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983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论课社会实践1.docx

概论课社会实践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方案(讨论稿)

一、社会调查的学时分配(18学时)

1、社会调查基本知识及社会调查选题说明(2学时)

2、社会实践(8学时)

3、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与总结(8学时)

二、社会调查操作流程

1、社会调查基本知识及社会调查选题说明(2学时)

安排在教室进行,时间安排在4-7周,主要给学生讲解社会调查基本知识;组建调查小组(人数在7-9人之间);审查调查题目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紧密度,拟定调查方案(调查开题表);调查注意事项等内容。

2、社会调查(8学时)

(1)调查小组及人数。

鉴于学生人数太多,必须组建社会实践调查小组。

学生调查小组一般为7-9人,让每一位成员都实际参与到调查中的问卷制作发放、访谈、调查成果的制作等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

(2)组织管理。

各小组需确定成员的分工,明确职责,做到统一协调,各小组长对任课教师负责汇报整个社会调查进展情况。

(3)调查地点。

指导教师以就近、方便原则事先确定多处实践地点,学生再根据实践调查主题选择相应实践地点。

(4)调查时间。

一般安排在8-13周。

(5)形成调研成果。

每个调查小组必须撰写1篇调查报告,每位成员必须提交一篇调查心得,并于15周提交;第16周教师审阅、学生修改并形成定稿的调查报告。

3、社会调查成果展示与总结

(1)社会调查成果展示与总结的时间一般安排在17周。

(2)每个小组对调查过程(需展示调查现场的照片、视频等能证明实际调查的资料)、调查内容、调查成果、调查心得等内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汇报,汇报人由教师在该组成员中随机抽取,汇报内容及表现作为社会调查成绩的一部分。

成果展示与总结阶段邀请学院督导组成员参与督导。

(3)各调查小组组长担任评委,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给出分数,并在教学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位同学对汇报小组进行点评。

(4)各调查小组的实践成绩为小组成员的成绩。

各调查小组成员的表现将决定小组社会调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调查的最终成绩,各成员间需要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和团队意识的培育。

(5)任课教师对所在教学班的社会调查做总结、评价。

4、选拔优秀学员到实践基地调研

(1)选拔优秀学员到实践基地调研的时间一般安排在19周。

(2)在每一个教学班各小组选取一位表现优秀的同学作为入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组织的调研团队候选人。

(3)在候选人中通过选拔确定2名同学参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组织的调研团队人选。

(4)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所授班级中共选拔20名左右的社会调查优秀同学在课程组教师带领下到实践基地调研。

(5)在老师的指导下,所有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参加调研的同学必须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或调研心得,具备条件的鼓励公开发表或形成论文集。

附件:

1、社会实践调查主题;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开题表;

3、社会调查教学方案指导手册;

4、社会调查评分原则;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封面;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格式规范。

 

附件1:

社会实践调查主题

(1)基层党的建设调查

(2)基层民主建设调查

(3)基层社会治理情况调查

(4)新的社会阶层的基本情况和作用调查

(5)农村(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6)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情况调查

(7)改革开放前后某地方社会发展变化调查

(8)农村生态建设情况调查

 

附件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开题表

调查课题

调查人

调查负责人

联系方式

调查目的

选题涉及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

调查计划

各成员分工

指导教师意见

 

附件3:

社会调查教学方案指导手册(正在编写中)

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调查指导手册,其中包括8各实践项目,每一实践项目的实践方案大概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涉及的教材知识;

3、调查方法;

4、调查时间;

5、调查地点;

6、调查内容;

7、调查成果形式(调查报告,访谈视频,情景模拟等);

8、调查总结与评价。

 

附件4:

社会调查评分原则

1.总分为100分。

2.成绩评定办法

(1)调查方案拟定(10分);

(2)调查活动开展(30分);

(3)调查报告撰写(40分);

(4)成果总结交流(20分)。

注:

凡未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同学,成绩以0分计;

调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等情节,以0分计算。

 

附件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封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领队姓名

成员姓名

指导教师

等级:

 

附件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格式规范

一、需提交的调查资料内容

1、封面(统一格式)

2、调查报告正文

3、调查心得(每人一份)

3、调查过程证明材料

二、调查报告装订要求

1、统一采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页码位于页面底端(页脚),居中对齐;行距20磅。

2、装订顺序:

(1)封面;

(2)调查报告正文;(3)调查心得;(4)调查过程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可以粘贴在A4纸上)

三、调查报告结构

调查报告大体上由标题、导言、主体、结尾等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是对调查活动和报告主题的高度概括和简短揭示。

其基本要求是,既能概括调查研究的内容,又能够吸引读者。

2、导言

导言也可称为前言、引言。

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对已经完成的调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

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方法等等。

3、主体

主体部分是整篇报告的最主要部分,所占篇幅最大、内容也最多。

这部分要全面介绍调查所取得的各方面的重要资料,已经研究分析的观点。

4、结尾

这部分主要是小结调查的过程和主要结果,陈述调查研究的结论,并在阐明所调查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具有的影响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办法或政策建议。

四、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1、文章题名

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作者署名

依次标注小组参与人员的专业、姓名、学号。

3、摘要

摘要应客观地概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不超过200个字。

4、关键词

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

一般为3—6个。

5、正文

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3500字以上。

6、注释

注释置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

7、参考文献

置于正文末。

8、字体与字号

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

作者名字:

宋体、四号、居中

摘要、关键词:

楷体、小四号

正文:

仿宋、小四号

参考文献内容:

仿宋、五号

注释:

仿宋、小五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