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口令教学设计.docx
《绕口令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绕口令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绕口令教学设计
绕口令教学设计
绕绕复绕绕
——绕口令教学实录
课前小游戏:
一起来做口腔操。
我们来做口腔操
第一节:
双唇运动噼里啪啦
第二节:
舌齿运动叽叽喳喳
第三节:
气息练习从1数到10,再数回到1
提示学生先慢说再快说,第三节先深吸一口气。
师:
每天坚持练习口腔操,保管伶牙俐齿效果好。
(生笑)
一、故事引入
师: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说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小杜的小孩,一天,他上街去打醋和买布。
打完了醋,买好了布,突然看见一只老鹰在抓兔子,他连忙放下了布和醋,去追那老鹰和兔子。
结果,老鹰飞走了,兔子也跑了,打的醋洒了一地,还淋湿了买来的布。
你们说小杜可怜吗?
(生:
可怜)回家肯定要挨骂了。
可奇怪的是,听说这件事的人不但不安慰他,反而哈哈大笑。
这是怎么回事呢?
看完了这个就明白了。
绕口令——语言的游戏
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师:
谁明白了?
生:
这个说的是绕口令。
师:
原来,这是一则绕口令。
绕口令里虽然也有故事,不过主要不是为了讲述故事,而是在玩一种语言的游戏。
二、绕口令诵读与形式欣赏
师:
你们发现了吗,要念好这则绕口令,关键是要说清哪些字?
生:
关键要说清“杜、布、醋、兔”。
生:
它们的读音中都有“u”
师:
也就是它们的韵母是相同的。
像这些读音相近容易念混出错的字词,就是绕口令中的关键字词。
为了说好绕口令,我给大家两条建议:
(1)关键字词单独练;
(2)由慢到快有序练。
师:
我们知道,绕口令要说得快,但为了说得快,咱们首先要慢慢地练,首先要说得清楚、连贯。
下面我们就来一次实战演习,请看一则经典绕口今:
扁担长
板凳宽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师:
请找到关键字词。
生:
是“扁担”和“板凳”。
师:
找得真准。
小声地练练这对关键词。
(学生自由练)
师:
请由慢到快有序练说绕口令。
(学生练说)
师:
请3位同学到前面来表演展示。
我做4号选手。
同学们认真听,等会儿请你们点评。
(同学及教师按顺序分别说这则绕口令)
师:
现在请同学点评。
生:
我点评您。
您口齿伶俐读音很准,而且很快。
师:
谢谢你。
知道吗,我天天练习口腔操。
(生笑)
生:
我点评2号选手,她没有错音,读得也很快,只不过没有4号选手说得快。
师:
谢谢你,你一次点评夸奖了两位选手。
我觉得她尽管没有我说得快,但比我语音更清晰。
生:
我点评1号选手。
他第一个说,首先勇气可嘉。
还有他说得也非常清楚,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讲得相当清楚,我也非常喜欢他的表演。
师:
你以后可以做个好老师,很会评价。
1号选手并不贪求速度,而是首先做到清楚流畅,值得我们学习。
有没有同学点评3号选手?
师:
在换东西。
这样的绕口令叫“交换令”。
生:
我读最后一则。
(生读)
师:
你们发现这则绕口令里什么特别多?
生:
里边数字特别多。
师:
对,这样的绕口令叫“数数令”。
请大家把中间含有数字的那几句再练练。
(学生练习,而后指名数人说。
)
生:
我说这则——“哥哥弟弟坡前坐……”(该生是刚上课时表演绕口令的3号选手,说得非常流畅,同学热烈鼓掌。
)
生:
我觉得她这次说得非常好,进步神速。
生:
她原来说得结结巴巴的,这次说得很流利,不知道她刚才是不是偷偷练了口腔操。
(众笑)
师:
口腔操的效果这么立竿见影啊!
生:
我说这则——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师:
这则绕口令说的跟生活中的不一样,要把这种不一样表现出来。
(指名说,强调“不吐”“倒吐”。
)
(又有多名学生分别表演其他绕口令)
师:
作为一种语言游戏,绕口令为我们的艺术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大家熟悉的相声外,今天请大家欣赏快板和西河大鼓两种形式表演的绕口令片断。
(播放快板和西河大鼓表演的绕口令,二者内容相同,都在上面学生诵读的内容之中,分别是“扁担和板凳”“闲来没事出城西”。
教师简单介绍:
西河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曲艺形式。
学生听得很有兴致。
)
师: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生:
我觉得西河大鼓有点像唱歌。
师:
是的,西河大鼓很有韵味。
生:
我想这些演员肯定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
这个“十年功”天天在练——
生:
天天在练口腔操。
(众笑)
生:
我感觉西河大鼓唱得比快板慢一点儿。
师:
嗯,它有自己的唱腔,因而有节奏的变化,听起来就有快有慢了。
生:
说快板的演员一边打快板一边说绕口令不觉得累吗?
(生笑)
师:
快板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语言的节奏和快板的节奏要吻合,很不容易的。
但熟练以后无论听众还是演员都会感到很快乐。
师:
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刚才快板和西河大鼓演员表演的绕口令,都非常有节奏感。
比如,我们说“扁担长|板凳宽|”,而他们说“扁﹒担长|板﹒凳宽”,有附点的。
(指导学生按照这种节奏练说“扁担与板凳”绕口令。
)
师:
现在给大家配上节奏练习。
(播放节奏音响,学生配节奏练习。
)
三、绕口令揭秘与模仿式创编
师:
说了这么多绕口令,同一般的儿歌、小诗比较,你们觉得绕口令有什么特点?
生:
我发现绕口令都是非常绕口的,诗歌是不绕口的。
师:
眼光真准,一下发现了绕口令的—大特点“绕”。
生:
我觉得绕口令里有很多相似的字。
师:
这相似的字可不是字形相似——
生:
是读音相似。
生:
绕口令要说得比较快。
师:
是的,所以绕口令又叫“急口令”。
生:
我觉得绕口令说起来很刺激嘴巴。
师:
什么嘴巴?
生:
刺激嘴巴。
绕口令说得非常快,不容易说好。
(众笑)
师:
所以说绕口令能够训练口齿。
生:
绕口令还有一个特点,说的尽是废话。
(众笑)
师:
哈哈,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说那样的废话呢?
生:
我们可以说着玩儿。
生:
它不是像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废话,它是越有废话越好玩。
(众笑)
师:
而且这些废话还要绕口、拗口。
“拗”“绕”,是一般文学语言的大忌,在绕口令中却成了最大的优点和特点。
不过,这“绕”和“拗”也很有讲究,要绕得巧,拗得妙。
请同桌间分析下,我们开始说的两则绕口令里藏着怎样的秘密。
(课件显示:
“杜醋布兔”“扁担板凳”。
)
生:
我发现了,第一则绕口令里的四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
生:
第二则绕口令的两个词声母是一样的。
师:
正因为读音相近,一旦说快了就容易出错。
你们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下面是两段一句式绕口令,猜猜中间是个什么字,读起来就拗口了,同桌商量商量。
门角放着一大堆()短扁担。
大花碗底下扣着个大花()蛤蟆。
生:
第二则绕口令中间是个“活”字。
师:
你怎么想到“活”字的?
生:
我瞎猜的。
(众笑)
师:
大家觉得他瞎猜得怎么样?
你们读读看。
生:
读起来挺拗口的。
师:
“活”跟前后的“花”“蛤”声母都一样,瞎猜得很有水平。
(众笑)谁也来“瞎猜”第一句。
生:
我猜是“门角放着一大堆长短扁担”。
生:
我猜是“断”,“门角放着一大堆断短扁担”。
我想是断扁担才会短的。
(众笑)
师:
你从字面的意思来猜,有没有从别的角度来想的?
生:
“断”和“短”读音相近。
师:
你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他同学说说看,“长短扁担”和“断短扁担”,更同意哪种?
生:
我认为两种都可以,不过“断短扁担”更有难度。
生:
我认为是“断短扁担”,因为这是绕口令,说“长短扁担”就是一般的句子,不是绕口令了。
师:
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咱们得从绕口令的角度来思考。
我们来看看原句吧:
门角放着一大堆(断)短扁担。
大花碗底下扣着个大花(活)蛤蟆。
师:
恭喜大家,猜测的跟原句的完全一样。
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
在众多的绕口令中,有一类很有特色。
请看这两则绕口令,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一)
东庄有个大西瓜,
西庄有个大冬瓜,
等到瓜熟来比瓜:
不知是东庄的西瓜大
还是西庄的冬瓜大。
(二)
山前有个严圆眼,
山后有个严眼圆,
二人山前来比眼。
不知严圆眼比严眼圆的眼圆,
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
生:
它们是在一起比较。
师:
是啊,这两则绕口令说的都是在比较,这样的绕口令叫“比比令”。
比比令很多,有比长短,比大小,比粗细,比快慢,比好坏,比黑白,比高矮,等等。
接下来,请大家把这两则“比比令”补充完整,任选则试一试。
(一)
比腿
山前有个崔粗腿,
山后有个崔腿粗,
二人山前来比腿:
,
。
(二)
船撞床
对河过来一只船,
这边漂去一张床,
行到河中互相撞。
生:
对河过来一只船,这边漂去一张床,行到河中互相撞。
不知是床撞船,还是船撞床。
师:
案情扑朔迷离,辨不清哪!
生:
……不知是这边漂去的床先撞到了船,还是那边过来的船先撞到了床。
师:
难度系数加大了。
生:
山前有个崔粗腿,山后有个崔腿粗,二人山前来比腿:
不知崔粗腿的腿粗,还是崔腿粗的腿粗。
师:
好。
请加大难度。
生:
……不知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生:
我的难度更大。
……不知是崔粗腿的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的腿比崔粗腿的腿粗。
(众笑)
师:
现在回头再说说第二则,希望事故更加严重。
我可真坏!
(众笑)
生:
……不知是床撞掉了船,还是船撞掉了床。
师:
哈哈,不说“撞掉”,说“撞沉”吧。
生:
……不知是床上的人撞到了水里,还是船上的人撞到了水里。
(众笑)
师:
同学,咱们发扬点人道主义精神吧,不要让人掉下去好不好?
(众笑)同学们已经找到了比比令的秘密。
其他形式的绕口令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发现了特点,我们也可以创作自己的绕口令了。
四、绕口令延伸
师:
绕口令既然有意思,如果我们写作文也像绕口令这样写,行吗?
(生大叫:
不行)
生:
这样的话就有许多废话,让人以为是流水账。
师:
但是,请看这段文字——梅子涵《儿子哥们——曹迪民先生的故事》。
(内容略)
(显示,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笑。
)
生:
这个写得太绕口了,感觉会把人绕晕掉。
生:
还有,它具备绕口令的第一大特点,废话多。
生:
如果是作文,老师肯定会删删删,删成一点点还会打个不及格。
生:
他肯定是为了好玩才这么写的。
师:
你分析得真好。
作家是为了取得一种特殊的语言效果才这么写的,这样写就写出了故事中人物关系的缠绕复杂。
梅子涵经常有这样的有意思的语言,很多人称之为梅式语言呢。
不过我可警告你们,你们一般的作文可不能这么写,否则,我可要让你挨批了。
(众笑)
师:
我国的古人也早已有了这样表达的趣味,请看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庄子的话:
(教师朗读)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师:
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奥,大家到了中学、大学以后可以再来回味。
我们现在光看它的表达,也是一则很有意思的绕口令。
大家一起读!
(生读)
五、快乐结课
师:
刚才我们已经聊了不少,现在,你的绕口令级别已经到达什么了呢?
想不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功力?
生:
想!
(选3位同学上前表演展示,笑声不断。
)
师:
绕口令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
(众笑)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好好练一练。
师:
最后,请大家欣赏歌曲《中国话》,看看你听出了里边哪些绕口令?
(播放歌曲视频片断)
生;我听出了有“扁担和板凳”。
生:
我还听出了“哥哥弟弟坡前坐”。
师:
在歌曲里听到这些绕口令真感到特别亲切,咱们拍着桌子一起说一遍“扁担和板凳”。
(学生一齐说“扁担和板凳”)
师:
正像歌中所唱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让世界都来认真听我们说话,都来认真听我们说中国话!
今天这堂课咱们就绕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