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052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docx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复习点拨

【学习导航】

      在复习热学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到几个物理量的概念:

如温度、比热、热值、热量、内能等,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单位;要理解的物理规律有:

物态变化的规律,燃料燃烧放热,Q=cmΔt,内能改变的方法,内能的利用等等;学会利用相关条件解决热学问题,通过解题加深对热学知识的理解;技能要求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重、难点点拨】

1.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

测量的要求不同,对温度计的选择也不相同。

各种温度计及其使用要求:

寒暑表:

因室内外温度变化不大,所以范围是-30~50℃,最小刻度为1℃,所用液体是酒精或煤油。

体温计:

人的体温的变化范围较小,但测量准确程度要求高,所以使用玻璃管有缩口的水银温度计,且内径很细。

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是0.1℃。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

有酒精、水银或煤油温度计。

因为酒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点是78℃,所以用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温度,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9℃,所以在寒冷场所不能用水银温度计。

2.物态变化与吸放热

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

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分子的势能增加了。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既增加了分子的动能又增加了分子的势能。

我们平时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含义是在物体分子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动能增加的缘故。

“物体内能增加,则温度一定升高”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液体沸腾的过程,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是否到达熔点、凝固点或沸点。

②是否能够继续吸热或放热。

3.区分温度、热量及内能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看,它是表示某一时刻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由于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任何一个时刻物体分子的运动状态都取决于温度。

当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的动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增加。

当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做功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易错题分析】

1.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例1:

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步骤是:

                               

A.选取适当量程范围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C.观察温度计的液柱不再升高时读数

D.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首先估计液体的温度,然后选取适当量程范围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当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读数。

正确的步骤是B、A、D、C。

例2: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合格水银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为【  】

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大

B.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大

C.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玻璃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上升。

由于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所以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会比粗玻璃管上升得多。

由于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温度相同,所以示数应相等。

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

所以D是正确的。

例3:

一只刻度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为84℃。

若把它插在某液体中的示数为24℃,那么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是【  】

A.20℃   B.25℃    C.16℃     D.30℃

[解析]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摄氏度。

这只温度计的“4℃”相当于标准温度计的0℃,“84℃”相当于标准温度计的100℃。

这只温度计上“4℃”和“84℃”之间有84-4=80格,每一格对应的温度值,即最小刻度为:

100℃/80格=1.25℃/格

此温度计在某液体上显示的温度是“24”,在“24”和“4”两刻度间有20格。

所以此液体的温度应为1.25℃/格×20格=25℃。

故此题应选B。

2.有关物理量的问题

例1:

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则剩下的汽油【  】

A.比热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和热值均不变

C.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比热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

比热大小与该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吸热还是放热等均无关。

热值也是如此,它是燃料的一种性质,表示了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

   例2: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冰块,温度均为-15℃。

甲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乙静止于1000米高山顶峰处,这两个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甲的内能大   D.乙的内能大

[解析]机械能包含动能和势能,两冰块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比甲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两冰块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

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热量就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解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含有”。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不能说成是传递温度。

秧苗过夜灌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大,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

所以正确答案应是A。

3.有关物理规律的问题

例1: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A是可能发生的。

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B也是可能的。

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0℃的水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即使达到0℃,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可能熔化。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选项D也是可能的。

故选C。

例2.在物态变化中,下述论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液体才可以汽化

B.在温度足够低时,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

C.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才可以汽化

D.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可以使以有气体液化

[解析]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A是错误的。

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使气体液化,所有的气体都可以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故B是正确的。

有的气体可以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但大部分气体必须先降温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故D是错的。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例3: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

A.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高

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解析]根据公式Q =cmΔt可知:

当Q、m相同时,c和Δt成反比。

比热小的温度变化大,若初温相同,吸热时比热小的物体温度升得多,末温高;放热时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得多,末温低。

热传递又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请你试一试】

1、一密闭容器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0℃的房间里,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  】

A.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2、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在房间里喷洒灭蚊剂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衣通风向阳处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降温

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A.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容易放热,开水不容易放热

C.水蒸气温度比开水温度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水烧开时看见白色的“气”冒出来,它实际是【  】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高温的热空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D.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