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075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1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docx

个案的整理和应用

班主任与心理辅导

石家庄热电厂学校王晓健050011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班主任与心理辅导》,力求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小故事中的大智慧,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实验、效应等,将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方法推广到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敏感性,使班主任在教育的第一时间取得主动态势,宜于未雨绸缪,注意防微杜渐,维护、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共分五部分,一、理念篇,二、方法篇、三、应用篇。

希望班主任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能创造性的发挥和应用,希望教师身心愉快!

希望学生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

 

目录:

一、理念篇

(一)辅导的理念

(二)辅导的目标

(三)班级心理辅导的特点

(四)辅导的原则

(五)辅导的理念

(六)辅导的核心内容

(七)辅导的学生观

(八)辅导的师生关系

二、方法篇

(一)学会了解

(二)学会接纳

(三)学会倾听

(四)学会理解

(五)学会宽容

(六)学会赏识

三、个案篇

(一)个案的整理和应用研究

(二)个别心理辅导方法

(三)个案选例1——心灵的呼唤

(四)个案选例2——他为何如此痴情?

(五)个案选例3——走出牛角天地宽

四、活动篇

(一)如何上好心理活动课

(二)活动课教案选例1

(三)活动课教案选例2

(四)小团体案例选例

——我与几个大男孩的爱情对话

(五)心理学效应的应用

(六)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简介

五、论文篇

1、逆向思维天地宽

2、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

附录:

专业特长技术简介

一、理念篇

(一)辅导的主体:

具有心理辅导意识的班主任

看了这个题目,有些班主任可能会疑惑的问,究竟什么是心理辅导意识?

我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提升和拥有心理辅导意识?

下面的“两个不同”,会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1、从两句话产生的不同效果看心理辅导意识:

一位同学上课就某个学科问题与老师发生了意见分歧,学生认真的坚持自己的意见,惹得老师很生气,随口在课上摔出一句“你这是心理变态。

”下课后,学生感觉很委屈,到班主任那里去哭诉,班主任老师笑着说:

“高国强,你是变成固态了、液态了、还是气态了。

”学生破涕为笑。

这位班主任就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性,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在还没有给学生造成直接心理伤害的时候,通过偷换概念,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变换成普通的物理现象,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2、从两个个案产生的不同结果看心理辅导意识。

第一个案例,那是1996年的事情,我所任生物学科的一位课代表,她是一位女孩,自尊心强,好学上进,关心集体,成绩优秀,是老师们公认的好学生。

从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喜欢上班中的一名男生,他学习不好、问题行为较多但相貌较好、能说会道。

她内心极其矛盾,既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又难以压抑内心的相思之情,这种左右为难的困惑长期在她内心纠缠,像锉刀一样在她头脑中钝锉,严重影响了她的心理健康。

初二上半学期,她鼓足勇气给那位男生写了一张纸条,向男生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可男生将纸条给班中其他男生传看,并对她讽刺挖苦,这严重伤害了女孩的自尊心,她的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多次休学入心理医院治疗,直至最后辍学。

女孩青春期的性萌动是发自内心的,非主观所能控制,不以应该不应该为转移,可长期的社会规范教育又使她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但她的内心困扰长达两年之久直至发病前,没有一个教师注意到,连家长也没有发现半点蛛丝马迹。

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女孩精神残疾,反复休学治病直至退学,教训非常惨痛。

第二个案例,2004年,我校初二转来一位新同学,他忧郁的眼神、寂寞的神态、孤独的内心,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课下个别咨询,了解到他在上初一时喜欢上班里的一位女同学,这段感情让他刻骨铭心、难以自拔,从此便跌入“甜蜜的痛苦”之深渊。

不与家里任何人说话,不与班里的同学说话,吃不下,睡不好,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内心痛苦、孤独、寂寞、忧郁、自闭。

了解情况后,我马上采取了如下措施:

1、每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两次,首先宣泄不良情绪,再通过矫正错误认知、故事、图画等领悟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挖掘他内在积极的可发展的潜能,帮助他敢于面对现实,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2、为学生介绍新朋友,他刚到一个新环境,本来就人生地不熟,加上自己的心理问题,就更显孤单、落寞。

为此,为他介绍志趣相投的同学做好朋友,使他感觉身心愉悦。

3、与每位任课教师沟通,课堂上给予关注,多关心、多鼓励、多宽容、多支持,为他预留出足够的恢复心理创伤的时间。

4、与其家庭成员沟通,获得家庭的心理支持。

家长对迷途的孩子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宽容与接纳,是孩子心灵创伤恢复最好的灵丹妙药,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壮骨剂。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这位痴情的男生终于走出了情感的沼泽,内心重回阳光明媚。

为什么相似的个案,对学生身心产生的影响却相反?

这一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班主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尤其是及时发现一些隐含的、可能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心理问题。

在问题的萌芽状态或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疏导、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

“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

”这条用于防火的宣传口号,很适合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相通,班主任心理辅导意识的提升和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性,有利于维护、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具有心理辅导意识的班主任,对学生给予无条件的情感关注和心灵关怀,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心灵抚慰。

是一种类似佛家提倡的大慈大悲,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是一种能超越个人价值观、欲求、利害计较的仁爱之心。

拥有这样的情怀才能发自内心的接纳、宽容、赏识学生,让学生从问题中成长起来,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

心理辅导意识的核心是爱,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能量来源。

(二)辅导目标:

发展性心理辅导——以人为本,全人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运动。

心理辅导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可以用“殊途同归”四个字来表述。

所谓“殊途”是指出发点不同,德、智、体诸育主要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伦理标准和文化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从而使他们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这是一个教导、规范的过程。

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社会化,这是一个自我探索、觉悟的过程。

“同归”是指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全地充分地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育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

就是要求教育者了解人,了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个人、社会价值;关心人,关心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肯定人,肯定人的努力和坚韧;赏识人,赏识人的进步和成功;平等的对待人,平等对待背景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的人。

具体的说就是第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二,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第三,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辅导对象的全体性,给全体学生以积极的关注和情感支持,尤其是那些自卑、内向、目前发展暂时落后的弱势群体学生。

德蕾莎修女是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平等对待人的典范。

德蕾莎修女1910年出生于南斯拉夫,1928年参加爱尔兰洛雷托修道院,同年被派往印度,在一所教会学校任教近20年,那近乎是一种贵族式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1946年,她离开修道院,深入到贫民区去服侍那些贫穷中最贫穷的人。

1979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公报指出:

“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

那些处境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最真诚的关怀和照料。

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

”公报还说:

“她成功的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她的一切行动能力来自她对信仰与人性的洞见。

她的信仰是爱——不图回报的爱,以卑微者能够接受的方式。

她看到了人更深一层的需要。

她说:

“除了贫困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人活着除了需要口粮以外,也渴求别人的爱、仁慈和体恤。

今天就是因为缺乏爱、仁慈、体恤,所以人们的内心极度痛苦。

她指出,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单是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资丰富的人,都在渴求爱、关心、接纳和认同。

被人弃绝乃是最严重的病症。

在今天的世界中,爱滋病、麻风病等不是最可怕的疾病,心灵上的贫乏、孤独、无助才是最严重的病症。

下面的故事节选自德蕾莎修女《爱的故事》:

“在澳洲的山地保留区内,除了散居地的原住民外,还有一位贫穷无依的老人,而他几乎早被世人遗忘。

经由几位在这里服务的修女协助,我造访了这位年纪很大的男士。

我发现他穷得令人难以形容,而且房子里既脏又乱。

我告诉他:

“拜托,拜托,让我帮你整理室内,清洗衣服,弄好床铺。

他回答:

“我已经习惯了。

就让它保持原来的样子吧。

我又说:

“如果你答应我的要求,你会过得更舒适一些。

最后,他同意了。

我开始为他整理杂物,清洗衣服。

我还在大扫除的过程里,找到一件非常漂亮的灯具,上面满是灰尘。

或许,只有上帝才知道他已经有几年没有擦拭过。

我问:

“难道不必使用?

他回答:

“当然不用。

没有人来探视我,我哪里需要去点亮它呢?

我到底要为谁去点灯?

我要求他:

“如果修女们每个晚上都来探视你,你会不会点灯?

他答复:

“当然会了!

于是,在场的修女就向他承诺,以后要每晚来探视他。

当然,我们还是得努力地把这件灯具擦拭干净,如此,修女们才可以每晚都将它点燃。

两年后,我接到他寄来的书信,上面写着:

“请转达我的朋友:

她为我点燃的生命之灯,现在仍然光芒四射。

其实,我早已忘了这个人,而且我把为他擦拭灯具的事情,当成是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

可是,当我接到这封信后,才发觉,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小事,对某些人而言,却是生命中的大事。

教师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言行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轻轻的触摸、一句关怀的问候,一个肯定的评价,都是学生生命中的大事,有些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三)班级心理辅导的特点:

1、班级心理辅导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

心理辅导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中遇到的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问题。

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在真正意义上成长起来。

(1)正确的自我认识——通过对错误、失败的分析、总结,更好的认识自我。

(2)欣然悦纳自我——由最初的对自我缺点的放大、不接纳,以后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逐渐由蛹蜕变为美丽的蝴蝶。

(3)理性把握自我——经历了由于感性、冲动、盲目、不计后果造成的重大错误,逐步走向成熟、理性、符合社会规范。

(4)完善发展自我——激发内在潜能,体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肯定,体验成功的愉悦,而后自信心建立起来,逐步得到完善发展。

2、班级心理辅导强调体验和感悟

体验、感悟是个体经验与心态发生变化的重要环节。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求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生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体验中长大的。

按照杜威的观点:

“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经验由坏变好的过程,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么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学生有意义的自我体验应该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行动体验。

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成长性经验,就是感悟。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

3、班级心理辅导以互助、自助为机制

辅导过程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和沟通,作为集体的一员,学生在辅导活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

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

(四)辅导的原则

1、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没有不好,只有不同。

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制订发展规划,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2、目标适宜,目标明确——低起点,小坡度。

制订的计划是每位同学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不怕低、不怕慢,就怕没有恒心。

3、激发潜能,扬长避短——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让他们感受到特长的发挥,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自我存在的价值体现。

4、强化优点,淡化弱点——多鼓励,少批评。

有些弱点是无法弥补的,也可能花费很大力气仍然收效甚微,反而造成学生内心的自卑。

5、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

每天一点点,缓而恒。

6、认准目标,永不放弃——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选准目标后,剩下的就是不懈的坚持。

在坚持中成长、习得、领悟、自律、完善。

(五)辅导的理念:

隐含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环境中,接受引导和教育。

1、将心理辅导融入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没有辅导的形,但言行、事事、处处都蕴涵着心理辅导精神。

2、营造一种人性化的、文明的、民主的、宽松的、自由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班级心理环境。

形成班级独有的文化氛围,使在其中生活的每一个学生都心情愉悦、自信积极、快乐健康。

3、优化班级的组织和秩序,凡事有条有理,做事有计划,训练有素;凡事有章可循,秩序井然,文明规范。

(六)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健康良好的自我形象是青少年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个人对自己特点个性的认识和评价,由此而产生的自我对待的意向。

一种是积极自信的找到了成功的感觉,有自我价值感,认为自己有理由存在,对社会、他人是有意义的个体。

一种是消极悲观的总是承受着失败,认为自己无社会价值,没有存在的必要,严重者会导致自杀。

一个人不利的成长经历会导致自我认识偏低,导致不良个性的形成,自卑感严重。

每个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克服自卑心理,拥有自信成功的心态。

让自信陪伴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心是衡量学生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一旦失去自信往往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自信的人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愿望,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

自信带来成功,成功带来了积极的心态,积极自信的心态带来幸福的人生。

如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对困难挫折保持乐观,对人生的意义有着朴实而真挚的追求。

(七)辅导的学生观:

教师应有两种坚定的信念:

相信每个人都有其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善性。

开展心理辅导就是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展现每个学生人格上的优越之处,培养学生向上向善的愿望与意志,、求新求异的创造欲望、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乐于学习的勤奋态度、为真理、为社会正义事业献身的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尽可能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积极的信念。

学生是主体;学生有价值;学生有潜能;学生有悟性;学生能成功。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蕴藏着积极的可发展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发展变化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才能;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成功的帮助学生成长,达到预防为主,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

(八)辅导的师生关系:

一位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写了他的教育成长故事——从“苍蝇”到“蜜蜂”(同学给他起的外号)。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能要问这是怎么会回事呢?

学生怎么这么没有规矩?

怎么能随便给老师起外号呢?

但这两个称呼的转变正是他与孩子们之间关系转变过程的真实反映。

下面是这位年轻教师的自述,刚到少保中心,我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既为孩子们悲惨的过去和扭曲的心灵难过,又为他们根深蒂固的不良行为所痛恨。

心想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重新做人,重新走向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路。

但正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给我的教育失败埋下了伏笔。

对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打架、骂人、偷窃、以大欺小等不良行为我深恶痛绝,发现后立即严加处理,没有耐心问明情况就各打五十打板;在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苗头时,总是大声训斥的制止;批评犯错误的孩子也总是虎着脸,高声的询问和责备;对一些认错态度不好的孩子甚至出手体罚。

后来,我与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僵,以至于同学们见到我就喊:

“苍蝇来了,今天是苍蝇值班。

我开始感到困惑和苦恼,我满怀激情的想让他们尽快抛弃恶习,我也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怎么就得了这么个外号呢?

于是,我向一位同学询问外号的来历,这位同学小声告诉我:

“你平时对同学总是大吼大叫,有什么事情也不问青红皂白就恨恨的批评,连一点解释的余地和改正的机会都不给。

他们觉得你很烦人,就像讨厌的苍蝇一样嗡嗡的乱叫,到处找同学们的事。

很多人对你有意见,你知道吗?

一些像我一样大的孩子想联合起来准备找机会教训你呢!

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并开始疲于奔命似的“亡羊补牢”。

我主动找那些平时孩子们都尊重、服气的老师请教;不管多忙也要抽时间找同学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我的意见,尤其是那些过去和我有过矛盾冲突的孩子们,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和帮助;在平时值班时,我用心观察,注意每个孩子有哪些性格特征和行为特点;尽量避免与孩子们发生正面冲突,遇到问题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用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孩子们保持着既平易

近人又不失严肃的关系。

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和孩子们的关系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我得到了他们越来越多的尊重和信任,在他们中间也有了更多的威信。

“老师,早上好。

”“老师,今天你值班。

”“老师,我来帮你打水吧。

”同学们主动跟我打着招呼。

那个曾经让我羞愧和头疼的外号再也听不见了,代之以“蜜蜂”的称呼。

学生们解释说:

“蜜蜂很勤劳,蜜蜂很可爱,但蜜蜂蛰一下人还是很疼的,而且会记得很久。

我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现在,我每天可以眯着眼,面带微笑,轻松、自信的面对这些调皮捣蛋但又很可爱的孩子了。

今后,我要像蜜蜂那样勤奋酿蜜,像蜜蜂那样博采众家之长,做一个严而不厉,慈而不娇的“严父慈母”似的教育工作者。

这位教师的心路成长历程很能说明问题,他的成长历程有三个转变:

一是从以自我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二是师生关系的转变,从对学生搞一言堂,认为自己是权威和骄傲到平等、尊重、关爱、理解学生;从自我感觉良好到自觉反省教育成长提高。

心理辅导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以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包容为主要手段。

它要求教师抛开自己的主观立场,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刻地了解其思想、行为动机。

尊重、理解、同感、接纳会使学生体验到自身价值,感受到自尊心受到保护,从而强化学生自我剖析、改正自我的勇气。

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成长,使学生成为负责任、独立、有能力为自己做决定的人。

1、尊重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2)尊重学生的情绪、情感;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4)尊重学生的抱负和志向;5)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6)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

2、信任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1)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2)平等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3)平等对待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4)平等对待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5)平等对待男学生和女学生;6)平等对待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学生。

3、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1)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2)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负责,3)为学生的文化修养负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

4、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用教师完善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教师渊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学生,用教师健康的坦然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用教师顽强的意志影响学生。

二、方法篇

下面的故事对您有哪些启示——《我最懂它的心》

库房大门上有一副坚固的门锁,粗大的铁棒自以为是很有办法,一定可以打开这把锁,但是不管它用撬的、插的、费了多大的劲,都无法打开门锁。

钢锯看不过去了,接着上场,但是任凭它左拉右锯,门锁还是文风不动。

这时,一把毫不起眼的钥匙出现了,扁平弯曲的身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当它钻进锁孔时,一下子就把那副无比坚固的的门锁打开了。

“你怎么做到的?

”铁棒和钢锯不解的问道。

“因为我最懂他们的心。

”钥匙轻柔的回答。

(一)学会了解

1、了解学生合理的心理需要:

1)爱与被爱的需要: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若母子、母女关系不和谐,他对别人会缺乏信任感,会影响他一生的对人的态度和人际关系。

因此,爱与被爱的需要是人的终极心理需要。

2)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尊重学生的理想抱负。

3)被倾听的需要:

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困惑,给学生以同情性理解,达到与学生心灵相通。

4)获得独立自主发展机会的需要:

给学生提供某种机会,他们感觉被信任,强烈的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5)被肯定、接纳的认可需要:

在活动中、集体中被承认、被认可、被接纳、被肯定。

6)被鼓励、被赏识的成功需要:

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重要前提。

7)适当休闲与娱乐的需要:

满足学生放松、游乐的天性。

2、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独立意识增强,依赖性减弱,易产生逆反心理;

2、同伴交往与师长交往的矛盾

——同伴需求增强、师长需求减弱,易产生同伴交友心理;

3、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心理封闭增强,心灵开放减弱,易产生自我封闭心理。

4、青春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青春萌动是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来源。

青少年心理性恐惧包括:

(1)青少年的心理性压抑

(2)青少年的性罪恶感

(3)对异性的好奇、敏感、多疑、紧张

(4)性激素分泌旺盛、性驱力造成的紧张,不能合理释放。

5、言与行脱节的矛盾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易产生“夸夸奇谈”心理。

6、自卑与自傲的矛盾

——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或盲目乐观、或自卑自弃,易产生自我认识偏差。

7、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由于缺理性、多感性、少思考,易产生冲动、盲目、不计后果的行为,常因“一时冲动”、“一念之差”铸下终身遗憾。

有人形象的比喻说:

初中生是“油门最大,方向盘不稳”的时期;是“最需要引导、规范,又最不服引导、规范”的时期。

只有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达到学生对行为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3、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危机

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使学生从个人的挫折、失败经历中悟出生活的真理,总结经验教训,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从而加强其自知之明和自我约束能力。

学生的心理问题许多来自班级生活(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时,班级也是医治学生心灵创伤,帮助学生心灵成长的一块沃土,问题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契机。

1)来自学习的压力:

(1)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自卑、自弃)

(2)学习、考试焦虑

(3)学习困难直至厌学

(4)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应用

2)人际关系紧张:

(1)师生关系不协调——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2)亲子关系紧张——创设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

(3)同伴亲密关系缺乏——建立良好愉悦的同学关系

(4)对异性的看法偏激——注意健康、正常、适度的交往

3)自我认识偏差:

不能全面的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自我认识容易出现偏高或偏低,顺利时容易自高自大,不顺时又容易自卑自弃,因此,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因此,难以建立适当的自信心,阻碍了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2)自我认识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