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674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docx

《工程质量通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质量通病.docx

工程质量通病

黄岩经济开发区泾岸小区(一期)室外配套工程

在日常监理中,针对本工程经常遇到的质量通病的情况本公司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一节排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放坡沟槽塌方、滑坡

开挖沟槽地处地下水位较高(离地表面0.5一1.0m)、表层以下为淤泥质粘土或夹砂的亚粘土时,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并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

1、现象

明挖沟槽产生基底隆起、流砂、边坡滑移和塌陷等现象。

严重的出现沟槽失稳现象。

2、原因分析

(1)边坡稳定性计算不妥,边坡稳定性末按照土体性质包括允许承载力、内摩擦角、孔隙水压力、渗透系数等进行计算;

(2)边坡放量不足,坡面趋陡,施工时末按计算规定放坡;

(3)沟槽土方量大,又末及时外运而堆置在沟槽边,坡顶负重超载;

(4)土体地下水位高,渗透量大,坡壁出现渗漏;

(5)降水量大,沟槽开挖后,沟底排水不畅,边坡受冲刷,沟槽浸水。

沟槽开挖处遇有暗浜或流砂。

3、预防措施

(1)应确保边坡的稳定,放坡的坡度应根据土壤钻探地质报告,针对不同的土质、地下水位和开挖深度,作出不同的边坡设计。

(2)检查实际操作是否按照设计坡度,自上而下逐步开挖,无论挖成斜坡或台阶形都需按设计坡度修正。

(3)为防止雨水冲刷坡面,应在坡顶外侧开挖截水沟,或采用坡面保护措施。

(4)在地下水位高,渗透量大以及流砂地区,需采取人工降水措施。

(5)采用机械挖土时,应按设计断面留一层土采用人工修平,以防超挖。

在开挖过程扒若出现地面裂缝,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展,确保安全。

(6)减少地面荷载的影响。

坡顶两侧需堆置土方或材料时,应根据土质情况,限定堆放位置和高度,一般至少距离坡边3~5m,堆高不得大于1.5m。

(7)掌握气候条件,减少沟槽底部暴露时间,缩短施工作业面。

4、治理方法

(1)对已滑坡或塌方的土体,可放宽坡面,将坡度改缓后,挖除塌落部分。

(2)如坡脚塌方,可采用临时支护措施,挖除余土后,堆灌土草包或设挡板支撑。

(3)坡顶有堆物时,应立即卸载。

(4)加强沟槽明排水,采用导流沟和水泵将沟槽水引出。

二、槽底隆起或管涌

1、现象

沟槽在开挖卸载过程中,槽底隆起;出现流沙或管涌现象。

2、原因分析

(1)粉砂土或轻质亚粘土层在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因施工挖土和抽水,造成地下水流动和随之而来的流砂现象。

(2)沟槽开挖深度较大,沟槽边堆载过多;采用钢板桩支护时插入深度不足;基坑内外土体受力不平衡。

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对地下水位、地层情况、滞水层及承压水层的水头情况作详细的调查。

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技术措施。

(2)采用井点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使软弱土得到固结,提高槽底以下土层的C、∮值。

形成抵御管涌和隆起的强度。

(3)减少地面超载或交通动载的影响。

(4)经过计算的钢板桩插入深度和结构刚度,应超过槽外土体滑裂面的深度和侧向压力,并达到切断渗流层的作用。

(5)开挖过程中支护作业都要严格按施工技术规程进行。

(6)掌握气候条件,减少沟槽底部暴露时间,尽量缩短施工作业面。

(7)采取措施防止因邻近管道的渗漏而引起的支护坍塌。

4、治理方法

(1)当发生管涌时应停止继续挖土,尽快回填土或砂,待落实降低地下水、槽底下部土体的加固等技术措施后再进行挖土。

必要时可以加水压底,但应解决抽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一旦发生隆起,必然产生滑坡、支护破坏、甚至已铺设管道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必须确定补救方案。

原则上进行卸载、整理和恢复支护、重建降水系统,并对槽底加固处理,而后继续挖土;对受损结构,视程度另行处理。

三、支护沟槽钢板桩支护失稳

1、现象

因支护失稳出现土体塌落、支撑破坏,两侧地面开裂、沉陷。

2、原因分析

(1)支撑不及时,支撑位置不妥造成支撑受力不均,以及支护入土深度不足,导致支护结构失稳破坏;

(2)未采取降水措施或井点降水措施失效,引起流砂或管涌,致使支护结构失稳破坏;

(3)支撑结构刚度不够,槽壁侧向压力过大。

3、预防措施

(1)根据沟槽土层的特性,确定钢板桩、支护竖板的插入深度和支护结构的刚度。

其插入深度应超过槽外土体滑裂造成的侧向压力面,并达到切断渗流层的作用。

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应根据沟槽开挖深度和土质条件选取合适的板桩入土深度(T)和沟槽深度(H)的比值:

在一般土质条件下,沟槽深度在5m以内,T/H值可取0.35;5~7m深取0.5;在7m以上时宜取0.65。

土质条件较好,在液性指数I≤0.25的硬塑粘性土、降水良好的砂性土层中,T/H可按以上数值适当碱少。

土质条件较差,在液性指数I≥l的软塑、流塑的粘性土、降水效果不明显的粘性夹粉砂土层中,T/H宜按以上数值适当增加。

(2)在邻近建筑物或河道等地区开挖沟槽,除加深钢板桩入土深度外,还需在沟槽外侧进行加固支护措施。

如施打树根桩、地层注浆、施打高压旋喷桩或深层搅拌桩等形成隔水惟幕,防止基底隆起、管涌等现象发生。

(3)选用合适的支护设备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

如钢板桩一般用[28c、[30c,横档支撑用钢板桩内置l0cm×20cm方木;横列板现常用组合钢撑板,其尺寸为厚6~6.4cm,宽16~20cm,长200~400cm,用铁板与角铁焊接而成。

如施工地区木材资源丰富,可用成材7.5cm×l5cm×(400~600)cm,竖列板刚采用木撑板l0cm×20cm×(250~300)cm;

(4)横列板应水平放置,板缝严密,板头齐整,深度直到沟槽碎石基础面,支撑完毕后操作人员应经常核对沟槽中心线和现有净宽。

当沟槽宽度在3m以内时,铁撑柱套筒可使用Φ63.5×(5~6)mm钢管;沟槽宽度大于3m时,宜采用桐木支撑或方钢支撑(根据沟槽宽度可分别选用l5cm×l5cm、20cm×20cm等)。

铁撑柱两头应水平,每层高度应一致,每块竖列板上不应少于两只铁撑柱。

上下两组竖列板应交错搭接。

铁撑柱的水平间距不大于2.5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

每道支撑都应经常检查,充分绞紧,防止脱落;

(5)开挖过程中支护的作业都要严格按施工技术规程进行。

施打钢板桩首先要保证入土深度,并施打垂直;一般用定位夹板夹住打桩,咬口紧密,达到横平竖直;横挡板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同横列板、竖列板要求。

在排管前,应进行替撑。

管顶上的一道支撑与管顶净距离不应小于20cm。

离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面上20cm处应加设一道临时支撑。

在混凝土基础侧面与板桩或竖列板之间用砖块或短木填塞稳固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6)在粉砂土或淤泥质粘土层,且沟槽邻近河道、建筑物等特殊地区,开挖沟槽前,可采用井点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软弱土得到正常的固结,提高槽底以下土层的C、∮值。

深度在6~8m以内,可用轻型井点;8m以下,宜采用喷射井点。

采用井点降水后,由于土壤固结压缩,沟槽两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对邻近建筑物有影响。

必要时还应采取回灌水等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周边沉降。

(7)采取措施防止因邻近管道的渗漏而引起支护结构的坍塌。

4、治理方法

(1)沟槽支撑轻度变形引起沟槽壁后土体沉陷之50mm,地表尚末裂缝和明显塌陷范围时,一般采用加高头道支撑,并继续绞紧各道支撑即可。

(2)沟槽支撑中等变形引起沟槽壁后土体沉陷50~100mm,地表出现裂缝,地面沉陷明显时,应加密支撑,并检查横列板或钢板桩之间缝隙有无漏泥现象,发生漏泥现象可用草包填塞堵漏。

(3)沟槽支撑严重变形,沟槽两侧地面沉降>100mm,地表裂缝>30mm,地面沉陷范围扩大,导致支护结构内倾,支撑断裂,造成塌方时,应立即采取沟槽回灌水,防止事态扩大。

沟槽倾覆必须进行回填土,拔除变形板桩,然后重新施打钢板桩,采取井点降水或修复井点系统后再按开挖支撑程序施工。

(4)沟槽支撑破坏已造成邻近建筑物沉陷开裂或地下管线破坏等情况时,应及时对沟槽进行回灌水和回填土,然后在沟槽外侧2~5m处采用树根桩或深层搅拌桩、地层注浆等加固措施,形成隔水惟幕,再按上述第(3)点返工修复沟槽。

四、管道基础变形过大

1、现象

管道基层混凝土浇筑后起拱、开裂,甚至断裂。

2、原因分析

(1)槽底土体松软·含水量高,土体不稳定,影响基础浇筑强度和平整度。

(2)地下水泉眼涌水,当槽底土体遇原暗浜或流砂现象,此时若沟槽降水措施不良或井点失效,修理时间过长,直接造成已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基础起拱或开裂。

(3)明水冲刷,在浇筑水泥混凝土基础过程中突遇强降水,地面水大量冲入沟槽,使水泥浆流失,水泥混凝土结构损坏。

另一种情况是在下游铺设水泥混凝土基础时,其上游正在开挖沟槽。

由于未采取有效的挡水措施,使上游地下水流入下游沟槽内造成水泥混凝土基础破坏。

(4)混凝土强度不足,基础水泥混凝土末按规定等级拌制。

(5)基座厚度不足,不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养护末按规定进行,养护期不够。

3、预防措施

(1)管道基础浇筑,首要条件是沟槽开挖与支撑符合标准。

沟槽排水良好、无积水,槽底的最后土,应在铺设碎石或砾石砂垫层前挖除,避免间隔时间过长;

(2)采用井点降水,应经常观察水位降低程度,检查漏气现象以及井点泵机械故障等,防止井点降水失效;水泥混凝土拌制应使用机械搅拌,级配正确,控制水灰比;

(4)在雨季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准备好防雨措施。

(5)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末达标准宽度、厚度,应予返工重做。

(6)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4C以下,应符合冬季施工要求。

4、治理方法

(1)混凝土基础如因强度不足遭到破坏,只能敲拆清除后,按规定要求重新浇筑。

(2)如因土质不良,地下水位高,发生拱起或管涌造成混凝土基础破坏,则必须采取人工降水措施或修复井点系统,待水位降至沟槽基底以下时,再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3)局部起拱、开裂,采取局部修补;凿毛接缝处,洗净后补浇混凝土基础,必要时采用膨胀水泥。

五、管道铺设偏差

1、现象

管道不顺直、落水坡度错误、管道位移、沉降等。

2、原因分析

(1)管道轴线线形不直,叉末予纠正。

(2)标高测放误差,造成管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

甚至发生落水坡度错误。

(3)稳管垫块放置的随意性,使用垫块与设计不符,致使管道铺设不稳定,节口不顺,影响流水畅通。

(4)承插管末按承口向上游、插口向下游的安放规定。

(5)管道铺设轴线未控制好,产生折点,线形不直。

6)铺设管道时末按每一只管子用水平尺校验及用样板尺观察高程。

3、预防措施

(1)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作仔细复核。

复核轴线位置、线形以及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

如发现有差错,应给予纠正或返工。

切忌跟随错误的管道基础进行铺设。

(2)稳管用垫块应事前按设计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

使用三角形垫块,应将斜面作底部,并涂抹一层砂浆,以加强管道的稳定性。

预制的管枕强度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标准,不得使用不标准的管枕。

(3)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切忌倒排。

(4)采取边线控制排管时所设边线应紧绷,防止中间下垂;采取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划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外界扰动。

(5)每排一节管材应先用样尺与样板架观察校验,然而再用水准尺检验落水方向。

(6)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样板架再次测量复核,符合设计高程后开始排管。

4、治理方法

一旦发生管道铺设错误,如误差在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则一般作微小调整即可,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只有拆除返工重做。

六、管道接口渗漏

1、现象

当排水管道竣工交付使用后,出现管道接口渗漏,致使覆土层水土流失,导致地貌沉降、管道断裂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在排设混凝土承插管时,承口座砂浆末抹足,往往产生下口渗漏。

(2)在操作接口时,使用砂浆的配合比不符要求,强度不足、或强度虽足,但使用时间已超过45min,致使水泥水化作用减弱,最终强度仍达不到要求,此时接口砂浆碎裂而渗漏。

(3)在操作接口时,管道接口末充分湿润,缝隙内砂浆末嵌实,或未分层抹灰,收水不实,以及未及时湿润养生,也易造成接口松动起壳而碎裂造成渗漏。

(4)在排设钢筋瞩凝土承插管或企口管时,使用橡胶止水带的接口就位不正,有脱棒、挤出、扭曲等现象或间隙过大>9mm),造成通水后渗漏。

(5)管材本身质量差,如密实度不够,圆度、厚薄不均造成错口,管材接口处留有混凝土毛口,管材本身有裂缝,管口缺损等都会造成通水后渗漏。

(6)使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不当。

3、预防措施

(1)对所采用的管材,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符合产品标准。

凡不符合标准者不得使用,特别是卸管后,要再检查有无损伤、裂缝,承插口和企口有无缺口,包括管材圆度偏差,发现上述问题应予剔除。

(2)凡采用刚性接口(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应对承口和插口用水清洗干净,保持湿润。

有毛口处应凿清,使用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随拌随用,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严禁加水复拌再使用。

(3)排设混凝土承插管道,承口下部三分之二以上应抹足座灰(砂浆)接口缝隙内砂浆应嵌实,并按设计标准分两次抹浆,最后收水抹光。

及时进行湿治养护。

(4)选用的橡胶止水带(密封圈)必须符合规定的物理性能,其质量应符合耐酸、耐碱、耐油以及几何尺寸标准。

(5)铺设管道安放橡胶止水带应谨慎小心,就位正确,橡胶圈表面均匀涂刷中性润滑剂,合拢时两侧应同步拉动,不便扭曲脱槽。

尤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要严格按设计要求。

4、治理方法

(1)采用刚性接口(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发现裂缝、起壳、下口脱落等情况,应凿除后重新按程序操作。

(2)采用柔性接口(橡胶止水带)应每安放一节管后,立即检验是否符合标准,发现有扭曲、不均匀、脱槽等现象,即予纠正。

避免管道铺设完成后发现问题,造成返工。

七、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一)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

预防措施是:

(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

因此要求:

(1)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

(2)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3)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

防治措施:

(1)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2)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

(1)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

(2)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5、规划预留支管封口不密实,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如果采用砌砖墙封堵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

(2)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3)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

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

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

(4)一般情况下,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

6、闭水试验是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其间难免出现三两次不合格现象。

这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作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

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

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闭水合格为止。

八、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二)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九、回填土沉陷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二)预防与处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

(2)沟槽较窄时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填。

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

(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4)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

2、处治措施。

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

(2)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3)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十、塌方或地面开裂

1、现象

沟槽覆土处置不当造成塌方、地面开裂、沉陷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沟槽支撑横列板末能自下而上地逐层拆除及时回填,一次拆除过高,造成未覆土前即产生沟槽两侧塌方。

(2)填土速度滞后于拆除支撑速度,也会产生沟槽两侧塌方。

(3)过早停止井点降水,沟槽覆土前末清除槽内杂物(如草包、模板及支撑设备等),特别是沟槽内积水末抽除,带水覆土。

(4)沟槽覆土本分层夯实造成回填土密实度不足。

(5)钢板桩的横挡支撑拆除过早,拔除钢板桩后缝隙未及时回灌黄砂等填料。

(6)回填土质量差,含水量过高,使用末粉碎的大石块、混凝土块,造成孔隙过大。

(7)受明水冲刷,大量土体被带走。

3、预防措施

(1)横列板拆板和沟槽覆土应自下而上的顺序,逐层进行。

每次拆板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块。

若遇土质较差,则不宜超过两块。

(2)拆板与覆土应交替进行。

应做到当天拆板当天覆土,并跟上夯实,同时也应两侧同步覆土,防止推移管道。

(3)适当控制井点降水停泵时间,覆土前应将槽内杂物清除干净,抽干积水,不能留有污泥。

(4)横列板支撑接近地面的两块撑板,应留撑一段时间,钢板桩支撑的第一道横挡板支撑也需待覆土接近时再拆除。

(5)拔除钢板桩应随拔随进行灌缝。

一般用黄砂或压浆灌注,条件许可时,待沟槽覆土稳定后再拔除。

(6)管道两侧(胸腔)覆土必须分层整平,每层铺筑厚度不得超过3Ocm(松厚)分层进行夯实。

管顶以上5Ocm范围内,必须分层整平和夯实。

每层厚度可根据采用的夯(压)实工具和密实度要求而定。

(7)控制回填土的质量,严禁回填淤泥或腐植土,大的泥块应敲碎。

如回填旧料僻石、大石块、混凝土块等)粒径不得大于l0cm。

(8)采取临时排水措施,防止明水冲刷土体。

4、治理方法

(1)由于沟槽覆土操作不当造成两侧地面开裂、路面沉陷等情况,可在裂缝缝隙进行摊砂或注浆加固,路面沉陷可在沉降稳定后再加罩路面结构层,恢复原标高。

(2)沟槽覆土如含水量过高,可将覆土层开挖曝晒数日,或抽槽排水,直至挖除弹簧土进行换土处理。

(3)在非弹簧土情况下,如覆土密实度不符合要求时,可进行反复碾压,直至达到密读度要求。

十一、管道封堵渗漏水

1、现象

封堵后,有渗水、漏水、倒塌(跑关子),使封堵失败;以及封堵后,使原管道积水,影响原管道排水的畅通。

2、原因分析

(1)堵时,没有对管头的遗留杂物进行清理。

(2)没有对水买压力进行计算,从而选择合适的封堵结构。

(3)封堵材料选择不当,材料本身抗渗、抗漏性差。

(4)封堵工艺不尽合理。

(5)对原管道情况不明,对临时排水措施考虑不周。

3、预防措施

(1)封堵前,应全面了解原管道情况、结构、水流方向、水头压力等的调查。

(2)封堵前,应确定封堵方案,经技术部门审批,并向养护管理单位办理封堵申请,审定后才予实施。

必要时采取旁流措施或设临时管措施。

(3)封堵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

(4)操作时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严禁自行改变封堵工艺。

4、治理方法

(1)为防止渗漏的产生,首次封堵时,可以伸向管头两个封堵厚度内实施封堵。

遇渗、漏水时,管买可再作增加一次封堵。

或加一个定型橡胶塞。

(2)发现封堵倒蹋(跑共子),采用上游抽水降低管内水位的办法,再次进行封堵,同时采用快硬早强材料,保证封堵成功。

(3)因封堵造成原管道积水,影响原管道排水畅通时,应立即补上临时溢流措施。

严重时,先拆除封堵,落实临时溢流措施后,再实施封堵。

(4)根据不同管径及水头压力确定砖墙封砌厚度。

第二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公路施工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水稳定性及原材料的广泛性和高度的施工机械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施工中却容易出现一些通病。

本文就其质量通病作简要论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1、离析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加强对混合料级配的检测,确保粗细集料比例在级配范围内;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及时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例如:

运输车倒车时碰撞摊铺机,以及摊铺过程中不良的收斗习惯;定期对拌合站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计量精度;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应及时将其挖除换填后再碾压。

2、压实度不足碾压机械及碾压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定,要安排质检人员对整个压实工序进行监督,杜绝漏压现象,控制好压实遍数和碾压速度,混合料在拌合时的含水量原则上比最佳含水量高2%—3%,以保证在最佳压实及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基层达到最大压实度;及时对混合料配比进行检测,严格控制粗细集料比例在级配范围内。

3、平整度差严格施工报验程序,对下承层的高程和平整度进行验收,检测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集料摊铺时的离析现象;控制集料拌制规范性;碾压顺序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采用拉线进行检测松铺高度,对低洼处及时修整,保证在压实后满足平整度要求。

4、高程控制差在严格控制平整度的基础上,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校核工作,确保控制点准确性;根据规范及施工经验选择适当的松铺厚度,碾压后及时检测。

5、表面松散现象基层压实成型后,必须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洒水车喷头必须采取喷雾式,养生期不少于7天;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潮湿;对施工区采取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

总之,要预防水泥稳定碎石各种质量通病,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把握好各施工要点,才能减少质量通病,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

第三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预防

1、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

1:

胀缝处破损、拱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