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15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概述………………………………………………………….….3

1.1编制简介……………………………………………...3

1.2编制依据……………………………………………...4

1.3设计年限……………………………………………….5

1.4研究的主要结论…………………………………….5

2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8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

3.1交通量预测……………………………………………..15

3.2服务区的功能…………………………………………..16

3.3服务区的间距…………………………………………..17

3.4建设的必要性…………………………………………..18

4建设规模需要………………………………………………….22

4.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22

4.2建设规模需要………………………………………23

5建设条件………………………………………………………29

5.1项目的用地条件……………………………………..29

5.2自然地理条件……………………………………..29

6建设方案……………………………………………………....29

6.1生产工艺流程………………………………………..29

6.2建设内容……………………………………………..30

6.3总平面布局…………………………………………..30

6.4配套工程…………………………………………..33

7建设规模………………………………………………………36

7.1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36

7.2主要设施和设备配置………………………………37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

8.1投资估算……………………………………………….39

8.2资金筹措……………………………………………….39

9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41

9.1本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1

9.2本项目对声环境影响分析…………………………….41

9.3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43

9.4项目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45

9.5项目对周围景观环境和服务区内部环境影响分析….45

9.6结论和建议…………………………………………….46

10水土保持………………………………………………………46

10.1水土流失预测………………………………………..46

10.2水土流失防治方案…………………………………..47

11卫生防疫………………………………………………………48

12节能措施………………………………………………………48

13项目进度安排管理……………………………………………49

13.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9

13.2项目建设管理………………………………………..50

14经济评价………………………………………………………50

14.1经济评价的依据、条件及参数……………………..50

14.2财务评价……………………………………………..51

14.3财务评价小结………………………………………..56

14.4国民经济评价………………………………………..57

14.5综合评价……………………………………………..58

 

1概述

1.1编制简介

昌泰高速公路是国家“十五”规划和我省交通重点工程,路线始于樟树市昌傅镇,途经新余市、峡江县、吉水县、吉安市吉州区、吉安县等5个县(市区),止于泰和县马市,全长147.73公里。

全线按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路基设计宽度26米,路面设计宽度23米,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

全线设置隔离栅、防撞栏、标志、标线、通讯、监控及收费系统、服务区、养护中心、主线收费站和停车区,在互通立交处设匝道收费站、管理所。

2001年6月28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39个月,计划工期36个月,实际工期24个月。

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车。

  昌泰高速公路是纵贯我省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和我省“两纵四横一斜”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兴建是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把我省区位优势、低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战略之举。

该项目建成通车,对促进我省逐步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昌泰高速公路是南昌至著名红色旅游圣地井岗山的主要通道,因此,昌泰高速公路也是一条红色旅游公路。

全线设服务区2处,吉安、峡江服务区,虽然这些服务设施的建设为确保本路段车辆的安全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服务区存在用地规模小、停车场地少、服务功能简单等问题,现有的服务设施已无法适应昌泰高速公路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优质出行的要求,不仅降低了道路的服务水平,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因时度势,根据高速公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启动建设吉安中心服务区的要求,并委托我院编制《江西昌泰高速公路吉安中心服务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接受编制委托后,本院编制组人员在建设业主——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下,陆续收集到交通交通流量及相关统计资料、站址规划条件等。

业主提出了建设初步设想及筹资方式。

在初步完成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后,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领导专家就项目用地的功能区域划分及交通流线的组织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明确了具体的功能要求后,本院修改完成了工程可行性报告,现提交业主,上报审查批准。

1.2编制依据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2);

2、交通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通用设计规范》(JTGD80-2006)》;

3、江西省主干线公路网规划;

4、江西省2020年高速公路网规划;

5、江西及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6、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

7、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规范;

8、2006年7月1日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环境质量调治工作现场会议精神;

9、2007年11月15日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环境质量调治工作现场会议精神;

10、2008年3月31日省交通厅召开的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服务区专门会会议精神;

11、2008年江西省高管局行政工作报告;

12、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13、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4、江西省相关工程预算定额。

1.3设计年限

根据国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2)的要求,按预计本工程在2008年底建成推算,确定2018年为本项目设计年限,2025年为用地规模设计年限。

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要求,本工程建设期定为一年,经营期自2008年投入使用后的20年,至2028年,本项目计算期为21年。

1.4研究的主要结论

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则过往车辆、司机和旅客的中继站,承担着停车、车辆加油、加水、维修、洗车、人员休息。

盥洗、住宿、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服务功能,以满足车辆、人员的多种需求。

服务区良好的规划建设,以及能改善和提高高速公路安全、舒适、方便、周到的全天候服务,不仅能改善和提高高速公路安全、舒适和畅通的行车条件;而且能迅速消除用户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消除因为两个服务区之间间距过大,过往车辆长距离运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由于现有昌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模及功能均无法满足上述需求,所以在昌泰高速公路原吉安服务区位置扩建吉安中心服务区,对于昌泰高速公路的车辆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吉安中心服务区的建设同时是为了适应客货量的不断增长,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将直接有利于培植第三产业继续发展的好势头。

本项目建设也是改善人们出行条件,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这一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又是十分迫切的,必须尽快建设。

1.4.2站址条件

拟建项目位于昌泰高速K121+100二侧,分上行区和下行区,区域内基本无拆迁,周边能供水供电,存在一些土方平衡。

1.4.3项目的业务范围和主要功能

  为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吉安中心服务区各项功能应以满足高速公路提出的基本功能要求为准则,满足江西省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的要求。

本项目主要功能为:

为旅客、司乘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为车辆提供停放、检修、加油、清洗等机务服务,并预留车辆换乘及物流功能。

1.4.4适站量预测

本工可报告按原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5年6月《昌九、昌樟、昌泰高速公路远景交通量预测研究》的预测交通量作为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

预测结果见表1-1.

表1-12020年吉安中心服务区路段主线交通量预测表(辆日)

年份

1类车

2类车

3类车

4类车

5类车

合计

日交通量

5395

1773

2685

916

305

11704

1.4.5建设规模

本服务区按交通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通用设计规范》(JTGD80-2006)中A级服务设施的标准实施,根据拟建项目的功能要求,以项目已征用用地资料分析测算,本项目建设规模的主要指标如下:

总占地面积148808m2

新建总建筑面积4262m2(不含加油站)停车场及道路面积84000m2

原有建筑改造4750m2

绿化占地面积28000m2

1.4.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7202.1万元,全部由本项目业主承担。

1.4.7经济评价结果

根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要求,对本项目分别进行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本项目财务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1.90%,大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为3630.2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0.6年。

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9.83%,大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为1590.1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1.9年。

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6.73%,大于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为8713.73万元,效益费用比1.36.经敏感性分析,抗风险能力较强。

本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同时,本项目亦有较好的不可定量的社会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

2.1吉安市

吉安位处江西中西部、赣江中游、东连江浙沪,南接闽粤港澳,西与湘桂接壤,北与长江三角洲为邻。

从地势上看,吉安属罗霄山脉中段,扼湖南、江西南省咽喉通道,地势极为险要。

吉安市南北长约218千米,东西宽约208千米,总面积为25271平方千米。

全市现辖2区10县和1县级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3度。

吉安市辖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和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永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10县,257个乡镇,3150个行政村。

 2001年12月末止,全市辖221个乡镇,3129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汉族人口434.79万人,占总人口的99.67%;32个少数民族共有1.44万人,主要为畲、回、壮、满、苗、瑶、蒙古、侗、土家、朝鲜、高山、独龙、京、黎、白、布依、水、土、达斡尔、羌、藏、仡佬族等22个民族,其中以畲族人口居多,达9841人。

2005年末总人口473万。

全市现已培植起优质粮油、名特果茶、蚕桑、烟叶、药材、笋竹两用林、特种养殖、反季节及高山蔬菜8大特色农业基地,形成了食品、药品、化工、电子、纺织、建材、冶金、煤炭、电力、机械、造纸等14个工业门类。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03.14亿元,可比增长15%。

财政总收入27.54亿元,增长2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83亿元,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增长2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6亿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06亿元,增长16.2%;外贸出口8800万美元,增长67.5%;实际引进市外资金42.1亿元,增长74.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700万美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31.7%。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6189.6元。

全市实现外贸出口8800万美元,增长67.5%。

全市接待国内游客660.5万人次,同比增长3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3亿元,增长39.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45万美元,增长67.8%。

吉安市水力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事业有着良好的前景。

境内河流众多,以赣江为中轴,有28条大小支流汇入,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量充盈,水力资源充沛。

各河水流域总面积约2900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196.75亿立方米。

理论蕴藏量为2503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157万千瓦。

赣江从万安良口经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流至新干三湖,过境河长289公里,占赣江总长的35.2%。

其中集中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赣江一级支流有遂川、蜀水、孤江、禾水、泸水、乌江、洲湖河及牛吼江共8条,总流域面积为22500平方公里,集中面积在200-1000平方公里的赣江一级支流良口水、皂口水、通津水、云亭水、仙搓水、固陂水、横石水、固江、黄金水、住岐水、沂江、湄湘水、狗颈水等十三条河流总长约28000公里,沙网密度为0.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现有水库1206座,蓄水量达19亿立方米。

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约为4800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量为3460立方米。

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层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46亿立方米,丰水年为56亿立方米,平水年为45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8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丰富,加快了全市能源建设,大小水电站布满全市各县。

国家重点项目万安水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泰和南丰水电站已在建之中。

吉安市旅游景点独具风姿,不但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文化古迹众多,革命旧居聚集,而且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一个红色的摇篮,一个绿色的宝库,一个文化的家园。

井冈山旅游、庐陵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构成了吉安旅游观光的独特优势。

  吉安,是一块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古老土地。

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称,自古人才辈出,名士荟萃,文化发达,民风淳朴。

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3000名,状元、榜眼、探花45位(其中状元17位),绘就了“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历史画卷。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的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先后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底蕴深厚的庐陵文化。

经充分考证,当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的祖籍也在吉安。

  吉安,是一块生态资源丰富的绿色土地。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65.5%,是国内湿地松、竹木、油茶等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潜力巨大。

地下矿藏有煤、铁、钨等50多种。

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达157万千瓦。

  吉安,是一块充满生机的旅游胜利。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红、绿、古”交相辉映,既有以“书院文化和滨江风光”闻名的白鹭洲,以“万瀑争妍”饮誉的白水仙,以高山草甸堪称一绝的武功山,以道家文化传世的玉笱山,以佛教发祥地扬名的青原山,更有以“历史红,山林好”著称,而被列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井冈山。

此外,还有文天祥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新干商代青铜博物馆、吉州窑、西阳宫、钓源古村、美陂古街等一批展现庐陵文化特色的人文古迹。

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全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

吉安,更是一块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一是交通便捷。

京九铁路、105国道、319国道、赣江航道、赣粤高速公路、泰井高速公路和已通航的井冈山机场构成了水、陆、空“三路并进”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吉安无论承接沿海还是通往中原,都处在“产销半径”的最佳范围,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枢纽。

京九铁路纵贯全市200多公里,从吉安火车至深圳只需8个小时,至北京只需15个小时;高速公路8个小时左右即可到上海;赣粤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南下深圳、广州只需5-6个小时。

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和成都至厦门的319国道分别贯穿我市南北和东西,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二是基础设施完善。

全市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建成了以110千伏变电站为主网架、35千伏变电站为主体的输变电网络,境内有全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万安水电厂及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的井冈山华能电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3个县市区工业园区作为投资兴业的特殊载体,均实现了“七通一平”并实行“无费区”封闭式管理。

三是产业基础良好。

已形成了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冶炼、建材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和以草食畜禽、花卉苗木、特种水产、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林产化工为主的六大农业主导产品,这些产业已较好基础,蕴藏着做大做强、创出品牌的巨大潜力。

四是服务体系完备。

涉外服务机构健全,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吉安海关实行全天候预约报关制度,确保正常进出口货物过关畅通无阻;吉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随时办理报检手续;市长直通电话受理办公室24小时为投资客商提供快捷、优质、高效服务;市投资洽谈中心为客商提供从洽谈到签约的全程服务;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全方位受理和监督有关客商合法权益的人和事;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招投标中心实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办结”的集中联审服务。

一个“七位一体”的投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吉安铁路货运集装箱办理站和海关电子报关系统也启动运行。

五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充裕。

全市现有普通中学321所,每年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人才2万多人;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中专和职校25所,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上万人的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到目前为止,全市具有初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约7万人。

六是投资政策优惠。

为鼓励外商投资,吉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不但为外商在吉投资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便利,更为客商在吉办实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吉安投资,如日本友利电电子有限公司、香港豪德集团、恒安集团、娃哈哈集团、三笑集团、上凌股份公司、联创光电、新加坡新达科技集团、香港森泰集团、华禹光谷等数十家跨国公司和上市企业已在吉安落户。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公路货运以其灵活和门到门的优势,高速公路更具有车速快、行驶条件优越、运输经济效益好,成为货物的首选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无论是旅游还是日常出行,人们对出行的快捷性、舒适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而公路客运凭借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动机灵活的运输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高速公路服务区将以良好的硬件设施、服务环境使公路运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吉安中心服务区的建设将对昌泰高速公路运输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1交通量预测

3.1.1交通量分析基本原则

交通运输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产业。

社会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必须先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交通运输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故在进行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时,对交通运输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必须研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内在联系,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分析中研究运量的需求。

公路运输量与国民经济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经济增长可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反过来,运输业的发展亦可促进经济的增长。

本工可报告按原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5年6月《昌九、昌樟、昌泰高速公路远景交通量预测研究》的预测交通量作为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

3.1.2预测年限

本项目拟于2009年初开工,2009年9月竣工,2009年10月营运。

服务区设计交通量按服务区投入营运10年后的交通量为设计交通量,以营运后20年的交通量作为征地规模的控制。

3.1.3交通量

本工可报告按原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5年6月《昌九、昌樟、昌泰高速公路远景交通量预测研究》的预测交通量作为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

鉴于石城至吉安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本路段交通量将明显增加,本报告拟在上述基础上增加40%作为主线预测工程量。

预测结果见表3-1

表3-12020年吉安中心服务区路段主线交通量预测表(辆日)

年份

1型车

2型车

3型车

4型车

5型车

合计

日交通量

5395

1773

2685

916

305

11704

3.2服务区的功能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司机必须保持高度的意识水平,同时由于道路的单调,驾驶操作量减少,极易引起司机的疲劳(特别是精神上的)。

根据有关资料,司机疲劳过度与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的关联。

同时车辆的故障也同事故的发生率有关。

因此为了使在高速公路上司乘人员旅行安全舒适,保证车辆运输迅速而经济,缓和司乘人员在生理及心理上的过度疲劳,缓和车辆在机械上的使用极限状态,在高速公路二侧修建服务休息设施是必要的。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速公路服务的延伸,在高速公路提供给使用者方便快捷的行车条件的同时,服务区可以提供司乘人员就餐、休息、车辆加油和检修等服务,使车辆及司乘人员进入高速公路后,就可以享受到公路提供有优质服务。

根据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的特点,服务区应具备车的设施、人的设施及辅助设施,其主要功能有:

(1)停车功能:

为车辆提供免费的停车场。

(2)加油功能:

为行驶于高速公路的车辆提供补充添加燃料的服务。

(3)维修功能:

为车辆提供检查、修理等服务。

(4)食宿功能:

为乘客司机提供就餐、住宿、购物、小卖等服务。

(5)公厕功能:

为司机、乘客提供免费使用的公厕,解决人们基本生理需求。

(6)休息功能:

为乘客和司机提供休息场所。

(7)信息功能:

为乘客和司机提供道路交通信息,了解高速公路运行有关制度、规定。

(8)医疗、救护功能:

为乘客和司机提供医务人员、医疗用品、救援车辆和紧急抢救以及防病等服务。

(9)其他辅助功能:

提供电话、传真等通信服务条件。

(10)根据江西省对中心服务区的要求,本服务区应预留车辆换乘及物流等功能。

3.3服务区的间距

以适当的间距、间隔设置各类服务区,是使服务区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最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服务设施的设置间距有下列条件综合决定:

(1)司机发现燃料即将耗尽之后车辆仍可继续行驶距离。

此距离一般以车速每小时80-100公里,继续行驶20-30分钟计算,即间距不得超过30-50公里。

(2)加油站的营业需要和业务量大小。

交通量大时需要加油的车就多,间距宜小。

(3)车辆种类、维护和保养水平及故障率。

故障率高,间距不宜过大,应适当增设修理所和停车坪。

另外我国城镇距离一般不超过60公里,乡镇距离在1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还应根据城镇位置、城镇规模大小、交通量、立交匝道、线路线型、地形及自然环境条件决定,同时还要考虑便于养护管理与服务管理以及规模效益问题,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2)及交通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通用设计规范》(JTGD80-2006)规定,相邻服务区的间距一般在50公里左右,相邻二个服务区之间应设停车区,停车区的间距或停车区和服务区的间距一般宜15-25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