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973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docx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

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四

  3.八十年代韩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八十年代,韩国产业政策的重点转向转变韩国的产业结构,建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机械和电子工业,鼓励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

正是在这一时期,韩国政府实施了以强化自主研究开发政策为目标的国家研究开发项目计划,私营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以满足对技术开发日益增长的需要。

  进入80年代,韩国政府提出了如下战略:

一是由国家负责,确保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政府出资的国家级研究所集中培养科学技术尖子,扩大国外研究途径来扩充科技尖子队伍。

二是积极推进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集中力量有组织地进行关系到对外出口、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高度化从而关系到国家发展目标的课题研究,大胆促进国际合作研究。

三是促进并实现带有战略性的核心技术的移植和国产化,重点开发主导经济发展和对外出口的领先技术,而且要推行独立自主的研究开发和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改良并举的方针。

韩国政府认识到,技术开发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只有走技术革新之路才是唯一的活路。

在这一点上,韩国政府、科学家、企业家和全体国民取得完全的共识。

基于这样的共识,韩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技术政策的决策咨询制度,实施科技立国战略。

1982年,韩国总统主持召开“第一次科学技术振兴扩大会议”,全体国务委员、国会议员、各政党、经济团体、大中小企业、国立公立研究所、民间研究所、科技团体、各个学会、金融机构、大学等各界代表出席。

后来在此基础上,1984年韩国政府决定成立“技术振兴审议会”,置于总统的直接领导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动员各界一起为振兴科技出谋划策,促进持续的技术创新,并制定有关为发展科技而提供各种支援、鼓励的制度。

  

(2)继续充实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法律基础。

八十年代,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研究组合育成法》,《遗传工程育成法》,《新技术金融支援法》,《电子计算机程序保护法》等。

八十年代中期,制定了《产业发展法》取代七个特定产业法规,彻底重新制定产业激励机制,从原来的对特定产业的支持改变为功能型的支持系统,对所有产业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同时将激励政策主要集中于研究开发活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3)推动官民合作,从事特定研究开发事业项目,以开发关键产业技术。

根据《技术开发促进法》第3条第三款关于促进特定研究开发事业的规定,将一些核心产业技术作为重点开发事业,由国家负责管理。

这些项目着眼于促进高技术研究开发活动,促进韩国本土技术的发展。

对于直接关系国家利益的项目,诸如能源和自然资源方面,全部由政府资助,并由公立研究机构承担。

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由企业提供部分资金,合作进行研究。

  (4)以巨额科技投入推动新兴产业崛起。

一直到1980年,技术开发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为0.86%,研究开发投资占销售总额的比率更低,仅为0.47%.到八十年代上述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政府巨大投入的带动下,企业在技术的自主开发方面也有巨大的投入。

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国家的技术开发资金援助制度,1981年建立了机械工业振兴基金和纤维工业现代化基金,1983年建立了电子工农业振兴基金,1984年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基金,1986年建立了工业发展基金;二是实质性地增加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引进的投资,从1981年至1986年,研究开发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86%提高到1.99%,技术引进支出由1.07亿美元增加到4.41亿美元。

从此韩国逐步走上了自主开发技术的道路,不仅使其参与国际技术分工成为可能,而且促进了新兴产业的相继崛起。

  4.九十年代韩国的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特点

  韩国在建成钢铁、机械、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化资本密集型产业之后,并经过近20年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九十年代后开始重视优先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韩国商工部制定了《1990至1994年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发展五年计划》并拨款388亿美元来实施这项计划。

其中164亿美元是用于微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激光技术、光学设备以及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开发;224亿美元用于促进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和建立有效利用最新技术的工业综合体。

金泳三认为韩国经济的兴衰取决于科学技术,金泳三当选总统后,明确提出在产业政策中“将扩大科学技术投资,以促进尖端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作为首要课题。

金泳三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全面提高韩国的国际竞争力,将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的改进、人力及其他资源的利用作为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突出手段。

在科技领域,政府政策的重点放在加强国家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上,强化了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开发和促进研究开发活动的全球化。

  当前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1世纪初在科技方面达到七国集团成员国的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政府制定了以下政策:

  第一,政府将进一步加强1982年以来就开始实施的、旨在加强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国家研究开发项目计划。

重点将放在高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新材料,工程,大科学,和包括航天、海洋、原子能、高精度技术等跨学科技术。

在执行这些项目计划时,韩国政府大力鼓励私营企业的广泛和积极参与。

  第二,政府将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并将特别强化创造性科学家和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全球化的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将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尖端的教育和研究机构。

为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到2001年,对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投资将增加到研究开发投资总额的12%。

将扩充科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以促进基础科学研究。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政府将通过持续的投资大力改善科学技术领域的高等教育。

作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机构,政府将建立“韩国高等研究院”,邀请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有发展前途的青年科学家到这个研究院从事他们各自领域的研究。

  第三,政府还为私营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和鼓励措施,包括税收政策和财务援助,以加速产业技术创新。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韩国政府的目的是刺激私营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

  第四,政府将以核能的安全使用方面实现技术自主为目标。

为此,将调整核能开发的长期目标和方向。

此外,韩国政府将在核电厂设计、建造和运营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扩大对外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

韩国将积极参与国际核聚变研究项目计划。

  第五,政府将努力在青年和社会公众中间强化科学和技术意识,促进一个健康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形成。

  第六,通过联合研究项目,促进科学家和科技信息交流,邀请外国科学家到韩国研究,与外国研究机构交流研究开发实验室,促进、加强科学和技术的国际合作。

韩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扩大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

到1995年底,韩国政府已经与三十多个国家互换了科技合作协定。

  5.当前韩国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

  

(1)国家研究开发项目计划。

韩国目前研究开发项目计划包括三个内容:

高度先进国家项目计划,战略性国家研究开发项目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计划。

从1982年到1995年,这些研究开发项目计划累计总投资26.6亿美元。

其中政府投资14.39亿美元,企业投资12.2亿美元,企业投资所占平均比重为45.9%.

  此外,还有商工能源部制定和实施的产业技术开发项目计划和替代能源技术开发项目计划,信息通信部资助和管理的电信技术开发项目计划。

信息通信部目前正在领导预计在21世纪初完成的韩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2)促进基础科学研究。

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资金的主要机构,一是韩国教育部的学术促进基金,二是韩国科技处的科学和工程基金。

目前韩国大学里的研究开发经费还是很少,研究设施严重不足。

为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韩国政府正制定一项旨在促进基础科学研究的中期综合计划。

这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创造性研究能力和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随着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研究开发投资的比重将会持续增加,到今年年底,对大学的研究开发投资占韩国全国研究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将达到10%,到2001年将增加到12%。

韩国对大学基础科学研究的投资,1993年为5.81亿美元,1994年增到8.12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10.73亿美元,1996年增加到14.14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18.43亿美元,到2001年计划增加到44.9亿美元。

随着投资的增加,韩国政府将扩大对大学中科学研究中心(SRC)、工程研究中心(ERC)和地区研究中心(RRC)的支持。

其中,科学研究中心由1993年的14个增加到1998年的20个,工程研究中心从1993年的16个增加到1998年的30个。

  (3)支持和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韩国政府认为,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私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为促进产业技术的开发,政府提供了各种激励政策,以鼓励私营企业的开发活动,使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产业技术开发的主导作用。

韩国政府建议每个大型企业至少建立一个研究中心,对于没有能力自己建立研究中心的小企业,韩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在相应的领域组建科研开发联合体(联盟)。

自7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促进企业研究开发投资、支持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税收鼓励措施。

私营企业可为技术开发、技术情报和研究开发人力和设施等开支提取储备基金,这笔基金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

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的这笔储备基金可高达销售额的5%。

私营企业能够享受培训和企业技术学院总开支15%的税收减免优惠。

私营企业可以享受研究设施投资10%的税收减免或研究测试设施投资一年之内按照90%折旧率折旧。

  ──政府财力支持。

目前韩国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开发的主要财政金融措施有:

私营企业研究机构承担或参与核心技术开发、基础技术开发、产业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开发的国家研究开发项目任务的,韩国政府给予研究开发经费50%的补贴。

对于个人或小企业从事新技术商业化的,韩国政府提供总经费80%至90%的资助。

韩国电力公社、韩国通信公社等国营企业将它们研究开发投资的80%提供给相关的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联盟。

韩国开发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都为私营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技术开发以及新技术商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活动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

  ──风险资本机构提供的支持。

韩国技术银行(KTB)等风险资本机构为私营企业技术开发活动提供综合性财力支持。

这种财力支持主要采取股权投资、购买债券、契约贷款、技术开发贷款、租赁服务等形式。

韩国政府规定,凡属于研究开发性质的项目,均可向韩国技术银行申请贷款,如果通过技术银行的项目审查,即可得到年息为6%(韩国一般银行贷款利率为12%以上)的3年期贷款。

贷款到期后,有效益的项目要还贷,而失败的项目则可免除。

政府允许技术银行以发行技术彩票的形式,筹措部分风险资金以弥补银行因资助研究开发项目所造成的亏损。

  ──情报服务,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产、学、研的合作研究开发,建设科学城等。

  五、联邦德国产业技术政策

  1.战后德国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

  

(1)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高能耗、高物耗的产业向低能耗、低物耗的产业转换,并使产品向小型化发展。

例如: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煤炭工业等是大量消耗战略物资的传统产业,把微电子与传统的机械、电器、仪表技术融合,实现机电一体化,可把传统工业产品功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2)用精细陶瓷和碳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来改变传统工业。

新材料密度小、性能高,既可减少能耗又可节省资源。

例如,用碳纤维强塑料做汽车壳体,重量只有钢的1/5,而其强度和刚度分别是钢材的7倍和3?

5倍,并可省油20%.

  (3)促进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

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产业向服务化、信息化为核心的产业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

  (4)资助重点产业的研究开发。

为了应付激烈的国际竞争,政府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电气工业和冶金工业等主导产业的研究开发重点给予资助。

为了促进新兴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