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598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docx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0级

本科课业论文

论文题目: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到康德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工商管理系

专业:

审计学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形而上学的形成,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到康德的形而上学,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期形而上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成为神学,哲学是最初的,本原的。

所以这不是人所能掌握的,而是神圣的,它超出了人的控制范围。

并在这基础上研究运动与不运动的对象,通过对本原等的介绍进一步发展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

两位学者进行了不断的研究。

康德首先对只是进行的分类再进一步到批判的构建形而上学,把对事物的认识分为本质和现象认识。

并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详细的解释了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

神学、本原、灵魂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onthemetaphysics,aristotle'sthefirstfromkant'sphilosophyofthemetaphysical,wecanseeinthedevelopmentofmetaphysics.aristotletheologyandphilosophytobeputonthebasisofthemotionandobjecttodevelopingfurtherasmetaphysics.kantametaphysical,theestablishmentoftheessenceofthingsandphenomenaareknown.

Keywords:

theology、principles、spirit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II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5

神学就是哲学5

形而上学的由来6

对本原的讨论9

对灵魂的研究10

第二章康德的形而上学11

康德对知识的分类11

批判的构建形而上学15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8

第三章结论21

参考文献24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神学就是哲学

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

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

从知识的等级开始,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按等级分成:

感觉、记忆、经验、技术到智慧。

而智慧,一般意义上成为“哲学”。

但不是所有的智慧都是哲学。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最高的智慧。

关于研究最初的本原和最初的原因的。

首先,哲学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好奇、闲暇、自由。

对最初的本院和最初的原因的探寻需要对它的追求心理及闲暇和自由去探索。

科学(哲学)每前进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它的权威在科学(哲学)前进的历程中不断被削弱。

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结果是自身的衰退。

如果除宗教外,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更高的价值,则今日人们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的确应当为之惋惜,因为大众抛弃了宗教,也就抛弃了更高的价值。

他们只得被囿于现实世界之中,而与精神世界隔绝。

幸好除宗教外,还有哲学能够达到更高价值,人不需要绕圈子,经由祈祷和仪式。

人经过哲学达到的更高价值比经由宗教达到的更高价值,内容更纯,因为其中不掺杂想像和迷信。

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

这是合乎中国哲学传统的。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

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份。

因为哲学是最初的,本原的。

所以这不是人所能掌握的,而是神圣的,它超出了人的控制范围。

人是这本原的最初的原因所创造的,所以不能是人所有的,而是神圣的。

哲学是对神圣东西的探讨,或是为最大的神所有。

因此,亚里士多德也称哲学为神学。

形而上学的由来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metaphysics”。

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onFirst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

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

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

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

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

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

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

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

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亚里士多德根据知识的目的,知识的对象和性质再一次对知识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哲学的含义。

“哲学则以单纯的存在或作为存在的对象,并要证明它是否存在以及是什么?

”单纯的存在即存在自身,不是存在的表现形式或衍生物,就是它自身。

所谓的beofoneself。

为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即仅仅为了追求探索这个知识本身,不是为了去运用,为了知道,明白这个知识,这种知识叫“理论知识”。

理论的知识也可以叫思辨知识。

理论知识中,研究能运动的又可分离存在的东西的知识叫物理学,也就是自然学。

研究不运动也不能分离存在的东西是数学,而研究不运动但又能分离存在的东西是神学,即亚里士多德所称的“第一哲学”。

亦后人所翻译的“形而上学”,可分离存在即可独立存在,它的存在不依赖于其它存在。

永恒不灭,可独立存在,即世界的最初原因,本原。

所以哲学应该是高于数学和物理学,不可独立存在的事物后面肯定有个作为依赖的存在,可运动的存在后面有个永恒的不动。

哲学就是最高的,应该最受重视。

亚里士多德通过知识的分类确定了形而上学的含义以及地位。

对本原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从对本原开始讨论,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的。

本原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事物要生产,要有个基础性的存在,称“载体”,能够生成某个特定的事物,是由于有形式,形式有具体和非具体的区别,又出现短缺,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本原应该有三个,即载体、形式和短缺。

又引出四因说和潜能与现实说。

“本原的意思或者是事物中运动由之开始之点。

事物最初由之认识的东西也被成为此事物的本原。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开始讨论“存在”,因为它研究存在,所以是本体论。

存在的意义或者就偶性而言,或者就自身而言,存在的意义也有多种。

存在表示真实,不存在表示不真实。

形而上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存在,那么形而上学研究什么样的存在呢?

“作为存在的存在”“onheon”,即是研究的存在存在本身,而不是其外部的表现形式或是它的产生物。

“存在有时表示潜在的存在,有时表示现实地存在。

”存在也有个原因,有个存在的本性,而这个内在于主体中,作为第一位存在的,即是“实体”,然后亚里士多德集体研究了实体,为给实体下了个定义,实体属于最底层,不能用其它事物来说明,也不依赖于其他事物,有独立的特点,而且是具体的,要是“这一个”,所以个体才是实体,普遍不是实体。

实体不属于属性,属性是普遍的。

一个实体内部性质可变,数量上保持单一,根据其定义,形式是实体,因为它决定物体是“这个”物体,个体是自身的实体。

后面亚里士多德又把实体分为三种,两种是自然的,一种是不运动的。

不运动的实体肯定是永恒的,因为永恒,所以这个实体不是质料和潜能,而是现实性,是纯形式的,也就是“善”。

永恒运动的原因,第一推动着,第一因。

是所向往的最高的存在,至高无上,这个实体就叫做“神”,这个“神”不是宗教神而是哲学神。

是形式因,动力因,所为因三者的合一。

自在自为,不需要任何质料。

这样亚里士多德构建了他的神学。

对灵魂的研究

“灵魂是在公理意义上的实体,它使有关的物体是其所是,灵魂是在自身内具有动静本原的自然物体的形式或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种实体,且是种形式,是本质。

无论是本体论知识论、政治伦理论,还是思辨的哲学、实践的哲学,都离不开灵魂学说。

没有灵魂说,也就没有这些哲学的内涵。

或者说,这些哲学理论都是在灵魂说之上生长起来的。

所以,要了解西方哲学的产生形成,揭示和理解西方哲学内涵的奥秘,掌握希腊哲人们的灵魂说则是其中的关键。

因此,我们不妨借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评论,将希腊人的灵魂说称之为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

事实上,文艺复兴以来哲学家们的理性论(和非理性论)、意识论也是从希腊哲人的灵魂说演化而来,也可以说是灵魂说的“金蝉脱壳”的结果。

有生命才能有灵魂,灵魂要在它特定的躯体之中,灵魂是现实的,但灵魂的能力是潜在的。

灵魂可分为三个等级,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类的灵魂也就是理智灵魂,可以说灵魂具有理性,或者说理智是种灵魂。

理智有被动和主动之分,被动的理智就是种思维能力,不能脱离肉体单独存在,是可灭的,而主动的理智指理智自身,是种存在而非一种能力,不和肉体一起,是永恒的,不灭的。

主动理智是其自身,理智自身是思维对象,所以得出结论:

“思想就是对思想的思想”。

第二章康德的形而上学

康德对知识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又对知识进行定义、分类。

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知识,而康德从如何获得知识,如何保障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用“批判”证明了形而上学并非真的知识。

感性,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感性”:

“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纯粹感性。

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表象”[2]。

感性作为一个哲学用语似乎太玄奥了,但作为文学用语就容易理解了。

“感性”写作是为了激发某种感性,而不是“知性”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写作态度。

“感性的文字”则是那种感性写作,文字里充溢着某种感情的语言,有如涓涓细流微微道来,有如激情澎湃滚滚袭来。

通俗的讲就是:

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的美丽女性“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

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

康德说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

哲学史上关于“知性”的说法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知性”概念的恐怕是柏拉图。

他将知识分为想象、常识、科学和数学知识、哲学等四种;相应这四种知识,人也具有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种心理状态或认识能力。

亚里士多德把知性称为“被动理性”。

他认为整个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被动理性、主动理性。

被动理性是与感性知觉相关联的理性,它赋有处理感性材料的职能,不能离开感性而自存。

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明确地把思维区分为理智和理性两个阶段,库萨的尼古拉则把认识区分为感性、知性和心灵。

近代以来的洛克和斯宾诺沙都有把理性作进一步区分的不同表述,沃尔夫等人也曾经给知性和理性下过定义。

而康德则把“知性”理解为主体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

黑格尔则指出了知性思维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同一性、坚定性、明确性、分离性等特征。

由此知性开始被理解为具有某种主动的品格。

知性思维作为认识辩证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环节和相对的独立阶段,曾经引起过我国理论界的注意,但后来由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而无法对其深入进行研究。

经验的认识跟感性的表象并不是同一回事,而人在形成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时,也还未能马上就从事物的全体上和从事物的内部矛盾上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过程中,客观上存在一个螺旋式由低向高的不同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知性思维跟理性思维混为一谈。

知性思维就其超越感性的具体而言,跟理性似乎颇有一致之处;但其在把握对象的方式、过程以及所涉及的范围、层面上,却又明显地不同于狭义的理性。

正确地界定知性思维,是把握理性思维不可或缺的方面。

那么知性思维究竟是什么?

这是考察知性思维时首先面临的问题。

在学界的讨论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往往不相一致。

一些论者把知性思维主要归结为某种知识形态,有的研究者则把它只理解为思维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等等。

这些见解无疑各有所见,但同时又不免有偏于一端之蔽。

如果我们对知性思维作一个总体上的鸟瞰,那就不难发现,知性思维事实上是一个由多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

出经验外,独立于经验,独立于感官的一切印象。

这种知识叫验前知识,即先验知识(aprior)。

“当验前知识没有和什么经验的东西和它相混杂,就是纯粹的。

”为什么一切知识不是来自经验呢?

因为来自经验的知识无法保证其普遍必然性。

于是康德把知识分为质料和形式,质料从经验中得来,但并不等于经验,是后天的。

而形式来自于我们心灵自身,是先验的。

那么先验是如何能够使后天的经验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的?

质料和形式如何沟通?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主观如何符合客观。

认识如何符合存在?

康德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翻转过来:

对象如何能够符合我们的认识?

经验之外的任何东西我们无法认识,但经验内的我们便可认识,质料是经验内的,对象是经验之中的,认识的对象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所以认识就是自己创造的。

虽然质料的来源是自在的对象,在认识之外。

但质料本身是认识之内的,是认识的对象。

所以对象符合认识是可能的。

人的内在的结构都是先天的。

人用这些先天的认识结构去认识客观世界,康德得出结论:

人不能认识自在之物自身,只能认识事物显像出来的。

批判的构建形而上学

得到知识后,需要进行批判,即检查检验,来判断其是否为真的知识。

一切知识要表现于判断,不能判断的不算知识。

判断分为两种。

分析判断及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是先天的,具有普遍必然性。

谓词是包含于主词里的。

综合判断是后天的,是经验的,谓词不包含于主词中,分析判断无法产生心的知识,综合判断无法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所以要产生新的真的知识,要即具有普遍必然性又要具有经验性的判断,即先天的综合判断。

先天的综合判断才是知识。

数学知识是靠直观靠经验得来的,而且又是个综合判断。

所以数学知识是真的知识,物理学是具有先天性的最高理由,是先天的。

但也是综合形成的判断,所以物理学也是真的知识。

形而上学,即不是综合的,无法证明这样的知识普遍必然性存在着。

所以康德得出结论:

形而上学无法以先天的综合判断表达出来,不是真的知识。

康德指出了“形而上学的错就在其武断地定论”。

康德不仅用批判指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存在的问题,还重新构建了形而上学。

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形而上学做出了全新的诠证,通过这个诠证,康德表明,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如果可能,那么它的关切已经从存在本身(物自身)转向经验现象条件的批判。

所谓近代哲学的转向只有到康德的批判哲学才真正完成,因为它彻底放弃了古希腊传统形而上学的关切,将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整合为一体,使形而上学受到人类认识的约束。

在这个基础上,康德诠证,道德法则也需要一种形而上学来提供先天的原则,而这样一种形而上学就是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形而上学仍然是批判的,它不仅是通过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而达到的,并且也受这个批判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纯粹理性批判的限制。

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肯定性的作用在康德哲学内仅限于其哲学的两大领域,即自然和自由,或者换言之,批判的形而上学只有在康德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有其根据并得到证明。

这一思想前后一致地贯彻在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判断力批判》的整个康德哲学之中。

向来的康德研究虽然重视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基本上局限于理论哲学的范围,对道德形而上学的研究也独立于理论哲学,而从宏观的角度将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并且肯定其积极的现代意义,则尚付之阙如。

正像康德哲学中的其他基本概念一样,批判的形而上学也有多层意义,遑论科学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原本就生效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而这里之所以说“多层”,乃是旨在表明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这些不同意义属于同一个基本学说的不同层面,因而是内在一致的。

于是,本文的任务首先是分析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学说的几个层面,其次检视和梳理它们在康德哲学里面与科学和道德,以及与批判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的关系,最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诠证批判的形而上学内在一致的基本意义,并进而探讨这种形而上学所开启的现代意义。

康德将自己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称为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而与之相对照的,亦即康德所要取代的形而上学乃是一种独断的,因而是非批判的形而上学。

①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理性,如果理性的运用仅仅限于经验,那么理性就有其适当的效用。

但是,理性的倾向和性质是要追求更高的条件,也就是要求更高的统一性,而这种事业在理性本身又始终是难以完成的。

独断的形而上学及其所有问题的渊源皆在于此。

理性“因此就陷入含糊和矛盾之中,就此它固然能够推测,它必定在某处是在一些藏而不显的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它不能发现它们,因为它据以进行的原则已经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不再承认任何经验的检验。

这些无尽冲突的战场就是形而上学”②。

诚然,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的这句话点出了独断的形而上学的致命问题,却具有描述的特点,因为所谓独断的形而上学在批判哲学中是必须通过规定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经验可能性条件而得到明确的规定的。

就先天感性原理和知性原理两者而论,对规定理性的超验的运用因而确定某种形而上学乃属独断的这一点而言,前者更具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验感性论不仅奠定了经验知识的基础,也确定了经验知识的范围,而且划分了独断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界限。

所以,当康德在《先验辩证法论》中分析各种先验的幻相时,要时时回征《先验感性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康德并不用“独断的形而上学”一词来统称以任的一般哲学,而基本上是指合理的(理性的)心理学、合理的(理性的)宇宙论和合理的(理性的)神学,一方面固然在于沿循传统的规定和沃尔夫既有的体系,而另一方面乃在于强调形而上学的本意,这就是寻求某种最终的根据和最终的原则。

在康德看来,独断的形而上学无论为思想、为现象还是为一切可以思想的对象提供的那种绝对统一性,都是连自身的根据都成问题的幻相。

与此相对,如果一种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它不但应当胜任诠证这种最终的确定性和最终原则的最终统一性的工作,而且自身也必须是有根据的。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哲学知识是从概念得来的理性知识,数学知识是从概念的构造得来的理性知识。

哲学知识只是在一般中看个别,数学知识是在个别中看一般。

纯粹数学知识的实质和它同其他一切先天知识相区别的特点,在于决不是通过概念得出来的,而永远只是通过构造概念得出来的。

构造一个概念,意味着先天地提供出与概念相对应的直观。

数学在命题里必须超出概念所达到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直观所包含的东西,因此,数学命题都是综合的,永远不能、也不应该通过概念的解析也就是通过分析来得到。

不单纯根据概念,同时也根据直观,从而产生先天知识。

最后,在哲学知识上,产生先天综合命题,这才成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

分析法是人追求一个东西,把这个东西当成是既定的,由此上升到使这个东西得以成为可能的唯一条件。

在这种方法里,人经常只用综合命题。

一切数学知识的特点是必须首先在直观里提供它的概念,然而这种直观是先天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经验的直观,而是纯粹的直观。

人的直观只有按照一种方式能够先行于对象的实在并且成为先天知识,那就是它只包含感性的形式,这种感性的形式在人的主观里先行于人被对象所感染的一切实在印象。

这样的直观就是空间和时间,它们是纯粹数学的一切知识和判断的基础。

几何学是根据空间的纯直观的,而算学是在时间里把单位一个又一个地加起来,用这一办法做成数的概念。

纯粹数学,作为先天综合知识来说,它之所以是可能的,就在于它只涉及感官对象,而感官对象的经验的直观,其基础是空间的和时间的纯直观,即先天的直观。

这种纯直观之所以可能作为基础,就在于它只是感性的纯粹形式,这种感性形式先行于对象的实在现象,在现象中首先使对象在事实上成为可能。

然而这种先天直观的能力不涉及现象的质料,也就是说,不涉及在现象里构成经验的感觉,它只涉及现象的形式——空间和时间。

人的感性世界一切外在对象必然要极其准确地同几何学的命题符合一致,因为是感性通过它的外直观的形式(空间)才使仅仅作为现象的这些对象本身首先成为可能的。

自然就是物的存在,这是就存在这一词的意思是指按照普遍法则所规定的东西来说的。

从质料方面来说,自然就是经验之一切对象的总和。

自然的本质,就是经验的一切对象的合乎法则性,而就其是先天地被认识来说,它又是经验的一切对象的必然的合乎法则性。

 关于物的经验知识,只有按照主观法则才有可能,而主观法则对于作为可能经验之对象的物也是有效的。

当一个事件被知觉到的时候,它总是按照一个普遍的规则而与它由之而发生的、在它之先的什么东西有关,假如没有这一条法则,一个知觉判断就决不能算为经验;或者说,经验告诉人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一定有一个原因,这两种说法是完全一样的。

在经验的东西之外,并且一般说来,在给予感性直观的东西之外,还必须加上一些特殊的概念,这些概念完全是先天的,来源于纯粹理智,而每个知觉都必须首先被包摄在这些概念之下,然后才借助于这些概念而变为经验。

经验的判断,在其有客观有效性时,就是经验判断。

但是,那些只有在主观上才有效的判断,康德称之为知觉判断。

知觉判断不需要纯粹理智概念,而只需要在一个能思的主体里进行逻辑的知觉连结。

然而经验判断除感性直观的表象之外,还永远要求来源于理智的特殊概念,就是由于这些概念,经验判断才是客观有效的。

纯粹理智概念的职责在于给一个直观规定出它能够供判断之用的一般方式。

从直观抽象出来的一些概念,需要再加上一个包摄这些概念的纯粹理智概念,只有这样连结为客观有效的判断,这些综合判断才是可能的。

第三章结论

亚里士多德把对存在的形式中发生的内容的研究称为物理学,把对存在的形式自身的研究称为在哲学之后,他这种把物理学和哲学分开的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形式对应于物理学的形式化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形式上的对应,使形而上学不断接受来自于物理学的批判,也使物理学不断的接受形而上学的反思,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这一对应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不断从形式上完善。

作为对形而上学知识形式之可能的反思,导致了形而上学形态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在不断反思物理学和力图证明形而上学对存在的证实以证明形而上学存在的必然性时,物理学本身的内容已成为不可脱离的形而上学性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

“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

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

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

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