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732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课时达标训练18

第一章 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辽宁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外出讲学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D.移民国外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的现象,四选项中只有移民国外使居住地发生了改变。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

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答案 2.C 3.A 4.D

解析 第2题,西亚石油输出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快,吸引大批外籍工人。

第3题,民工流向主要是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第4题,家庭成员的两地分居可促使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

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

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

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

6.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频繁的战争②资源开发

③新大陆开发④经济因素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和石油资源丰富、收入高的中东国家。

第6题,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由发展中国家迁往中东地区主要是为了资源的开发。

二、综合题

7.结合图甲“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和图乙“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1年我国主要人口流出、流入区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读图乙,分析我国2001年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说明现阶段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人口流出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人口流入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

(2)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中,乡村人口流出多,流出的人口绝大部分流入到了城市,说明人口迁移的主流仍是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3)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生活环境等要好于人口流出地区。

(时间:

30分钟 总分:

50分)

基 础 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迁移不同于一般的人口移动。

一般的人口移动通常泛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而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其时间可长可短,空间可远可近,住所可变可不变,因而它是各种人口空间流动现象的总称。

而人口迁移作为移动的一种形式,特指人们离开原来的住所,而在较远的地方定居的社会现象。

也就是说,不能把人类任何形式的空间移动都看作是人口迁移,只有当人们空间位置与住所同时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才可称作人口迁移。

2.(2013·贵阳高一检测)贵州省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

贵州省实施该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经济B.生态环境

C.政治D.社会文化

答案 B

解析 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生态环境都比较脆弱,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因而该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为生态环境。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4题。

3.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B.⑥⑦

C.④⑤D.③④

4.若图中①表示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和形式,则产生这种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D.家庭因素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墨西哥,因此两国间的人口主要由墨西哥迁往美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第4题,图中①表示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所致。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5~6题。

5.如图所示,欧洲核心区主要分布于(  )

A.中欧B.南欧

C.西欧D.东欧

6.如图所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经济落后区域向经济发达区域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核心区主要分布于以德国为中心的中欧地区。

第6题,图示核心区域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而周围的边缘地区有大量的人口进入,故C项最符合。

周边区域并非都是经济落后区域。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末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据此完成7~8题。

7.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8.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是清末华北饥民闯关东的主要原因。

第8题,华北大批移民到东北时,东北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会明显增多。

9.下列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航班增加、电话费降低、高速公路发达

②迁入异地区,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学不便

③迁移者受教育年限长,对环境适应性强

④迁出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环境质量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 人口迁入地拉力大于推力。

②为迁入地的推力,④为迁出地的拉力,①③是交通和教育的发展,消除了中间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

10.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A.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制度,人口迁移数量较少

B.人口迁移流向主要为从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C.这一时期,国家有组织地迁移以开发内地和边疆地区

D.这一时期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答案 A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因此说,改革开放前,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但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制度,人口自由迁移较少。

故A项说法不正确。

因为当时主要是为了开发边疆和矿产资源而进行人口迁移,故不可能是老年人和儿童,应主要是青壮年的劳动力,故D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二、综合题(10分)

11.(10分)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分)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1)高 外来人口增加

(2)低 人口迁出

(3)增长 经济因素

(4)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从表中信息可知,北京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人口的迁入,这和北京市发达的经济密切相关,也是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一种影响的具体体现,这种影响在中国总体的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中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提 升 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回答1~2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B.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答案 1.D 2 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在外来移民人口中,占比例最高的是20~50岁的青壮年,其次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重最低的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以外来移民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2题,在外来移民人口中,比重最大的集中在20~50岁,属于劳动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

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亚洲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第4题,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

5.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求

B.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

C.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线路的布局有很大关系

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

答案 B

解析 人口年龄相对年轻,他的发展空间越大,随着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增加,他的能力也越强,所以他就可能更换一个环境,更富有迁移动力。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跨国公司增加,人口迁移规模也随之扩大;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口迁移与文化程度也有很大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外界对其需求越多,特别是高级人才,各国都有吸引他的优惠条件。

二、综合题(10分)

6.(10分)下表为2000~2012年某地人口外迁影响因素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均GDP

产业结构

新增岗位

市场化水平

迁移距离

基础设施

上年移民影响

++

++

(+表示增强,-表示减弱)

(1)若迁移距离与人口外迁数量呈负相关,推断此地外迁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

(2)基础设施因素影响减弱,说明了什么?

(3分)

(3)“上年移民影响”程度的增强说明此地迁移人口在迁入区的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分)

答案 

(1)由近到远,外迁人口逐渐减少。

(2)基础设施影响减弱说明移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

(3)迁移人口空间分布呈相对聚居状态。

解析 第

(1)题,迁移距离与人口迁移呈负相关说明人口迁移存在“邻近优先”的特点,近距离的迁移多,远距离的迁移少。

(2)题,基础设施是人口外迁的一个推力,基础设施因素影响减弱,推力减小,说明基础设施差异减小。

第(3)题,说明乡土和血缘关系仍然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迁移人口不是分散分布,而是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理边界明确的“准社区”。

人们在这些区域中不但进行着一般的生活和感情上的沟通,上年迁移人口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准备迁移人口的迁移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