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08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docx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8、风电工程施工8.1植被恢复控制

8.1.1实施原则

(1)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生态破坏谁治理”为基本原则,在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查清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特征,根据工程特点,界定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职责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2)坚持“生态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

合理安排新增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把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保证生态保护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充分考虑水土流失易发场所。

(4)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草、树种选择当地适生品种,利于植被的快速恢复。

(5)坚持“重点突出”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对防治区域的划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生态保护综合防治体系,使生态保护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能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使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6)坚持“保护优先、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南北方水土、植被差异的特点,生态保护过程中,北方地区减少二次动土,防止损毁植被;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及时种植,防止水土流失。

(7)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各项措施制定做到投资少、效益好、可操作性强。

8.1.2控制方法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开挖扰动地貌、占压土地和损坏植被,使原地表蓄水保土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施工中开挖、填筑等动用的土方量较大。

在南方一般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红壤丘陵区,主要表现为坡面面蚀和浅沟侵蚀,应采取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为有效防治道路挖填形成的裸露地表和边坡的水土流失,对具备植物生长的土路肩、边坡等部位撒播灌草。

道路挖填后形成的土石渣边坡立地条件差,撒播灌草前需覆盖耕植土,以利于植物生长,覆土厚度30cm,灌草种可根据当地气侯条件选择(如荆条、狗牙根和高羊茅等),种子播深应符合生长要求,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播种后及时镇压,防止风蚀。

局部路堑边坡如不具备撒播植草的立地条件(边坡较陡、岩质边坡等)的,可在坡脚栽植爬山虎。

一般可以分为风电场风机区和风电场变电所区及道路区等进行恢复治理。

⑴风机基础区

基础占地区域为工程永久占地区域,施工结束进行整平。

必要时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

基础开挖时,表土堆置在回填土的下层,堆放在基坑一侧,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⑵风机、箱变施工区

该区域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以便于植被恢复

风机、箱变施工区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风机、箱变施工区堆放的砂石料因其质地疏松、孔隙度大,雨后吸水饱和后,破坏了原有平衡,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流失,因此施工中要注意在预先做好砂料边坡挖填的稳定性防护。

同时,在风大的季节,预先采取苫布进行苫盖,防止风蚀。

⑶检修道路区及施工便道区

检修道路堆料区坡脚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面采取苫盖措施。

检修道路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采取人工整地方式。

检修道路施工便道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⑷直埋电缆

直埋电缆敷设占地为临时征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表土及回填土堆土点四周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⑸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场地边界四周开挖临时排水土沟,并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

在砂石料堆场周边采用砖砌挡墙围护。

在临时堆土场四周采用填土草包挡护,开挖土料表面铺苫布进行防护。

施工结束后,占用的土地要进行清理,拆除各种因施工而建的各种临时设施,对拆除的废弃物等建筑垃圾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场进行处理;结合周围自然地势对地面进行平整;及时恢复原有植被。

立地条件、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等同风机基础区。

8.2集电线路直埋电缆施工控制

8.2.1电缆盘放置场地清理

电缆盘放置场地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的,确定几个电缆集中的区域作

为敷设基准点,以基准点向外辐射敷设,电缆盘架设场地要选择离电缆沟较近宽敞的空地,事先对场地进行回填平整,电缆敷设人员比较多,走动比较频繁,再加上电缆敷设时的拖动,场地清理过程中要提前采取抑制扬尘的措施,措施如下以下:

(1)作业前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不扩散到场区外。

(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8.2.2电缆直埋沟的开挖

电缆沟开挖主要采用挖机作业,遇到特殊地区可能需要人工或者爆破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噪音、粉尘、破坏土壤植被、破坏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问题。

8.2.2.1针对土方开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洁净化施工的要求

(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电缆敷设路径在最短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开挖。

严格按照直埋电缆施工规范电缆间距和埋深执行,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挖出的弃土

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以免扬尘的发生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

(5)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6)对开挖电缆沟破坏的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有意识的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

在施工结束后,尽量促使其恢复其原有植被。

8.2.2.2对于该工序由于特殊地形(岩石)的爆破等机械作业的噪音、粉尘问题可以由以下措施来减少影响

(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

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2)空气压缩机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3)施工现场空压机尽量使用电能作为动力,以减少柴油机动力的噪音污染;再者,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4)本工序凿岩等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上的工作,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5)爆破作业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6)对于扬尘可以借鉴场地清理的扬尘处理措施。

8.2.3电缆敷设

1)该施工工序最容易产生的最重点处理的就是垃圾,电缆包装物、制作电缆

头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的控制也是洁净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直埋电缆敷设大都属于野外作业,对于垃圾的回收要指定专人,当天施工结束,当天回收到指定地点集中填埋。

(2)由于直埋电缆敷设野外施工大都是使用自备发电机针对应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3)本工序应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让洁净化施工的宗旨之一节能得以体现。

(4)在电缆敷设时要使用一些周转材料如道木、滚杠等应尽量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使材料得以重复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本工序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电缆使用部位的安排,安排不好就会导致电缆的浪费,也体现不出洁净化施工的节材,这就要每根电缆敷设长度做测量的登记然后根据每盘电缆长度进行合理编排。

8.2.4电缆防护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

的软土或砂层。

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到电缆沟,避免其他植被的破坏,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以避免扬尘,回填必须平整,土堆的越高植被越不容易覆盖。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以免其他材料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

避免电缆被挖破,损坏电缆导致更换,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其他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

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埋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5)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6)直埋敷设电缆在采取特殊换土回填时,回填土的土质应对电缆外护套无腐蚀性,以免损坏电缆。

(7)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使电缆隐蔽后有明显的指示,不至于被其他取土作业破坏。

(8)施工后现场清理平整,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8.3施工、检修道路控制

8.3.1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概述

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一般有“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目前我国的风电场主要也是建设在这些地区。

风电场施工道路是指施工期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建筑材料、设备运输、大型起重机的转场等,为临时设施;风电场检修道路是指运行期巡视检修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运行期巡视、检修车辆的通行,为永久设施。

大多数风电场施工和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的形式,即检修道路兼作施工道路用。

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按地形的不同,可分为平原道路、滩涂道路和山区道路等型式。

平原道路指位于戈壁、草原等平旦地区的道路,其地形坡度不大,地质条件较好,一般直接在原始地面上铺设路基、路面后即作为风电场道路;滩涂道路指位于沿海滩涂地区的道路,其地形较为平坦,但上层土为淤泥质或饱和砂土类的软土,需处理后再铺设路基、路面;山区道路是指位于山地的道路,其地形复杂,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

8.3.2道路路线及断面控制

8.3.2.1道路路线选择

道路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

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现有道路和新建工程的关系的布局。

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多种线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简单,路线设计主要考虑就近的原则,尽量减少道路长度、减少运输和检修行驶的距离;滩涂地区风电场虽然地形平坦,但地貌复杂,地面各种设施错综复杂,路线设计除考虑减少道路长度外,还需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避开民房、渔塘等设施;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设计应因地制宜,在满足大件运输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坡度和转弯半径,并尽量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避免大挖大填。

另外路线设计还需尽量避免植被破坏、避开文物或军事设施、减少对现有交通设施及附近居民的影响。

8.3.2.2道路断面设计

道路断面设计指道路路基、路面、开挖、回填及横向排水的设计,道路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土石方工程量,减小路面宽度、减小开挖回填、设置挡墙等措施都可以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道路断面较为简单,一般在原始地面上直接填筑一定厚度的路基路面即可,但当地气侯较干燥,植被破坏后较难以恢复,所以平原地区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破坏地表植被,尽量不挖少填。

滩涂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原始地面较为低洼,道路断面一般需要大量的土方回填,以抬高路面标高,使路面满足承载力要求,但滩涂地区地貌复杂,河道、渔塘、湿地等水系密布,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污染和破坏当地水系。

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弯曲,断面设计一般为内侧坡开挖、外侧坡回填,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往往较大,所以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避免大挖大填的情况,如设置必要的挡墙、支护措施等,并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

8.3.2.3筑路材料选择

道路的路基、路面填筑需大量的土石料,土石料的开采、运输、填筑过程中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扬尘、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道路设计需考虑尽量使筑路材料当地化,采用现场开挖料进行回填,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

平原地区风电场一般应做到挖填平衡,现场的开挖料全部用于道路回填;滩涂地区道路由于地形低洼,往往需要外购大量的土石料,筑路材料设计时需尽量利用附近的土石料,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山区风电场道路往往会产生大量弃碴,道路断面设计时需尽量考虑挖填平衡,对弃碴做好保护措施,尽快恢复植被。

8.3.3道路施工控制

8.3.3.1边坡安全防护

为预防边坡开挖施工不当而可能造成塌方、滑坡等生产安全事故,要求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生产技术规定。

(1)边坡开挖必须严格遵照“自上而下,先岸坡后基础”的原则开展施工,不得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开挖后边坡不允许出现倒坡。

(2)施工程序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

a.严格按照规程规范中建议的土层开挖坡比进行开挖,以利于施工期边坡的稳

b.边坡开挖之前应先清除开挖范围坡顶上部的危险源。

c.应严格按照规程对边坡开挖支护的要求进行施工。

严格按照设计坡比开挖,且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消除边坡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隐患。

(3)切实做好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严禁在开挖坡面及以上设置水池。

做好开挖坡面周围及坡面上的排水措施,拦截地表水,防止施工用水浸溢。

(4)临近交通、人员住宿及施工工厂等人员、设备密集场地的边坡坡面浮土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或设置足够安全的防护设施加以保护,确保边坡底部各类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严禁在坡顶大面积人为地弃渣或者堆载,以免影响边坡的稳定。

(6)在暴雨发生后,应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在确认边坡稳定后,再行施工作业。

(7)高边坡施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a.坡高大于5m,坡度大于45o的高边坡开挖作业,应清除设计边线外5m范围内的浮石、杂物。

b.修筑坡顶截水沟。

c.坡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护栏高度不得低于2m,护栏材料宜采用

硬杂圆木或竹跳板,圆木直径不得小于10cm。

d.坡面每下降一层台阶应进行一次清坡,对不良地质构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高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支护,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

e.为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强度,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8.3.3.2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对易产生扬

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

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建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补充:

1、卸车:

(塔筒、机舱、叶片、箱变、电缆),绿色卸车、碾压问题,现场补漆,

2、存放:

风机、塔筒、箱变中的绿色事项(含装卸)

3、安装:

吊装,机舱罩处理,油脂油品应急处理,废旧物品处理过程、方式,打胶,油位控制;电缆安装4、大型机械转运

5、风机调试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垃圾存放、转移、移交)

9、输变电工程施工

9.1输变电工程策划与控制

9.1.1目的输变电工程洁净化施工属于绿色施工的范畴,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洁净化施工目的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它使得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和谐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类生存与健康(包括建设者本身的健康),同时洁净化施工还能带来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和节省建设成本的功效。

9.1.2控制范围与方式

电力建设工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直到交付运营各阶段,洁净化应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各阶段,应从规划设计就综合考虑洁净化施工的各种因素,为洁净化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实践证明已综合考虑了洁净化施工的规划设计能从根本上改善施工条件,为施工单位实施洁净化施工奠定基础,关于规划设计的洁净化施工要素控制参见第二章与第四章有关勘察设计内容,当然施工阶段的洁净化控制显然是更直接的环节。

洁净化施工的控制方式可以从系统性控制与针对性控制两个角度来进行管理。

所谓系统性控制是指通过对施工方案或方式的整体优化来达到改善施工洁净化目的,有时也可理解为总体性控制,它也是洁净化施工的重要环节,洁净化系统性控制往往结合施工总平面布置等以及节能、节水、节材的管理方式同时进行;针对性控制是指对工程中出现的主要非洁净危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如对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9.1.3洁净化施工过程管理

洁净化施工过程遵循PDCA过程方法管理。

洁净化施工作为绿色施工的一部分,在输电变建设工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中已制订有《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基建标准化管理规定》以及《电力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等有所阐述与规定。

为简化管理流程,减少过多管理环节和提高工作效率,电力建设过程中的洁净化施工管理控制可作为强化内容纳入上述管理过程。

洁净化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四个方面。

1、组织管理

1)建立洁净化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洁净化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洁净化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洁净化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1)编制洁净化施工方案。

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洁净化施工方案中的内容应包括系统性控制与针对性控制两部分内容。

3、实施管理

1)洁净化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洁净化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洁净化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洁净化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洁净化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

1)结合工程特点,对洁净化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结合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工程达标创优验收等活动,对洁净化施工方案、实施过程直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9.1.4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9.1.4.1变电站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1、总体布局施工方案优化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

变电站现场施工总平面应按实际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分为生活办公区、材料加工场、进所道路及大门、施工现场(变电站

围墙内)四大模块。

工程各模块区主要由现场环形混凝土道路、塑钢网板、铁艺栏杆、钢管栏杆等分隔而成。

按区设置安全标志、标识,以达到现场视觉形象统一、整洁、醒目、美观的整体效果。

2)定置化管理。

规划、绘制施工平面定置图,机料堆放实现定置化。

3)修筑围墙。

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先期修筑变电站(换流站)围墙,便于进行封闭式管理。

4)施工场地

a)、施工场地应保持平整。

基坑、沟道开挖出的土方应及时清运,运输车辆应做到车轮不带泥上公路,运输途中不遗洒。

b)、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堆放场、库房、机械设备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场以

及停车场等场地结实、平整,地面无积水。

5)道路

a)、变电站(换流站)施工应做到先修筑进站硬化路面主干道和站区环形混凝土路面主干道路。

站区内混凝土道路既可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形的方案,也可采用先浇筑施工层,工程竣工前再浇筑移交层的方案,道路两侧应形成排水坡度。

b)、根据施工需要修筑的临时道路可采用泥结石硬化路面。

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加工场的人行便道路面硬化宽度不宜小于1米。

c)、禁止在路面上拌砂浆(混凝土)或堆放各种材料;禁止漏油车辆或履带

式吊车在成品路面上行驶。

对路面进行定期清扫,保证路面整洁。

6)修筑排水管沟。

道路两侧应先期修筑排水管沟,并定期维护,确保全站排水系统畅通。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材料合理管理

1)采用先进施工技术

a)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

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

b)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c)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d)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

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e)优化钢构架制作和安装方法。

大型钢构架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分段吊装等安装方法,减少用材量。

f)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g)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

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2)材料合理管理

a)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

少库存。

工程材料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b)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0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

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3、节水管理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现场滤油机械、抽真空机组、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节能和能源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