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680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docx

新疆6期41班教育技术网络培训45模块辅导工作总结

 

教学助理:

唐小华辅导教师:

刘晓娅

 

 

内容导读

一、给学员的寄语

二、4-5模块学习总结

1、阅读测试区、2、讨论区、3、作业区

三、温馨提示

四、附录部分优秀帖子及作业区

 

给学员的寄语

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

您们辛苦啦!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与前25天的网络学习,我想大家在这次教育技术培训中,虽然感觉平时累了点、事情繁复了点、压力大了点,但是收获的喜悦是无限量的哦!

有很多老师告诉我“看着自己的成绩得到学员的认同,自己的进步得到老师的肯定,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坚信:

只有不愿做的,没有做不到的。

虽然25天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而接下来的12天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感悟还很多,思考还很多,收获还很多。

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我希望再跨越12天之后的您们都有质的飞跃。

同时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辅导工作的支持,希望您们能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好在以后的工作不断地完善、改进!

在此向你们致敬!

祝大家开心!

现在就让我们中途回头看看自己在第四、第五模块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后面的路途加油助威吧!

 

一、阅读测试区

1、模块四阅读测验

(1)满分40分,100名学员有99人参加测试,满分的学员有居多,总体成绩很好,对大家提出表扬,希再接再厉!

(2)未参加测试的学员有:

唐勤模块四测试分数分布如下图所示:

模块四

2、模块五阅读测验

(1)满分20分,100名学员全部参加了测试,模块五测试分数分布如下图所示.:

模块五

二、 学习讨论区

模块四《积累课程资源,增强课堂实效》

本模块主要讨论的是关于教学资源的收集问题。

由于本模块没有作业,从测试和讨论情况来看,完成的整体情况不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学资源可以突破教材本身,在这众多的课外资源中,网络是被教师普遍所接受和使用的最便捷的资源来源。

在此模块讨论中,绝大多数老师能够保证最少发表一个主贴和两个回复贴。

而且,抄袭现象有所缓解,值得发扬。

(1)获精华帖的学员有:

韩国艳张春华赵忠桂赵林山吴晓眉对这些老师表示祝贺!

希再接再厉!

(详见附录)

(2)未参加讨论的学员有:

 尹丽娟 阿斯木吐拉 唐勤   张淑君 

模块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否恰当》

本模块的讨论是在前一模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选课题的需要,将从网上所获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加工设计,难道相对较大。

从阅读测验、讨论及作业来看,较前都有很大的进步。

(1)获精华帖的学员有:

王新年陈雪莲 李永晖蒋冬梅张春华

(2)未参加讨论的学员有:

 李昌东周淑慧

二、 作业区

模块五的作业为:

制作演示型课件。

作业要求:

1.包含五个以上幻灯页面;2.第一张封面幻灯片中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其中主标题为选题名称并设置为艺术字形式,副标题为单位及姓名;3.包含一张以上的图片;4.包含至少一个音频文件,并设置成单击时插放;5.第二张幻灯片的切换方式为“垂直百叶窗”形式;6.演示文稿文件名为“yanshiwengao.ppt”;7.将整个myppt文件夹打包命名为myppt。

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没有将声音文件和ppt放在myppt文件夹下,导致声音不能播放。

还有部分老师的文字和背景颜色相近,使得文字看不清楚。

(1)本班100人,共上交作业数90份,创历史新低。

在此很感谢各位的辛劳付出,希继续努力!

(2)很多学员能够按要求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模版、色彩搭配合理,且音视频、图片等材料选择巧妙,与实际教学活动配合得当,不仅是一份课件,而且是一份值得欣赏的作品。

请继续努力!

课件优秀的学员有:

王新年徐锦瑞邢玉亮蔡爱霞蒋冬梅夏锦茹徐春晖

(3)未参与课件设计的学员有:

沙塔尔牙生牙合甫杨璐嘉阿依木古丽李媛媛阿斯木吐拉张玲古丽旦刘星李昌东希这些老师在努力!

 

1、平时登录平台时,先看看“公告区”的提示,有空也可看看“班级讨论区”。

2、大家有问题可以到“班级讨论区”去发帖,很多老师都在“班级讨论区”中积极探讨问题,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也希望您来参加班级讨论。

3、没有按时交作业的老师,请保存好作业,到第八模块时再补交作业。

每个模块的讨论作业没有完成的老师您可以现在到相应的模块中补做。

4、有些学员反映阅读测试不好做,有些题答案在阅读材料中没有,或者对有些题的参考答案有歧义。

对于一些题目也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方式来完成,例如和本校其他学员或者我们这个班的其他学员之间进行探讨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辅助性信息,相信这样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即便是前面阅读测试成绩不好,也不用灰心,测试在总成绩当中只是一部分,况且现在才到模块五,只要认真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

5、学习成绩方面:

学习态度就包括登陆次数,在线时间,发帖数量等;学习过程包括能否参加全部各模块学习,完成全部作业。

任务完成包括个人资料完善、讨论、作业、阅读测试的成绩。

所以大家的成绩包括多个方面,即便是某一个模块测验完成情况不好也不用灰心,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打分都是会尽量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不会过于苛刻的,你只需要完成好其他模块就可以了。

如果你耽误了某一模块的学习也不要紧,在培训各模块结束后我们会集中提供一次补交全部作业的机会,到时候各模块会重新开放几天时间,所以你现在可以做好保存在你的电脑或者U盘中,到时候再集中补交就可以了,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之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只要认真参加了培训,95%以上的学员都能顺利结业,毕竟60分以上就是合格了。

85分以上就是优秀,优秀率至少也能达到20%以上,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

妥善安排好时间,认真参与学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为教学保驾护航

由韩国艳数学发表于2010年09月27日星期一20:

52

如今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

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资源都是有效的数学教学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我时刻擦亮双眼,善于从各个方面收集信息,并进行筛选,使之成为数学课堂资源,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服务于我们的课堂。

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的:

一、从教材中教学的知识点中采撷

  1、挖掘知识点的背景材料

数学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就可结合数学知识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闻等引入课堂

2、开发知识点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

绝不只是“纸上谈兵”,它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例如:

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

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

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二、从多彩的生活中采撷

   1、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生活中有许多材料是我们俯拾便是的数学教学资源。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把商店的各种打折、赠送等的促销广告带进了课堂,用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在实际的演算中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除了老师的寻找以外,同样也可创造机会让学生为数学课堂“添砖加瓦”,在课余进行一定材料的收集、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等。

      2、创设生活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

在"旋转"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

你们见过小小的风车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旋转。

让同学举出能够转动的物体,例如车轮、水车、风力发电机、飞机的螺旋桨、时钟的之争、游乐园的大转盘……他们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旋转的世界,引出"旋转"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三、从学生课堂活动中采撷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童心、童趣都具有可挖掘的课程价值。

从学生中顺手拈来,简单、务实,正是主体作用的回归。

从学生的活动中捕捉资源:

  1.在观察中捕捉动态资源。

   在教学活动中,我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体态、动作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学习方式与习惯。

  2.在提问中捕捉即时资源。

  在提问中既能捕捉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也能捕捉到困难学生“卡壳”的关键点。

  3.在练习中捕捉理解资源。

   课堂当场练习以及课内学生上黑板演示可以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途径、符号及其数学语言的准确应用、计算的正确性等对课堂知识理解程度的活资源。

  4.在讨论中捕捉隐性资源。

  课堂小组讨论,我时常以普通的一员参与交流,学生的思维相对更加活跃,顾虑也少一些,他们会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疑问,这样就能捕捉到全班共同讨论时,不能发现的一些课堂隐性信息。

  5.在讲评中提供矫正资源。

   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能针对性某些题目的解题方法或有关概念进行讲评时,学生常常也会反馈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资源。

四、从媒体资源中采撷

   1、利用报纸资源。

   我时常用数学的眼光看报纸,那么报纸上就有我们许多可以选择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我教学“条形统计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就把《新华日报》上介绍的张家港的经济发展编写到教材中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2、利用电视资源。

   电视节目为学生喜闻乐见,从电视中选择有意义的素材,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资源。

我看电视收集了一条信息,即“回收一吨废纸,通过加工处理可以再造新纸800千克”。

我针对学生不爱惜纸张和随便乱撕纸片、乱抛纸屑的坏习惯,数学课上编了一道应用题,学生通过这道题有了惊人的发现,从此我班教室的墙角多了一个收集废纸的纸箱,随手乱扔废纸的习惯逐渐得到了改变。

我班学生还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倡议,在学校德育处的支持下,很多班级都积极响应了,很快校园里学生中变废为宝的行为成了一种时尚。

  3、利用网络资源。

例如在教学完统计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几个喜欢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制作成条形统计图;或收集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情况再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了解气温的变化情况。

 

五、到其他学科中采撷

 学科综合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学科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内在有联系的。

从其它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如教学百分率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来体验一下成语“百发百中”的意思。

   但在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中,也有一些值得我去思考的地方:

   1.在收集报刊、杂志、教学参考用书、教研论文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料时,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整合、加工,这样才能取其精华,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很好的作用。

   2.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在与同事们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讨论中、在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中,要有敏锐的头脑和认识问题地的预见性。

这样就需要结合课堂实际,并坚持长期搜集和积累。

  总之,教学资源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中,有教材,有“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人材”——学生自身的认知资源等。

我们不但要用好教材资源,而且要勤于思考开发出适合时代、学生个性需要的学生资源,而且要勤于思考开发出适合时代、学生个性需要的学习资源,让课堂凸显出生命的活力!

!

!

如何积累课程资源

由吴晓眉语文发表于2010年09月26日星期日00:

08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媒介所搭建给我们个人的信息通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加之新课改的推行,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想真正把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美好设想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资源,挖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课堂的容量,夯实课堂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

   一、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教参,参透知识点和重难点。

课前备课是积累教学资源最主要的途径。

   二、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并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改使用。

   三、多读书,及时做笔记,并根据课堂情况援引材料。

   四、让学生自己做读书笔记,在课堂中寻找同类主题对比阅读。

或者让学生写课后反思,达到由此及彼的知识迁移。

   五、以集体备课或同事间请教的方式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补充自己的资源。

   六、及时反思,在反思中积累总结,弥补欠缺。

   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比如:

其一,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低于老师的预期,精心准备的资料或教学环节反而成了学生理解的障碍,造成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但时间一长,我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了充分的认识,会自觉降低难度,以适应学生的水平。

其二,我校学生均配发了与语文教材相配套的自读课本,本来是很好的比较阅读的资源,但课时限制使得不能物尽其用,颇为遗憾。

后来只好针对某些重点篇目或引起学生共鸣的文章来指导阅读,其他作为学生积累字词句篇的素材。

   

做积累的有心人

由赵忠桂科学发表于2010年09月26日星期日22:

31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积累的:

    1.“吃”透教材。

科学教科书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实用的教学资源,因为在教材中有很多实验本身,无论从材料的选择,还是实验的过程都是最优化的。

比如:

种子发芽实验,教材中选择的是绿豆,这就证明绿豆种子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发芽是很快的,事实也是如此。

所以,钻研教材,用教材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积累。

     2.“玩”透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在外行人看来好像就是跟孩子们玩儿,今天用食盐做实验,明天又用面粉做实验。

这样在不断做实验和改进实验的过程中,就积累了教学资源。

     3.从学生那里吸取教学资源。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寒暑假家长们都喜欢带孩子们出去旅游,在这期间,孩子们就会收集到各种科学课中能用到的视频、图片、实物等资源,这时就可以从孩子们那里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

    4.图书和网络是教学资源收集和积累的最简便的形式,同时它们又是效率最高的途径。

     5.在交流中收集教学资源。

很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就是一种无价的教学资源,在与他们交流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是教学资源的无形的积累。

     在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

教材中很多实验材料是我们本地没有的。

我的解决办法就是:

课前通过反复的实验,为学生找到既不影响实验结果,又在生活中常见的替代品。

 

           

         多媒体课件,让人欢喜让人忧

由蒋冬梅语文发表于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18:

09

     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图片(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称为多媒体素材。

它们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使用各种媒体素材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点。

素材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准备,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

根据所给材料,三个案例中的教师所用的多媒体课件都有失当之处:

案例一中的教师将课件当图片展示用,内容太多,只图了热闹,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案例二中的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由于反复停顿,占用大量时间,影响了上课的效果;案例三中的教师设计的课件主题不明显,反而误导了学生的想法,并生搬硬套与讲课内容相符,反而使自己尴尬。

除了上面三位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的失误,我想到了以下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误区:

1、            动画影响上课的内容,当蹦蹦跳跳的小动物引出重点内容时,结果学生们大多数在研究活泼的小动物,而忽略了文字打出的总结出的重点内容。

2、            上公开课,老师都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是热闹了,但却把老师这个最重要的媒体的作用给忽略了。

当然,作为现代教师,我当然也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因为多媒体课件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增加课堂容量。

我非常喜欢用课件上课,当然,上课过程中,三个案例中的失误我基本出现过。

开始,自己对计算机运用不熟练,还有对所下载的课件没有认真修改,上课中发现课件内容与自己的学生水平有差距,反而使自己手慌脚乱。

记得以前上英语课中的一般现在时,我引用了洪恩教学光盘上的一段小动画,来引出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并总结了时态的规律,结果大多数学生只对小鸭子Careless的感兴趣,却忽略了我强调的时态的用法。

这些学生现在已经毕业了,有时聊天,他们还是记得那只粗心的小鸭子,却对一般现在时早已忘记了,这是不是有点好笑。

所以,在以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只用与上课内容相关,有用的,尽量少用混淆视听的动画,尽量少出失误。

   正如所学材料中所说,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来准备,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内容的素材。

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

有人戏说:

教小学的老师只剩小学文化,教初中的老师只留初中文化……这句话里的内容也是对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提醒。

 

恰当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由张春华初英发表于2010年09月29日星期三21:

53

对三位教师的评议:

      第一位教师使用课件不恰当在于他在简单的播放图片,而忽视了教师的在课堂的主导作用、教学的内容、目的,成了课件的奴隶。

      第二位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够熟练,没有应急措施,调控课堂能力差,造成了不必要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三位教师课件设计的不够合理,导致了预计的教学目的失控,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使用课件的误区:

<1>大家普便认为“公开课”就是课件课的大比拼,没有多媒体课件就不算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这也许与州县级讲课赛要求用课件上课导致的。

<2>课件课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教师喜欢上它',但往往忽略了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课件使用的效果及反思:

     我在偏远农村执教多年,也由于自身的原因,使用课件上课的机会相应也少一些,但有时使用也感受到它的好处甚多。

如在上七年级上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时使用课件上课一张张地图、有趣的动画片、音频、视频课件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乐趣,教师适时调控课堂,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课件课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学生、教法、学法进行很好的研究,并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过渡自然,教法灵活多样,恰到好处。

我认为每节课不在乎媒体运用的多少,而在乎课件产生的课堂实效性的强弱,教师驾驭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能力。

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由王新年语文发表于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12:

52

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由王新年语文发表于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12:

52

请阅读案例材料《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否恰当》,然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结合案例材料分析指出这三位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否恰当?

为什么?

  2.除了案例材料之外,您还想到了多媒体课件还有哪些使用误区?

请举例说明。

   3.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吗?

效果如何?

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多媒体课件使用故事。

     

     这三位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失恰当.案例一<<时分>>,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展示教学的内容,这本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是如果展示钟面的幻灯片就有十多张,太多了.还有,老师让学生一堂课都在观看一张张精彩的图片的话,老师的主导作用从何体现?

     案例二<<统计>>,感觉较滑稽.热热闹闹开头,匆匆忙忙收场.课程进行中,不知是上课老师上课,还是微机老师上课.课堂流程每每被打断,老师完全依赖课件上课,课件一旦出现问题,老师又没有熟练操作的能力,势必会失去教学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案例三<<连加,连减>>,用课件来创设情境,很好.但课件中小朋友手中的5个气球一起在空中消失,而让学生明确连减的概念,显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制作课件时考虑周全一些,教学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课件的使用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课件使用误区,一是使用不当.有次我听了一节化学公开课,<<海水提溴>>,开头播放了一个短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了海水提溴的成果.接着应该讲到提溴的过程吧,可是课件却没有很好的演示.二是误导,冲淡主题.一次我听一位语文老师讲<<逍遥游>>,可是开头用了FLASH制作的课件<<二泉映月>>,悲悲戚戚,很难和课文内容相融合.还有就是以上三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较常见.

  我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一般是在讲作文时,复习课也常常使用.有时讲读课的第一课时来营造一种情境,或是认识某中现象,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比方说上<<神奇的极光>>时,学生看到极光的图片,立即被吸引了,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课件要合理有效运用

由李永晖语文发表于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20:

47

我觉得这几位教师在教学课件的运用上都不恰当,都不能有效合理运用。

案例一:

教师将所有内容都运用课件展示,图文并茂,本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是图片太多了。

将抽象思维也用形象化的图片代替了,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所以课堂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课堂效果不显著。

一切热闹完了就完了,没有跌宕起伏的环节,没有学生的思考讨论,没有笔记,学生太轻松了,不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忽略了教材内容和整体教学目标,任何媒体的选择使用都应该结合教学内容。

从学生这一具体对象入手。

这是数学课,不是美术欣赏课。

案例二:

课件的有效运用和老师的自如操作都是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的前提。

可是本是可以用一句话提问解决的问题,老师却是画蛇添足,用课件取而代之,弄巧成拙。

可以明显看出这位老师对媒体使用准备不充分,对自己运用媒体的技能和程度考虑不够。

电脑代替教师提出了一个个问题,整堂课变成学生和电脑的互动,教师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的理念。

整堂课停顿了很多次,学生鸦雀无声,老师不能随机应变处理问题,这真是舍本逐末。

教师不能很好的应付突发状况,此时,如果教师能够放弃多媒体,和学生进行交流,效果会更好。

没有考虑到课堂是师与生与教学资源间的对话。

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也是教师个人素质的一个体现,要强化自身技能素养,也是适应新课程的一个要求。

课件并不是多多益善。

 

 案例三:

教师的设计出发点是好的,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可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导致问题和自己的预设相差甚远,真是不该有的现象。

这也可以看出来老师对学生还考虑不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抽象思维受一定限制,教师教学的时候忽略了学生认知接受能力程度的思考。

课件的使用只会让学生联想到9—5=4的思考,一般不会或很难联想到9—2—3=4。

教师要是成设计成先吹走2个,再吹走3个那不就肯定让学生得出9-2-3的结论了吗?

我想我们要根据课堂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运用课件,不能盲目运用。

   我用多媒体上课的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问题。

比如:

多媒体制作的比较精美的时候,学生上课很活跃,但是课堂也很乱,因为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让他们将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也就没有精力和兴趣去进行逻辑思考。

所以看似课堂很热闹,其实是空热闹。

因此,我觉得课件制作要简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最主要的是实用,避免追求表面,更不能画蛇添足。

课件要在关键的时候起到时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