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胎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648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塞胎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活塞胎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活塞胎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活塞胎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活塞胎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塞胎膜.docx

《活塞胎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塞胎膜.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塞胎膜.docx

活塞胎膜

中南大学

2009届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胎帽凸模的数控加工

 

学院:

铁道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姓名:

张欢

班级:

机械设计自动化101班

指导教师:

何玉辉

设计地点:

中南大学

起止日期:

2011年1月20日——2011年5月5日

 

目录

●摘要………………………………………………………………3

●ABSTRACT………………………………………………………4

●第一章课题任务

1.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5

1.11课题的调研………………………………………………………………5

1.12主要设计内容……………………………………………………………5

1.2设计步骤…………………………………………………………………5

1.21查找资料……………………………………………………………………………5

1.22设计方案……………………………………………………………………………5

1.23确定工艺规程………………………………………………………………………6

●第二章课题分析

2.1加工零件分析………………………………………………………………6

2.2凸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8

2.3数控加工工序分析…………………………………………………………9

2.31数控加工顺序………………………………………………………………………9

2.32确定工序尺寸………………………………………………………………………10

2.33走刀路线的确定……………………………………………………………………10

2.4确定切削用量………………………………………………………………16

●第三章数控加工程序16

3.1FANUC机床数据加工程序………………………………………………16

3.2半精加工的数据程序………………………………………………………16

致谢…………………………………………………………………20

附录…………………………………………………………………21

摘要

为了让数控技术、模具技术和CAD/CAM技术得到有机的结合,更好地掌握现代主流制造技术,并能学习模具的相关知识。

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深入学习AutoCAD的平面绘图、UG立体造型与自动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掌握模具CAD/CAM数控技术。

进行本次设计,所加工零件是胎帽的凸模,是铣削类加工的零件,单件生产,结构形状复杂,是适合数控铣削加工的一种典型零件该模具的数控加工工序可分为粗铣、半精铣、精铣、抛光等加工阶段。

模具加工都是由数控机床完成复杂的外形及曲面的加工,对不好加工的部位,只留少许余量,最后由钳工修整,这样不仅能保证工件的精度,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劳动,更降低了成本。

经调查,模具的一般加工工艺过程是:

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钳工修理、抛光、渗氮(或氮碳共渗)装配。

其中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多数工序由数控机床完成。

本设计是为了让数控技术、模具技术和CAD/CAM技术得到有机的结合,更好地掌握现代主流制造技术,并能学习模具的相关知识。

应用所学知识深入学习AutoCAD的平面绘图、UG立体造型与自动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掌握模具CAD/CAM数控技术。

关键词:

立体造型自动编程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精加工

 

ABSTRACT

Formakingthenumbercontrolledtechnique,moldingtooltechniqueandCAD/theCAMtechniquegetandorganicallycombineandbitterlycontrolamodernmaincurrentmanufacturingtechnique,andcanstudytherelatedknowledgeofmoldingtool.TheknowledgethatbetterapplicationlearnsgoesdeepintotheflatsurfacepaintingofstudyingAutoCAD,theUGstereoscopicshapeandautomaticallyweavesdistanceandnumbertocontroltoprocessacraftandcontrolsmoldingtoolCAD/theCAMnumbercontrolatechnique.Carryonthisdesign,thesparepartsprocessedistheconvexmoldoffetushat,isaXiantopareatypeofthesparepartsforprocessing,singlepieceproduction,structureshapecomplications,issuitablenumbercontroltheXianparesakindofprocessedtypicalmodelsparepartsthatmoldingtoolofthenumbercontroltoprocessaworkprefacetoisdividedintothickXian,thehalfJingXian,JingXianandthrowlightetc.processastage.Themoldingtoolprocessesalltocontroltoolmachinecompletionfromthenumbercomplicatedshapeandprocessingofcurvedface,tonotprocessofpart,staysfewamountofremaining,isfinallyfixedbybenchworkwhole,cannotonlypromisetheaccuracyofworkpiece,butalsoreduceanartificiallaborinthemeantimelikethis,loweredcostmore.Throughsurvey,themoldingtoolgenerallyprocessescraftprocessBE:

Nextanticipate,forge,backfire,thickprocess,thehalfJingprocesses,theJingprocesses,thefinallyhotprocessing(Cuifire,returntofire),benchworkfixes,throwslightandoozenitrogen(ornitrogencarbontotallyooze)assemble.Amongthemthickprocess,thehalfJingprocesswithJingprocessmajorityofworkprefacesiscontrolledtoolmachinecompletionbythenumber.Thisdesignformakingthenumbercontrolledtechnique,moldingtooltechniqueandCAD/theCAMtechniquegettoorganicallycombineandbitterlycontrolamodernmaincurrentmanufacturingtechnique,andcanstudytherelatedknowledgeofmoldingtool.ApplytheknowledgelearnedandgodeepintotheflatsurfacepaintingofstudyingAutoCAD,theUGstereoscopicshapeandautomaticallyweavedistanceandnumberandcontrolandprocessacraft,controlmoldingtoolCADtheCAMnumbercontrolatechnique.

keywords:

StereoscopicshapeAutomaticplaitdistanceThenumbercontrolsatechniqueThenumbercontrolstoolmachineTheJingprocesses

 

第一章课题任务

1.1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胎帽的数控加工制造是在数控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模具CAD/CAM设计,让数控技术、模具技术和CAD/CAM技术得到有机的结合,更好地掌握现代主流制造技术,并能学习模具的相关知识。

应用所学知识深入学习AutoCAD的平面绘图、UG立体造型与自动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掌握模具CAD/CAM数控技术。

1.11课题的调研

目前工厂的模具加工都是由数控机床来完成复杂的外形及曲面的加工过程,对不好加工的部位,只留少许余量,最后由钳工进行修整,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件的精度,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劳动,更降低了成本。

经过调查,模具的一般加工工艺过程是:

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钳工修理、抛光、渗氮(或氮碳共渗)装配。

其中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多数工序由数控机床完成。

1.12主要设计内容

(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编制数控加工工艺。

(3)使用UG软件绘制零件的三维图。

(4)把零件的三维图转化为二维图。

1.2设计步骤

1.21查找资料

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有关CAD/CAM、数控编程和加工工艺方面的资料,熟悉AutoCAD和UG两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22设计方案

胎帽外形曲面形状复杂,尤其上表面,故采用UG进行参数化设计,方便了

模型的编辑和修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曲线曲面的几何造型是设计模具CAD/CAM的基础,在进行该选项前,应对模具的型面特征进行透彻的理解,选用合理的曲线曲面类型与造型方法,以使构造出来的曲线曲面符合实际要求。

1.23确定工艺规程

(1)根据零件构造、形状、加工质量要求、加工数量、毛坯材料性质和具体工作条件,进行工艺分析,并根据生产条件及装备确定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

(2)确定一种简洁的加工工艺路线,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质量与精度。

(3)确定加工工序的数量、加工工序的顺序、工序的集中和组合优化,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尽量减少工序数量。

(4)选择设备及工装(包括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等)。

(5)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用量和劳动工时定额。

(6)确定关键工序和尺寸的检查及验收方法。

铸件模具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锻造→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钳修→渗氮→装配。

根据加工工序规程,采用AutoCAD和UG进行平面、立体模型的造型过程,编制和优化刀具路径,并进行相应数控系统的后处理。

第二章课题分析

2.1加工零件分析

所加工零件是胎帽的凸模,是铣削类加工的零件,单件生产,结构形状复杂,是适合数控铣削加工的一种典型零件。

胎帽零件的设计简图,如图6—12所示。

 

 

图6—12胎帽零件设计简图

由零件的简图可知,该零件形状复杂,较难用一般的平面CAD软件来绘制,相对应的模具型腔表面也较复杂,采用纯手工制作比较繁,因此采用三维软件来生成零件图,同时利用三维软件的分型功能,生成上下模具,然后利用自动编程软件,对生成的凸模型腔面进行自动编程,再把程序输入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基本达到型面要求,最后进行钳工修模、配模。

这样加工过程相对要简单很多,而且效率较高。

通过UG造型获得零件三维立体图形,如图6—13所示。

用UG的模具设计功能对已造型好的胎帽零件进行分模,获得图6—14所示的胎帽凸模造型。

 

图6—13零件三维图图6—14胎帽凸模造型

2.2凸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结构分析

如图6—14所示,胎帽的凸模零件由圆柱面、圆孔、球面、曲面、沟槽、平面等构成。

2精度分析

由于胎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

≤1.6),所以胎帽凸模上重要表面的粗糙度要求更高。

胎帽的材料为工程塑料,考虑到塑料的伸缩率为0.5mm~0.6mm,所以仅用数控机床加工的曲面表面粗糙度很难达到要求,需要模具钳工对模具进行抛光修模,同时模具的拐角部分用数控机床的刀具很难完全加工,还需要用电极进行特种加工,所以数控铣床精加工时需留0.02~0.05mm的加工余量给钳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定位基准选择

由于胎帽的凸模是单件生产,不便于设计专用夹具,所以选用毛坯底面钻孔攻螺纹吊工装板作为夹具,以底面和压板作为定位基准,板料底面约束工件Z轴,移动X、Y轴旋转三个自由度,后表面约束Y轴、移动Z轴旋转两个自由度。

X轴移动作为对刀自由度。

4工艺方案拟定

通过查阅数控加工工艺教科书和操作加工的实习经验,得出各部位的加工方案如下。

底面:

粗铣→精铣;

曲面:

粗铣→半精铣→精铣;

孔:

钻扩;

槽:

粗铣→电脉冲。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具体卡片见附表6—1。

2.3数控加工工序分析

2.31数控加工顺序

该模具的数控加工工序可分为粗铣、半精铣、精铣、抛光等加工阶段,根据先粗后精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1.粗铣加工

加工内容是粗铣模具表面,由于模具的造型比较复杂,采用UGCAM对加工的模具进行编程,对模具进行加工,整个零件留0.8mm的余量,此次粗加工分三步进行。

第一次粗加工选用φ35、R5的圆鼻刀,其切削量比较大,能够满足粗加工的要求,去除大量的加工余量;第二次粗加工用的是φ16、R0.8的立铣刀,加工的部位是第一把刀加工的残余部分,为后面的半精加工做好准备;第三把刀选用的是φ8的端面立铣刀,加工的部位是前两步加工不到的小的部位。

2.半精铣加工

加工内容与粗铣类似,整个零件留0.3mm的余量,此部分加工分四次。

由先面后孔的原则先加工所有的球面和曲面,选用φ10、R5的球刀;再加工台阶平面和十个圆腔底面及侧面,选用φ20平底立铣刀;再加工四个小的圆腔底面及侧面,选用φ8平底立铣刀。

3.精铣加工

加工内容是整个模具。

除了部分球面留0.05mm的余量给模具钳工进行抛光等后处理,其余的地方不留余量。

4.电脉冲加工

加工内容是数控机床加工不到的部分拐角,所有的沟槽用电脉冲进行加工。

5.抛光

加工内容是用数控机床加工的部分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的球面。

2.32.确定工序尺寸

因为用UGCAM对模具进行编程,然后对其进行加工,所以工序尺寸由UG软件控制。

粗加工留0.5mm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留0.2mm的加工余量,精加工时曲面留0.02mm的加工余量给钳工进行抛光、修配等后处理,底面、平面、圆台侧面、圆腔侧面不留加工余量。

2.33.走刀路线的确定

如图6—15所示为底面粗加工的第一步加工的走刀路线,因为是粗加工,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量的余量,所以选用面铣削。

选用φ120的面铣刀,步距为刀具直径的80%,即为96mm,加工余量为0.3mm。

根据台湾豪力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刀具推荐切削参数,每次下刀1mm,S=1500r/min,F=2000mm/min。

因为加工的部位是面,所以选择“Z”形走刀路线,可以高效率铣削工件。

图6-16所示为底面精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120的面铣刀,加工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S=1500r/min,F=2000mm/min。

选择“Z”形走刀路线,可以高效率铣削工件。

图6-17(a)、(b)、(c)、(d)所示为面具上表面粗加工的第一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35、R5的圆鼻刀,步距为刀具直径的80%,为28mm,加工余量为0.8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5mm,为减少抬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走刀路线选择跟随工件周边切削。

图6—18所示为粗加工的第二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16、R0.8的立铣刀,步距为恒定的0.5mm,加工余量为0.8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5mm,S=2000r/min,F=2500mm/min,走刀路径是跟随上一把刀具的残留加工。

图6—15底面粗加工走刀路线图6—16底面精加工走刀路线

图6-17面具上表面第一步走刀路线

图6—19所示为粗加工的第三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端面立铣刀,步距为恒定的0.5mm,加工余量为0.8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2000r/min,F=2000mm/min,走刀路径是跟随上一把刀具的残留加工。

图6-18粗加工第二部的走刀路线图6-19粗加工第三部加工的走刀路线

图6-20半精加工底面和圆腔侧壁

图6—20(a)、(b)所示为半精加工的第一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20端面的立铣刀,步距为恒定的16mm,加工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3000r/min,F=2500mm/min。

因为加工圆腔的侧壁和底面,所以选用平面铣削进行走刀。

因为半精加工主要目的是给精加工留一点余量,根据加工的部位选用平面铣削,为减少抬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走刀路线选择跟随工件周边切削。

图6—21所示为半精加工的第二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10、R5球刀,步距为恒定的0.5mm,加工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

S=3000r/min,F=1500mm/min。

因为加工的是所有曲面,所以选区域铣削进行走刀。

根据加工的部位选用区域铣削,为了使表面尽量光滑,走刀路线与X轴成135°角。

图6—22所示为半精加工第三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20端面立铣刀,步距为恒定的0.5mm,加工留的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3000r/min,F=2500/min。

因为加工的部位是圆台的侧壁,为提高表面粗糙度和使加工余量均匀,所以选用陡峭壁轮廓铣削进行走刀。

图6-21半精加工第二步加工的走刀路线图6-22半精加工第三步圆台的侧壁铣削

图6-23所示为半精加工第四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8端面立铣刀,加工留的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1500r/min,F=1500mm/min,因为加工的是小圆腔的侧壁和底面(如图6-24所示),所以选用陡峭壁轮廓铣削进行走刀。

图6-23半精加工第四步加工的走刀路线图6-24局部放大图

图6-25(a)、(b)所示为面精加工的第一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20端面的立铣刀,步距为恒定的16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mm,S=3000r/min,F=2000mm/min。

因为加工圆腔的侧壁和底面,所以选用平面铣削进行走刀。

 

 

图6-25精加工第一步走刀路线

图6-26所示为精加工第二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6、R3球刀,步距为恒定的0.2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3000r/min,F=1500min/min。

因为加工的是所有曲面,所以选区域铣削进行走刀。

图6-26精加工第二部走刀路线图6-27精加工第三步走刀路线

图6-27所示为精加工第三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20端面立铣刀,步距为恒定的0.5mm,加工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3000r/min,F=2500mm/min。

因为加工的是圆台的侧壁(如图6-28所示),所以选用陡峭壁轮廓铣削进行走刀。

图6-29为精加工第四步加工的走刀路线,选用φ8端面立铣刀,加工余量为0.3mm。

取切削参数:

每次下刀0.25mm,S=1500r/min,F=1500mm/min。

因为加工的是小圆腔的侧壁和底面,所以选用陡峭壁轮廓铣削进行走刀。

图6-28局部放大图图6-29精加工第四步走刀路线

2.4确定切削用量

1.粗铣加工

所用刀具为T01,圆鼻刀,刀具直径φ35,型号是,CRT-6R35X200,刀齿数为3,加工余量为0.5mm。

因为加工量比较大,所以要几次走刀才能切除全部余量,背吃刀量为0.5mm。

对于平底立铣刀铣平面,选择刀具重合度为80%,即行距为26mm。

根据FANUC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说明书查得,硬质合金刀片每齿进给量为0.07mm,又因为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切削速度取50m/min,因此S=1000X50/πX35=537r/min。

2.精铣轮廓

各工序参见表6—4。

第三章数控加工程序

3.1FANUC机床数据加工程序:

根据数控加工工序卡和进给路线,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所选机床系统为FANUC系统

3.2半精加工的数据程序:

谢辞

通过为期十四周的毕业设计,使我收获了很多东西。

不但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还学到很多从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像编程经验、调错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独立动手能力等等,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拿出了自己的作品。

发现知识的增长果然是个艰苦的过程。

指导老师何玉辉老师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何老师从方方面面都给予帮助和支持。

从毕业设计任务的提出到最终论文的审阅批改,在每一细节上,何老师都细心的指导,设计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在何老师的帮助下得以解决,使我的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所有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同时也非常感谢的几位同学,他们同样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这里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报以最真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实用手册编写组.机械加工实用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赵长明.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黄卫.数控技术与编程.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美国可切削性数据中心.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5]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4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杨黎明.刀具设计手册.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

[7]张耀宸,马占永.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8]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