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815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docx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是由建筑、道路、广场、树木、水体、雕塑小品、休息设施、指示牌、宣传栏、大门、围墙、铺地、草坪、花坛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校园形态就是通过这些物质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校园景观形象就是这些要素按照校园人群的行为习惯、要求方式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组织的。

因此,道路、广场、水体、围墙、树木、绿地、铺地、雕塑小品等和建筑物的外装饰一起,共同构成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基本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要素,如人、动物、时间、气候等。

这些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l)动态要素动态要素主要涉及人、交通工具、临时性的小品设施、一些生物等;

(2)静态要素静态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设施:

树木、绿地、山丘、湖泊以及地形地貌等;②人工环境设施:

铺地、环境小品、雕塑、环境构筑物、小品建筑物、路灯、标牌、广告装饰物、花坛水池、喷泉等;③影响要素:

时间(昼夜、季节、气候)、日照、地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④控制要素:

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和空间形态,以及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区域形态等。

校园人每天的活动(上课、工作、读书、行走、休息、娱乐、交往等)都离不开校园卜户外空间……这些要素在户外环境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认为因素,才能形成宜人的环境。

校园景观环境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是校园建筑周围或校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在校园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

与室环境一样,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人基本生活的环境,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校园师生为主体的生物环境。

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

这些室外环境为人提供了交流、学习、健身等功能。

下面我们以中国矿业大学竹苑和二食堂为例针对功能分区、各景观要素进行调研分析。

图一(竹苑+二食堂)

一.植物配置方式

概念: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容: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要素: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植物(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1.模纹花坛:

它所表现的主题不以观赏植物本身的个体美或群体美,而是应用各种不同色彩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植物所组成的绚丽复杂的图案纹样。

(1)毛毡花坛:

应用各种观叶植物组成复杂精美的装饰图案,花坛修剪得十分平整,好象是华丽的地毯,所以称毛毡花坛。

常见的有:

金叶女贞、紫叶女贞、红叶小檗、金叶小檗、小叶女贞、花叶女贞、金森女贞、水蜡、龙柏、蜀桧、桧、翠蓝柏、香柏、大叶黄、道黄、金边大叶黄、瓜子黄、雀舌黄、金叶假连翘、小叶榕、枳、锦带、龟甲冬青、海桐、枸骨、石楠、红叶石楠、棣棠、平枝栒子、扶芳藤、清香木、日本绣线菊、菊叶绣线菊、栀子、风箱果、茶、麦、七里香等等。

图二(瓜子黄+红叶小檗)图三(龙柏、金边黄)

(2)花钵:

一些商业街、步行街、景观大道、广场、商场室或室外等公共活动场所、户外休闲空间,应用一些碗状、杯状、罈状或其它形状的种植器皿与其部栽植的植物共同装点环境。

图四(牵牛花)

2.乔木:

树干明显、粗壮,树冠高大。

多数乔木下形成伞形空间,可供游人活动、乘凉纳阴。

乔木可孤植、可群植,是竖向的主要绿色景观,可作主景,也可作配景和背景,可与灌木组合形成封闭空间。

由于乔木树冠高大,根系庞大,因此其种植地点应有足够的空间和深厚的土地。

灌木:

多呈丛状,主干不明显,树冠矮小,枝繁叶茂,又多花多果,是很好的分隔空间和观赏的植物材料。

在防风、固沙、消减噪音和防尘等方面都优于乔木。

灌木可独立栽植在草坪中,也可丛状、成片状、或成行成排的栽植。

灌木由于树冠小,根系有限,因此对种植地点的空间要求不大,土层不需很厚。

(1)孤植树

概念:

孤景树即孤植树、孤立木,是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

设计环境:

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与观赏空间

树种选择:

要求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如鲜艳的花果叶色彩、优美的枝干造型、浓郁的芳香等。

常见的有:

香樟、榕树、悬铃木、朴树、雪松、银杏、七叶树、广玉兰、金钱松、油松、薄壳山核桃、麻栎、云杉、桧柏、白皮松、枫香、白桦、枫、乌桕等。

图五(桂花树)图六(日本早樱)图七(雪松)

(2)对植树

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

它作为配景或夹景,以烘托主景,或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和纵深感。

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自古以来,国人在建筑、景观构建方面虽然注重天人合一思想,推崇与自然结合。

但或许是为了结合天圆地方观念,从春秋时期的周王城到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都存在中轴对称格局。

这种自上而下延续千年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如今的规划设计,绿化树作为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体现着这一思想。

所以如果注意观察将发现矿大中存在许多的对植现象。

图八(银杏树)图九(青桐)图十(法桐)

(3)树列

树列也称列植树,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树木景观。

单纯树列:

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感,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不乏单调感。

混合树列:

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因树种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

图十一(青桐)

(4)行道树

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

种植需考虑因素:

道路环境:

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直接影响着景观形态和景观效果,包括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

树种选择:

要求具有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性强、无污染性等特点,尽量选无花粉过敏或过敏性较少的树种。

图十二(日本早樱)图十三(栾树)图十四(广玉兰)

(5)树丛

树丛:

是指由多株(两株到十几株不等)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

它可以有一个群种,也可由多种树组成。

功能:

反映自然界树木小规模的群体形象美。

做局部空间的主景,或配景、障景、隔景等。

兼有遮阳的作用,如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

图十五(栾树)图十六(桂花树、香樟)

三株树丛:

树木宜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

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以“2+1”的方式栽种,最大和最小靠近成一组,整体造型呈不对称均衡。

树木为两种,将同种分成两组,并且单独的一组树木体量要小。

图十七(雪松)

(6)树群

概念:

树群是指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

它所表现的是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等)。

单纯树群:

只有一种树种,其树木种群景观的特征显著,郁闭度较高。

混交树群:

由多种树种混合组成一定围树木群落景观。

是园林树群设计的主要形式,具有层次丰富,景观多姿多彩、持久稳定。

 

图十八(龙柏球、竹、香樟、栾树)

(7)植篱

植篱:

是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近距离密集列植成篱状的树木景观,常用来做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作为花坛、花境、喷泉、雕塑的背景与基础造景容。

矮篱:

设计高度在50cm以下的植篱。

树种要株体矮小或枝叶细小,生长缓慢、耐修剪的常绿树种。

图十九(小叶黄)图二十(小叶黄、紫叶小檗)

树墙:

设计高度在150cm以上的植篱,多选用常绿树种。

用来分隔空间,屏障视线,减少干扰,遮挡、隐蔽不美观的构筑物及设施等,常用大灌木或小乔木。

图二十一(铅笔柏)

花篱:

由花灌木作植篱。

既有绿篱的功能,又有较高的观花价值或享受花朵之芳香。

图二十二(金丝桃)

 

2.铺装材质和运用

园林铺装如果按园林术语可称之为景园铺装,它是景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

从平面即俯视角度看,铺装是主要的视觉源。

一个好的铺装可以加强其装饰效果,将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园林设计中,地面铺装从柔软翠绿的芳草地,到坚实、沉稳的砖、石、混凝土,采用的材料到表现的对象其形式与容都很丰富。

1.软质铺装

(1)草坪、地被

草坪是指人工建植管理的具有使用功能和改善环境作用的,能够耐受适度修剪与践踏的,以禾本科多年生草类为主形成低矮、均匀、致密的草本植被,是草本植被的地上部和土壤根系层共同构成的复合体。

草坪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它的服务功能,另一是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的功能。

图二十三(鸢尾丛)图二十四(草坪)

 

2.硬质铺装

(1)石材

石材(Stone)属于硬质铺装,具有造型美观的特点,但通常食材的造价会很高,我们目前所见的石材主要分类包括国产花岗岩、进口花岗岩、国产石、进口石以及石料板材等。

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

花岗岩:

图二十五(霞红)图二十六(芝麻灰)

 

青石板:

图二十七

(2)砖

园林烧结砖-岩土砖

图二十九

人行道砖/植草砖:

红、黄、蓝、绿色;样式多样

彩色弹性橡胶地砖:

用于运动场、健身游乐场等

图三十

(4)混凝土

矿大校园分布与应用:

主干道、车行道、停车场、修建运动场和田径跑道、桥梁、台阶、石凳、石雕。

混凝土铺装特点:

天然、庄重的混凝土以其古朴稳重、自然、清纯的质感为建筑园林增添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成本低廉、铺装简单应用围广耐久性强、寿命长亦单调、低沉、压抑。

图三十一(人行道)图三十二(人行道)图三十三(车行道)

3.景观小品及运用

概念:

校园中纯景观装饰类的小品主要是雕塑类小品,通常包含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以及装饰性雕塑。

它们依托于校园的文化情境,其本身带有比较明确的文化意图,意义在于通过雕塑引起师生对此主题的共鸣,进而鼓励他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或发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有部分雕塑小品依附于建筑或者其他类型的小品之上,起到美化主体的补充作用。

校园装饰性景观小品环境设计特征:

 

校园文化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是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文化体现了校园人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审美情趣,精神风貌等等。

校园环境各个构成要素作为媒介和载体,都以各种形式反映,表达着文化品位,通过人的认识与体验活动以隐性形态完成的。

校园环境景观小品就是其文化表达的要素之一,既要体现时代科技文化特征又要具备学校的文化品位特点。

  

1.垃圾桶

图三十四图三十五

垃圾桶通常给人脏乱、难以靠近的感觉,而左图中的垃圾桶顶部种花,既增加了垃圾桶的美观程度,又有一定的环保作用,从视觉上使得垃圾桶看起来更易于人们靠近。

垃圾桶通过鲜明的色彩对其可否回收进行标识,鲜明的颜色,欢快的表述,直观明了,便于发现。

2.指示牌

图三十六(校车站牌)

顶部流线的造型,使得校车站看起来更富有设计感,给人活泼、柔软的感觉,与传统设计中僵直的不锈钢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从色彩上分析,蓝绿色的搭配,使得这一景观小品与周围植物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图三十七图三十八

3.石头类小品

图四十

石头天然的造型使得景观小品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红色的标识不仅与周围植物的色彩形成呼应,同时与石头本身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便于行人发现、寻找。

4.雕塑类小品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图四十一图四十二

5.功能类小品

图四十三(存储)图四十四(照明)

总观,学生宿舍楼中形式与颜色形成统一,宿舍楼的黄色与食堂的红色相辉映,形成鲜明对比,且二食堂紧挨宿舍楼的地理位置大大方便了同学。

学生宿舍楼、食堂间绿地景观设计以“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

从园林艺术角度构图,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要求,以生态学为指导,多层次多方位,创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涵、情景交融、可居可赏的生活空间,应当是学生宿舍区绿地环境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将诗情画意写入其中。

开阔的绿地将赋予学生宿舍区以生命的气息,完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综合效益多样的植物种类和群落形式,将有助于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发现自然之美,产生与自然景色共鸣之情。

参考文献:

[1]运运.试论园林材料的运用[D].:

东北林业大

学,2005.

[2]种宁利.市新区起步区园林铺地浅析[J].园林建筑设计,2009,

(1):

348-350.

[3]翠萍.铺装材料与设计风格[J].蓝天园林,2006,(5):

12-13.

[4]小丹.浅谈园路的铺装材料与设计[J].科技信

息,2009,

(1):

219-238.

 

《景观学概论》

 

课题名: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姓名:

王丽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12-2班

学号:

101243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