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91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1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docx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2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方向

2016、12

一、考试题型、分数比例

1、单项选择题(15题,30分)

2、名词配伍题(5题,10分)

3、简答题(2题,25分)

4、计算题(2题,15分)

5、论述题(1题,20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闭卷90分钟。

考试时间:

2017年1月上旬,以考条通知为准。

 

二、复习方法

1、单项选择题:

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见帮你学好西方经济学中的参考答案);

2、计算题范围:

宏观、微观各1道,重点掌握第2.3.4.8.10章后面计算题及形考练习册当中的题目。

回答时要求列出答题步骤和计算公式。

(两题,15分)

3、简答题:

检查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

同时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释。

论述题:

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

这类问题有两种:

一种为深入阐述题,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问题的实质,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楚;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其次,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

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

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第二章  商品价格决定

一、重点名词

 需求规律   供给规律   均衡价格  需求收入弹性  效用   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商品边际替代率   

二、分析的问题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3.序数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三、计算题

1.消费者最大化效用时的产品数量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重点名词

机会成本   边际成本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    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    生产扩展线    规模报酬  

二、分析的问题

1.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2.等成本曲线的特征

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三、计算题

1.成本、收益、利润最大化及雇佣劳动人数

 

第四章  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均衡

一、重点名词

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    

二、分析的问题

1.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均衡条件

2.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三、掌握的问题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四、计算题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产量与价格

第五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一、重点名词

边际产品价值 劳动供给曲线 工资率  地租  利率    边际收益产品   洛伦兹曲线    吉尼系数

二、分析的问题

1.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左上方弯曲

2.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第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一、重点名词

非对称信息   逆向选择    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科斯定理    产权   

二、分析的问题

1.外部性及解决的对策

2. 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重点名词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二、分析的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含义

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欠及其完善

 

第八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重点名词

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储蓄函数   投资乘数  税收乘数

二、分析的问题

1.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

四、计算题

1.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

2.税收乘数、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

 

第九章  IS—LM模型

一、重点名词

投资  投资函数  资本边际效率  货币需求   凯恩斯陷阱  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      IS曲线    LM曲线

二、分析的问题

1.投资与利率的关系

第十章    AD--AS模型

一、重点名词

总需求    总供给    短期供给曲线    长期供给曲线

二、分析的问题

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2.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重点名词

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通货膨涨   菲利普斯曲线    滞胀

二、分析的问题

1.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及为什么要阻止其恶化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重点名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  存款准备金率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支出    税收  挤出效应

二、分析的问题

1.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应用

2.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

3.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应用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一、重点名词

对外贸易乘数   经济开放度    国际收支平衡表    汇率   

二、分析的问题

1.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名词配对

1、需求规律:

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得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得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

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得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得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得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同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的收入弹性: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得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时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得百分比。

5、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心理满意。

6、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7、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8、消费者均衡:

是指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消费中,以获得最大的满足。

9、商品边际替代率:

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称为是增加的这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0、机会成本: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1、边际成本:

增加一个单位某种商品的生产,所要增加的成本投入。

12、短期成本:

当只有部分生产要素能随产量调整时,生产一定量商品所需投入的全部成本。

13、长期成本:

当全部生产要素都能随产量调整时,生产一定量商品所需投入的全部成本。

14、边际产量:

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能增加的产量。

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16、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7、生产扩展线:

在技术水平及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条件下,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所构成的一条曲线。

18、规模报酬: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9、完全竞争: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0、完全垄断: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该生产者控制了该行业产品的供给。

21、垄断竞争: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2、边际产品价值: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

23、劳动供给曲线:

表示劳动供给量与工资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表示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得供给量线增加,而后减少的变化规律。

24、工资率:

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价格。

25、地租:

土地的价格,也泛指各种自然资源的价格。

26、利率:

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袋资金的比重,是影响厂商对资本的需求量的重要因素。

27、边际收益产品:

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28、洛伦兹曲线: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慈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29、基尼系数:

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来的,可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

30、非对称信息:

表示市场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31、逆向选择: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2、外部经济: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的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33、外部不经济:

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34、私人物品:

指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35、公共物品:

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

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

36、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7、产权: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38、国内生产总值:

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39、国内生产净值: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及新增加的产值。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

40、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1、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42、消费函数:

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43、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简称APC。

44、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简称MPC。

45、储蓄函数:

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46、投资乘数: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47、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48、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形成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存货的增加,新建设的住宅,等等。

49、投资函数:

指投资与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50、资本边际效率:

是一种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折为现值,则各现值之和恰好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51、货币需求:

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求量。

52、凯恩斯陷阱:

是指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

53、货币供给:

是一个存量指标,即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拥有的货币数量。

54、货币乘数:

又称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55、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56、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货币市场均衡时L=M,因此该曲线被称为LM曲线。

57、总需求:

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

用AD代表总需求,公式:

AD=f(P)

58、总供给:

一般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59、短期总供给曲线: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状态,表示总供给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曲线往右上方倾斜。

60、长期总供给曲线:

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怎样变化,总供给也不会增加。

曲线垂直于横轴。

61、失业率:

是指失业的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62、摩擦性失业:

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63、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形势和规模的变化,劳动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6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社会的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65、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66、菲利浦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

67、滞涨:

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

68、财政政策是指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务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69、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70、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71、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所付的利息率就称贴现率

72、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的比例。

73、转移支付:

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

74、政府购买支出:

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75、税收:

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76、挤出效应: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增加会导致公众消费或企业投资的减少。

这种由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或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减少的情形,称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77、对外贸易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出口量之间的比例。

公式:

m为边际进口倾向。

78、经济开放度:

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其公式为:

经济开放度=进口/GDP×100%

79、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80、汇率:

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两国货币的比值。

二、简答论述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如图中D0曲线上点a到点b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如图中D0到D1、、、D2的移动。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其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先递增,当达到最大之后,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开始递减,其曲线呈倒U型。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一直递减,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左图):

(1)总效用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3)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MU=dTU/dQ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序数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序数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是通过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工具进行分析的:

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②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一条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限制支出或收入一定,即PxQx+PyQy=M。

消费可能线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改变而改变。

  价格不变,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价格同时成倍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③消费者均衡:

是指消费者的收入一定时,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条件是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

4、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其特征表现在:

(1)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2)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

(3)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

 

5、等成本线的特征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两种不同数量生产组合的曲线。

(1)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厂商的成本投入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厂商的成本投入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2)如果厂商的成本投入不变,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涨价,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降价,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如果成本投入不变,资本的价格不变,当劳动的价格上升时,等成本线绕着纵坐标的点向左转动;当劳动的价格下降时,等成本线绕着纵坐标的点向右转动。

6、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在此阶段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

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

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图中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AP达到最大至TP达到最大这一区间。

7、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一)短期均衡分析

在短期,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盈利)或供给大于需求(亏损)的情况。

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相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E,此点的产量为最大利润产量或最小亏损产量最大。

第一种情况:

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S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

由于供不应求,所以价格线一定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上方。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MR=MC,此时总收益TR=PO·QO=POOQOE,总成本TC=P1·QO=P1OQOF

超额利润=TR-TC=P0P1FE>0或P>SAC

   

第二种情况:

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S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

由于供求平衡,所以价格线一定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MR=MC,总收益TR=PO·QO=POOQOE,总成本TC=PO·QO=POOQOE

超额利润=TR-TC=O或P=SAC

第三种情况:

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S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

由于供过于求,所以价格线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下方。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MR=MC,总收益TR=PO·QO=P0OQOE,总成本TC=P1·QO=P1OQOF

超额利润=TR-TC=-P0P1FE<0或P<SAC

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生产?

此时要看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只要平均变动成本在价格线的下方,尽管亏损,但依然生产,因为此时厂商能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生产比不生产要少亏损。

   

第四种情况:

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平均变成成本(P>SAVC),此时存在亏损,但依然生产。

第五种情况:

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P=SAVC),即价格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全部可变成本。

但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

所以在短期,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SAVC。

第六种情况:

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SAVC)即价格线在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下方,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所以必须停止生产。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MC

 

 

(二)长期均衡分析

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如上所分析的那样。

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具体过程如下:

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

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