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70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docx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

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

泰安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十月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泰安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

  

  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东经116°20'~117°59',北纬35°38'~36°28'),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

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50.78万人,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一、自然环境

  

  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2.9℃。

年平均降水量为697毫米。

泰安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

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雄距市域北部,横跨岱岳区、泰山区和肥城市,向东延伸至莱芜市,面积426平方公里,其中主峰玉皇顶,为山东省内第一高峰,海拔1545米,相对高度1391米,矗立于泰城北面,拔地通天,雄伟壮观。

东平湖是市内最大、省内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

一级湖水面1.4万公顷,湖底高程36米,是泰安最低点,连同稻屯湖、州城湖的“三湖”水面共计1.55万公顷。

  

  二、经济社会

  

  近几年来,泰安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5.66亿元,增幅1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5万元。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12.3:

55.85:

31.85。

全市工业产值、利税逐年递增,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2亿元,财政收支平衡、状况良好,已进入全国百强地级市行列。

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以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园林绿化为重点,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绿、亮、净、美”工程,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品位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历史文化

  

  泰安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有人类生息繁衍。

5000年前产生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

泰山文化底蕴丰厚,泰山雄踞东方,巍峨耸立于华北大平原,在古代被认为是“万物之始,交代之处”,因而被推为五岳之宗,成为历代帝王封禅、朝拜的圣地。

  

  中国的名人文士,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排解的泰山情结。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对后世名人文士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示范作用,沿袭成为积淀深厚的文化心理,蔓延成为流传久远的文化风气,演变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景观。

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也成为古往今来登山者知难而进、发奋攀登的动力。

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胡耀邦同志曾号召全国人民以攀登十八盘的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为各个时代所认同的攀登精神,在长时期内仍将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号召。

  

  四、旅游资源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

泰山自古被誉为“五岳独尊”、“华夏神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2005年又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

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

泰山山体高大,形象雄伟。

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自然景观特点。

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

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

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

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五、交通优势

  

  泰安交通四通八达。

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580.8公里。

公路密度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市营业性货运量5347万吨,货运周转量25.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9%和15.8%;客运量3855万人,客运周转量24.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8%和18.4%。

  

  京沪(北京至上海)高速公路、京福(北京至福州)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并在泰安交汇;泰安至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市由高速公路网连接;境内铁路有京沪线通过,并西接“京九”大动脉;未来京沪高速铁路中间设泰山站。

泰山火车站每日到发客车47对,可直达中国主要城市和港口,年货物吞吐量500多万吨;北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80公里(车程50分钟),北至北京500公里(车程4.5小时),南至上海760公里(车程6.5小时)。

  

  泰安有多家对外货物运输企业,零担与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鲜活禽畜运输等均可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二部分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主要措施

  

  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建设经济强市的进程中,泰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和节约资源,努力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

特别是把城市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全方位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近几年的工作基础上,2005年,经过认真调研,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决定,全面打响了创模攻坚战役。

两年来,我市以“创模”为载体,进一步加大环境投入,加快环境建设,强化环境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28项指标已基本完成,初步走上了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好的规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创建伊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就对编制“创模”规划提出明确要求。

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搜集资料、专家指导、反复修改的基础上,编制了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并于2005年8月24日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规划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标准,紧紧围绕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兼顾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已有的社会、经济、环境规划的关系,以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突出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主线,确定到2005年,基本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各项指标;到2006年,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

  

  “创模”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我市从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宣传和调度检查入手,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了“创模”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把创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创模”工作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市政府与六个县、市、区政府、25个市直有关部门和16个企业分别签定了《泰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责任书》。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创模”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进一步坚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创模”工作情况汇报,主持召开调度会,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和批示。

市人大、市政协对“创模”工作多次进行调研、视察和审议。

市政府分管市长多次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9月份,省环保局组织专家来我市进行了“创模”技术核查,在充分肯定我市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创模”工作的意见。

为落实省专家组的意见和要求,我市于2006年10月11日召开了全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攻坚阶段动员大会,市各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直所有部门、单位、企业及省以上驻泰单位参加了会议,市政府与各责任部门和企业签定了《创模攻坚任务责任书》,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迅速行动起来,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决战决胜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做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工作,举全市之力,打好“创模”攻坚战。

  

  二是强化督察,严格考核。

建立了联席会议、督查制度,市政府将创模列入了政务督察内容,定期督察,及时通报。

市创模办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编发创模工作简报,印发创模责任书进度情况通报,对行动迟缓的单位下发督办单,对工作不积极的给予通报批评和媒体曝光。

制定了创模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影响“创模”目标如期实现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经营城市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吸引各类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污染治理步伐,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环保投入逐年增加。

2004年,完成环境保护投资17.29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50%;2005年,完成环境保护投资22.68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65%。

市政府还划拨300万元,专门用于“创模”办公经费。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通过播发公益广告、开办专栏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模工作。

在重要交通路口和显要位置,设立大型创模公益广告宣传牌和电子显示屏。

在公交车、出租车张贴创模标语口号。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于今年六月份组织了“创模”宣传月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宣传,掀起“创模”宣传高潮。

先后举办了“争做小卫士、争创环保模范城”文艺汇演、“泰安市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人人参与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大型广场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上街集中宣传、环保知识进社区、环保知识进学校和“泰汶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开通了“创模”彩铃,向手机用户发送“创模”信息。

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市民支持创模、参与创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围绕实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泰安市实施了“蓝天、碧水、宁静、洁静、生态、升级、细胞”等七项工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集中攻坚,重点突破,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实施“蓝天”工程。

为治理燃煤污染,自2004年起,开展了泰城燃煤炉灶专项治理工作,推广集中供热和使用清洁能源,淘汰、改造了泰城所有4吨以下的燃煤炉灶近千台。

不断扩大烟尘控制区范围,2005年新建烟尘控制区30.5平方公里,使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了烟控区内炉窑灶的监督管理,严查冒黑烟现象。

投资6.5亿元,先后建成了华艺热电、鲁邦大河热电、东城热电等集中供热企业,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率。

投资5500余万元进行天燃气工程建设,市区内天然气供气管网达424公里,日供气10万余立方米。

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停止了摩托车挂牌,强制淘汰过期服役车辆,督促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安装使用尾气净化装置,推广使用燃气汽车,市区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已达1000多辆。

建成了两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实现了空气24小时自动监测。

自2002年6月5日起对外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二是实施“碧水”工程。

为达到创模要求的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投资1800多万元,实施了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增容扩建工程,日处理能力由5万吨/日增加到8万吨,又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除磷脱氮技术改造;2005年11月,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市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6万吨。

铺设配套排污管网170公里,敷设中水管道80余公里,排水管网普及率达到8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对市区河、湖泊进行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河滨公园和综合性游园,河道两侧铺设截污暗管,实施雨、污分流,通过截污导流、清淤绿化、中水回用等措施,彻底消除劣五类水体,恢复河道生态功能。

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编制了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禁止工业、规模化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直排饮用水源保护区,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关闭了山口泉林纸业有限公司2万吨草制浆生产线,彻底结束了泰安草浆造纸的历史。

对市区35家废水排放企业实施了再提高工程,工业废水经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有效地改善了水体质量。

  

  三是实施“宁静”工程。

2005年新建噪声达标区42.5平方公里,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6.96%。

对固定超标噪声源进行限期治理,搬迁城区部分工业企业,增加市区车辆禁鸣路段,禁止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进入市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干线噪声。

严禁夜间建筑施工作业,加强对饮食、娱乐等服务行业的噪声管理,使区域环境噪声保持在58分贝以下,有效地减少了噪声扰民。

每年中、高考期间,城管执法、环保、公安、建设、工商、文化、教育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告》,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组织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城区环境噪声整治力度,为广大考生和市民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四是实施“洁净”工程。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全面完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800吨/日、投资2亿元的新垃圾处理场已经开工,一个月内即可完成填埋场建设,对原垃圾处理场实行了渗滤液收集及处理等环保措施。

同时,大力推广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分类收集和密闭运输,全面改善市区卫生状况,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积极做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加强对全市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送、处置活动的统一监管,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基本实现集中处置。

美因固废处理中心已落实资金并制定技改方案,近期实施。

  

  五是实施“生态”工程。

以构建区域绿色生态体系为目标,积极开展荒山造林,加快山区绿化,近两年增加山丘荒地造林面积4万亩。

加快了农田林网建设,加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各类生态公益林地保护力度,积极搞好被破坏山体的生态修复。

加快生态景观建设,实施了道路绿化、公共绿地、河道防护林带和庭院绿化建设,增加建成区绿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

  

  完善了泰山、徂徕山等八处国家、省及市级森林公园保护区体系,加快桃园世界旅游景区和东平湖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市各类受保护地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8.86%。

加强泰山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滥砍乱伐树木、捕猎野生动物、乱采山石破坏地质地貌等违法活动,建成了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六是实施“升级”工程。

为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能耗高、污染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全市已有30多家单位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21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绩效审核。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从“点、线、面”三个层面,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在泰山玻纤、泰和集团等单位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在新汶矿业集团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在肥城市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新汶矿业集团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肥城市被省环保局确定为全省两个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县之一。

  

  七是实施“细胞”工程。

为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增强社会各阶层的环境意识,积极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及“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活动,全市已建成省、市级“绿色学校”93个,“绿色社区”19个,“环境优美乡镇”11个,“环境友好企业”6个,东平县东平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四、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过程中,我市立足泰安实际,结合城市特色,突出创建亮点,不断创新工作,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彰显模范作用。

  

  1、依托泰山,努力构建山城一体的生态城市。

泰安依山而建,是一座山城一体的城市。

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过程中,立足“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市”这一定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生态为本、遵循自然;地域为本、体现泰山”的原则,对山城进行了高标准建设整治,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使古老的泰山与现代化的城市交相辉映、和谐统一,成为泰安创模的一大亮点。

2003年以来,重点实施了“两湖、三河、十路”工程,建成了占地10万多平方米的东湖公园和14万多平方米的南湖公园,结合修筑拦水大坝临湖建成面积30万多平方米的天平湖公园;在截污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绿地建设,投资2.2亿元对泰城的奈河、梳洗河、泮河等河流进行了沿河绿化的综合整治,增设景点,广植树木,重塑城市内河流自然生态,美化沿河景观,建设河滨公园,使这些河流逐步成为穿越泰城的绿色走廊,成为集生态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新亮点;通过拆迁辟绿、拆墙透绿、租地建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增绿量、建精品,还相继建成多处大型公共绿地,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景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城市道路建设,龙潭路、岱宗大街、温泉路等10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城市居民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提高。

目前,泰城“三大广场、六大公园、六条玉带、三大水面”的格局框架已经形成。

  

  2、痛下决心,关停污染严重企业。

围绕实现南水北调水质目标要求,我市采取治本之策,下定决心,对重污染企业坚决实施关停并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几年来,共关闭了山口泉林纸业有限公司草浆造纸等8家造纸企业草浆生产线,拆除了67个蒸球(其中2个为40m3,其余为25m3及以下),对3500名职工实行了分流再就业,削减COD排放量50%以上,在全省率先结束了麦草制浆的历史;为根治土(小)企业污染,新泰市、宁阳县一举关闭小废纸制浆企业48个;肥城市加强了地瓜淀粉加工厂(点)的治理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关闭辖区内154处地瓜淀粉生产厂(点)。

为防止污染反弹,我市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了监督检查。

市政府将组织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形成一种制度,常年坚持,明查暗访相结合,多部门联合执法,市、县两级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有效促进了各污染企业的稳定达标排放,制止了“十五”土小企业的死灰复燃,确保了环境质量稳定提高。

  

  3、高点起步,全力推行循环经济。

全市以生态市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力地推动了节能降耗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环境质量。

清洁生产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通过审核的企业中,10家企业获A级证书,11家获得B级证书,1家获C级证书。

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500万吨,减少COD排放300吨,减少SO2排放2000吨,可为企业创造效益近6000多万元。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矿成为全国煤炭系统第二家、全省煤炭系统第一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煤炭企业。

肥城的循环经济正逐步形成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的大循环,肥城泰山焦化有限公司富余煤气收集后的煤气被送到了石横特钢公司用作炼钢用的燃料,炼钢产生的废钢又被泰利铸钢厂精炼后用来生产大型铸钢机械。

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联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形成了产业循环链。

肥城矿区建成以煤矸石、煤泥、次煤为燃料的电厂八座,不仅节约了煤炭资源,还使多年堆积的矸石山得到综合利用。

在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泰山区中上高村建成了全国首家秸秆中温发酵沼气集中供气站,在国内首次进行了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沼气,发展沼气用户300户;建成有机食品基地30多个,肥城市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县(市),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其中仅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11.7万亩。

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早从事有机蔬菜加工的企业,也是目前全国有机蔬菜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4、建设湿地,构筑“清水廊道”最后一道屏障。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为进一步改善东平湖水质,我市已经着手建设三大湿地工程,构筑起大汶河进入东平湖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是利用稻屯洼涝洼地,建设稻屯洼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东平县稻屯洼2005年5月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湿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湿地内生物资源丰富多彩,是一具自然景观良好、尚未遭到破坏的湖沼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供水、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已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投资3451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万元,种植芦苇、蒲草、菱角等水生植物2000亩;二是在大汶河东平湖入湖口进行人工湿地修复与建设工程3万亩,计划投资360万元;三是旧县乡东平湖出口人工湿地工程,计划投资997.05万元,建设人工湿地2000亩,今年开工建设,2007年底建设完成。

三大人工湿地工程的建设将对恢复原有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东平湖生物多样性、改善东平湖生态环境,控制面源污染,保证东平湖的水质,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5、确保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的水。

确保饮用水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之一。

黄前水库是泰城一个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为确保安全,市政府编制实施了《黄前水库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出台了《泰安市黄前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对库区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水上养殖和旅游活动,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禁在水源地上游建设有污染的项目,组织人员对黄前水库周围污染源进行了摸底,建立了污染源管理档案,制定了监督检查制度,水库周围企业制定了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大了对饮用水源地的监督检查和水质监测力度,保障了我市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

为保障汶河沿岸群众身体健康,解决沿汶群众吃水问题,投入9600多万元,实施了沿汶群众饮水工程,汶河两岸275个村、40.1万农村群众全部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第三部分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效

  

  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是顺应国际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英明之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我市以“创模”工作为载体,围绕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标准,紧紧围绕“三个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加大环境投入,加快环境建设,强化环境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初步走上了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泰安市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