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603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docx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汇编及答案(8)——恒定电流

1.(94A)在一条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中,电流强度是I。

如果每个电子的电量用e表示,那么,在时间t内通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等于________。

2.(93A)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8Ω的电阻丝,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先将它等分成四段,每段电阻为R1;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2。

则R1与R2的大小依次为()

A.1Ω,0.5ΩB.4Ω,1ΩC.2Ω,0.5ΩD.2Ω,1Ω

3.(93B)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电阻为4Ω。

今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其电阻变为_______Ω。

(电阻丝温度不变)

4.(94A)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R·S/l。

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B.跟导线的横截面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D.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

5.(95A)一只普通白炽灯,不通电时灯丝的电阻为R1;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R2。

比较R1和R2的大小,应是()

A.R1>R2B.R1<R2C.R1=R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92B)一个正常发光的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6V,通过的电流是2A。

这时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V,它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W。

7.(94A)由甲地向乙地输电,输送的电功率一定,输电线的材料一定。

设输电电压为U,输电线横截面积为S,输电线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为P。

那么()

A.若U一定,则P与S成反比B.若U一定,则P与S2成反比

C.若S一定,则P与U2成反比D.若S一定,则P与U成反比

8.(94B)分别标着“220V100W”和“220V40W”的两个灯泡L1和L2,串联后接在220V的照明电路中,L1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_,L2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

9.(96A)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V,电阻是1Ω。

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

A.500WB.25WC.2000WD.475W

10.(95A)一座小型水电站,它输出的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输电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应等于_________;如果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那么输电导线由于发热损失的电功率应等于______。

11.(93B)图8-1所示的电路中,R1=1Ω,R2=2Ω,R3=3Ω,那么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I3为()

A.1∶2∶3B.3∶2∶1C.2∶1∶3D.3∶1∶2

12.(94A)在图8-2所示电路中,L是并联在电阻R2上的一段电阻忽略不计的导线,电路两端A、B间的电压U恒定,电键S闭合。

那么应认为()

A.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相等

B.通过电阻R1和导线L的电流相等

C.R1两端电压小于电路两端电压U

D.如果断开电键S,R1两端电压将增大

B

图8-3

13.(95A)如图8-3所示,A、B两端间电压U恒定,干路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支路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2,滑动变阻器不接入电路时,两固定端a、b间的电阻为R1。

R0小于R1,R0和R2都不等于零。

那么,按图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b端逐渐向a端移动过程中,安培表

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示数一直不断增大

B.

示数一直不断减小

C.

数先增大后减小

D.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14.(95A)在图8-4所示电路中,A、B的电压保持一定,UAB=12V,电阻R1=R2=R3=6Ω。

电键S未接通时,R1两端电压是______V;电键S接通时,R1两端电压是________V。

15.(96A)在8-5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是:

R1=9Ω,R2=18Ω,R3=18Ω。

设它们的电功率分别为P1、P2和P3,则()

A.P1=P2B.P2=P3

C.P2=P1D.P1=P2+P3

16.(95B)电路如图8-6所示。

接通电路后三个灯的电阻都相等。

那么三个灯消耗的电功率P1、P2、P3之间的关系是()

A.P1=P2=P3B.P1=P2>P3C.P1=P2=

P3D.P3=4P1=4P2

17.(96B)在图8-7所示电路中,R1、R2、R3三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由此可知()

A.电阻R1=R2=4R3B.电阻R1+R2=R3

C.电流I1=I2=2I3D.电流I1+I2=I3

18.(96B)图8-8所示的电路中,五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

那么AB间的总电阻为____。

19.(92A)在图8-9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3.2Ω,电池组的电动势E=10V,内电阻R=0.8Ω。

图8-9

(1)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6V,求电阻R2的阻值和它这时消耗的电功率。

(2)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4V,求电阻R3的阻值和R2、R3这时分别消耗的电功率。

20.(92B)两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动势为E的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I。

若把这两个电阻并联起来,仍接在该电源上,此时通过一个电阻R的电流变为5I/4,则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__。

21.(93A)如图8-10所示的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电键S打开时,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当电键S闭合后()

A.电压表

的示数大于18V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大于12V

C.电阻R1两端的电压大于6VD.内电阻r上的电压变小

22.(94A)如图8-11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R1≠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停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

的示数为U,安培表

的示数为I,那么,滑片P向上移动的全过程中()

A.

的示数总小于UB.

的示数总大于I

C.

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

的示数先减小后增

23.(95A)图8-12所示,电源是6个相同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2.0V、内电阻为0.1Ω。

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R0=2.4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适当位置时,滑动变阻器发热损耗的电功率为9.0W,求这时滑动变阻器aP部分的阻值Rx。

24.(95B)用图8-13所示电路,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其中

为电压表(其电阻足够大),定值电阻R=7.0Ω。

在电键未接通时,

的读数为6.0V;接通电键后,

的读数变为5.6V。

那么,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等于()

A.6.0V,0.5ΩB.6.0V,1.25ΩC.5.6V,1.25ΩD.5.6V,0.5Ω

25.(96A)如图8-14所示的电路中,电键S1断开时,电键S2分别接到M端与N端,电压表的示数之比U1∶U2=4∶3。

电键S1接通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点,ac间电阻为R1,将S2分别接到M端与N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恰好都是4W。

若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点,bc间电阻为R2,R2=14R1,S2接到N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也是4W;那么,将S2再接到M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x是多少W?

(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恒定不变,电压表对测量的影响忽略不计)

26.(96B)在图8-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均为定值,各电阻都不为零。

电键接通后与接通前比较,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A.变大B.变小C.不变D.因电阻未知,无法判断

27.(96B)用电动势为8V、内电阻为2Ω的电池组连接两根各1Ω的电阻线,向某用电器(纯电阻)供电,如图8-16所示,该用电器可获得3W的电功率,求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图8-17

28.(93B)把每个电动势为1.5V,内电阻为0.5Ω的两节电池串联后,外接一个14Ω的电阻,则通过外电阻的电流为A,其中一节电池两端的电压为U。

29.(92A)图8-17所示是用电压表

和电流表

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x为待测电阻。

如果考虑到仪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A.

读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大于通过Rx两端的实际电流

B.

读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等于通过Rx两端的实际电流

C.

读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大于通过Rx两端的实际电流

D.

读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等于通过Rx两端的实际电流

图8-18

30.(93A)用伏安法测量甲、乙、丙三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电阻时,得到了它们的I—U关系图线,如图8-18示。

由图线可知,在实验过程中,阻值保持不变的电阻是___,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电阻是___。

31.(94A)测量电阻所用的电压表内阻5000Ω,电流表内阻为0.5Ω。

今有一阻值约为10Ω的待测电阻Rx,为使其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所采用的方法是()

A.先接入电压表测电压,再换接电流表测电流

B.先接入电流表测电流,再换接电压表测电压

图8-19

(2)

C.同时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接法如图8-19

(1)所示

D.同时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接法如图8-19

(2)所示

32.(94B)图8-20所示是用电压表

和电流表

测电阻的一种方法,R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到仪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A.

读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小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B.

读数小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大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C.

读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大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D.

读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

读数小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33.(95A)图8-21所示是用电压表

和电流表

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x为待测电阻。

如果

的读数是4.50V,

的读数是12.0mA,电压表的电阻是1.50kΩ,那么,Rx的精确值就是()

A.0.375ΩB.375ΩC.0.50ΩD.500Ω

34.(95B)在图8-22的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0.0V,电流表的读数为2.50A。

因此,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是Ω。

如果考虑电流表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待测电阻Rx两的实际电压比10.0V要______一些。

(填“大小”或“小”)

35.(93B)在一个全电路,若只将外电阻R变为原来的3倍,电流也随之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电源的内电阻r一定满足()

A.r=RB.r>RC.r<RD.r=0

36.(97)用阻值分别是R1=10Ω、R2=20Ω、R3=80Ω的三只电阻,适当连接后可以得到26Ω的阻值,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A.将三只电阻串联B.将三只电阻并联

C.先将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D.先将R2与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

37.(97)在图8-2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零,电阻R1=2R2,在R2的两端并联上一段电阻忽略不计的导线L,则()

A.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I1=I2

B.R1两端电压U1=2E/3

C.导线L中通过的电流IL=E/R1

D.使电阻R2断路,通过R1的电流不发生变化

38.电路如图8-24所示,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未知,

电阻R1=10Ω,R2=12Ω,当开关S接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1)开关接2时电路中电流大小如何?

(2)开关分别接1和接2时,R1、R2消耗的电功率哪个大?

说明理由。

39.(98)在图8-25所示电路中,A、B间的电压保持一定,UAB=6V,电阻R1=R2=4Ω,R3=2Ω。

那么()

图8-26

A.开关S断开时,R3两端电压是3V

B.开关S接通时,R3通过的电流是1.5A

C.开关S断开时,R1通过的电流是0.75A

D.开关S接通时,R1两端电压是4V

40.(98)电路如图8-26所示,已知电池组的总内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5Ω,电压表的示数U=2.5V,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应等于()

A.2.0VB.2.5VC.3.0VD.3.5V

41.(98)电路如图8-27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A、B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和R2,今调节可变电阻C,使其获得不同的电功率,试确定使可变电阻C出现最大电功率时C的电阻值R3,并导出其最大电功率的表达式。

42.(99)手电筒中“2.5V0.80W”的小电珠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是______A,每分钟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子数是____个。

(元电荷为1.6×10-19C,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43.(99)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16Ω的电阻丝,保持温度不变,若先将它等分成4段,每段电阻为R1,再将这4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2,则R1与R2的大小依次为()

A.1Ω,0.5ΩB.2Ω,0.5ΩC.2Ω,1ΩD.4Ω,1Ω

44.(99)晚会上装饰着120个小彩色电灯,每个小电灯的电压是4V,工作电流是0.1A,这些小电灯都并联着,由一台变压器供电,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的照明电路上,则()

A.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是0.1AB.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是12A

C.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5∶1D.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55

45.(99)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的开路电压是600mV,短路电流是30mA,这块电池板的内电阻是()

A.60ΩB.40ΩC.20ΩD.10Ω

46.(99)电阻R1、R2和电池组甲的U-I图象如图8-28所示,R2、R2分别与电池组甲接通时消耗的功率为P1、P2。

(1)若R1、R2阻值增大使电流减小,导致它们消耗的功率变为P1ˊ、P2ˊ。

设ΔP1=P1ˊ-P1,ΔP2=P2ˊ-P2,试分别分析ΔP1和ΔP2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若R1、R2阻值仍如图8-28所示,使它们分别与另一电池组乙接通,这时它们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P2″,其中P1″=P1,P2″<P2。

求电池组乙的电动势及内电阻。

47.(00)如图8-29所示电路,其中电源的电动势E=9.0V,内电阻r=3.0Ω;电阻的阻值为R1=R2=20Ω,R3=R4=10Ω,所用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

(1)图中电压表所测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

(2)若四个电阻中有一个出现了断路,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4.8V,电流表的读数为0.36A,由此可判定发生断路的电阻是。

48.(00)一个小电珠上标有“6V0.3A”,它在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A.20ΩB.1.8ΩC.0.05ΩD.6.3Ω

49.(00)电源的电动势为4.5V,内电阻为0.50Ω,外电路接一个4.0Ω的电阻,这时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A.5.0VB.4.5VC.4.0VD.3.5V

50.(00)某院内有居民甲、乙两户,院内的供电线路从进院后的接线端起,经25m先到达甲户,再从甲户经25m到达乙户,院内供电线路用横截面积是2.5mm2的铝芯橡皮绝缘线。

甲户用电器的总额定功率为2kW,乙户也为2kW,为了增加用户的安全用电功率,现在要进行“电力增容”改造,在改造时保持线路分布情况不变,使两户各自用电器总额定功率均增加到4kW,增容后院内的供电线路改用铜芯橡皮绝缘线,下表列出了不同横截面积、两种材料的导线在常温下的A全载流量(即在长时间用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

导线横截面积S/mm2

铝芯橡皮绝缘线I/A

铜芯橡皮绝缘线I/A

2.5

21

28

4

28

37

6

36

47

10

51

68

设两户所有电器均为纯电阻,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用户室内电线的电阻忽略不计,设进院后的接线端的电压总保持220V,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为了增容,院内的供电线路要选用哪一种横截面积的铜导线?

说明理由。

(2)画出院内供电、用电的电路原理图,若增容后,甲、乙两用户都在同时使用“220V4kW”的电器,则乙户所得到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

(铝的电阻率ρAl=2.9×10-8Ω·m;铜的电阻率ρCu=1.7×10-8Ω·m)

51.(01)城市民用供电线路有的地方用截面积为50mm2的铝芯电缆输电。

已知铝的电阻率ρCu=2.9×10-8Ω·m。

那么长度为1500m的这种铝芯电缆的电阻是()

A.0.87ΩB.87ΩC.9.7×10-16ΩD.9.7×10-2Ω

52.(01)有四节相同的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每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Ω。

电池组与电阻为11.8Ω的用电器连成闭合电路,这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是()

A.6.0VB.5.9VC.1.5VD.1.49V

53.(01)请你准确地测量多用电表中10mA电流挡(用符号A表示)的内电阻RA(约20Ω)。

给你以下器材:

电流表A1(量程200μA,内电阻RA1=500Ω);

滑动变阻器R(标有“20Ω0.2W”字样);

定值电阻四个(R1=20Ω、R2=40Ω、R3=150Ω、R4=300Ω);

电源(E=3V,内阻忽略不计);

开关、导线等。

(1)请画出测量RA的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时要尽量利用整个滑动阻器时行调节。

说明设计电路和选用器材的理由。

(2)分析说明应测量的物理量和计算RA的公式。

54.(01)如图8-30所示,电阻R1=6Ω,R2为滑动变阻器未接入电路时两固定端a、b之间的阻值,d两点将R2等分为三段。

按图接好电路后,发现将滑片I分别滑动c点和d点时,M、N间电路的等数电阻之比为3∶4。

把上述电路的M、N两端接到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两极上。

当滑片P位于d点时,R2上损耗的电功率P1=36W;如果P移到b端,那么R1上损耗的电功率P2≥36W。

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取值条件。

55.(02春)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

当太阳光照射某电池板时,该电池板的开路电压是600mV,短路电流是30mA,那么,这块电池板的内电阻是()

A.10ΩB.20ΩC.40ΩD.60Ω

56.(02春)图8-31所示的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Rx为待测电阻,考虑电表本身的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电压表的读数______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通过Rx的实际电流(两空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7.(02春)用两根导线组成输电线路,输电的功率为4400kW。

当输电电压为2200V时,输电线上的电流是多少A?

如果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50倍,输电线上的电源又是多少A?

答案

1.It/e2.C3.164.D5.B6.18;727.AC

8.8.18;20.49.B10.P/U;P2R/U211.C12.B13.AD14.6;415.BCD16.D17.AD

18.R0/219.

(1)16Ω;4W

(2)16/15Ω;0.25W;3.75W20.R/221.C22.BC

23.9Ω或1Ω24.A25.2.56W26.A27.当R=12Ω时,I=0.5A,U=6V;当R=4/3Ω时,I′=1.5A,U′=2V28.0.2;1.429.B30.乙;丙31.C32.C33.D34.4;小

35.A36.D37.CD38.

(1)I≥0.5A

(2)当r=

时,P1=P2;当r<

时,

P1>P2;当r>

时,P1<P2

39.B40.C

41.

42.0.32A;1.2×102043.D44.BC45.C

46.

(1)ΔP1=1.5-1.5(I1-3)2;ΔP2=1.5-1.5(I2-3)2;

(2)3V<E<9V

47.

(1)R1、R4;

(2)R4

48.A49.C

50.

(1)总电流最大为I总=P总/U=36.4A>21A查表,选截面为4mm2的铜芯橡皮绝缘线。

(2)3.58×103W

51.A52.B

53.

(1)可用伏安法测多用电表10mA挡A的电阻RA,电流表A1当作电压表用。

方法一:

电路如答图8-1所示。

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约为

(V)

方法二:

R2、R4、RA1串联后作为电压表跟A并联。

电路如答图8-2所示。

RA1与R2、R4串联后构成的电压表的电阻RA1′为840Ω,它的满偏电压为0.168V。

RA1′与RA的并联电阻R并约为20Ω,滑片滑到b时,R并′再与R并联的电阻R并″约为10Ω。

这时,电流表A两端的电压(即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约为UR=0.167(V)

(2)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通过A1的电流I1和通过A的电流IA,根据两个电阻并联的特点,得IARA=I1RA1,得RA=

或IARA=

54.E=2

(6+r);0<r≤33Ω。

55.B56.等于;大于57.2×103A;4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