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预期案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904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预期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理性预期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理性预期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理性预期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理性预期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性预期案例.docx

《理性预期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预期案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性预期案例.docx

理性预期案例

理性预期案例

【篇一:

理性预期案例】

首先申明:

这是转帖,不是本人所写,但是我会对期中的内容进行不同颜色的标注,让大家了解一下目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原文地址:

原文发表时间:

2007年5月11日,快5年了。

大家觉得好的话,可以给我评分。

在此先谢了

最近在学习高级宏观二,其实整个就是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

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essay,survey一下所学的内容,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遂东拼拼西凑凑攒了一篇出来。

考虑到自己blog荒芜太久了,就顺便贴上来滥竽充数一把,待过一阵子考完试了在继续耕田吧:

理性预期假说最早是muth在1961年于《理性预期与价格运动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

muth提出理性预期假说主要是针对蛛网理论的。

蛛网理论假定本期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下一期的产量又决定下一期的农产品价格。

由于理性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所以蛛网理论的实际上假设的是对下一期农产品价格的预期等于本期价格。

然而muth指出蛛网理论完全是以非理性预期假定为前提的,如果预期是理性的,那么农产品市场必将更快地趋向它的均衡点。

“理性预期”革命却源于对宏观管理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滞涨”阶段,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的改善没有任何奇效,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争论固定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好坏。

凯恩斯主义一方面承认利率对投资和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存在“流动性陷阱”——当货币供应量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利率不再降低,货币供应量的进一步扩大会被货币的流动性需求所吸纳——所以凯恩斯主义主张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否定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真实效应,只是说在一定情况下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认为,虽然货币政策短期内可以影响真实经济,但货币政策存在时滞的不确定性,结果意图熨平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反而会成为经济的干扰源。

此外,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无效,所以中央银行应该实施一种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保持固定的“单一规则”。

然而弗里德曼并不认为“单一规则”适用于类似于“大萧条”这样的极端情况。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弗里德曼的观点与凯恩斯主义保持一致,认为zf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卢卡斯1972年发表的《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将理性预期假说与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得到结论: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是无效的。

理性预期理论肇始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但其后的发展却大大超越了这一领域,现在已经渗透到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形成了所谓的“理性预期革命”。

理性预期的核心思想是由于经济主体是理性的,所以经济主体会竭尽所能的使用所有有用信息预测未来,从而最大化个人效用或个体收益。

这里最优预测是个体最大化效用或收益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变量是有一些系统化的过程生成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经济主体就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简单地说,理性预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观概率收敛于客观概率。

理性预期理论也认为对未来最优的预测是基于已有信息的期望,即e[yt│it]。

如果最优标准是mse,期望当然是最优预测,但如果最优标准不是mse,比如说是mae,条件期望显然不是最优预测。

然而理性预期理论并没有考虑这么多。

在理性预期出现之前,有三种预期形成机制。

静态预期:

y*t=yt-1;

外插性预期y*t=yt-1+a(yt-1-yt-2);

适应性预期:

y*t=yt-1+a(yt-1-y*t-2)。

其中y*i是i-1期形成对第i期的预期。

一般都将这三种预期认定为非理性预期,然而如果变量服从一定的过程,那么这些预期就是理性预期。

比如如果y服从一个不带漂移的随机游走过程,e[yt│it]=yt-1。

由于实际上e[yt│it]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所以只能用样本均值作为它的一个估计。

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都会以期望作为其预期呢?

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货币政策规则

卢卡斯(1972)证明了,只有不可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化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影响。

因而,货币只是在短期内有影响,长期呈中性,而且,理性预期意味着可预期的政策没有实际作用。

这就彻底否定了zf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因为zf对经济的干预都是基于公共信息——萧条时采取扩张性政策,繁荣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因而是可预期的。

即使干预政策是基于zf的信息优势,理性预期的观点认为无需干预政策,只要对社会大众公布zf得到的对经济发展的特有信息,家庭和企业自然会对其做出反应。

然而ball(1991)的研究发现,如果zf仅公布某种政策而不执行,真实经济几乎不受影响;如果zf执行已经公布的政策时,产出和通胀率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变。

此后产生的新凯恩斯主义者接受理性预期的假设,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理论基础,在理论上一定程度地挽救了zf适度干预的论点。

如果假定合同工资、价格等粘性,或者因信息制约和投资决策等滞后等市场实际调整不足,则可以证明,系统的货币政策而不仅仅是不可预期的政策变化有实际效应。

虽然不断有新的证据表明,货币中性在短期内难以成立,但是理性预期却使人们加深了对就业与通涨之间关系的理解,也让人看到了zf信誉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

kydland和prescott(1977)提出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以后,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优劣。

barro和gordon(1983)在kydland和prescott(1977)的研究基础上把“相机抉择和政策规则”从积极干预与不干预的政策为中分离出来,“从此打开了实际货币政策决策者可能的政策大门,结束了以往广泛认同的信条,即政策规则需要固定货币当局的工具变量(钱小安,2002,p228)。

”也就是说政策规则不必是弗里德曼所强调的简单规则,完全可以是能够反应于细微条件变化的反馈规则。

此后一般将相机抉择定义为一期最优的政策,把政策规则定义为多期甚至无穷期最优的政策。

到20世纪90年代,宏观经济学已经达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共识:

政策规则在改善宏观经济表现方面比相机抉择具有显著的优势(泰勒,1993)。

几种常见的货币政策规则有:

古典的货币数量规则,利率规则(taylor,1993;clarida,galiandamp;gertler,1998),名义收入定标规则(mccallum,1987),通货膨胀定标原则(svensson,1997),汇率规则(bekaertamp;gray,1998)。

真实经济周期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希望用油价、农产品收成、技术冲击、偏好冲击等真实因素解释经济波动。

但是该理论的一个副产品却是货币内生化。

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货币总量——存款和贷款而不是基础货币——和真实变量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二战以后,很多时候货币和真实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发生在货币总量和真实变量之间。

很多时候,经济收缩都伴随着金融业的危机。

正如bernanke(1983)强调的,不难看到为什么金融中介数量的一个突然下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barro(1984)认为金融中介的减少同生产函数的一个负向冲击没有什么不同。

因此主要的挑战是要解释为什么早期的金融系统会出间或出现危机,而不是解释为什么危机一旦发生,可能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

货币总量更可能是反应真实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标。

当然基础货币与真实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似乎表明货币是中性的,不过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理性预期理论表明不可预期的货币变化是可以对真实经济产生影响的。

李嘉图等价

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通过发行债券,扩大zf购买来刺激经济。

但是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他们可以预期到,现在zf通过发行债券,就意味着以后会增加税收,因此出于平滑消费的考虑,经济主体现在可能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结果zf购买和私人消费来了个置换,真实经济在总量上可能并没有任何变化。

案例和插曲

1966年,barro在哈佛读书时,听到一个报告。

报告人很兴奋地宣布,经济周期理论已经死掉;报告人同样兴奋地讲解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消除衰退。

他甚至用gnp度量的政策收益除以美国的经济学家数量来显示经济学家的价值。

这让当时的barro很兴奋和满意,但是事与愿违,20世纪70年代开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开始失效。

1933年,希特勒开始在德国掌权。

此时,德国经济已经衰退了很长时间,德国zf也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

希特勒上台以后,进一步扩大了财政赤字,不过他也担心通货膨胀的发生。

这时一个叫wilhelmlautenbach的人被希特勒叫去问话,此人回答说:

“领袖,您的权力很大,但有一样事情你做不到:

你不可能在高达30%的失业率时制造通货膨胀。

”实际结果是希特勒的扩张政策效果非常明显,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产出和就业率增加的非常快,而通货膨胀几乎没有增加。

工资没有增加多少,但由于失业率迅速降低和劳动时间延长,劳动收入的增加非常惊人。

当然,随后德国zf也实施了紧缩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苗头。

然而在同期的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经济也在大萧条中回复,不过一项旨在增加工资和价格的法案却加强了工会和商业组织的垄断力量,结果尽管还有大量得失业人口,价格水平却被成功推高,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不得不紧缩银根,导致1937-38年的严重衰退。

volatilitysmile。

black和sholes在1970年代发现的期权定价公式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工具的创新。

black-sholes期权定价公式的一个核心假设是资产价格的波动率是一个常数,这或许是基于简化计算与推导的考虑,但银行界在使用black-sholes公式对外汇期权定价的时候,并没有在这方面过多考虑。

实际上,资产的隐含波动率和资产的期权合约的执行价格之间先降后增的关系,即所谓的微笑曲线。

这就存在套利机会,如果购买深度虚值的看涨和看跌期权然后待价而沽,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而言这些期权的价格会大于这些期权的成本。

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交易员知道汇率分布的这种厚尾现象,并使用上述的交易策略赚了很多钱。

不过到了1980年代晚期,所有人都知道了外汇期权应该用volatilitysmile而不是一个常数波动率给期权定价。

结果这种套利机会就消失了。

这是一种典型理性预期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员对汇率分布的主观概率收敛与客观概率。

【篇二:

理性预期案例】

第三篇国际金融风险案例第三篇国际金融风险案例案例3-11929年美国金融大危机192928日,这个不祥的日子在美国以及世界金融史上一直被人们牢记。

在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猛跌,正式揭开了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序幕。

这次危机来势迅猛,爆发后迅速从证券市场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从金融危机发展成经济危机,从美国发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危机给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以极其沉重的打击,以致整个30年代美国经济都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1929年的危机,就其深度和广度,在当时是空前的,时至今日也是绝后的。

一、案例介绍1929日,一位叫鲁杰巴布森的统计学家在美国全国企业家大会上预言:

“一场大恐慌就要到来,而且可能非常可怕。

”或许是预言起的作用,几个小时内,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10点。

为安定人心,胡佛总统公开发表讲话,宣称美国经济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从而引起股市行情再次上升,而且其上升幅度比任何时候都大。

然而9~10月间,股价时起时落,局势异常。

192928日,星期一,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全部股票平均下降50点。

这一跌就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洪水决堤一样,迅速摧毁着一切能够摧毁的事物。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高峰在10月29日到来。

星期二早晨10点钟,证券交易所大厅的大锣刚刚响过不久,剧烈的抛售就突然发生。

大量股票涌到市场,不计价格地在抛售,出卖的不仅有小企业的股票,也有大企业的股票,股票坐市商被争先抛售股票的经纪人团团围住,全然没有人考虑买进,交易所的情况十分混乱。

开盘后半小时内,交易量就在300万股以上,12点时超过800万股,下午1点30过1200万股,当这天收市的大锣敲响后,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几乎下降了40%。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一直持续到1933年初。

根据道琼斯指数的统计,从1929年10月至1933月,30种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从每股365美元下降到63美元;20种公用事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2美元下降到28美元;20路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80美元下降到28美元。

到1933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月的1/6。

1929年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拉开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帷幕,危机迅速蔓延,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从而引起借贷市场的混乱。

1931月,奥地利信贷银行破产成为触发各国银行信用危机的导火线,而信用危机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程度,首当其冲的是德国。

当时德国本身存在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每年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的利息,不得不向英美等国筹借短期银行信贷,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担心资金安全,纷纷从德国提取短期资金。

由于外资大量抽走,从月,德国黄金储备减少42%,德国政府于1931月宣布停业两天,德国四大银行中有两家随即破产,同年9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禁止黄金自由输出。

德国中止对外支付后,英国在德国的资金不能够调回,加之大量资金从英国抽走,同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放弃金本位,英镑贬值31%。

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的银行大批破产倒闭。

1931~1932年,美国银行倒闭达5096家。

1933年春,美国又爆发了信用危机的新浪潮,存款大量提取,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发生挤兑风潮,又有4000家银行倒闭,引起资金外逃,联邦储备银行黄金储备锐减,于是美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

其他国家的货币也纷纷贬值,截至1936年底止,欧、美、亚、非、拉几大洲就有44个国家货币先后贬值,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幸免。

截至1933年底,全世界有25个国家停止偿付国债,这也是世界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其他经济领域,发展成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给了美国经济极其沉重的打击。

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6%。

如果按月份资料计算,从危机前的最高点(1929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56%,退回到1905年的水平。

危机遍及工业各部门,工业生产连续下降3年之久。

危机期间美国13万家企业倒闭,上千万工人被赶出工厂,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到1283万人,占美国劳动力总数的1/4。

与此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约1/4。

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也受到严重打击。

危机期间进出口总值减少70%。

资本输出一落千丈,1928年美国发行的外国有价证券是13亿美元,1931年下降到21>.5亿美元,1933年仅160万美元,资本输出几乎停止。

这场经济危机迅速地、无一例外地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国家,成为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退回到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二、原因分析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综合国力大大膨胀。

1914~1918年大战期间,美国加工业生产增长了32%。

与此同时,美国资本加强了对外经济扩张。

在战时,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总值增加了两倍,进口增加80%,而同一期间,整个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缩减到战前的60%。

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地位也得到大大提高。

大战结束后,美国从债务国一跃而升为债权国,它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世界上许多国家欠美国的债,连以前的资本主义霸主——大英帝国也欠美44亿美元的债务。

虽然1920~1921年间也曾出现过一次经济危机,但1921年渡过危机后,出现了新的工业高涨。

在2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合并浪潮兴起的同时,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然而正是这种繁荣背后的严重弱点和隐患,引发了这场空前绝后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一)经济的结构性失调造成一部分重要产业长期处于危机状态美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的失调,某些工业产业如煤矿、纺织、造船、铁路和制革业等,始终没有从战后的萧条危机中恢复过来,陷入长期的萧条中。

尤其严重的是美国农业的长期危机。

美国农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欧洲农业的发展而长期得不到解决。

因此,尽管20年代美国经济整体上出现空前的繁荣,但仍然有一部分重要的产业持续萧条或长期处于危机状态。

(二)失业是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美国经济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部分产业的长期不景气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失业问题仍然很严重,甚至在最繁荣的年份里,失业人数也在150万以上。

(三)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日益偏重于资本的利润所得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成为利润(包括留在企业里的那一部分)的部分越来越多;而作为工资与薪水的那一部分,却相应减少。

由于工资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美国经济的总需求相对于供给能力来说显得不足,受其影响,2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重要产业已经出现增长乏力的局面,这又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使情况变得更糟糕的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和社会,信奉的是无为而治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一套,对经济基本不加干预,这就使实际经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没有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逐步积累,从而蕴藏了经济危机的巨大动能。

(四)银行业对证券市场的信用扩张和证券市场的保证金制度造成了过度信用交易在20年代经济空前繁荣的7年中,随着美国经济财富的价值的不断增加,华尔街股市的股票价格节节上升,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发财欲望,各阶层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证券市场,大量的资金也因此源源不断地流入股票市场。

由于股市行情的持续上升和实际经济的开始萎缩,银行业置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原则于不顾,对证券市场进行大量融资。

这种融资通过当时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其作用被显著放大。

20年代,证券投资者购买1万美元的股票可以只支付1000美元,即保证金比例是10%,其余部分由证券经纪商提供,而证券经纪商的背后则是银行。

这样,银行提供给证券商和投机者的贷款则成为股市价格暴涨暴跌的基础,货币和信用的扩张使投机活动达到了火热的程度。

到1929年夏,美国股票市场在持续5年上升的情况下,再度急剧上升,保证金账户迅速增加,资金从全美乃至全世界流入纽约,经纪商的贷款以每月4亿美元的速度上升,到9月份,贷款总额达到70亿美元,利率从7%上升到15%。

这种股价上涨只有在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市场的情况才能维持,一旦新的资金难以为继,市场的涨势就停止,相反的趋势和机制就会发生作用,保证金制度的内在逻辑会加速市场崩溃的速度和深度。

过度的信用交易隐含了市场崩盘的危险性。

(五)股市操纵和金融欺诈的流行也是一个重要方面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股市操纵,证券交易所的规则默认甚至鼓励股市操纵。

集资团伙先收买或雇用金融专栏作家,然后同作为炒作对象的公司的大股东进行接触和交易。

他们先悄悄地收购股票,然后喧闹地购买,把价格炒上去,接着,受其雇佣的金融分析家在报刊上鼓吹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在价格节节上升时候,炒作者再给股票以实在的推动,他们相互之间进行对敲交易,等股票价格再次大幅度上升之后,便不露声色地把手中的股票抛出。

由于炒作资金的90%可以由银行贷款提供,这大大扩大了他们的能量。

在股票出手后,集资团伙通常还做空,促使股票价格进一步下降。

上述行为在当时是一种合法或至少是一种不受法律制裁的行为。

尽管有一些州制定了反欺诈法,但对证券交易难以实施和发生效力。

大部分承销商还进行欺骗宣传。

在1920~1923年间,承销商售出证券500亿美元,到1933年这些证券的一半已完全消失,另一半也只保留了其价值的一小部分。

(六)政府对市场的宏观控制及监管不力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投机心理使市场的崩溃不可避免美国政府在当时信奉的是无为而治的经济哲学,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由其自己解决。

每当股市显示出弱势,总统或政府要员就出来发表讲话,宣称经济基本是健全的,持续的繁荣不会结束。

当胡佛在1929日就任美国总统时,尽管他连任两届商业部长并早从1922年就知道股市存在问题,但他没有强烈地向国会和报界表明自己对股市的看法,没有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虽然此时采取行动可能为时已晚。

当时,工商界和银行业普遍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般舆论对通过立法来控制持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监管信用交易也没有任何支持。

在美国社会一般公众中,当时弥漫着一种时而近于狂热,时而又惊慌失控的非理性心理,使投机之风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股票价格大大上涨,超过其账面价值3~20倍,成千上万的人们对自己的正当职业失去了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炒作股票上,股票交易成为商业和社交集会的主要话题。

以往在证券交易中一天有100万股股票的成交量就算是创造纪录,但是在1929成交量在400万股以上的日子有122天,其中有37天的成交量在500万股以上。

投机是那样的疯狂,以致最终使这场投机浪潮发展到了极点。

(七)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说,这次世界性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的大爆发,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正是吸取了这场危机的教训,二战后开始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体制的变革,从而使得资本主义进入又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三、启示1929年的大危机发生在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繁荣之后,它所带来的震荡是如此深重,以致时隔多年,人们对此仍心有余悸。

有人曾如此说:

“大萧条像一场大屠杀一样,幸存者的精神创伤影响了以后几十年的公共政策。

”这场危机的历史经验即使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与启

(一)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政府加以适当的干预。

在30年代,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积极推行新政,一反以前历届总统的对经济的不干预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管理,其中总需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理论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创立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在30年代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并且逐步影响到大学和政策实施。

凯恩斯主义认为,大危机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所引起的总需求不足。

该理论认为,20年代繁荣的基础是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普及,以及住房建设的高涨。

但是,这种繁荣有赖于需求的不断扩张,即使在繁荣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也有一定限度。

30年代的危机则是由于投资机会的耗尽和投资需求的锐减。

如放任市场经济自行运转,总需求不足是必然的,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只要国家采取需求管理政策进行干预,危机是可能避免的。

尽管经济波动难以彻底消除,但像1929年这样的大危机是完全可以避免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总体经济环境的重要性,从政策实践的效果来看,其主张具有较多的合理性。

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给以较为直接和全面的干预,尤其是对总需求的调节,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更显得必不可少。

仅仅通过中央银行以货币政策实施间接调节,有时是难以保持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而当总体经济环境不稳定时,金融体系自身也难以独自保持稳定。

(二)一个健全的金融体制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组织保障一个健全的金融体制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组织保障,这要求具备一个拥有必要权力的中央银行;适当的货币政策;管理严密和规范的金融体系等。

根据大危机暴露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