以人为本

无论是“民以食为天”的人类特性,还是作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热情,都是展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平民意识作为道德倾向、情感立场和人生态度,都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

平民意识注重的是人,关心的是人,它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存在,提倡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平等的交流,平等的面对。

人本思想是平民意识的主题,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时代发展的主流。

意识是抽象的,人是具象的,这种具象和抽象相互依托,最终都是为人的思想所服务的,所以,平民意识的最终表象是人的意识。

2.3.3特殊性

平民意识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具有它的特殊性,它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但又直接体现在个人的身上。

将平民意识体现于社会某些特殊的行业或是某种行为中,故而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这种行业或行为的产生。

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中强调:

“我们不必忘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因为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是世上不常见的人,普通男女是大多数........所以其事更为普遍。

”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是不常见的一类群体,而社会上最多的的便是平凡的人,“平民意识”则要突出的是那一类平凡人的普遍事,这就构成了其特点的普遍性。

作家选取的这些平凡人的普遍事又区别于千篇一律的故事,要么悲的很彻底,要么惨的让人难以想象,这就是作家目的的特殊性。

这些普遍性又寓于特殊性之中,二者相辅相成。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明的是对于“平民意识”与“贵族意识”的区分。

就形式而言,古文多是贵族文学的贵族意识,是迎合贵族利益而言的。

古文的著作,大抵偏于部分的、修饰的、享乐的或游戏的,有贵族意识的特质,而平民意识则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感情,记普遍的思想和事情,以真为主,美在其中。

周作人认为“平民文学”与“贵族文学”的区别并非说“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的一种意识,而主要是指文学在精神方面的区别,就是说它普遍与否,真实与否”。

周先生的这种区分也正是说出了平民意识与其他意识的不同之处。

 

3平民意识的文本体现

老舍自幼生活在北平的底层社会,贫困的家境使他较早地接触社会,耳濡目染了亲友们婚丧嫁娶的仪式,亲自经历了繁缛的节日礼俗,北平的风俗礼仪让老舍终身难以忘怀。

老舍曾不止一次地谈到:

“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上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的图画浮立在我心中。

”老舍曾说:

我想写一部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老舍其平民精神映衬下的目光一直未曾脱离过普遍性的现实人间。

老舍及其作品始终都紧贴地面,在残酷现实中记叙下丰富而琐屑的平凡人生。

具体来说,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不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角色来进行创作。

这种过程是需要作家这一主体对人物这一客体的随意驾驭,他想把主人公塑造成怎样的形象,读者就会用怎样的视角去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交流”。

但偶尔会出现叙事语言与抒情语言的分离,即“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与主体“我”的情感上的分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不达意。

作家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作品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会忽略人物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应该具备的心理态度。

老舍在这一点上做的恰当好处。

下面就以平民意识的视角对老舍的三部作品进行解读。

3.1语言风格的创新

老舍的《二马》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唯一一部将中国国民置于英国国土进行关照与叙述的文学作品,是老舍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来表达英国对中国的叙述。

《二马》创作完成于1929年,其故事比较简单:

为了继承哥哥的遗产,五十多岁的老马带着儿子马威(小马)来到伦敦。

在日常生活中,老马父子与房东母女之间、老马父子与店伙计李子荣之间、老马与小马之间由最初的不适逐步演变成东西方民族性格、新旧两种思想、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冲突与对抗。

小说以古玩铺子的几近倒闭、老马父子与温都太太母女之间的“爱情悲剧”和小马无比凄凉地离开伦敦而结束叙事。

老舍在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幽默的写作技巧,无论是人物性格的描写,还是生活场景的布局,抑或是外在环境的深化,他都能把在一般人看来很平淡很普通的事物写的活灵活现,手法游刃有余,这就是最吸引大众的地方,广大的读者也会脱离以往的阅读樊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视角品读故事。

当作者在文中提及小马已逝的母亲时,他这样写道“最痛心的,马威八岁的时候,马夫人,不知道是吃多了,还是着了凉,一命呜呼的死了........马则仁(马威的父亲)由不得大眼泪珠儿一串跟着一串的往下流,把小胡子都哭的像卖蜜麻花的那把小糖刷子!

”这里就用了很幽默的叙述方式,本来一件比较悲伤的事情,却用另一种戏谑的方式表述出来,引人逗乐的同时,又让人陷入悲的思考,这就是老舍幽默方法的高超之处。

这部长篇小说是老舍客居英国期间写的优秀作品,对中英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作了对比。

3.1.1独特的人物性格

3.1.1.1老派思想的老马

小说着力塑造了老马先生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老舍写的比较成功之处。

老马先生自幼生活在北京,年轻时在英文学校念过书,可心里想的却是“唯一增光耀祖的事,就是做官。

虽然一回官也没做过。

”老马的思想、行为是一个“老”字为核心的。

尽管他不做事,又“好吃懒做”,他只是挂着古玩店的名义,靠着儿子马威和伙计李子荣的打拼,才得以体面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一心想做官,重官轻商,看不起经商之人,尤其是看不起精明强干、一边读书一边赚钱的伙计李子荣。

老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私、庸俗,特别是倚老卖老、一味的讨好看不起中国人的外国人,着实让人无可奈何。

“他今天请人吃饭,明天请人喝酒,自要人家一说中国人好,他非请人家吃饭不可;人家再一夸他的饭好,非请第二回不可。

人家问他什么,他老顺着人家的意思爬,比如人家问他有几个妻子,他说‘五六个!

’他急扯白脸的说:

‘人家信中国人都有好几个妻子,为什么不随着他们说,讨他们的喜欢!

’”他这一辈中国人是被外国人打怕了,一听外国人夸赞他们几句,他们觉得非常的荣光,连一点国家观念也没有。

之所以叫“老马”是因为他思想的老旧,如果说“服老”使老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