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242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金岁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流金岁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流金岁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流金岁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流金岁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金岁月1.docx

《流金岁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金岁月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金岁月1.docx

流金岁月1

 

流金岁月——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定军山》。

这部电影是对戏剧舞台上表演内容的忠实记录,摄影机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观众席,因此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戏剧纪录片。

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又叫做“影戏”。

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

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先后拍了十八集)。

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

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

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

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郑正秋

  郑正秋(1888—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笔名药风,广东潮阳人,生于上海,1902年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曾从事新剧运动,受聘为《民言报》剧评主笔,倡导戏剧应成为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

  “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郑正秋。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都出自他的手中。

郑正秋比同时代的导演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

他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的困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和“为恋爱而恋爱”,“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义”之影片。

  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组新民公司,共同编导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22年与张石川等共同创办明星影片公司,同时设立明星影戏学校,自任校长。

  1913年编导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以广东潮州地区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写一对素未谋面的少男少女在人们的摆布下成婚的故事,反映封建制度下婚姻的可笑与可悲,使人感到电影除了娱乐作用还有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作用。

  1923年摄制完成的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暴露了封建家庭的内部矛盾和掩盖在伦常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张扬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伦常秩序,体现出中国早期电影明确的社会功利观与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

这也是郑正秋编剧的第一部“社会片”,由于影片富有民族气息,故事性强,情节动人,轰动一时。

使女演员王汉伦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第一位悲剧女演员。

  1924年郑正秋创作第一部妇女题材的电影剧本《玉梨魂》。

特别是郑正秋晚期导演的《姊妹花》,讲述的是生长在贫富不同家庭中的一对孪生姐妹的不同命运遭遇。

妹妹做了姨太太,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姐姐嫁给农民,过着辛劳贫困的生活。

由于天灾人祸,姐姐被迫到妹妹家里为妹妹孩子当奶妈,由此引发了诸多令人心碎的情节。

郑正秋在这部影片中的创作视野扩展到社会,反映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生活现实,故事雅俗共赏,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该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创下连映60天的记录。

创造了当时中国票房的最高记录。

1935年3月该片参加了苏联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也受到热烈欢迎。

  郑正秋一共编、导、演53部影片,是第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区别于同时代大多数“惟兴趣是尚”的电影人,他有自己的艺术主见与追求,提出影片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

研究者认为,郑正秋以其艺术实践探索出一种以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为中心,结构成曲折动人的情节发展,同时展开和完成一个社会性主题的创作模式,对同时代的电影家和后来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为中国电影的启蒙和发展打下了基石,成为我国电影史上伟大的一页。

  主要作品:

  1913年:

《难夫难妻》(编导)

  1922年:

《滑稽大王游华记》(编剧、表演)、《张欣生》(编剧)、《掷果缘》(编剧、表演)

  1923年:

《大闹怪剧场》(编剧)、《孤儿救祖记》(编剧)

  1924年:

《玉梨魂》(编剧)、《苦儿弱女》(编剧、表演)、《好哥哥》(编剧)、《诱婚》(表演)

  1925年:

《盲孤女》(编剧)、《上海一妇人》(编剧)、《小朋友》(编剧)、《最后之良心》(编剧)

  1926年:

《小情人》(编导)、《一个小工人》(编导)、《早生贵子》(编剧)

  1927年:

《血泪碑》(编导)、《杨小真》、《二八佳人》、《梅花落》(导演)、《挂名的夫妻》(编剧)、《山东马永贞》(编剧)、《侠凤奇缘》(编剧)、《车迟国唐僧斗法》(编剧)

  1928年:

《黑衣女侠》(编导)、《侠女救夫人》(编导)、《血泪黄花(上集)》(编导)、《白云塔》(导演)、《碎琴楼》(导演)、《大侠复仇记》(编剧)、《火烧红莲寺1》(编剧)、《美人关》(编剧)、《女侦探》(编剧)

  1929年:

《刀下美人》(编导)、《血泪黄花(下集)》(编导)、《战地小同胞》(编导)《新西游记》(编剧)

  1930年:

《桃花湖》(编导)、《倡门贤母》(编剧) 

  1931年:

《红泪影》(编导)、《玉人永别》(编导)、《恨海》(编剧) 

  1932年:

《自由之花》(编导)

  1933年:

《春水情波》(编导)、《姊妹花》(编导)

  1934年:

《女儿经》(编导,与洪深、张石川、沈西苓合作)、《再生花》(编导)

  1935年:

《热血忠魂》(导演,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

  获奖记录或主要贡献:

  1913年与张石川合作编导了《难夫难妻》,这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被夏衍誉为“为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1923年编写了电影剧本《孤儿救祖记》,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惩恶扬善、改良社会的思想内涵以及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功探索,使影片上映后反响热烈,第一次为国产片带来远远超过外来影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1933年编导的《姊妹花》是中国最早的有声故事片之一,他十分注重故事的曲折离奇,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该片创下了在同一家影院连续放映六十余天的空前纪录。

《孤儿救祖记》剧照

《姊妹花》剧照

《再生花》海报

张石川

  张石川(1890—1954),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导演、电影事业家。

他少年丧父,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经商,先后供职于华洋公司、美化洋行。

自学英语,熟谙经营之道。

  1913年,张石川任美国商人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顾问,与从事新剧的郑正秋合组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公司的影片摄制业务。

同年导演了由郑正秋编剧的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

此后,他陆续拍摄了《活无常》、《打城隍》、《黑籍冤魂》等电影。

1923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人组成明星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导演。

抗战前,明星公司出品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故事电影,成长为极具实力的大制片公司。

  1931年“9·18”事变后,张石川带领明星公司组织“明星救国团”,抵制日货、劝募抗日救国储金、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在他的领导下,明星公司拍摄了《抗日血战》、《十九路军血战抗日寇上海战地写真》等多部纪录片。

而关于这个阶段的张石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之战》。

  1932年“1·28”事件突然爆发,明星公司遗憾于没能将当时的壮烈场面及时纪录下来。

张石川于是产生把这场战役重新搬演一遍拍摄下来的想法,就是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再现”手法:

虽不同于纪录片的原始纪录,却也并非如故事电影般的虚构,而是要做到真人真事、实景实战。

这两“真”两“实”,一定得在军方的配合下才能做到,张石川得到了当时十九路军的支持。

  明星公司立即组织了《上海之战》摄制组,在上海昆山的乡下,找到一处与原战场相似的地方,开始挖战壕、筑堡垒,进行场景布置。

战斗由军方组织,敌我双方都由军方扮演。

张石川认为,这部影片不能用通常的故事片拍摄手法,进行镜头分割,而是要一口气拍摄下来,才能取得真实的效果。

  摄制组于是根据要求,以实战的情境,选择了机位,架上四抬摄影机。

开拍前,张石川检查了现场的准备工作,亲自主持拍摄。

程步高任导演,洪深也同来协助。

导演一声令下,四台摄影机同时转动,“战斗”也就打起来了。

程步高后来在《影坛忆旧》一书中回忆到:

敌我隔岸作战,枪声由疏而密,砰砰嘘嘘,刺耳作痛。

追击炮、小钢炮隔岸竞放,东东通通;机关枪叫,搭搭达达。

打得战烟蔽天,弹如雨下。

  拍摄时,摄制组全体工作人员头戴钢盔在战壕内外,掩体前后,如亲临战场一样紧张地工作。

大场面拍摄完后再补拍中景、近景、特写等人物与枪炮镜头。

素材共拍摄两万多英尺胶片,加上战争爆发后在战场实拍的新闻素材,张石川、程步高及剪辑师等忙了十几天,终编成九千英尺长的《上海之战》。

  影片制作完成后,上海租界当局却拒绝上映。

张石川等就拿着拷贝到上海郊区的巴黎舞场和南市福安影院上映,观众竟是十分踊跃,连续放映了12天,轰动上海,也震动了全国各地及南洋地区,由此在银幕上掀起一股抗日高潮。

  1932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在上海成立,张石川被选为执行委员。

1932年5月,张石川采纳洪深的建议,聘请夏衍、钱杏纯、郑伯奇等几位左翼作家任编剧顾问,他本人也先后导演了表现抗日的《战地历险记》和夏衍编剧的《脂粉市场》、《前程》、《压岁钱》等进步影片。

  1933年4月,张石川奉命率领摄影队去江西拍摄反共“围剿”的纪录片,蒋介石亲自召见了他,并要他回去查处明星公司内部的左翼分子。

1934年,迫于国民党当局的强大压力,明星公司才解除夏衍等三人的编剧顾问职务。

但私下里仍与左翼人士有联系,并陆续制作了一些具有左翼倾向的电影。

  1934年,在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促成下,明星公司与铁道部合作,拍摄了陇海、胶济、津浦三条铁路的纪录片。

  1939年明星公司总厂被日本人烧毁后,张石川带着残存的部分机械和物资加入国华影片公司,任导演,拍摄了《李三娘》、《三笑》、《花溅泪》、《夜深沉》等影片。

1942年,张石川出任中华联合制片股份公司分厂厂长兼导演制片部长,导演《燕归来》、《芳草碧血》、《英雄美人》等影片。

1946年后,他为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和上海大同影业公司导演了《长相思》、《乱世的女性》等影片。

  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一生共导演150多部电影。

他的影片倾向于“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地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片为主。

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众的欢迎。

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

1931年美国有声影片输入中国后,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

张石川凭着良好的英文功底,专攻西洋影戏的导演技巧,在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