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46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docx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14-01-0911:

10:

43作者:

王福华来源:

北大法律信息网

【摘要】由于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以遏制恶意诉讼现象为立法动因,将第三人撒销之诉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诉加以规定,这一程序以诉的方式被适用便成必然。

作为一种特殊的事后程序救济,该程序所具有的补充性与变更性特点,使其与申请再审、诉讼第三人及执行异议等相关制度之间保持了明确的界限,这些程序分别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与标准。

从立法论、目的论、解释论出发,探究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要件,既可以保证其适用中能够实现遏制恶意诉讼的直接目的,也可实现为案外第三人提供事后救济的间接目的。

【正文】

 诉讼在当事人之间展开,受到程序保障的只有当事人,因此判决效力也往往只及于当事人,此为判决的相对效。

有鉴于此,传统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以程序保障为基础,将眼光只放在当事人身上,强调诉讼的相对性和个别性,较少考虑诉讼的公共性和社会性。

然而现实中的民事诉讼虽然不将判决既判力直接及于案外第三人,却可能在事实认定或判决结果中对第三人的实体权益作出裁判。

这种裁判无论在结果意义上是对是错,都可能违反程序保障原理。

因此需要对该第三人给予制度上的救济,第三人撤销之诉由此产生。

就现有立法例看,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率先规定了这一制度,[1]我国台湾地区也将其引入2003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507条之中。

[2]我国于2012年8月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从加强案外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现实需要出发,在第56条第三款中正式规定了第三人撤销之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三款规定以及笔者的认识,本文将第三人撤诉之诉定义为:

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自己的事由未参加他人正在进行的诉讼,但在诉讼结束后有证据证明已生效的裁判或调解书内容损害了其民事权益,从而向作出该法律文书的法院提起的请求撤销已生效裁判或调解书的诉讼。

  一、诉的属性与适用法理

  在新民事诉讼法增设第三人撤销之诉之前,对案外人能否提起再审之诉,民事诉讼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表明了不同的程序策略。

旧民事诉讼法将案外第三人排除在申请再审的主体之外,即便他们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权利因生效裁判的错误而受到侵害,他们仍然无权申请再审,从而无法通过再审程序纠正原裁判而获得事后的救济,[3]相应地,申请再审的事由也不包括案外第三人的权益被侵害的情形。

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却出于实现个案正义的考虑,承认了案外第三人再审申请权。

落实这一精神的司法解释便是2008年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有条件地允许案外第三人在穷尽权利救济措施之后申请再审,其中第5条规定:

“案外人对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且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凭借这个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为第三人提供事后救济打开了大门—案外人第三人与当事人一样有权申请再审。

尽管这是一种权宜之计和临时性的过渡措施,况且也是对作为基本法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所做的扩大解释,但同时这也说明,在民事诉讼程序已经高度复杂化的我国当代,为案外第三人提供相应的事后程序保障措施已经势在必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新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将最高人民法院尝试的第三人申请再审的方案提升到基本法律的层面,而是另辟蹊径,规定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赋予第三人以提起撤销诉讼的权利,让他们能够以诉的方式去维护受到生效裁判损害的权益。

  至少在理论上,由案外第三人申请再审转向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一种非常大胆的立法探索。

立法突破的意义在于其使第三人能更为便利地以诉的方式实现事后救济,弥补程序参与的不足。

而且司法实践经验,尽管是有限的实践但也证明了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适用情况不够理想,各法院对它的范围、适用条件等关键问题存在着较大分歧,这也是新民事诉讼法转向第三人撤销之诉在立法上重要的权衡因素。

但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创设,其适用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它由抽象走向具体从而最终形成规范化运作,既需要理论上的探索,更需要通过判例的积累和总结,即使它有程序上的比较优势,我们也不应低估其在适用中所面临的障碍。

例如,第三人撤销之诉虽然在理论上更加便利于案外第三人发动撤销之诉去寻求权利救济,即所谓的“有诉即有审”,但这一制度的操作标准只会更加高难,在具体的适用中也必然要解决个案正义与法的安定、事前保障与事后保障、案外人权益与当事人权益等多种价值层面的冲突。

可以预计,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肯定比适用通常的诉讼程序更为复杂,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成熟的适用法理,很有可能形成众多案外人热切利用这一程序,而备受压力的法院却畏手畏脚不敢适用的尴尬局面。

  顾名思义,第三人撤销之诉是诉的一种,并且是特殊类型的诉。

它既是第三人对原审中的双方当事人提出的实体权利主张,也是第三人向法院提出的全部或部分撤销对其不利的生效裁判(包括调解协议,下同)的请求。

这次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第三人撤销之诉以特殊类型的诉来对待。

作为程序发动者的第三人要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向法院提出裁判请求,并向原审当事人提出自己的权利主张。

但与通常意义上诉的制度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还具有补充性和变更性的特点。

补充性意味着这种诉是一种带有补救性的例外程序,其原告必须是生效裁判确定的当事人以外的人。

为生效裁判效力所及且因不可归责与自己的原因而无法参加诉讼的案外人提供“事后的诉讼参与”机会,是这一程序的价值所在,所以也可以说,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以例外且特殊的纠错程序的面目来体现其价值的。

因此,即便第三人撤销之诉进人了民事诉讼法典之中,也注定不会被太频繁地使用,毕竟它与再审程序相似属于事后的纠错程序,而非通常的程序。

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变更性特点,则主要表现它的效果上。

[4]第三人撤销之诉追求的是撤销或变更生效判决对第三人所产生的不利益效果。

撤销之诉的提起目的是为了更改和颠覆这个已经被赋予公权力的生效裁判,通过这种诉讼强行地将生效判决进行部分或全部的变动。

  第三人撤销之诉,在本质上属于事后纠错程序,但在本次立法中却被置于当事人制度之中,这样便难免要适用普通程序的规定。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程序的启动上以及诉讼进行中要遵从诉的规律。

第三人提出撤销并更改原裁判的请求,是这一程序开始的前提条件。

而第三人权益受到生效裁判的损害则是其诉权行使的要件之一,这种诉讼上的利益有多种表现形式:

可以是原判决为“诈害判决”,导致第三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可以是第三人因遭强制执行而受损害;还可以是原判决的效力向第三人的扩张(包含既判力,形成力、执行力或判决理由中判断之拘束力等)而导致的权益受损害。

但不管以何种诉讼主张提出自己的撤销请求,第三人必须具有法律上根据才会满足撤销之诉的成立要件,从而导致程序的启动。

这种根据就是第三人所享有的实体法或程序法上的撤销诉权。

  在实体撤销权方面,第三人撤销之诉只有在实体法规定某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是复数的情况下方有可能以这种撤销诉讼解决,因而,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以多数人诉讼这样的复杂诉讼形态表现的。

这其中,作为诉讼程序启动者的第三人在撤销之诉中居于原告地位(尽管可以被称为第三人),原审的双方当事人则居于共同被告的诉讼地位,从而形成必要共同诉讼。

[5]在当事人的结构上,撤销之诉往往需要将原审案件的权利义务关系一并解决并作出裁判,那么这显然是针对原审原被告作出划一型判决,因此原审原被告必然是共同诉讼人。

  第三人依据实体法上的撤销权提起的撤销之诉多发于下列情况:

一是,基于生效判决的对世效所产生的实体义务而提起的撤销之诉。

换言之,具有对世效力的生效民事判决都可以成为撤销之诉的客体或对象,包括以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为诉讼标的所做的裁判,因裁判的效果往往广泛地及于不特定的任何人,所以这种裁判存在着损害不特定人利益的可能性,其中必定有必要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一方面给予第三人事后救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权利的对世效力得以正当化。

二是,基于生效判决侵害了共有财产权提起的撤销之诉。

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共有的财产权受到侵害的,应当依照必要共同诉讼来处理。

[6]因此,针对在法院没有通知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做出的判决,未参加诉讼的共同诉讼人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

例如,当事人提起有关共有物返还请求的诉讼时,共有人之一甲对无权占有人丁起诉请求将共有物返还甲及其他共有人乙、丙,案件审理中乙丙并没有被列为诉讼当事人,依诉讼法理法院作出的判决在效力上及于乙、丙(实质当事人)。

这样,乙与丙没有被告知要进行诉讼,因为不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没有参加诉讼,生效的判决又损害了自己的权利,这种情形下受到判决效力所及的乙和丙就应当有提起撤销判决诉讼的机会。

三是,基于确认无效婚姻的判决效力扩张而提起的撤销之诉。

以身份关系为标的的诉讼(人事诉讼)通常为具有对世效力的确认之诉,这种判决在效力上往往可以突破一般民事判决效力的相对性原则。

典型者如确认婚姻无效的诉讼,法院对无效婚姻的判决效力无论在财产权还是在人身权方面,都有可能扩张到案外第三人那里。

以财产权益为例,法院宣告无效婚姻判决中对财产的处理可能侵害到了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以人身权为例,甲男对乙女提起确认婚姻无效之诉,法院判决宣告了婚姻无效,此种确认便具有了溯及既往的效力,即从他们结婚那一天起婚姻就是无效的。

但两人共同生育的子女并非私生子,对丙而言甲乙仍为其父母而有婚姻关系存在,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与合法婚姻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同。

因此,对甲乙两人无效婚姻的宣告可能影响丙的权益,他如果没有参加诉讼则也可针对无效婚姻的宣告判决提起撤销诉讼。

  在程序法层面,第三人提起撤销之诉的根据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一是,因诉讼欺诈而请求撤销原裁判。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诉讼欺诈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诉讼中发现的诉讼欺诈行为,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逃避债务、侵占他人财产的,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可罚款、拘留。

但如果法院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则必须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解决。

例如,债务人(抵押人)未通知债权人(抵押权人)而擅自变卖抵押物(不动产,已登记)并与买受人(明知该不动产已经被抵押)产生纠纷,在诉讼后法院判令买受人支付价款同时将抵押物办理过户登记,但债务人得到价款后并未提存或者清偿债务,此时债权人得就该前述判决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

二是,因滥用代位权诉讼请求撤销原裁判。

在代位权诉讼中,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这种诉讼虽有助于简便迅捷地实现债权人的债权,但如债务人因不可归责于自身的原因不参加诉讼,他的权利也易为法院生效裁判所损害。

因此,对于代位权诉讼,法院一方面要在诉讼进行中对债权人与次债务人的诉讼权利作适当限制,尤其是对当事人的权利转让、抛弃、免除、限制等处分行为进行严格的职权监督,避免给债务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一旦生效裁判损害了未得到程序保障的债务人的权利,也要允许债务人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来寻求事后的救济。

三是,其他未得到程序保障却受判决拘束的情形。

在程序层面上,第三人的撤销权源自自己在前诉中未得到程序保障却又承受了生效裁判的不利影响的状态。

但是民事纠纷类型的特点不尽一致,程序保障的需求程度也存在着多样性。

出于诉讼效率和诉讼成本的考虑,有些诉讼中法院不宜依据职权通知案外人参加诉讼,而适合于通过事后程序保障的方式来加以保护,这便是第三人没有参加诉讼的情况。

在这里,第三人没有参加诉讼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受到诉讼欺诈,不知情;可以是法院也未能依职权查明相关第三人存在,或因为疏忽而没有向第三人进行诉讼告知;还可以是第三人因其他未能归结于自身原因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例如没有见到法院的公告送达的内容而错过前诉的审理等。

至于这些欠缺程序保障的情形是否严重到一定要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途径解决,则需要法院自由裁量。

  二、制度目的与适用理念

  与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相比,我国本次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第56条第三款中增设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呈现以下几个较为鲜明的特点:

第一,请求撤销生效判决的第三人要以起诉的方式发动诉讼,而不是通过申请再审的途径去解决,这与域外立法例通过非常上诉或者再审之诉的做法截然不同;第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被规定于第三人制度之中。

新《民事诉讼法》在第56条第一至三款中分别规定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可提起撤销之诉的第三人,这在立法层面将面向第三人提供的事前救济与事后救济相结合起来,使第三人制度体系化而形成对第三人的诉讼中与诉讼后的全面保护;第三,就撤销的对象范围看,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生效判决、裁定还包括调解书。

这与域外立法例仅将范围限定于“确定判决”的做法在范围上有大幅扩展,当然也增加了适用的难度;第四,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目的具有特殊性。

本次修法更多地考虑了根治恶意诉讼的现实需要,在制度上为那些受到骗取判决、欺诈性调解及和解及其他不能归责于自己原因未参与诉讼的第三人提供程序上的救济渠道,这个特点虽然隐藏于条文背后,但却是该程序进入法典的最直接动因。

  通观各立法例,即便同样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也有着多种价值考量,因此也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法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诉讼目的就各有侧重:

前者更注重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的私法秩序维持功能,[7]强调对原审判决既判力的尊重,即便在第三人在撤销之诉中胜诉,原判决将被撤销或改判,但判决的更改仅针对涉及第三人不利益部分以恢复到第三人未受判决影响之前的权利状态,判决其他部分仍对原审诉讼当事人具有拘束力。

不涉及第三人利益部分如若需要申请强制执行则仍然依法予以允许。

后者则以程序保障为核心,我国台湾地区视程序保障为制度核心,赋予那些受生效判决不利影响,但却在判决形成过程没有获得程序参与的案外人以事后程序保障的机会。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目的则更鲜明地强调对借诉讼诈害第三人的情况,强调对第三人实体民事权利的保护。

我们可从直接与间接两个层面来解读这一制度的目的。

  

(一)直接目的

  我国立法机关在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时,显然更多地考虑了如何消解我国当代民事诉讼的负面效应,通过让第三人提起撤销诉讼来遏制和防止诉讼欺诈。

在客观效果方面,鉴于实践中非诚信诉讼现象的泛滥及其对司法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性,我们相信第三人撤销之诉肯定会促进民事诉讼的诚信机制建设。

因为按照立法设计,任何因恶意诉讼、恶意调解等而受到损害的案外人可以提起撤销之诉,[8]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治诉讼不诚信状况。

进一步地,这种制度效能还体现在它被寄希望于消解两个制度的负面效应上:

一是消除处分权主义的负面效应。

通过二十余年的民事司法改革,我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开始居于被动消极的地位,纠纷的处理方式、审判对象的形成等都由当事人决定,民事诉讼中损害案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在所难免,故需要事后矫正的手段和办法;二是,消解“调解优先”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十年来,我国法院对调解做了无以复加的强调与运用,由于这是一种程序保障水平很低的纠纷解决方式,乱象也由此滋生。

以诉讼欺诈为目的的恶意诉讼乘虚而入,通过调解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突出。

[9]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恶意串通、虚假自认等方式骗取判决以及达成虚假调解协议的现象屡有发生。

例如,案件中夫妻双方通过离婚协议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债权人作为第三人认为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部分的约定损害了其债权,请求法院判决将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有财产恢复至离婚前共有的状态而提起的撤销之诉。

  

(二)间接目的

  尽管本次修法时未作宣示,但在深层理念上我们仍可以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解读为向案外第三人提供事后程序保障的一种手段,是弥补他们没有参与程序的一种措施。

从权利的角度而言,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都享有程序参与权;从职责的角度来说,法院则有义务为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程序参与提供保障,否则便构成了裁判上的突袭。

从根本上讲,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情形中,第三人的程序参与的不足往往是由民事诉讼中“纠纷一次性解决”与“程序保障”之间的矛盾关系导致的。

毕竟这两者是一对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价值—民事诉讼要扩大民事诉讼制度解决纠纷的功能从而尽可能地将民事判决的效力扩张到诉讼外至第三人,实现纠纷的一次性解决,提高民事诉讼的实效性、效率性与经济性。

[10]因此,案件的审理中要尽可能地向那些与案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提供事前的程序保障,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诉讼中来。

实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是诉讼告知制度。

然而,由于民事诉讼实行处分原则,法院不一定总是能够探知到第三人的存在,因而也就不可能都向他们为诉讼上的告知。

这样,事后的补救制度就成为一个替补性的选项。

通过提供“事后的程序保障”允许第三人主张不可归责于自己以至于没有参与诉讼的事由,而请求法院撤销原判决中对自己不利的部分。

  不容回避的是,在第三人撤销制度的各个立法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

即便明确将该制度吸入民事诉讼法的国家与地区,该制度也很少适用或者根本就没有适用,这似乎是立法资源的浪费,将其打人“休眠条款”的另册也毫不为过。

但我们要看,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意义,既在于向第三人提供事后的程序保障,也在于对事前保障所形成的倒逼机制。

它更像能照出程序瑕疵的镜子,其存在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不断地提醒法官在诉讼中要尽可能地履行诉讼告知的义务,通知第三人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中,在前诉中强化事前的程序保障,在程序保障上防患于未然。

对于诉讼已经系属于法院的双方当事人而言,他们也要尽可能请求法院通知第三人参加到诉讼之中,防止生效的判决再被第三人提起的事后的撤销之诉撤销,从而造成当事人自己程序上的不利益。

因此,与其说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在于为案外第三人提供事后的权利救济,毋宁说更在于促使法院认真对待第三人的事前程序保障。

具体而言,第三人撤销之诉在事后救济的角度让诉讼告知制度变得重要,[11]让法院及当事人更加重视它在程序保障中的作用,这也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这也说明,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并非是单纯鼓励案外第三人在裁判生效后去启动救济的制度,更是实现督促法院诉讼告知以及鼓励当事人请求第三人参加诉讼以实现民事审判功能最大化的手段。

反过来,如果只是寄希望于通过这一制度进行事后救济,于诉讼公正和效率而言都是损害。

因此,这一制度的频繁使用只代表程序保障的欠缺,民事诉讼程序没有得到法院的遵守,程序公正价值没有得到普遍实现。

因此,让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备而不用更能表明民事司法运转的良好状态。

  上述事后与事前程序保障两个层次上的制度目的提示我们,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不应拘泥于遏制诉讼欺诈这一单一且功利的功能考虑,而是从给第三人提供事后的程序保障角度来审视该制度,并将此作为指导该制度适用的主要理念,以最大化地发挥这个制度的功能。

正因如此,第三人撤销之诉更注重后诉与前诉程序之间的协调,而绝非单纯地通过后诉否定、推翻前诉裁判。

[12]适用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与安定”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

而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要贯彻处分原则,即第三人撤销之诉中法院审判的对象和范围仍要通过第三人的处分行为而自主形成,受到第三人诉讼请求的限制和拘束。

法院只能在请求的限度内裁判,第三人没有提出的事项法院不能裁判。

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允许例外,例如,如果当事人通过诉讼欺诈的手段获得的法院裁判法院也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98条的规定由法院依据职权决定再审,而不必再由案外第三人另外主张撤销。

  特别要注意的是,尽管第三人撤销之诉有着上述积极的制度目的,但其本身仍存在被滥用的危险。

它更像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为第三人提供事后权利救济的途径,也可成为骚扰原审当事人及恶意阻却生效判决既判力的工具,这意味着这个具有打击恶意诉讼功能的制度也有可能被恶意利用。

因此,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在适用上要十分重视该制度的补充性特点,它的适用不可过于频繁也不可范围过大。

法院决定适用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慎用、少用,尤其要防止其成为案外人干扰生效判决既判力的工具。

如果第三人在已经获得程序保障的情形下就不要启动这个程序。

如果需要寻求救济的第三人在有其他可以救急的程序或尚未穷尽相关救济方式的前提下也不得启动这一程序,例如在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执行异议竞合时,案外人执行异议就要优先适用,而第三人撤销之诉则要缓行。

此外,为防止第三人滥用诉权假借撤销之诉损害原审当事人的利益,可考虑采取责令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方法加以制约,对于第三人错误提起撤销之诉造成原审当事人损失的,可用其担保进行赔偿。

  三、各程序间的界限与适用顺序

  本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第三人撤销之诉定于与第三人制度的抑制,不以纠错程序相待之,而将其与一般的第三人制度相并列。

这样,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的适用似乎就要适用普通程序中的起诉、辩论、举证等一些列具体的制度。

但我们要看到,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一种事后纠错程序,立法上把它置于一个错误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体例上的瑕疵。

将其还原于适当的位置,置于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中的申请再审程序中更能够体现这一制度的本质。

因为这一制度不但与相关的制度,如再审程序、诉讼第三人制度以及执行异议等制度存在近似性,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着交集。

然而,各个制度的效能并不相同,应分别适用于各自特定情形。

因此,厘清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界限,有助于其正确适用并避免其与其他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一)与申请再审制度的界限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之诉都是向第三人提供事后救济的纠错程序。

再审之诉(包括第三人再审之诉或申请再审)与撤销之诉两个制度都是在保证法的安定的基础上向第三人提供权利救济的途径,[13]都是对既判力重新进行检讨的方式,只不过检讨的程度不同而已。

两者都是在法的安定性与正义之间存有冲突并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时,基于一定的原因对已经生效且存在错误的裁判进行救济,全部或部分纠正的程序。

但在程序发动的根据上,当事人申请再审须以诉讼程序存在重大瑕疵,或生效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存在异常缺陷为根据;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仅以第三人没有诉讼参加且权益受损为前提条件,并不需要达到生效裁判存有严重瑕疵的程度,其损害的也仅仅是没有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的权益。

两个程序之间的原则性差异,又决定了他们在具体程序规则上的诸多不同。

  首先,两个程序在启动主体上不同。

申请再审的主体只能是原审案件中的第三人,以原诉讼中的诉讼标的法律关系中适格的第三人为限,新《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申请再审事由中的“应当参加诉讼的第三人没有参加诉讼”,应是指在原审程序中已经被确定或列为第三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法院已经进行了诉讼上的告知,第三人没有参加案件审理但却认为原判决裁定有错误的情况。

而第三人撤销之诉恰好相反,它通常适用法院在不知道第三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作出判决,从而使第三人没有得到程序保障却受到判决约束并遭受不利益的情形。

  其次,在既判力方面,再审程序的目的指向于改正原错误裁判,通过推翻原审裁判的既判力,对案件进行全面的重新审理,以实现实质的正义;而第三人撤销之诉在程序进行中则没有必要全面地颠覆前诉判决的既判力,也就没有必要将原诉的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重新审理。

就效果而言,与申请再审制度相比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更有助于维护程序安定,也更有助于维护生效判决的既判力。

因为,它在“认可此前法律关系的不变而谋求利害关系人地位安定之必要性”时,只需将形成的效果面向将来即可。

[14]反之,如果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对既判力的全面动摇与击破,那么它就会失去独立性而异化为第三人申请再审,从而与申请再审制度高度同质化,最终使两个程序制度不再有差异。

  再次,在前后诉裁判的关系上不同。

第三人撤销之诉并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