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76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docx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内容也也应该具备上述特征。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的作业几乎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翻版、克隆,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

如今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与课改精神相符,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陪练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

1、分层次设置作业。

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

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例如:

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饲或两周的时间。

例如,让学生统计一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况。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

3、设计多样化作业。

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的的主要形式之一。

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

数学学习呈现出多样化。

与此相适应,数学作业形式也不仅仅是解题,也应呈现出多样化。

数学日记:

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将学习数学的内容、感受、掌握情况、存在问题真实的记录下来,以书面的形式与老师交流。

下面是一位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后的一则日记。

2003年11月10日星期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画圆。

这些内容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折呀、画呀、量呀总结出来的,我学得很高兴、很认真,也都能理解。

但在练习时,我把直径2厘米的圆画成了半径2厘米的圆,原因不仅是粗心,这由于我当时不是很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现在当然明白啦!

在日记里,学生总结了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待了知识是如何获取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教学中,往往是临近放学,语数老师才慌慌忙忙地走进教室,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学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勉强接受任务,结果作业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家庭作业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有效性,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负面影响。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家庭作业,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因级而异,更新观点

“作业多,质量就高”。

这是一些教师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承受里,结果必定会使大部分不堪负重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应从科学的角度,根据不同年级的年龄特征适当布置。

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作业,二、三年级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四、五年级一般不超过四十分钟。

作业难度要适中,目的要明确,要有利与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寓学于玩,富有趣味性

家庭作业要富有趣味性,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如学习分数的四则计算后,我留下了《涂颜色》的课外作业,要求通过计算,把图中计算正确的式子在空白处图上颜色,图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为了找到图中是什么,回家后顾不上吃饭就认真地计算起来。

当学生全部算好图好后,发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出现了,学生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而不是计算后的辛苦,

三、变换形式、切莫老一套

老一套的书面作业,学生做起来枯燥无味。

教师要赋予家庭作业新内容,新形式,这样学生做起来才会乐此不疲。

如: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1、做一做:

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

2、找一找: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3、说一说:

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4、涂一涂:

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说、涂形成了面、棱、顶点以及表面的深刻认识,总之,教师应从优化作业布置入手,在“精”、“新”、“巧”上下功夫(精:

内容精;新:

形式新;巧:

设计巧),真正使家庭作业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使家庭作业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

⑵写数学小论文。

例如,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

学校自由活动区的占地面积为120/150平方米。

其中可以有一个周长为31.4米的绿色花圃,以及其他一些活动设施。

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设计一项实际应用的小论文。

有的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关于210平方米新活动区域的设计图。

其中仅是地面的测量、所用材料、价格等就用了许多设想,调查了许多信息。

⑶探究性小课题。

教师根据学生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

如分数的意义部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我们经常会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

”学生能从分数应用题,按比例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等方面体现数学思维。

⒋综合性探究作业对于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他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去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

首先回忆已学知识,教师出示一份厨房平面设计图,以及一些物品——冰箱、煤气灶等的实际规格,让同学们来审计这幅平面图,“你认为它规范吗?

你有什么想法?

为什么?

”请学生根据有关信息,确定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同时,让学生计算一下“比例尺是多少?

”“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

”学生在交流中,说明了比例尺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还可以用什么关系说(分数关系、倍数关系)等。

在整理知识后,提供一定的资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

要求:

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

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

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

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整体探究性作业的几点建议

⒈在探究练习的形式上,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具体有“合作式”、“质疑式”等形式。

⒉在整体探究性作业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示交流。

如“论文园地”、“数学观点论坛”、“优秀作业展”、“数学擂台”、“趣味数学探究”等。

在探究中,不同年龄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

甚至同一学习内容,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⒊在数学作业评价中,要采用多种结论的方法,如作业上的自评自查,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的互评,开放题的解决问题方式评价等,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⒋整体探究性作业是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调查分析、表达交流、综合展示、全程分析等方法,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点不同,所以,生活实践类作业要分年级有系统地进行。

小学数学整体探究性作业设计

一、整体探究性作业的特点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整体探究作业就是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调查分析、表达交流、合作展示等等探究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与传统的作业相比,小学数学整体探究性作业具有以下特点:

⒈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允许学生突破常规,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甚至是跨越式的思维来做作业,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教师在批改中不是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们在探究中作出判断、选择,从而理解使用这些方法的优势。

⒉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作业、练习、参考书、网上资料等构建学习资料,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⒊作业方法的综合性学生在作业中,能将原有的知识点,系统地形成知识网络,进行个性化的巩固拓展,从而能有的放矢地学习。

学生在作业中,通过探究、操作、交流、分析,获得成功的喜悦。

⒋作业时间的长期性以问题为中心的、能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的、需要化一番艰苦努力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作业。

⒌作业评价的个性化对学生的作业采取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弹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二、整体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⒈生活性探究作业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

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下宁桥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

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写出分析报告,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杭州市道路、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改进的发展情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⒉开放性探究作业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做到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

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⑴条件开放作业。

如:

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

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

学生探讨交流后,引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体验到应用数学整体探究作业的成功喜悦。

⑵过程开放作业。

在有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补充结果。

如学生在发到新书时,教师可让学生计算一下“包新书需要多大面积的纸”。

⑶结论开放作业。

在作业的呈现方式上,教师让学生利用结论或答案进行,如出示“一架飞机匀速航行”示意图,让学生看有什么信息、谁的答案多。

⒊长期性探究作业的设计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些长期作业,让学生养成规律性作业的习惯。

如:

⑴写数学周记。

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

如在学习估算、相关关系应用题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加以验证。

有位学生在数学日记里这样写道:

今天,我在家里翻书的时候,看见了一本妈妈小时候用地的《新华字典》。

那时候的字典可便宜了,1978年出版的只要1.75元。

我赶紧拿出我的《小学生字典》,一看,哇,11.00元!

可以买6本妈妈那样的字典呢。

我想没准我爷爷小时候用的字典比这还便宜呢。

我去调查一下,爷爷1943年买的《修身小辞源》,旧币90元,据说相当于现在的0.009元!

(不过那时旧中国货币很多也很乱,不知换算是否准确)这么说,我拿现在的钱可以买100多本爷爷那时的字典了。

我问爷爷:

“你们以前的东西都那么便宜?

”爷爷说,虽然以前的东西便宜,但以前的收入也很低,每月能有50多元就已经不错了!

现在按每月1500元计算就相当于那时的30倍。

哦,原来虽然那时的东西比现在的便宜很多,但收入却比现在少很多倍。

嘿,假如现在的钱拿到以前用那该多好呀!

我一定是富翁了!

收入、字典价格比较表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求学生准备草稿本、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各一本。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种传统做法存在下述弊端。

一、草稿本、课堂练习“失控”

自觉性高、习惯较好的学生能认认真真的打草稿、完成课堂练习,而那些自律能力低的学生,则在草稿本上东一块西一块乱写乱画,计算时常出现数位不对齐、小数点位置标错等低级错误,甚至有的学生自以为自己懂了,课堂练习题干脆不做,加之草稿本、课堂练习本教师不能及时收阅批改,学生课堂练习中的错误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非常不利。

二、课堂作业成课后作业

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的做法是在新授扶学结束后集中安排课堂作业,常出现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学生来不及带到课后完成的现象,给少数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了便利,这样的课堂作业不但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占用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

针对上述情况的发生,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新设计了学生的作业本,将学生的草稿本、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合并,设计成如下样式:

左侧为练习区,右侧是草稿区。

在教学中将复习题、课堂练习及课堂作业集中安排在作业本的练习区,练习和草稿左右一一对应。

此种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以下优点:

1.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因为课堂上的练习和草稿教师都要批阅,所以学生注意了草稿的书写质量,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同时工工整整的计算过程又为学生检查和验算提供了便利。

2.便于教师正确评价和因材施教。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如发现有错,旁阅草稿就会发现出错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及时讲解纠错,进行因材施教;对于有些题目,学生的结果虽然正确,但教师阅读学生的草稿时却发现其思考及计算过程是错误的,此时的草稿就能给教师的正确评价提供依据,有效杜绝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作业互相抄袭现象的发生。

3.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有的学生胆子小信心不足,有些题目虽有好的思路但上课怕举手发言,采用此法非常有利于教师观察掌握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九义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一个数除以分数”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笔者在教学时请学生读题、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许多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式为18÷,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就发现一个学生列式和其他学生不一样,是18×(1÷),非常好的思路,给这个学生的作业划上一个大大的五角星,请他在全班学生面前讲思路,这个学生说:

(1÷)是求1小时是小时的几倍?

18乘以这个倍数就是这辆汽车的速度,而(1÷),实际上就是求的倒数,因此推理出18÷=18×,轻而易举地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较之教材的推导过程简单适用,学生易于理解。

此种做法便于教师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能有的教师要问,将学生的草稿本、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合并,作业本上会不会出现零乱潦草的情况?

学生端端正正的打草稿、认认真真的完成课堂练习,会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实践证明:

学生把草稿、课堂练习看成课堂作业的一部分,书写非常规范工整,由于学生注意了书写质量,刚开始是有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情况的发生,但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速度自然也跟上来了。

为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笔者建议在教学中采取分散作业、及时评讲的做法。

按课堂教学进度,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后就安排练习,及时巩固,课堂教学结束,练习也随之结束。

在学生练习时,请速度快的学生板演,教师及时评讲反馈,对板演正确的立即加以表扬、鼓励,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板演的积极性,而且在评讲过程中其他学生能通过对照,发现自己练习出错的原因,及时明错订正,促进对新知的理解,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同时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学生作业速度的提高,确保学生的作业当堂完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草稿本、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优化合并,发现这种做法确实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很实用。

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的几种策略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这里介绍几种批改作业的策略,供同志们参考。

(一)分项评价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

如果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发策略。

例如,有的学校设计了分三项评判等级的批改方法:

"A"代表“双基”评价。

主要看解题过程中,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代表书面评价。

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包括标点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代表创新评价。

主要看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是否清晰简捷,具有独创性,有无超额完成作业的情况。

例如,有一道求下图体积(单位:

厘米)的作业题。

(附图{图})

大部分学生的解法都是:

3.14×(4÷2)[2,]×7+1/3×3.14×(4÷2)[2,]×3=……

但有个别学生把圆锥折合成同底的圆柱,列式为3.14×(4÷2)[2,]×(1+7),这时,我们就可以给后者评为“C优”,同时视其他情况再给这些学生评判"A"和"B"的等级。

(二)鼓励上进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

造成一些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使差生改变现状,取得大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优等生也会时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

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某教师发现一位作业向来工工整整、从不马虎的同学,这次却做得零乱和潦草,而且有不少笔下之误,她没有武断地否定这篇作业,而是对作业不好的原因进行了解。

当她得知该生当时家里出了事,身体又不舒服时,就表扬了他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并给其作业评了较高的等级。

(三)一题多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

为了调动沉重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

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

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

例如,有一位学生做36×199+36时的计算为:

"36×199+36=7164+36=7200",教师给她评了中等,并眉批道:

“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

你再想一想!

”学生补了一种算法:

"36×199+36=(36×200-36)+36=7164+36=7200"。

教师为她提高了等级,又批道:

“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

”还在题目中36下边划了红线,以作暗示。

果然,学生又补了一种算法:

"36×199+36=36×(199+1)=36×200=7200"。

教师再次为她提高了等级。

(四)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

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

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例如,在做除法运算时,一位学生作业中连续出现几道同一类型的错题(如右式)。

显然,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

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如加以眉批:

“请参考××例题后重做。

”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

(附图{图})

(五)协商批改

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了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

如一个知识基础较差,智力水平不高,平时作业不认真的学生,有时却做得很好,他是有了突出进步,还是搞了虚假作业呢?

一个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同学有时却做得很不好,这就有可能是特殊情况造成的。

又如,有的同学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是正确的。

这是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解法呢?

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业,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禁止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当面了解情况,协商批改的策略。

例如计算401-(8+7)×25时,有一位学生这样做:

“401-(8+7)×25=25+1=26。

”教师对这种解法有点疑惑,就找来该生询问,学生说:

“减数(8+7)×25是15个25,被减数401是16个25加1,这样得数便是25+1=26。

”教师对他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作业中应该用解题步骤把思路表示出来,通过协商给他评了一个恰当的等级。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

高 煜    文章来源: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    点击数:

1620    更新时间:

2010-10-26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

但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一种负担,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指出: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作业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运用数学,描述生活现象。

我在布置作业时,适当补充了一些数学与社会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关心身边的事,做一个有心人。

例如:

在教学完10以内数学的认识后,我要求孩子在身边找出10样事物,能反映1—10这些数,并请父母帮助记录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