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0783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四上第2单元课题5.我给江主席献花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中心小学叶儿设计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自主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7个生字,认识绿线里面的6个字。

联系上下文体会、感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或四字词语。

能用“秩序井然”造句。

3.对香港及香港的回归有个初步的了解。

4.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

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

难点

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

1.读一读:

先把绿色通道和生字表里的字读两遍,然后通读课文三遍,遇到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写一写:

一笔一划,认真描红生字表里的字。

3.查一查:

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

我的理解:

4.我来分分段:

默读课文,标出序号,根据习题4上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第一大段():

“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第二大段():

“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第三大段():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5.我来品课文:

读书中碰到的疑惑之处

学情

分析

学生通过先学,已经读通了课文,会写生字表里的字,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三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

《“东方之珠”》,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是介绍的哪儿吗?

板书:

香港

2.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对香港有了哪些了解呢?

指名说一说。

3.关于香港,你还知道什么?

交流对香港的了解。

4.补充介绍:

香港自秦朝起就明确成为中国的领土,1842年至1997年这155年间,是英国的殖民地。

香港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才又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5.1997年6月30日,在香港回归前一天,有一位小女孩代表全香港二百多万青少年,去机场迎接江泽民主席,并且向他献花。

板书课题:

我给江主席献花指名读课题。

6.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我们一看课文的题目,就能大致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比如这个课题,就明确交待了课文写的是“我”给江主席献花这件事。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指名围绕课题质疑。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自主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7个生字,认识绿线里面的6个字。

联系上下文体会、感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或四字词语。

能用“秩序井然”造句。

3.对香港及香港的回归有个初步的了解。

4.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带着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做到文通字顺。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出示:

启、毯、秩、董、伍、频、耻

淅、沥、颊、姜、梯、踮

指名读生字,纠正读错的字音。

指导学生写“董”“频”两个字。

(2)出示:

兴高采烈、秩序井然、淅淅沥沥、满面春风、百年耻辱、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指名读文中的四字词语。

齐读,体会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导朗读。

指导读好长句子: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伯伯/就站在我的身旁。

4.读了课文之后,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交流。

你是从哪里得知文中的“我”的一些情况的呢?

分男、女生练读对话。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课文写了“我”给江主席献花这件事。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人物。

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很清楚很简洁地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说法:

________(什么时候),____(谁)_______(在哪儿)______(干什么)。

2.指名说说对江主席的了解。

看书上的插图,认识江泽民主席。

简介:

江泽民,江苏扬州人,1990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看图1,说明:

江主席和董建华在亲切握手。

认识董建华。

董建华是什么人?

再次指导把“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读顺、读流利。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起来写了这三层意思——出示小黑板:

(1)“我”和欢迎的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2)“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3)“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指名读段落大意。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在课文中用“‖”标出,分好之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默读分段,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分段情况。

如果出现不同意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让我们再回到1997年的6月30日下午。

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下午?

指名说,读出写天气的句子。

齐读句子

小组活动

自学提示:

虽然天公不作美,可是文中的“我”——姜咪咪、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冒雨来到了机场。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部分,留意写人的句子,划下来,看看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自主先学:

学生默读,划句子,思考。

交流共享:

指名回答,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学情预判1:

(1)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A引导理解“兴高采烈”“秩序井然”两个成语,体会人们的兴奋和耐心,感情朗读句子。

B指导用“秩序井然”造句:

同学们见过哪些秩序井然的场面?

向大家介绍一下,用上“秩序井然”这个词!

指名说话。

师生点评、纠正、指导。

学情预判2:

(2)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

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个别读句子。

你能体会“我”此刻的心情吗?

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B你还能用哪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我”的心情?

指名答。

板书:

兴奋、激动、急切

C师生情境对话:

师——咪咪呀,你看,雨下个不停,你的头发都被淋湿了,找个地方去躲一躲吧!

生——……

师——咪咪,你的衣服都湿了,这样会着凉生病的。

去换一下衣服吧!

生——……

师——咪咪,你的脸上全是雨水,快擦一擦吧!

生——……

小结:

从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回答当中,你听出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句子。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读一读,写一写

《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2.想一想,做一做

《补充习题》5课一、二部分。

教后反思:

 

四上第2单元课题5.我给江主席献花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中心小学叶儿设计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时的自豪感和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

2.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激发爱祖国和爱国家领袖之情。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时的自豪感和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

教学

难点

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激发爱祖国和爱国家领袖之情

课前

准备

【先学提纲】

1.查一查:

查阅香港回归的有关资料,了解划时代的重大一幕。

2.画一画,想一想:

画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和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写下自己的感受。

反问句给我的感受:

打比方的句子给我的感受:

3.想一想:

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学情

分析

学生尚且年幼,对于香港回归这件盛事了解不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差距。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

(板书:

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教师语言导入:

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

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5.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时的自豪感和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

2.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激发爱祖国和爱国家领袖之情。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第8段

小组活动:

自学提示:

(1)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等来了江主席的专机,这时人们的表现怎么样?

自主先学:

小组间自己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交流共享:

(1)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等来了江主席的专机,这时人们的表现怎么样?

学情预判1是啊,大家都非常激动。

喊着“来了,来了”,而这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了深厚感情。

比一比谁读的好

学情预判2队伍沸腾了,你们能想象一下这“沸腾”的场合吗?

总结提升:

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9段

(1)江主席一下飞机做了哪些动作?

(理解词语“频频、满面春风、稳健”)从中可以看的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人?

(2)人们是怎么样欢迎江主席的?

这说明了什么?

(非常兴奋)

(3)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

(结合历史理解最后一句话,理解“洗涮、百年耻辱、元首、欣喜若狂”)

(4)最后一句(反问句→陈述句),反问有什么好处?

(语气更加强烈)

3.学习第10段

(1)齐读并思考

a这一段写了什么?

b献花时江主席有哪些动作

c“我”的神情怎么样?

说明了什么?

动作怎么样,说明了什么?

d理解“我们自己的香港”“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一股暖暖流流遍全身”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谁?

“母亲”指谁?

谁能用自己的话理解句意。

(2)百年的耻辱被洗涮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江主席作为国家元首,他能这样对待献花少年,我怎能不兴奋?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的心情。

(3)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幸福、自豪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1)体会我的心情:

“失散多年”原指什么?

现在指什么?

“母亲”指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

(3)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4)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5)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四、检测完善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设计:

5我给江主席献花

献花前→兴高采烈、秩序井然

献花时→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献花后→永生难忘

教学反思:

 

四上第2单元课题6.天安门广场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中心小学叶儿设计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一、二、三段的内容。

教学

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观。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

1.读一读:

先把绿色通道和生字表里的字读两遍,然后通读课文三遍,遇到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写一写:

一笔一划,认真描红生字表里的字。

3.查一查:

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尤其文后习题3上的词语)

●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

我的理解:

4.我来分分段: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序号,按所给的段意给课文分分段。

第一大段():

介绍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

第二大段():

按照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壮观景象。

第三大段():

介绍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大段():

着重描述清晨时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

学情

分析

学生通过先学,已经读通了课文,会写生字表里的字,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课题:

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一)检测字词

(出示词语)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

中央庄严宣告政府仪式毛泽东

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纪念碑

题写博物馆领袖花坛辉煌

1.正音

在这些生字词当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1)“泽”是平舌音,一定要读准了,一起来读一读。

(2)“政、式”是翘舌音:

提醒得好!

一起大声地读出来。

(3)“严、宣、馆、坛”是前鼻音节,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掌握得真好!

没问题了,咱们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

2.辨形

字音都读准了,你觉得哪个字特别难写?

我们来交流一下。

谁愿意帮帮他?

(1)范写“栋”:

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右半部分是“东”,不要写成“练”的右半部分。

(2)屏示“泽”:

看清楚了吗?

右半部分的两横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

3.描红

把这两个生字描一描,记一记。

(二)顺读课文

1.自由读文

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吗?

别急,咱们再准备准备——

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测。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理清脉络:

课文是一篇说明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6个)

快速找一找:

课文哪部分是写天安门广场地理位置的?

哪些部分介绍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

哪部分介绍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来,告诉大家¬——

补充板书:

(1)(2-3)(4)

最后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5-6)(清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

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小组活动:

1.提示任务: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思考:

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这一部分强调了什么?

朗读时应突出什么?

2.自主先学: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

3.交流共享:

(1)交流以上问题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最宽广、最壮观。

(3)指导朗读,突出“最宽广”、“最壮观”

(4)齐读第一自然段。

4.总结提升:

宽广、壮观的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建筑物,我们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读一读,写一写

习字册上的生字。

2.想一想,做一做

《补充习题》第5课一、二部分。

 

四上第2单元课题6天安门广场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中心小学叶儿设计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6自然段。

2.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弄清天安门广场几个建筑物的方位。

教学

难点

理解广场;令人向往的原因和国旗与旭日同声的含义。

课前

准备

挂图、小黑板、各个建筑物的卡片,《开国大典》录像

【先学提纲】

1.画一画,填一填:

边读边把有关表示方位的词语画下来,再完成文后习题4。

2.查一查:

根据文后习题4的示意图,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再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作进一步了解。

3.想一想:

边读边想,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组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提示:

可选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哟)

理由一:

理由二:

……

4.看一看:

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的片段。

学情

分析

虽然部分同学去过天安门广场,但学生理方位是有很大的困难。

学生无法整体把握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校对订正。

3.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6自然段。

2.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活动:

1自学提示:

指名读课文,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地方?

2.自主先学: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边圈注事物的名称。

3.展示交流:

讨论理解,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

从哪里看出?

学情预判:

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4.总结提升:

在理解上述词语的基础上还要抓住“红、黄、蓝、白”等词来体会天安门的雄伟壮丽。

(1)出示挂图,师介绍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组活动:

1.自学提示:

提示:

自读课文,想想这段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什么地方,和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一样,边读边圈注。

2.自主先学:

自学第三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展示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上台来摆、贴天安门广场上这几座建筑物的名称,完成课后练习四。

4.总结提升: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丽。

(抓住:

矗立、巍峨壮丽、遥遥相对等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2)出示挂图,请学生以导游、解说员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天安门

广场的布局和景观,介绍时注意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师作适当地补充。

(3)说话练习:

请你用上本段中的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人民广场、儿童乐园等你熟悉的场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观看开国大典的画面,请学生畅谈观看感受,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引导回忆天安门广场上的盛大活动,出示句式训练。

难忘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庆大典,成千上万孩子的笑脸现在还印在心中。

难忘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庆大典,

难忘,

3.总结:

无论是谁,走到天安门广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画面,天安门广场因此更加吸引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升旗仪式”什么时候举行?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是什么意思?

(既实写了五星红旗升起的时间与太阳升起的时间相同,也喻示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

(1)相机理解:

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时候的天安门广场?

节日到来时,白天天安门广场怎么样,夜晚天安门广场怎么样?

2.出示: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无数盆鲜花组成(),把广场装点得犹如()的大花园。

入夜,(),(),天安门广场()。

来自祖国各地的人民(),()。

()与()辉映,()伴()齐飞,天安门广场()起来了。

讨论填空,看图理解所填词语,练习背诵。

3.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心里感到怎样?

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好这一段?

指名读,齐读。

4.总结全文:

回首全文“天安门广场是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的地方”,读读课文,你一定有更深的感受。

引导说话:

因为,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的地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感受天安门广场的壮观与神圣。

因为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广场,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的地方。

因为天安门广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有金水桥,有太多太多伟大的建筑,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的地方。

因为天安门广场在节日里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的地方。

因为天安门广场上有庄严的升旗仪式,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因为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四、检测完善

1.《补充习题》剩下的题目。

2.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以《我们的教室》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

 6.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   

雄 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 意

伟 纪念堂  节日到来 美丽热闹 义

壮 博物馆            非

丽 人民大会堂凡

教学反思:

 

四上第2单元课题7.徐悲鸿励志学画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课中心小学叶儿设计

教学

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

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

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

1.读一读:

先把绿色通道和生字表里的字读两遍,然后通读课文三遍,遇到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写一写:

一笔一划,认真描红生字表里的字。

3.查一查:

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

我的理解:

4.我来分分段: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序号,按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大段():

第二大段():

第三大段():

5.我来概括主要内容:

读准文后习题3的十个词语,尽可能用上这些词语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情

分析

学生通过先学,已经读通了课文,会写生字表里的字,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引出作者,提问:

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样好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课文去了解一下徐悲鸿成材道路上的挫折和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2.板书课题。

3.理解课题:

讨论:

“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与“立志”有何区别呢?

初读课文了解。

(励,激励;志,志向。

“励志”的意思是:

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

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

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

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