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642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docx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

 

桥梁高墩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薄壁空心高墩的运输设计1

三、施工技术方案1

1、人工翻升模板设计1

2、翻升模板施工要点2

3、墩顶段施工3

4、模板拆除3

5、墩身钢筋制作与绑扎3

6、墩身混凝土浇筑3

7、墩身线形控制4

四、空心墩测量、监控措施5

五、外观质量控制6

六、质量保证措施6

1、对本项工程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6

2、认真落实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进行四交底6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6

4、模板施工质量控制7

5、钢筋质量控制7

六、安全保证措施7

1、安全保证体系8

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8

3、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安全措施8

4、高处作业保护措施8

七、环境保护、绿化及水土保持措施9

1、工程环境保护9

2、水土保持方案9

3、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方案10

4、绿化措施10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的墩柱高度都达到48m,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的技术措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确保本合同段桥梁高墩施工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薄壁空心高墩的运输设计

垂直运输机械选择

高墩施工的突出问题是垂直运输。

由于高度和地形的限制,一般履带式或轮胎起重机均无法满足其要求,所以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尤其重要。

因为主墩高度高,混凝土、钢筋用量大,且每个主墩相距40米,我合同段准备每个高墩处安装一台塔吊式吊机,塔吊安装前将塔吊安装位置的地基进行处理和硬化。

三、施工技术方案

1、人工翻升模板设计

翻升模板由两节大块模板(内、外模都采用钢模板)与支架、内外钢管脚手架工作平台组合而成(施工中随着墩柱高度的增加将支架与已浇墩柱相连接,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施工时第一节模板支立于基顶,第二节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段模板土。

当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上、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l0MPa以上时,拆除第一节模板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后,用塔吊和手动葫芦将其翻升至第二节模板上。

此时全部施工荷载由已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传至基顶。

依此循环,形成接升脚手架→钢筋接长绑扎→拆模、清理模板→翻升模板、组拼模板→中线与标高测量→灌注混凝土和养生的循环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每一节翻转模板主要由内外模板及纵横肋、刚度加强架、内外脚手架与作业平台、模板拉筋、安全网等组成。

内外模板均分为标准板和角模板两种,每大节模板高度6m(每节模板由高度2m的三个小节模板拼组而成),宽度划分以1.5m为模数。

模板之间用Φ30螺栓连接,用[12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2槽钢间距不超过1m,拉筋用Φ16mm的圆钢或螺纹钢。

在拉筋处的内外模板之间设Φ18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

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顶面按1.5m的间距设临时木或铁支撑,以控制墩身壁厚。

内外模板均设模板刚度加强架,以控制模板变形。

内外施工平台搭设在内外脚手架上。

在内侧施工平台上铺薄钢板,临时存放用运送来的混凝土。

在外侧施工平台顶面(脚手架)的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牢固地挂立安全网。

2、翻升模板施工要点

(1)、安装内外脚手架。

为兼顾钢筋绑扎与混凝土灌注两方面的因素,内平台与待灌节段的混凝土顶面基本平齐,外平台与待绑扎钢筋的顶部基本平齐。

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搭设内外作业平台。

(2)、钢筋绑扎与检查。

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后进行检查。

绑扎中注意随时检查钢筋网的尺寸,以保证模板安装顺利。

由于模板高度4m,因此每次钢筋绑扎的最低高度不小于4m加钢筋搭接长度。

若钢筋绑扎长度大于6m,则需将钢筋的中上部支撑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

(3)、首次立模准备。

根据墩身中心线放出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抄平。

待砂浆硬化后即可立模。

(4)、首节模板安装。

模板用塔吊吊装,人工辅助就位。

先拼装墩身一个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将整个墩身的第一节外模板组拼完毕。

外模板安;装后吊装内模板;然后上拉筋。

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薄钢板纠偏。

(5)、立模检查。

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

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

测量时用全站仪对三向中心线(横向、纵向、45方向)进行测控。

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测回测量。

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

(6)、混凝土灌注。

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在内外模板和钢筋之间安装L混凝土灌注漏斗,混凝土经混凝土输送泵送至内施工平台土,通过漏斗由人工铲送入模。

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灌注,每层厚度40cm左右,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要漏捣和过度振捣。

灌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生。

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高压水冲洗接缝混凝土表面。

(7)、重复如上步骤,灌注第二节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中要按要求制作试件,待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土时,做翻升模板、施工第三节混凝土的准备。

(8)、模板翻升。

将第一节模板用手动葫芦挂在第二节模板上,松开并抽出第一节模板之间的拉筋,用塔吊和手拉葫芦分别起吊第一节模板的各部分并运至第二节模板顶部或地面,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后在第二节模板顶按上述次序安装固定各组成部分。

如此循环,直至墩顶。

3、墩顶段施工

当模板翻升至墩顶实心段底部时,拆除墩身内施工平台和脚手架,搭设外侧施工平台和安装防护栏杆与安全网,并在墩身内侧安装封闭段托架和模板。

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外模板、灌注混凝土、养生。

墩柱施工高度至墩柱截面变化的底面处。

封闭段托架采用横桥向布设7根I20b工字钢,工字钢间距为60厘米,工字钢上铺方木,方木上铺设模板,模板采用木模。

4、模板拆除

待模板内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拆除所有外模板。

拆除时按先底节段后顶节段的顺序进行。

5、墩身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加工棚内制作,要保证制作钢筋的精度。

为验证钢筋制作的精度,可在弯制少量钢筋后,先在地面平地上进行绑扎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弯制方法与尺寸。

形状与尺寸已确定的钢筋可采取经常拉尺检查的办法对精度进行有效地控制。

钢筋必须严格进料、出库管理,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挂牌标识。

标识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标识,防止误用。

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法。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Φ25mm以上的主筋采用机械接头接长;对直径25mm以下的钢筋采用搭接焊接法,接焊时,钢筋采用T502以上焊条。

机械接头需作破坏试验,焊接接头应做焊接工艺试验。

当钢筋竖直长度超过6m时,应将其临时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不垂直。

6、墩身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泵运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

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足够。

由于混凝土施工高度大于2m,为使混凝土的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将通过串筒滑落。

为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振捣时要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40cm左右。

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进行。

(2)、振捣前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地插入砼中,倾斜适度,否则会减小插入深度而影响振捣效果。

(3)、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4)、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

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5)、混凝土浇注后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

B、振捣时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元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平坦、无气体排出;

D、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墩身施工中,注意对预埋件的施工,以便进行后续的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的浇注要保持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

如果间断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则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如下处理:

凿除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5Mpa以上。

在浇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将旧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并在水平缝的接面上铺一层l~2c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

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底模5~7个/m2、侧模3~5个/m2放置。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即可拆模。

进行不少于7天的标准养护,墩身混凝土的养护在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洒水养护。

7、墩身线形、顺直度及平面误差控制

1)在承台浇注完混凝土后,利用护桩恢复墩中心,并从大桥控制网对其校核,准确放出墩身大样,然后立模、施工墩身实心段混凝土。

实心混凝土施工完后,在桥墩中心处设置一直径为40cm、高40cm的钢筋混凝圆台,将墩中心准确地定位在预埋的钢筋头上。

每提升1次模板根据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四边的模板进行检查调整。

施工中要检查模板对角线,将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以保证墩身线形。

检查模板时,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个方向作2个方向点,防止大雾天气不能检查模时,可以拉线与经纬仪互为校核,不影响施工。

检查模板时间在每天土9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避免日照对墩身的影响;墩身上的后视点要量靠近承台,每次检查前校核各个方向点是否在一条直线土,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调整。

2)墩身竖直度及错台控制

由于墩身高、循环浇注次数多、测量作业面小等因素导致墩身垂直度控制难度很大,而墩身垂直度的偏差对整体受力及外观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确保墩身竖直度及错台:

1.建立独立的三角网,确保导线基点不下沉、不偏位;严格执行换手复测制度,精确定位后反测后视点坐标。

通过采用三角高程配合悬挂钢尺法精确测定墩柱模板顶标高,采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墩身模板主要角点的平面位置,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全站仪放样后钢尺校核各个角点的相对尺寸,两者无误后才准许锁紧拉杆,锁完后再次复测确保无误。

2.翻模安装:

翻模组装前对各部件尺寸、规格进行检查,按预排顺序组装成片,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段墩身模板安装。

模板与模板连接采用φ16螺栓锁紧,上好纵横拉杆。

3.安装第1节模板时,先准确放样出墩身的4个角点,然后弹出墨线,再按装模板,模板的4个角支垫钢板将模板顶面调整水平,其余处用M10#水泥砂浆填塞,顶面4个角的相对高差控制在2mm以内。

4.模板初步安装好后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检校模板的竖直度,每层模板的竖直度偏差大于5mm时,用不同厚度的钢板块支垫模权的角点进行纠偏。

砼浇筑前对模板的纵、横向竖直度进行复检。

5.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模板刚度、加工精度、及测量定位的准确性,重视模板紧固措施,尽量避免过大调整模板。

6.保证主筋预埋位置的准确;首先在承台钢筋上焊接固定墩身4角的主筋骨架,保证预埋主筋的竖直度;浇筑承台砼时,防止主筋倾斜,在主筋骨架4角对称用ф6mm钢绞线加地锚锚固;接长主筋时,将主钢筋上部用水平钢筋将位置固定,然后用倒链校正其竖直度。

7.砼浇筑时对称浇筑,对称振捣。

从一端浇筑,一端浇筑过高一端没料,容易对模板形成偏压,振捣的不对称,也容易对模板形成偏压,影响模板的竖直度。

8.固定模板的拉杆由于在振捣过程中会引起螺栓的松动而引起模板变形,在振捣过程中尽量避开拉杆,加派专人观察,发现有松动螺母及时紧固。

9.模板在安装、拆卸、翻升过程中,严禁碰撞,拆卸后立即清理刷油,放置平整。

如放置不平整,模板易产生扭曲变形,影响模板的竖直度。

10.随着墩身高度的增加,日照引起的摇摆摆幅越来越大,为避免日照影响,浇筑前的模板效验与精确定位均在早晨日出之前进行。

11.每节砼浇注3m高,模板刚度稍有不足,在浇注下一节时,接缝处均易产生错台,影响墩身的竖直度,如将砼浇注面比模板顶面降低10cm,可避免接缝错台。

12.模板刷油宜使用食用油,可使砼表面光泽一致。

13.浇注完成一层,墩身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生。

8、支架搭设、稳定性验算

1.技术要求。

墩柱脚手架主要起操作架及垂直运输作用,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有底托的碗扣件安置在铺设好的枕木上或已浇筑的承台上,有基土时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脚手架立杆间距及横杆步距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2.搭设方法。

清平夯实基土(条件容许时最好将脚手架支承于墩柱承台上),围绕墩柱搭设碗扣件支架,我们在三口大桥3#高墩柱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排碗扣件作为支架,立杆及横杆采用1.2m间距,排间距为0.9m。

3.支架受力分析及计算。

对于一般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搭设前首先必须力学验算,架体结构的主要传力途径为:

操作平台上的各种竖向荷载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垫木—地基。

从传力途径可以看出,结构杆件中立杆底段是受力最大,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主要计主杆底段和地基。

计算时主要考虑的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

前者主要包括结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后者主要包括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和水平风荷载,还应考虑河流中水的冲刷产生的荷载。

在脚手架的搭设计算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荷载的分布情况及大小,验算立杆的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另外,脚手架构造、脚手架加强加固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1)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

1)立杆轴向力计算如下: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1=(B1×t1+B2×t2+B3×t3)×M

=(44×0.0726+36×0.0502+30×0.0389)×30=185.058kN

其中:

B1——立杆每层数量;

t1——每根立杆重量(kN);

B2——1.2m横杆每层数量;

t2——1.2m横杆每根重量(kN);

B3——0.9m横杆每层数量;

t3——0.9m横杆每根重量(kN);

M——层数:

35m÷1.2m/层≈30层。

脚手板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

NG2=MG2Ab/2=30×(0.35+0.14)×22.68÷2=166.698kN

其中:

脚手板自重按标准值0.35kN/m2取值,操作层栏杆自重按标准值0.14kN/m2取值。

Ab——受力区域面积=(6×1.2+0.9×2)×2×0.9+3×1.2×0.9×2=22.68m2

施工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

NQ1=NQ3Ab/2=1×(1+2)×22.68÷2=34.02kN

其中:

N——实际操作层数

Q3——施工荷载标准值,人员设备活载按均布荷载取1.0kN/m2,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取2.0kN/m2。

单根立杆轴向力计算

N=﹝1.2(NG1+NG2)+1.4∑NQi﹞/B1

=﹝1.2×(185.058+166.698×2)+1.4×34.02×2﹞/44

=16.30kN

2)单肢立杆稳定性计算(NS≥N),相关参数查阅《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

NS=0.744×489×205=74.58kN≥N    

式中:

A——立杆横截面积489mm2;

λ——压杆长细比,λ=L/I=1200/1.58=75.95(I为钢管回转半径);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细长比查本规范附录C得知φ=0.744;

f——查规范附录B表B2,钢材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

(2)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

风荷载对立杆产生弯矩按下式计算:

=1.4×0.9×1.22×0.437=0.793KN·m      

  式中:

Mw——单肢立杆弯矩(KN·m);

  a——立杆纵矩(m);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I0——立杆计算长度(m)。

  单肢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1.2×(185.058+166.698×2)+0.9×1.4×34.02×2﹞/44=16.09kN    

  立杆压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16090÷(0.744×489)+0.9×1×793÷﹝1.15×5.08×(1-0.8×16.09÷171.34)﹞

=176.31N/mm2≤f=205N/mm2

  式中:

β——有效弯矩系数,采用1.0;

      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钢管截面为1.15;

       W——立杆截面模量5.08cm3;

NE——欧拉临界力=171.34kN(E为材料弹性模量2.05×105N/mm2)。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支架立杆受压应力和稳定性指标都小于容许值可满足施工要求,则该支架方案是可行的。

四、空心墩测量、监控措施

(1)在承台施工前,首先放出墩身十字线,做好型钢支架,将墩身预埋钢筋准确定位并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墩身钢筋不移位、不偏斜。

(2)在第一次立墩身模板时,采用平面坐标法(与导线点联测)准确测放出模板4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采用三角高程法测放出模板顶面高程,然后利用铅锤线测量模板的倾斜。

墩身倾斜率≯H/2500且≯30mm(H为墩身高度),轴线允许偏位±10mm,断面尺寸允许偏差±20mm,墩顶高程允许偏差±10mm,相邻墩柱间距允许偏差15mm。

(3)以后每节段立模时均与第一次一样测量控制放样,而且还要对前一节段进行竣工检查(倾斜、平面偏差及两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检查)。

(4)每次测量时间最好固定,在温度、阳光等气候因素影响较小时进行。

(5)记录施工时的温差、、风速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业主、设计等单位汇报。

(6)平面位置控制。

将全站仪架于控制点,用极坐标法通过控制模板位置来控制墩柱平面位置。

由于温度对模板、仪器影响较大,每次固定观测时间定为温度变化不大的早上7:

00左右。

测量时先观测大气压表、温度计读数,输入到全站仪,通过仪器自动改正。

(7)高程控制。

在承台上南北面各布设两个水准点作为基准高程,基准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从控制点用检定钢尺沿墩柱向上传递。

五、外观质量控制

高墩施工由于多次立模、多次浇注,容易引起外观质量下降。

为了提高外观质量,经多次探索,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混凝土泵送难、和易性差、颜色灰白的问题,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在保持原来配合比、坍落度的前提下,增加适量粉煤灰。

实践证明,这对混凝土颜色及和易性有良好作用。

(2)提高立模精度,改用厚10mm的海绵胶皮处理接缝,保证接缝严密。

用光滑PVC管作为串筒下混凝土,避免混凝士离析,并避免混凝土粘于模板上,提前凝固形成两层表面。

(3)尽可能安排在下午或夜晚温度较低时安排混凝土浇注施工,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4)因模板刚度富余很多,故采用无拉杆设计,保证混凝土表面完整。

(5)拆模后及时修复表面缺陷,保证墩身颜色一致、棱角分明。

六、质量保证措施

1、对本项工程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质量,并设立专职质检工程师(何家勇)。

对机构配置、物资供应、施工过程等方面的严格控制,严格按交通部现行规范及验收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认真落实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进行四交底

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并有记录。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混凝土操作细则,实行责任挂牌制,并设专门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把混凝土工程“五关”,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砂石料的规格质量要严格把关,使其各项性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加强对原材料进场的监督与控制,严禁一切未经化验或未经批准的不合格原材料进入工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不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其抗压、抗渗、抗裂及耐腐蚀、施工和易性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先进行试配拌和,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直至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作为理论配合比。

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施工前检查拌和设备的性能;在整个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拌和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包括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适宜的拌和时间、衡重器的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的磨损程度等。

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要根据气候情况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能使其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和过多降低坍落度的现象。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在+5℃~+32℃之间,否则应采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防寒或降温措施。

混凝土的浇筑在一次施工时连续作业,浇筑使用振捣器捣实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实度。

结构物设计顶面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整平,高程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对其进行养生洒水。

4、模板施工质量控制

保证工程结构和其各部尺寸的相互位置正确,进场后对模板质量进行验收,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模板进行整修。

模板安装前清理表面杂物,涂刷脱模剂。

安装模板时要找出中心轴后进行对中并调平接口模板,控制好模板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垂直度。

安装完成后检查其接缝,内外支撑和拉杆及连接螺栓是否牢固可靠。

检查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准确,长度和预埋深度是否符合设计。

5、钢筋质量控制

钢材使用前必须分批抽样进行检查,其性能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其保护层采用同标号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钢筋的绑扎要符合要求,焊接质量必须满足对焊、绑扎和搭接焊的施工设计及规范要求,焊接好后按要求截取一定比例数量的接头进行常规试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用于现场施工,如有一不合格要加倍取样试验。

六、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

对本项工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工程安全进行。

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项目保障部对工地所有机械统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2)各种机械设备均要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3)机动车严禁无证驾驶。

施工人员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

(4)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

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

3、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加强现场治安保卫工作,成立工地派出所,负责物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2)施工现场设置的照明灯具、护栏、围栏、警告标志经常维修,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3)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材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附近堆放。

(4)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标牌。

4、高处作业保护措施

(1)、高处作业的含义和级别划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

所需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5)、高处作业所用的梯子不得缺挡或垫高,同一梯架不得二人同时上下。

(6)、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讯设备。

七、环境保护、绿化及水土保持措施

1、工程环境保护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要对全体施工人员广泛进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