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93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docx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

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点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消防控制室

1.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2.人防工程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应邻近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可设置在值班室内;当地面建筑设置有消防控制室时,可与地面建筑消防控制室合用;

3.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灯具,其照度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4.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5.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6.消防控制室应有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

2

主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

3

备用电源

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当直流备用电源采用消防系统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4

探测器

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向探测器施加火灾模拟信号,当探测器响应参数达到阈值时,探测器应输出火灾报警信号,同时确认灯显亮。

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现场启动报警按钮时,报警按钮应能输出火灾报警信号,同时报警按钮确认灯应有可见指示。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

火灾报警控制器

1.能为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也可为与其相连的其它部件供电;

2.控制器第一次报警时,可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此时如再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重新启动声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部位;

3.当火警和故障同时发生时,火警应优先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并予保持;

5.控制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光报警信号在火灾报警控制器复位之前不能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并能手动复位;

6.控制器应有本机自检功能。

自检期间,如非自检回路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控制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

7.控制器应具有显示或记录火灾报警时间的计时装置。

使用打印机记录火灾报警时间时,应打印出月、日、时、分等信息;

8.火灾报警控制器面板上的指示灯应以颜色标识,红色表示火灾报警信号及预报警信号,黄色或淡黄色表示故障信号,绿色表示电源工作正常,上述三色以外的颜色可作其他功能。

所有指示灯应清楚地标注出功能;

9.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火灾报警信号的延时应不超过10s。

对接收来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可延时响应,但延时时间应不超过1min,延时期间应有延时指示;

10.当主电源断电后,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

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应有指示灯显示;

11.主电源恢复后,备用电源自动切除,并自动充电。

充电达到额定值时,自动断开,处于备用状态;

12.当交流电网供电电压变动幅度不超过额定电压(220V)的+10%~-15%,频率偏差不超标准频率(50Hz)的±1%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

火灾显示盘

1.火灾显示盘接收来自火灾报警时,可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此时如再有火灾报警信号,应能显示火灾发生部位,并予保持;

2.火灾显示盘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光报警信号在火灾区报警控制器复位之前不能手动消除,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并有消音指示;

3.火灾显示盘(可通过控制器)应能对其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件进行功能检验;

4.对非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的火灾显示盘应具有电源转换功能;

5.火灾显示盘对于接收火灾报警输入信号的延时应不超过3s;

6.有计时装置的火灾显示盘,应能显示或记录火灾报警时间;

7.火灾显示盘上,火灾报警信号为红色,故障信号为黄色,电源正常工作为绿色。

8

火灾应急广播

1.火灾时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2.二层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消防控制室应先接通着火层及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含多个防火分区的单层建筑,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相邻的防火分区;

3.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时的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应具有遥控开启扩音机和采用传声器播音的功能。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

火灾警报装置

1.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的自动或手动控制装置,并应能自动、手动启动火灾警报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在环境噪音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声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音15dB。

10

消防电话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且宜选择供电式电话总机或对讲通信电话设备。

11

消防电梯

1.消防电梯首层应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2.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

3.消防电梯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应超过60s;

4.在首层操作专用按钮时,消防电梯可直接降至首层,并向控制室反馈其动作信号;

5.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消防电梯和常用电梯自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控制室消防联动设备处于自动状态时,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应能输出控制消防电梯和常用电梯自动降至首层的信号,并接收反馈信号,显示其动作状态。

防排烟系统

12

防火阀

手动或电动装置应灵活、可靠。

13

送风口、排烟口

1.手动开启、复位,执行机构动作应灵敏,脱扣钢丝的链接应不松弛、不脱落;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联动状态时,当火灾报警后,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口。

14

风机

1.应能正常手动启动和停止;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联动状态时,当火灾报警后,应启动排烟风机。

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均能自动启动(或接到两个报警信号后自动启动)。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15

应急照明

1.宜安装在顶棚或2.2m以上的侧面墙上;

2.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防排烟机房、配电房等,应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超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3.操作试验按钮或其他试验装置,消防应急灯具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4.火灾时,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应能切换到应急状态。

16

疏散指示标志

1.带箭头的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在安装时应保证箭头指向与疏散方向相同;

2.出口标志灯在顶部安装时,不宜吸顶安装,宜安装在顶棚下50cm的位置,底边距地面距离应在2.2m至2.5m之间;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时,应安装在距地面(楼面)1m以下的墙上;

3.操作试验按钮或其他试验装置,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4.火灾时,所有标志灯具应能切换到应急状态。

防火卷帘系统

17

防火卷帘

1.手动启动防火卷帘内、外两侧防火卷帘控制器或按钮盒上的控制按钮,防火卷帘上升、停止、下降等动作均应正常,并向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反馈其动作信号;

2.防火卷帘在导轨内运行应平稳,不允许有脱轨和明显的倾斜现象;

3.用于分隔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当防火分区内任意一个火灾报警触发器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防火卷帘应由上限位一次降至下限位,并向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反馈其动作信号;

4.设置在疏散通道、出口处的防火卷帘,当收到感烟火灾报警信号后,防火卷帘应当降至距地1.8m高处停止,当收到感温火灾报警信号后,继续下降至下限位;

5.当防火卷帘处于中位以下位置时,手动操作防火卷帘控制器上(或按钮盒上)的任意一个按钮,防火卷帘应能自动升至中位,延时30s后继续关闭至全闭;

6.防火卷帘控制器应能将防火卷帘所处位置的状态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气体灭火系统

18

灭火剂储存容器

1.容器瓶外观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腐蚀和涂层脱落现象,铭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3.储存的灭火剂量应符合要求。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测量方法一般采用称量法,对灭火剂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时,灭火剂净重不应小于设计量的95%;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测量方法一般采用测压法,驱动气瓶的表压不应小于6.0MPa,且不得大于8.5MPa。

19

容器阀

1.容器阀应无松动变形、损伤、锈蚀;

2.先导阀、气动阀活塞杆和活塞应上推至工作位置;

3.拆下安全销、检查手动装置动作是否正常;

4.电磁阀应无损伤、锈蚀,特别是活动铁芯不应锈蚀卡死;

5.安全阀(片)放出口应无灰尘等造成堵塞。

20

容器组合配管系统(集流管)

1.配管及连接件应无变形、锈蚀、损伤,管道外表应涂红色油漆;

2.管道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3.各螺纹连接部分应无松动、漏气(应通气检查);

4.检查总管安全阀的工作压力应在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内;

5.安全阀的放出口应保持畅通;

6.安全阀及止回阀应牢固可靠。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气体灭火系统

21

选择阀

1.阀体应无损伤和变形;

2.选择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并应将标志牌固定在操作手柄附近;

3.检查气动选择阀时,可拆卸操纵管与选择阀的连接部位,将试验用气导入选择阀,检查其工作状态;

4.检查电动式选择阀时,可在接线端子部逐个检查各选择阀的工作状态;

5.操纵管连接应可靠、无裂纹;

6.接线端子应完全固定,且无损伤脱落。

(以上第3、4项检查,一般在确有必要时进行)

22

喷嘴

1.对局部应用系统,应注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有无变动,致使被保护对象处在喷嘴射程之外

2.喷嘴应无变形、损伤、锈蚀;

3.喷嘴应无脱落、松动;

4.喷孔应无堵塞、无灰尘粘结;

5.喷嘴如装有密封垫,应检查是否有损坏;

6.检查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气体灭火系统

23

气启动器

1.启动容器和操纵管应牢固;

2.启动箱和容器的涂漆应无脱落生锈,启动箱门的开闭应灵活;

3.启动期内的气体容量应为需要量的90%以上。

如容器内的气体量明显减少,则还应在容器与瓶头阀连接部分、安全装置的出口处等涂上肥皂水,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4.各连接管、开关等应无松动和损伤;

5.电气、接线应完整,端子应无松动和损伤;

6.用手动和电动打开启动容器的瓶头阀,检查其被控制的部件动作是否准确,以及联动的通风机、门窗的关闭动作是否准确可靠。

但对本项检查要注意防止气体误放。

24

气体系统的报警控制器

1.操作箱应无损坏,箱门关闭应顺利,涂漆应无脱落或生锈;

2.操作箱周围应无障碍物妨碍操作;

3.此外,还应进行如下各项性能检查:

(1)按下有关按钮,报警器应立即鸣叫,但应预先通知附近工作人员,以免引起惊慌;

(2)电源指示灯应常亮;

(3)按下有关按钮时,容器阀、选择阀等的开启动作准确,通风机的关闭等动作应准确无误。

但在进行这项检查时,应在有关阀门位置上派有专人看管,并预先取下启动器的电磁阀开放装置,防止气体误放;

(4)按下按钮时,气体放气指示灯应准确点亮;

(5)机械启动、自动与手动转换装置操作应灵活、可靠,转换时指示灯应准确点亮;

(6)操作箱门应有表示性能特性的说明标记。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气体灭火系统

25

防护区和储瓶间

1.检查防护区和储瓶间的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

2.检查防护区内和入口处的声光报警装置、入口处的放气指示灯、紧急启停按钮;

3.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的地下防护区应检查排气装置;

4.门窗设有密封条的防护区应检查泄压装置;

5.检查防护区内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6.检查防护区超压泄压口是否被改变。

26

综合功能检查

1.二氧化碳系统一般用压缩空气或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试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用氮气进行试验;

2.进行模拟喷气试验时应作好如下准备:

(1)切断控制盘电源;

(2)装配好试验用灭火剂容器上的瓶头释放装置以及操作管路;

(3)拆下与试验容器连接的其他不试验的容器和其他无关的操作管路,把接头部门用管帽或封板封死;

(4)检查以上各项工作均符合试验要求后,再把控制盘等的电源接通;

(5)分别进行手动或自动喷射试验。

3.模拟喷气试验的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气体应能喷入防护区内,且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

(2)有关控制阀门正常工作;

(3)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4)放气指示灯启动后,字迹清晰明显;

(5)有关反馈信号正常;

(6)储瓶间内的设备和对应防护区内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晃动和机械性损坏。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7

消防联动控制

1.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触发器件的相关火灾报警信号,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光报警信号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复位前应予以保持;

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应在3s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特殊情况需要设置延时时间时,最大延时时间不应超过10min;

3.输出和显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相关功能;

4.输出切断火灾发生区域的正常供电电源、接通消防电源的控制信号;

5.输出能控制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泵的启动和停止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应能显示启泵按钮所处的位置;

6.输出能控制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系统的启动和停止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应能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以及其他有关阀门的所处状态;

7.能在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的报警、喷洒各阶段发出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并显示其状态;在延时阶段应能输出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通风系统,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阀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8.输出能控制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泵和消防水泵的启动和停止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9.输出能控制干粉灭火系统的启动和停止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10.输出能控制防火卷帘的半降/全降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11.输出能控制平开防火门关闭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12.输出能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通风、关闭电动防火阀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8

消防联动控制

13.输出能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和排烟阀等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14.输出能控制常用电梯,使其自动降至首层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15.输出能使受其控制的火灾应急广播投入工作的控制信号,接收反馈信号并显示其状态;

16.输出能使受其控制的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投入工作的控制信号;

17.输出能使受其控制的警报装置投入工作的控制信号;

18.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对单路受控设备的手动控制的功能;

19.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对本机及其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显示器进行功能检查;

20.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采用总线控制方式时,应设有总线隔离器。

当隔离器动作时,被隔离保护的输入/输出模块不应超过32个;

21.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处在联动输出状态或故障和隔离状态未排除和恢复前,手动操作复位机构不应该变该状态信息;

2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具有电源转换功能。

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回到主电源;主、备电源应有工作状态指示;

23、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具备显示或记录火灾报警和受控设备动作时间的功能。

仅使用打印机记录时间时,还应打印出月、日、时、分等信息。

24.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以手动或自动两种方式完成上述所规定的各项功能,能指示手动或自动操作方式的工作状态。

在自动操作过程中,手动插入操作优先。

处于手动操作方式时,如要进行操作,必须用密码或钥匙才能进行操作。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消防水泵房

结合工程设计资料,实地查看消防水泵房的耐火等级、用途、出入口及防火门是否在使用中改变或损坏。

监察系统前,考虑到水泵房电源控制、阀门启闭状态、与控制中心的联动状态等情况会影响其功能性试验结论,应先检查水泵房相关设施功能状态符合要求后,再作系统检查测试。

1.1

供水管及阀门

实地查看供水管连接是否完好、管道压力表是否完好、阀门启闭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管道和阀门是否存在锈蚀、渗漏现象。

系统正常运行时,吸水和供水控制阀应开启,试水阀关闭。

1.2

电源控制箱

实地查看是否通电,双回路供电或主、备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是否完好有效,水泵自动启动控制投放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水泵控制投放位置在手动挡时,则在联动试验时不能自动启动消防水泵。

1.3

通讯设备

实地查看水泵房消防专用电话分机与控制中心或其他关联设备房间专用电话分机的对讲情况。

需检查拨出和接收两方面通话情况。

1.4

应急照明

实地查看水泵房应急照明灯是否完好有效,用照度计测量其最低照度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照度计测量位置为距灯具最远点的地面上。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5

消防水泵

模拟火灾报警信号或手动测试,观察消防水泵动作情况,切换到备用电源,记录水泵动作时间。

要求:

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5min内投入正常运行;人工模拟电源故障,以备用电源切换时,消防水泵应在1.5min内投入正常运行;人工模拟主泵故障,备用泵能自动切换运行正常。

水泵启动方式有远程启动和现场启动,远程启动即在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上手动启、停喷淋泵,观察喷淋泵动作情况和消防控制设备信号显示情况。

现场启动即在消防泵房水泵控制柜上手动启、停喷淋泵,观察喷淋泵动作情况和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信号显示情况。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应安装检查和试验用的65mm放水阀门及排水管,排水管排水应通畅。

检查测试消防水泵时必须打开放水阀门,查看水泵供水压力。

消防控制室应同时有水泵启动运转信号。

1.6

稳压泵

对于设有稳压泵系统,应切断主泵电源,打开试水阀泄压,查看稳压泵是否正常启动。

在消防控制室应同时观察到该层水流指示器报警信号和稳压泵的启动运转信号。

2

湿式报警阀组

外观查看报警阀、水力警铃、压力开关、延时器等组件,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涂层均匀,不得有机械损坏、锈蚀、渗漏及阀门启闭错误情况。

实地查看报警阀设置地点是否处于明显和便于操作的环境,是否能顺利排水。

应查问操作管理人员对报警阀组设置地点及其管道阀门启闭位置的熟悉情况。

在火灾扑灭后能否及时切断系统供水,防止水渍损失。

2.1

延时器

目测延时器应安装在报警阀组与压力开关之间。

当报警阀压力波动瞬间开启时,水应很快从延时器底部的泄水孔排出,不会进入水力警铃,防止误报警。

2.2

压力开关

目测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延时器与水力警铃之间的管道上,其连接牢固可靠。

2.3

水力警铃

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的阀门。

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6m,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

水力警铃响动时,应能容易被值班人员发觉。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4

报警阀功能试验

打开报警阀试水阀门放水,延时器自动排水。

系统排水后5s~90s内水力警铃应开始连续报警,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不小于70dB。

水力警铃报警后,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有信号显示,同时压力开关动作,并启动喷淋泵,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应有信号显示。

关闭报警阀试水阀门后,延时器停止排水,水力警铃停止报警,压力开关停止动作,报警阀上下压力表指示正常。

3

系统管网

目测管道外表面,管材、管件外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和重皮;镀锌钢管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

抽查管网在具有腐蚀性的场所应进行的防腐处理及在寒冷地区采取的防冻措施的完好情况;管道吊架支架的完好情况。

4

喷头

各型喷头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对喷头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框架或溅水盘变形等不正常现象及渗漏滴水的喷头应及时更换或排除渗漏故障。

发现喷头附有异物时应及时处理,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喷头下方不应有影响喷洒效果的阻挡物。

5

水流指示器

目测水流指示器外表面不得碰伤、污损;每个防火分区及楼层均应设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布线应有穿管保护。

水流指示器应安装在分区配水干管上,且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前后直管段长度应保持5倍管径,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

水流指示器前应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6

试水装置

在系统管网末端即每个报警阀组的供水最不利处,应设有末端试水装置。

每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的供水最不利处,均应设有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

上述试水装置均应设在方便操作、检查和观测的部位,距离楼(地)面高度约1.5米,不能因考虑美观等因素,将其安装在吊顶内或阴暗不明显的角落,甚至易被装饰物或货物遮挡的地点。

同时,为做到排水通畅,一般设在卫生间等排水管网集中的场所。

 

系统

序号

组件

名称

检查要求

备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1

末端试水装置

末端试水装置一般由试水阀、压力表、试水接头及排水管组成。

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

按照规范规定,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应等同于同楼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最小流量系数喷头,为达到此设计要求,可采用破除热敏元件后的同类型闭式喷头(实为开式喷头)作为试水接头。

目测组件的连接和完好情况,开启末端试水装置的试水阀,记录水流指示器动作时间,观察联动报警阀组的水力警铃是否及时报警,压力开关是否及时动作,并启动消防泵。

记录试验装置压力表上的压力值和流量计上的流量值(压力不得小于0.05MPa,流量不得小于56L/min)。

观察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上是否有各部位动作信号显示。

末端试水装置主要用来测试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