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715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docx

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一、整体感受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时正是圆。

瞧,(教师出示一个.信封)这信封里就装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

想!

  师(从中摸出一个圆):

是圆吗?

  生:

是。

  师:

现在,老师把它重新放回信封里,有信心把它从信封里摸出来吗?

  生:

有!

  师:

那当然,如果信封里只有这一个图形,谁都能摸出来。

(生笑。

)但问题是,信封里除了这个圆以外,还有其他平面图形。

想看看吗?

  生:

想!

  教师先后从信封中取出一些图形(如图1),让学生一一辨认。

  师:

现在,要从这一堆平面图形中把圆摸出来,有难度吗?

  生(齐):

没有!

  师:

为什么?

  生:

很简单呀,圆是弯弯的,而其他图形的边都是直直的。

  生:

圆没有角,而其他图形都有角。

  师:

奇怪,为什么这些图形都有角,而圆却没有呢?

  生:

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

  师:

不够专业。

  生:

哦,是由线段围咸的。

  师:

这就对了!

我们把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直线图形。

直线图形都有角。

圆是直线图形吗?

  生:

不是,它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

所以,圆看起来特别一

  生:

光滑。

  生:

圆润。

  师:

感觉真好!

那么,该给这类由曲线围成的,光滑、圆润的平面图形,取个怎样的名称呢?

  生:

曲线图形。

  师:

没错!

那现在,要从这一堆直线图形中把圆这个唯一的曲线图形摸出来,难不难?

  生:

不难。

  生:

找最光滑的摸就行了。

  师:

不过,问题可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信封里,还有几个图形呢。

(生颇感意外。

  教师出示图2。

  师:

怎么样,它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吧?

  生:

是呀。

  师:

看起来也特别光滑?

  生:

是的。

  师:

看来,你们一定会把它也当做圆模出来。

  生:

不会!

不会!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圆很圆,但它不那么圆。

  生:

因为它有的地方凹,有的地方凸。

  师:

噢,这个图形看起来有些凹凸不平。

而圆呢?

  生:

圆不会凹进去,一直向外凸着。

  生:

圆看起来特别饱满。

  师:

这个词儿好!

不过(教师接着从信封里取出图3),这儿还有一个图形,它可没有凹凸不平。

怎么样,够光滑、够饱满吧?

  生:

嗯。

  师:

看来,这一回你们一定会把它当做圆摸出来了。

  生:

也不会!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这个图形看起来扁扁的,不像圆那么鼓。

  师(将椭圆旋转90°后):

现在看起来呢?

  生:

感觉这个图形瘦瘦的。

  师:

那圆呢?

(教师出示圆片,并不停旋转。

)感觉怎么样?

  生:

怎么转,看起来都一样。

  生:

而且,圆看起来特别匀称。

  师:

小小的一个游戏,无非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和其他平面图形相比,圆的确生:

很特别。

  师:

没错,和这些直线图形相比

  生:

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师:

但是,和这些曲线图形相比,圆看起来又特别

  生:

光滑、饱满、匀称

  师:

难怪2000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完大量的平面图形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而且,2000多年过去了,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家乃至普通大众的认可。

那么,圆究竟美在哪儿?

更进一步地,究竟是什么内在的原因,使得圆这种平面图形看起来这样光滑、饱满、匀称,以至于成为所有平面图形中最美的一个?

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深入地认识圆;研究圆。

  二、寻根究底

  师:

圆的美,光靠看是不够的,咱还得动手来画。

因为,画圆的过程,正是我们体会它的特点、发现它的美的过程。

(教师简单介绍圆规的构造后)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试着用圆规画过圆。

现在,请大家试着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教师巡视。

  师:

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画得都很棒。

不过,也有失败的作品。

瞧,这个圆显然变形了,这个则咧着嘴。

大胆地猜一猜,这些同学之所以没能成功地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可能在哪儿出问题了?

  生:

可能是画圆时,圆规的脚移动了。

  师:

不动,怎么画出圆呀?

  (生笑。

  生:

是装有针尖的脚动了!

  师:

那你得说清楚呀。

同学们,你们觉得,针尖所在的脚能随便动吗?

  生:

不能!

一动,画出的圆一定会咧开嘴巴。

  师:

你试过?

  生:

是的!

我失败过好几次呢。

  师:

经验之谈呀!

当然,也有同学画圆时,圆规两脚都没动,但也画出圆来了,你们猜

  生:

我知道!

一定是圆规不转,纸转。

  师:

奇怪,你怎么知道?

  生:

我就这么试过。

  师:

看来,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得固定,这是宝贵的经验。

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

也可能是他们画圆时,圆规两脚的夹角的角度变了。

  师:

角度变了,也就意味着

  生: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变了。

  师:

看来,用圆规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现在,掌握了这些要求,有没有信心比刚才画得更好?

  生:

有!

(不少学生拿起圆规急着要画。

  师:

别着急!

数学学习光会动手还不够,咱还得

  生:

动脑。

  师:

心有灵犀呀!

第二次用圆规画圆时,请大家边画边思考:

如果方法完全正确,用手中的圆规会不会画出这样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曲线图形?

或者是扁扁的椭圆?

  (教师依次指图2、图3。

  生:

不会!

  师:

先别忙着下结论,还是带着这些问题,边画边细细体会吧!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感受与思考。

  师:

为什么画不出这样的曲线图形,相信不少同学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为了使大家感受更鲜明,我打算在黑板上也来画一个。

(教师画完半个圆后,停下。

)想象一下,照这样画下去,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吗?

  生:

不会。

  师:

会画出扁扁的椭圆吗?

  生:

也不会。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没有变。

  师:

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没有变?

  生:

就是从这儿(手指圆上的点)到这儿(手指圆心)的距离没有变。

只要距离不变,就不会画出一会儿凹、一会儿凸的平面图形了。

  师:

光这样说好像有点抽象。

你能不能把这一不变的距离用一条线段表示出来?

(学生上台,连接圆上任选一点与圆心,得到一条线段。

  师:

可别小看这条线段,在这个圆里,它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有谁了解这条线段?

  生:

这条线段叫做半径,可以用小写字母r表示。

  (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圆内画出一条半径,标上字母r。

  师:

有没有补充?

  生:

半径的一端连着圆心,另一端在圆上。

  师:

说得好!

圆心是圆规画圆时针尖留下的,可以用字母O示。

更准确地说,半径的另一端在圆上。

(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圆上标出圆心及字母O。

  师:

关于半径,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生:

圆应该不只有一条半径。

  生:

圆有无数条半径。

  生: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师:

看来,关于半径,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

但是,没有经过思维考量的数学直觉,算不上真正的数学知识。

刚才有人说,圆有无数条半径,同意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不过,为什么呢?

(一只只举起的手慢慢放了下来。

  师:

原来,大家都是蒙的!

不过还好,至少还有几只手直到现在还举着。

要不,先来听听他们的声音,或许你会从中受到启发。

  生:

刚才我只画了一条,但如果我们继续画下去,永远也画不完,所以应该有无数条。

  师:

都同意?

  生:

同意!

  师:

有人就不同意。

这是我自己班上的小陈同学在学完《圆的认识》后回去做的一次小实验(教师呈现在半径5厘米的圆上画得密密麻麻的半径)。

瞧,他在这么大的圆里画满了半径,最后一数,才524条。

不对呀,不是说无数条吗?

  生:

我觉得他的圆太小了,要是再大一点,那么画的半径就更多了。

  师:

哦,你是说大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而小圆的半径则未必?

(生一时语塞。

  生:

不对,大圆小圆的半径都应该是无数条。

我想,主要是这位同学用的铅笔太粗了。

如果用细一半的铅笔画,应该可以画一千多条;如果用再细一半的铅笔画,半径就有两千多条。

这样不断地细下去,最终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

  师:

多富有想象力呀!

半径可以不断地细下去,直到无穷无尽。

这样想来,半径当然应该有

  生:

无数条。

  生:

我还有补充。

因为半径是从圆上任意一点发出的,所以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

什么叫任意?

  生:

随便。

  师:

那么,在一个圆上有多少个这样随便的点?

  生:

无数个。

  生:

有一个点,就能连出一条半径。

有无数个点,就能连出无数条半径。

  师:

回过头来看看,同样是无数条半径,经过我们的深入思考,大家感觉怎么样?

  生:

我觉得更清楚了。

  生:

原来只是种感觉,现在真正理解了。

  师:

数学学习可不能只浮子表面,或停留于直觉,还得学会问为什么。

只有这样,数学思考才会不断走向深入。

关于半径,还有其他新的发现吗?

  生:

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师:

同意的举手。

(全班学生又一次都举起了手。

)了不起!

不过

  生:

为什么?

(话还没说完,一大半学生就放下了手。

听课教师大笑。

  师:

有这样的追问意识挺好!

不过,光等着别人来回答也不是个办法。

这样吧,我稍作提醒:

课前,数学老师让咱们都带了直尺,猜猜为什么?

  生:

可以量。

(学生操作后,发现圆的半径的确都相等。

  生:

其实根本不用量。

因为画圆时,圆规两脚的距离一直不变,而两脚的距离其实就是半径的长,所以半径的长度当然处处相等。

  师:

多妙的思路1看来,画一画、量一量是一种办法,而借助圆规画圆的方法进行推理,同样能得出结论。

通过刚才的研究,关于半径,我们已有了哪些结论?

  生:

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师:

其实,关子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也得出过和我们相似的结论。

只不过,他的结论是用古文描述的,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懂?

(课件出示:

圆,一中同长也。

)生:

一中,应该是指圆心。

  师:

没错。

圆心,正是圆的中心。

那同长

  生:

应该是指半径同样长!

  师:

这样看来,墨子得出的结论和我们刚才得出的

  生:

完全一样。

  师:

不过,也有人指出,这里的同长除了指半径同样长以外,还可能指

  生:

直径同样长。

  师:

没错。

(板书:

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那么,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

(少数学生举手。

)我猜,多数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不会用语言来描述,是这样吗?

(多数学生连连点头。

)那么,你们能用手比画出一条直径吗?

(学生比画。

  师:

刚才的半径是同学们画的。

这回,我自己来试试。

(教师故意将直尺摆放在偏离圆心的位置,提笔欲画。

  生:

老师,您的直尺放错位置啦,应该放在圆心上。

  师:

哦,,原来是这样。

(教师调整好直尺的位置,并从圆上某点开始画,画到圆心时停下。

  生:

错!

  生:

这是一条半径呢,还得继续往下画。

  教师继续往下画,眼看就要画到圆上时,不露痕迹地停下了笔。

  生:

对!

  生:

不对!

是错的。

我们上当了。

  师:

怎么又反悔了?

  生:

还没到头,还得再往前画一点点。

  教师继续往下画。

就在学生喊对时,教师又悄悄地往前画了一小段。

  生:

对!

  生:

不对!

出头啦。

  师:

一会儿对,一会儿错,都给你们弄糊涂了。

画直径到底得注意些什么呢?

  生:

得通过圆心。

  生:

两头都要在圆上。

  生:

还不能出头。

  师:

这就对啦!

数学上,我们把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板书:

d)。

请在你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标上字母d。

(学生操作。

  师:

半径的特点已经研究过了,直径又有哪些特点呢?

大家可以和半径比较着研究。

半径有无数条,那么

  生:

直径也有无数条。

  师: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那么

  生:

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师:

直径有无数条,我们就不必去探讨了,原因和半径差不多。

直径的长度都相等,为什么呢?

  生:

我们是量的,发现直径的长度都是6厘米。

  师:

瞧,动手操作又一次帮助我们获得了结论。

  生:

不用量也行。

我们发现,每一条直径里面都有两条半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那么,直径的长度当然也都相等。

  师:

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一条直径,但在他的眼里,还看出了两条半径,多厉害!

尤其是,他的发现还帮助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结论,那就是,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是有关系的。

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

挺好。

还能更简洁吗?

  生:

半径x2:

直径。

  师:

的确又简洁了些。

还能更简洁吗?

(无人举手。

)想想它们的字母

  生:

我知道了,d=2r。

  师:

这就是数学语言的魅力!

同学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结论。

(教师课件出示图4)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圆里,圆的半径不是都相等的,而是有的长、有的短,最后连起来的还会是一个光滑、饱满、匀称的圆(指着图4)吗?

  生:

那样的话,就会凹凸不平了。

  师:

是什么内在的原因,才使得圆看起来这么光滑、饱满、匀称?

  生:

是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师:

正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处处相等,才使得圆看起来如此光滑、饱满、匀称。

圆的美,其内在原因也正在于此。

  三、沟通联结

  师:

在同一个平面图形中,具有这样等长线段的不是只有圆。

瞧,这是一个正三角形(见图5中的第1个图形),从它的中心出发,连接3个顶点,这3条线段的长度

  生:

都一样。

  师:

这样的线段一共有3条。

再来看正方形(见图5中的第2个图形),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生:

4条。

  师:

正五边形(见图5中的第3个图形)呢?

  生:

5条。

  师:

正六边形(见图5中的第4个图形)呢?

  生:

6条。

  师:

正八边形(见图5中的第5个图形)呢?

  生:

8条。

  师:

圆有多少条?

  生:

无数条。

  师:

难怪有人说,圆其实是一个

  生(底气不足):

正无数边形。

  师:

多有意思的描述呀[刚才,我们是一个一个来观察的,下面,我们再完整地来看一看(呈现图5)。

  

  师:

从正三角形到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不断增加,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它们一个比一个更像圆。

  师:

哪个图形最像?

  生:

正八边形。

  师:

不过,毕竟离圆还有一些距离。

要怎样,才能更接近圆?

  生:

边数要再多一些,一定会更接近。

  师:

真会这样吗?

想不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教师借助简化后的几何画板依次画出正十六边形、正三十二边形、正一百边形,并引导学生观察边的变化。

当画出正一百边形时)

  生:

哇,真是太圆了。

  师:

这才是正一百边形呢。

想象一下,如果是正一千边形、正一万边形,甚至正二亿边形直到无穷无尽,这时

  生:

它就是一个圆了。

  师:

如果我们把这些正多边形排成一排,正三角形站第1个,正方形站第2个,正五边形站第3个这样排下去,猜猜看,这个队伍的最远方站着的应该是谁?

  生:

圆。

  师:

不对呀,这些都是直线图形,圆是曲线图形,跑来干嘛?

  (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这里涉及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到了中学、大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

这个圆片没有标出圆心。

既然圆心都没有标,它的半径是多少呢?

能想办法测量出来吗?

(学生操作,随后交流。

  生:

我们组把一个圆对折,折痕就是它的直径。

量出直径的长度后再除以2,就求出了半径的长度。

半径是3厘米。

  师:

可别小看这一方法。

正是这一对折、一重合,还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圆的另一个秘密,那就是,圆其实还是一个

  生:

轴对称图形。

  生:

而且,;圆还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

也就是说,和其他轴对称图形相比,圆还具有无穷对称性。

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我们组把一个圆对折后再对折,一展开,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找出圆心后,半径就能量出来了。

我手中的圆半径是5厘米。

  生:

其实不用展开,直接量出这条边的长,就是半径的长。

我们组的圆半径正好是4厘米。

  师:

不是说圆的半径都相等吗?

同学们手中的圆,半径有的是3厘米,有的是4厘米,还有的是5厘米。

这是为什么?

  生:

说半径相等,指的是在同一个圆里,大家的圆大小不同,半径当然也就不等了。

师:

那么,同学们手中的圆,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生:

半径5厘米的最大,半径3厘米的最小。

  师:

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举起来,互相看看,比比。

(生举起手中的圆)。

看来,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

和半径有关。

  师:

半径越长,;圆

  生:

越大。

半径越短,圆越小。

  师:

刚才,有同学悄悄地说,这些圆的圆心都没标,应该不是用圆规画出来的。

你们觉得呢?

  生:

是的,如果用圆规画的话,应该会留下一个针眼;

  师:

那不用圆规,我会是怎样画出这些圆的呢?

  生:

用一只碗扣在白纸上,然后沿着碗边描一圈画出来的。

  师:

依葫芦画瓢?

有想象力!

但很遗憾,不对。

  生:

可能是用一根绳子的一端拴着铅笔,另一端固定,然后把铅笔绕一圈画出来的。

  师:

很有创意的想法,简直就是一把简易的圆规。

但很遗憾,还是不对!

  生:

我知道了,你是先画一条线段,然后换一个方向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然后再换方向画下去,最后把这些线段的端点连起来,就画咸了一个圆。

  师:

你太有想象力了!

待会儿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来验证你的这一想法。

行了,不用再猜了,答案其实就藏在这里。

(教师打开WORD文档,并利用画图工具画出了一个标准的圆。

  生(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用电脑画的!

  师:

可问题又来了。

这样画圆,大小很随意,半径怎么可能正好是3厘米、4厘米或5厘米呢?

难不成,我是用直尺在屏幕上量的?

  生(笑):

不可能!

  师:

别着急,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教师双击画图工具里的圆,出现了一个对话框,其中有高度和宽度两个项目。

)想一想,对于圆来说,高度意味着什么?

  生:

它的直径。

  师:

现在,要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高度得调整为多少?

  生:

3厘米。

  生:

不对,应该是6厘米。

  教师将高度调整为6厘米,电脑里竟然出现了一个椭圆。

  生:

还得调整宽度。

  教师将宽度也调整为6厘米,画出一个圆。

  师:

用同样的方法,能画出半径4厘米、5厘米的圆吗?

  生:

能,只要依次把高度和宽度都调整为8厘米、10厘米就行了。

  师: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最初的意思是说,没有圆规是画不出圆的。

现在看来,不用圆规,真的就画不出圆了吗?

  生:

不对,画圆其实还有很多种方法。

  师:

当然,话还得说回来,在所有这些方法中,用圆规画圆仍然是最常用的一种。

(教师引导学生在用圆规画半径为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

  四、审美延展

  师: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平面图形的世界,感受圆与其他图形错综复杂的关系。

瞧,这里有一个正三角形,现在,我们沿着它的中心把它稍作旋转(出示图6)。

旋转以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没有完全重合?

  生:

没有。

  师:

不行,我还得再旋转一次。

  生:

还是没有。

  师:

再来看圆。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沿着圆心把圆也旋转一下,情况又会怎样?

  生:

不管怎么转,都会重合。

  师:

是不是这样呢?

来,拿出刚才的圆,用铅笔尖抵住圆心,并按在桌面上,轻轻转一转。

(学生操作。

)我们把圆的这一特点叫做旋转不变性。

那么,三角形具有旋转不变性吗?

  生:

没有。

  师:

不过别遗憾。

如果我们按照特定的角度继续把这个三角形旋转下去,情况又会怎样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课件演示,最终呈现图7。

  生(惊讶):

哇,太棒了,居然是一个圆!

  生:

不对,是一个近似的圆。

  师:

瞧,直线图形转着转着,又回到了圆,真有意思。

不过,刚才我们是绕着平面图形的中心点旋转的。

如果绕着其他点旋转,还会出现这样近似的圆吗?

  生:

应该不会?

  生(声音很小):

可能会。

  师:

会还是不会,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瞧,这是一个正方形。

现在,我们绕着它的一个顶点旋转(课件演示旋转过程,最终呈现图8)

  生(不可思议):

居然也行!

  生:

好漂亮!

  师:

更漂亮的还在后面呢!

  (课件呈现图9、图10。

  生:

哇!

  师:

别光顾着感叹,能看出这两幅图是由什么图形旋转而成的吗?

  生:

椭圆。

  生:

线段。

  师:

想不想看看线段是怎样旋转成图10这样美妙的图案的?

  生:

想!

  师:

观察时,请大家牢牢盯住线段的两个端点,看看线段旋转时,这两个端点是沿着怎样的轨迹移动的。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线段旋转的完整过程,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形,用手比画线段端点移动的轨迹。

  师:

其实,所谓圆,就是某个点沿着特殊路线运动后留下的轨迹。

到了中学,同学们就会明白。

我们还接触了其他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甚至还有不规则的曲线图。

这些图形如果绕着其中的某一点旋转,会不会也出现和圆有关的美妙图案呢?

课后动手去试一试吧!

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待着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