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养狗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780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盲人养狗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盲人养狗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盲人养狗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盲人养狗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盲人养狗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盲人养狗答案.docx

《盲人养狗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盲人养狗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盲人养狗答案.docx

盲人养狗答案

盲人养狗答案

【篇一:

语文试题】

s=txt>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莫言从“内部”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审视期待警醒b.审查期盼唤醒

c.审查期待唤醒d.审视期盼警醒

3.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

要求:

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

用上一个成语。

5.名著阅读。

(2分)

“砍死这帮畜生!

砍死他们!

砍死这帮波兰贵族!

们杀死了列图诺夫。

”盛怒

之下,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

劈下去。

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

砍死了。

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

向他们开火了。

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铁片灼伤了他的头。

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长篇小说《》。

选文空缺处的人物是,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了这一典型形象。

6.填空。

(5分)

①杜甫《望岳》以“写出了泰山的秀丽与高大,造语奇崛,气势磅礴。

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机趣横生,意味深长。

⑤《口技》在展示口技艺人描摹失火救火场面后,表现“宾客”异常激动、惊惧的语句是“”。

7.综合性学习。

(4分)

黄河从这里入海,孙武在这里诞生,石油于这里开发。

这里就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最富饶美丽的地方——东营市。

短短三十年,东营人民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智慧的双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行业效能、持续快速提高,近年人均gdp在全省十七地市中名列前茅。

为纪念建市三十周年,班里准备开展“迷恋这片神奇的土地”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更好地了解、宣传东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为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拟定一项活动内容。

②为东营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品牌产品拟写一则广告(要注明名胜或产品的名称;能运用修辞手法)。

【链接】主要风景人文景观:

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孙武祠、东营历史博物馆、清风湖公园、黄河大桥、新世纪广场等。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

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

仕路坎坷。

8.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2分)

9.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二)(8分)

(甲)……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

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①元方入门不顾顾②耻己之不如也耻..

③思所以败之所以④乃袖茅栗以往袖...

11.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2分)

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2分)

(三)(8分)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云南的歌会》

14.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表现的不同的“美”。

(2分)

→(示例)女孩子歌声的淳朴本色美。

15.试举一例说明作者表现自然景物的“美”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分)

16.有人认为,选文花费笔墨描写自然景物属偏离“内容”与“主旨”之败笔,你的看法及理由

是什么?

(3分)

(四)(14分)

说“笑”

②潘克塞普和助手系统地开展了多项实验,结果发现,在功能性和表达方式上,大鼠都和人类儿童的笑声有显著共性。

大鼠似乎很怕痒,越怕痒的大鼠,通常也是群体里最爱玩的;挠痒能增进与大鼠的联系:

被挠过的大鼠会主动寻找曾给它挠痒的手。

如果面临恶劣的环境条件,大鼠的笑会明显减少。

如果有两只“性格”不同的成年鼠,那么幼鼠呆在喜欢吱吱发笑的成年鼠身边的时间会更长。

这些显然不能只归结于愉悦的生理体验了。

但潘克塞普对实验结果的解读,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质疑,但他坚信:

“我们有证据和理由提出这一谨慎假设:

幼鼠打闹时发出的吱吱声和人类婴儿的笑声,在进化上有某种联系。

③不但某些动物会笑,而且笑也是它们的天性。

不过,潘克塞普也承认,它的发现并不表示大鼠也有“幽默感”。

大鼠发出的吱吱笑声就如同婴儿被母亲抚摸身体时的咿呀声或被挑逗时的咯咯笑声,不能与人的“幽默感”同日而语;尤其成人的幽默感,作为高级的社交体验和增进社交的情感手段,似乎是人类独有的特质,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

其他动物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待研究,但他认为证实这个问题并不难:

“如果说猫是鼠一生的痛,那么当猫发生意外时,比如当猫掉入陷阱,或被揪着尾巴扔出去时,大鼠会不会心花怒放,会不会?

吱吱?

地笑出来呢?

”有人真做了这样的实验,大鼠目睹后却无动于衷。

⑤各种各样的社交刺激,甚至负面情绪都能使人发笑,并激起其丰富的情绪。

心理学家斯查梅塔特的研究证明,仅凭笑的声音特征,听者就能察觉出发笑者的心理意图,有时还会作出相应反应。

他录制了传达不同情绪的笑,如愉悦、嘲讽、幸灾乐祸以及被挠痒等笑的录音,又组织多名受试者辨“笑”。

尽管这些笑的差别十分细微,但受试者均能准确区分各种笑声。

受试者对于幸灾乐祸之笑的判断尤其有趣:

发笑者占主导地位,但不像嘲讽者那样居高临下;对被笑者既不友善也不敌对……

⑥可以肯定,有许多灵长类哺乳动物已经在表达不同情绪的笑和笑以外的其他情绪,只是人类还没有发现和“听”懂而已。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和跨物种社交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将来也许会出现猫追捕大鼠撞树身亡而大鼠狂笑不已的情景。

因此,目前我们对动物各种情绪表现的研究就像井底之蛙之于天,盲人摸象后之于大象的认识,甚或就如猴子捞月。

但我相信,在动物“吱吱”发笑的背后,应该隐藏着奇妙的神经运行机制和动物间进化的相关联系。

许多科学家对此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

当我们更多地听懂了人以外的更多生物的“笑声”,就会结交更多的“异类”朋友,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地球文明。

17.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某些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发笑在生理方面的主要差别。

(4分)

18.关于动物是否具有“幽默感”,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看,答案是肯定的;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却是否定的”,对此你怎样理解?

(4分)

19.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

20.“许多科学家对此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你认为这样做的价值何在?

(3分)

(五)(16分)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

盲眼老头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只鸟笼,笼里养着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鸟儿。

鸟儿一身丰泽的羽毛油光水亮;一双乌黑的眼珠,顾盼流兮;叫声清脆悦耳。

更重要的是,那只鸟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

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令他踯躅不安。

退休后,他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遛遛达达外,不会下棋,不会玩牌,对侍弄花儿、草儿,养狗儿、养鸟儿也几乎没有什么兴趣。

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鸟儿之后,他就莫名其妙地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有了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

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

没费多少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盲眼老头孤苦伶仃一个人。

每天早晨他便准时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

他把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

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鸟食,送到老头家。

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食物。

常常就看得走了神,失了态。

好在这一切,盲眼老头无法看见。

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对盲眼老头说:

“你开个价,把这只鸟卖给我吧。

”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

“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

”盲眼老头也极其诚恳地说。

“我只要你这只!

”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自然是不卖。

此后又交谈了几次,老头仍然是那句话:

“不卖!

”一次次的失望,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便病倒了。

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

几天以后,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是因为这只鸟儿。

他虽然对鸟儿是那样恋恋不舍,还是咬了咬牙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到他家中。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听了这话,他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从床上忽的坐起来,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肯放下。

“老弟,其实它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

我买的时候才花了十多元钱。

不过,这多年……”“老兄,你别说了。

我想要这只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

可是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

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

“鸟儿呢?

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

“我把鸟放了。

”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

可他能想像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

“什么?

把鸟放了?

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

”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

“是的,老兄。

我把鸟放了。

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

可是我却判错了一个案子。

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

我现在不在岗位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

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心就再也不能安宁了。

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

”他说着说着泪水扑面而下。

泪眼朦胧中他发现,听了这话盲眼老头竟变得木木呆呆,慢慢用手去擦拭那双凹陷下去的眼睛淌出的泪水,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

他亲手为其操办后事。

就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

他看着看着,不禁心头一震:

这不就是那个被错判的阿捷吗……

21.仿照示例填写情节内容,并据此说明情节的特点及其作用。

(4分)

情节:

(示例)不爱养鸟,却想得到这只鸟→→。

特点及作用:

22.“一只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作简要说明。

(3分)

23.试对小说中的“退休法官”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现实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3分)

24.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分)

25.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并加以赏析。

(3分)

三、写作(共5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参天大树,始于种子;静水深流,树大根深;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枯树发芽,铁树开花……亲爱的同学,自然界的什么树哪株树是你熟悉或是令你赞叹敬仰,抑或给了你生命的启迪呢?

自然之外,你是不是也得到了生活之树或像树一样的人给予的恩泽与荫庇?

其实啊,你不就是一棵小树吗?

在阳光雨露和俯仰艰辛的人生经历中,你的思想是否因吸收了天地的精华而变得身骨坚硬了?

你葱绿的枝叶间,是否已经开出了灵魂的灿烂花朵,结出智慧的芬芳果实?

……

要求:

1.以“的树”为题。

2.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

【篇二:

2016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class=txt>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填写成语所缺的字(6分)

无缘无故座无虚席养尊处优张灯结彩妇孺皆知邯郸学步天涯海角与世隔绝司空见惯革故鼎新独出心裁优哉游哉2.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6分)

①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⑤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⑦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⑩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

投我以木瓜,,永以为好也。

?

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4分)要求:

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漫画主要讲了在标明“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站着几位高大强壮的年轻人,而真正的母子,却看着站在母子上车处的几个冷漠的年轻人。

难道他们真的目不识丁吗?

不是的,他们为了早一点上车,而装作不识字。

寓意:

讽刺了不讲公共道德,只顾自己私欲的恶劣行经。

(或对母亲来讲:

面对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要敢于维护。

)二、阅读理解。

(60分)

(一)对比阅读(15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②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

”平公曰:

“善哉!

【注释】①炳烛:

点烛。

②盲臣: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5.下面句子中加点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b.c.d.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经:

指儒家经典。

博士:

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9、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3分)

5、c(3分)

6、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7、

(1)少年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8、年纪大;事务多。

(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9、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二)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15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

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0.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分)

总领下文,说明下文介绍的内容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1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2分)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1。

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1。

12.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分)

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13.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这里是外貌、细节描写1,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1,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1。

14.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5分)含义: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优秀的诗人,又是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2;同时也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伟大品格2。

作用:

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1。

(三)阅读《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20分)

高荣伟

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

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

据黄老回忆:

“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

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

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

”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上世纪50年代了。

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上核潜艇,很快获批。

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

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

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

见到他一面。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

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

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

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

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

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

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

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

“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

(选自《共产党员》,2014年11期)

15.阅读文章,根据黄旭华的人生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尖端工程;

(2)当时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模样;(3)黄旭华选择的是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4)没有计算机,全靠算盘和计算尺演算数据。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

(1)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通过“直到?

?

才?

?

也?

?

”的关联词语的运用,说明了核潜艇研究事业的保密性极高,表现了黄旭华为科研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