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639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docx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题(10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何时发布?

何时起执行?

(1993年3月26日卫生部令第31号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共有几章几条?

(共六章三十八条)

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和护理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4、申请首次护士注册必须填写《护士注册申请表》,缴纳注册费,并向注册机关递交哪些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身份证明、健康检查证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它证明。

5、注册机关在受理注册申请后,多少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6、在什么情形下,护士不宜注册。

(①服刑期间;②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执行护理业务;③违反护士管理办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册;④其他不宜从事护士工作的。

7、护士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

(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

8、护士执业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视情节做出相应处理,其处罚方式包括哪几种?

(警告、责令改正、中止注册、取消注册。

9、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颁布,建立了护士的什么制度?

(执业准入制度)

1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⑴统筹规划,分级负责;⑵全面建设,突出重点;⑶依法执业,科学管理;⑷拓展服务,面向社会;⑸规范培养,形成体系。

11、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到2010年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多少?

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多少?

(50﹪、30﹪)

12、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哪些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

(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

13、《纲要》指出:

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各占多少比例的结构目标?

(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

14、为保证《纲要》内容的落实,制定了哪些具体的保障措施?

(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②以点带面,推动落实;③加强交流,共同提高;④加强督导,保证效果。

15、制定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被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17、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①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②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18、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对局部实施哪些处理措施?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9、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哪些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常用方案有哪几种?

(两种,即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2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后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2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哪些?

(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23、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自何日起实施?

(2004年6月1日)

24、医疗废物分为哪几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25、感染性废物的特征是什么?

(携带病源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6、损伤性废物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27、病理性废物的特征是什么?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28、药物性废物的特征是什么?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29、化学性废物的特征是什么?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30、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什么?

(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31、一次性医疗用品是指什么?

(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器、肛镜、印模托盘、治疗巾、擦手巾、压舌板、臀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32、什么是医疗事故?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3、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34、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几级几等?

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指什么?

(分为四级十二等,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医疗事故。

35、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的护理文书资料有哪些?

(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

36、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有哪些?

(①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②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③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④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⑤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⑥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37、医疗机构的服务宗旨是什么?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

38、制定医疗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

39、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展诊疗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0、在什么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

41、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应受到何种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于何时修订?

何时起施行?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43、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44、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45、国家对哪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并由国务院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46、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假药,出现什么情形的定为假药?

(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为假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为假药。

47、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哪些内容?

(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4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所指药品是什么?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共有几章几条?

自何日起施行?

(共有九章八十条,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5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51、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5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一级传染病?

采取何种管理措施?

(属于乙级传染病,按甲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管理。

53、医疗机构发现甲级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①对病人、病源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②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③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源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54、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等。

55、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56、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57、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8、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贯彻的原则是什么?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5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的管理应当做到哪些?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60、《艾滋病防治条例》何时通过?

自何时起施行?

(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61、国家对艾滋病实行哪些制度?

(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

6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内容包括哪些?

(对孕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63、什么是艾滋病?

(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64、标准防护原则是什么?

(是指医务人员将所有病人的血液、其他体液以及被血液、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65、医疗机构在什么情形下,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

(①发生重大医疗事故;②连续发生同类医疗事故,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③连续发生原因不明的同类患者死亡事件,同时存在管理不善因素;④管理混乱,有严重事故隐患,可能直接影响医疗安全;⑤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66、什么是诊疗活动?

(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

67、什么是技术规范?

(是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或者认可的与诊疗活动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

6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何时通过?

自何日起施行?

(2003年6月4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6月16日起施行。

69、医疗废物是指什么?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70、《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范围有哪些?

(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71、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哪些?

(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72、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管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采取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7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74、医疗废物中哪些属于高危险物?

应当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属于高危险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7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上面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

(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76、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运送工具有哪些要求?

(应当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

77、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什么要求?

(①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②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或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③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④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⑤易于清洁和消毒;⑥避免阳光直射;⑦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78、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79、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哪些成员组成?

(由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护理、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学、疾病控制、妇幼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80、医院应每月对哪些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术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

81、洗手指征包括哪些?

(①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②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③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

④脱手套后。

82、手消毒指征包括哪些?

(①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②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③接触特殊感染病源体后。

83、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查看哪些有效证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84、医院污物的管理应达到哪些要求?

(①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密封运送、无害化处理。

②锐器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③医院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设置焚烧炉,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标准。

85、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86、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87、什么是保护性隔离措施?

(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88、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其它管理和医务人员、新上岗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学时数分别不能少于多少?

(分别不少于15学时、6学时、3学时。

89、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共有几章几条?

自何日起实施?

(共有七章三十八条,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90、发血时,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哪些内容?

(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91、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出哪些处理?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或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2、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部门,应当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①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②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③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9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哪种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①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②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刺伤。

94、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所称体液包括哪些?

(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95、制定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96、制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97、医疗事故赔偿,应考虑哪些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①医疗事故等级;②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③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98、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共几章几条?

自何日起施行?

(共七章六十三条,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99、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哪些监测?

具体要求如何?

(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

100、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应达到哪些要求?

(①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剂浓度为500mg∕L。

②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