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装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9372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饰面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饰面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饰面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饰面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饰面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饰面装修.docx

《饰面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饰面装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饰面装修.docx

饰面装修

建筑构造 第五讲

6饰面装修

章节组成:

6.1墙面装修构造

6.2楼地面装饰构造

6.3顶棚装饰构造

主要知识点:

抹灰墙面、贴面墙体、涂刷墙面、墙裙、护角、现浇地面、涂料地面、木地面、吊顶构造

                                                            

6.1墙面装修构造

6.1.1墙面装修的作用

1、保护墙体

2、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

3、美化环境,丰富建筑艺术形象

6.1.2墙面装修的分类

1、按装修所处部位不同:

室外装修和室内装修。

2、按施工方式不同:

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五类(见表6-1)。

表6-1墙面装修分类

类别

室外装修

室内装修

抹灰类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拉毛、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拉假石、假面砖、喷涂、滚涂等

纸筋灰、麻刀灰粉面、石膏粉面、膨胀珍珠岩灰浆、混合砂浆、拉毛、拉条等

贴面类

外墙面砖、马赛克、玻璃马赛克、人造水磨石板、天然石板等

釉面砖、人造石板、天然石板等

涂料类

石灰浆、水泥浆、溶剂型涂料、乳液涂料、彩色胶砂涂料、彩色弹涂等

大白浆、石灰浆、油漆、乳胶漆、水溶性涂料、弹涂等

裱糊类

塑料墙纸、全毽面墙缍、太垃壁纸、花纹玻璃纤维布、纺织面墙纸及锦缎等

铺钉类

各种金属饰面板、石棉水泥板、玻璃

各种木夹板、木纤维板、石膏板及各种装饰面板等

6.1.3墙面装修构造

6.1.3.1抹灰类墙面

一般抹灰有: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砂浆等;

装饰抹灰有:

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泥拉毛等。

这类抹灰均系现场湿作业施工。

施工时须分层操作,且每层不宜抹得太厚,外墙抹灰一般在20mm~25mm,内墙抹灰在15mm~20mm。

抹灰按质量要求有两种标准,即:

普通抹灰:

一层底灰,一层面灰。

高级抹灰:

一层底灰,数层中灰,一层面灰。

常用抹灰做法见教材表6-2。

墙裙:

又称台度,在内墙抹灰中,门厅、走廊、楼梯间、厨房、卫生间等处因常受到碰撞、摩擦、潮湿的影响而变质,对这些部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高度一般为1.2m~1.8m。

有水泥砂浆饰面、水磨石饰面、瓷砖饰面、大理石饰面等。

护角:

经常受到碰撞的内墙阳角,常抹以高2.0m的1:

2水泥砂浆,俗称水泥砂浆护角(见图6-2(a))。

引条线:

在外墙抹灰中,由于墙面抹灰面积较大,为防止面层开裂,方便操作和立面设计的需要,常在抹灰面层做分格,称为引条线。

引条线的做法是在底灰上埋设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的木引条,面层抹灰完成后。

即可取出木引条。

再用水泥砂浆勾缝。

以提高其抗渗能力(见图6-2(b))。

 

图6-2护角和引条线

6.1.3.2贴面类墙面

1、天然石板墙面

主要以大理石、花岗岩为主的石板墙面。

(1)拴挂法:

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在铺贴基层时,应拴挂钢筋网,然后用铜丝绑扎板材,并在板材与墙体的夹缝内灌以水泥砂浆(见图6-3)。

 

图6-3天然石板贴面

拴挂法的构造要求是:

1)在墙柱表面拴挂钢筋网前,应先将基层剁毛,并用电钻打直径6mm左右、深度6mm左右的孔,插入φ6钢筋,外露50mm以上并弯钩,穿入竖向钢筋后,在同一标高上插上水平钢筋,并绑扎固定;

2)将背面打好眼的板材用双股16号钢丝或不易生锈的金属丝拴结在钢筋网上。

3)灌注砂浆一般采用l:

2.5的水泥砂浆,砂浆层厚30mm左右。

每次灌浆高度不宜超过150~200mm,且不得大于板高的l/3。

待下层砂浆凝固后,再灌注上一层,使其连接成整体。

4)最后将表面挤出的水泥浆擦净,并用与石材同颜色的水泥浆勾缝,然后清洗表面。

(2)干挂法:

主要用于高级建筑外墙石材饰面中。

是用不锈钢或镀锌型材及连接件将板块支托并锚固在墙面上,连接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上,上下两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板块的高度。

板块上的凹槽应在板厚中心线上,且应和连接件的位置相吻合,不得有误。

如图6-4所示。

 

1-托板;2-舌板;3-销钉;4-螺栓;5-垫片;6-石材;7-预埋件;8-主龙骨;9-次龙骨

图6-4干挂法

2、人造石材墙面

包括水磨石、合成石材等。

经常应用于室内墙面、柱面门套等部位的装修。

人造石材墙面的安装方法与天然石材墙面基本相同。

一般可根据板材的厚度而分别采用拴挂法和粘贴法。

3、釉面砖墙面

(1)釉面砖的规格:

如200mm×200mm×12mm、150mm×75mm×12mm、75mm×75mm×8mm等。

(2)釉面砖的构造做法:

用1:

3水泥砂浆做底层抹灰,粘结砂浆用1:

0.3:

3的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浆,厚度为10~15mm。

粘贴砂浆也可用掺5%~7%的108胶的水泥素浆,厚度为2~3mm。

为便于清洗和防水,要求安装紧密,一般不留灰缝,细缝用白水泥擦平,如图6-5。

 

图6-5釉面砖阳角做法

4、碎拼石材饰面

碎拼石材饰面是利用石材的边角废料,不成规则的板材,颜色有多种,厚薄也不一致。

粘贴层砂浆厚度为12~20mm,粘贴顺序是由下而上,每贴500mm高度应间歇1~2小时,待水泥砂浆结硬后再继续粘贴。

6.1.3.3板材墙面

1、木板墙面

(1)木骨架板材墙面应以设计要求为准。

如图6-6所示。

为防止板材变形(特别是受潮变形),一般应先在墙体上刷热沥青一道(或刷改性沥青一道),再干铺石油沥青油毡一层,内填石棉或玻璃丝棉等保温吸音材料。

墙筋(龙骨)的断面为40mm×40mm或50mm×50mm,用防火剂处理。

与板材的接触面应刨光,其纵向、横向间距一般为450~600mm。

(2)木板一般采用10mm厚的木板,也可以采用5mm厚的胶合板。

(a)布置方式;(b)压顶;(c)接缝;(d)踢脚板

图6-6板材墙面构造

2、装饰板材墙面

(1)骨架 可以采用木骨架,也可以采用钢骨架。

常见的

(2)板材 常见的有装饰微薄木贴面板、聚氯乙烯塑料装饰板、纸面石膏板材等。

6.1.3.4裱糊墙面

多用于内墙饰面,亦可用于顶棚饰面。

1、裱糊用的材料:

纸面纸基壁纸、塑料壁纸、玻璃纤维贴墙布、无纺贴墙布、锦缎等。

2、裱糊用的胶粘剂

(1)塑料壁纸、纸基壁纸所用的胶粘剂有:

1)自制浆糊;

2)墙纸胶粉:

水=1:

20,每公斤可裱糊5m2墙面。

(2)玻璃纤维布:

一般采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羧甲基纤维素(2.5%水溶液)=6:

4。

6.2楼地面装饰构造

6.2.1楼地面饰面的作用

1、保护楼板或地坪

2、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3、满足装饰方面的要求

6.2.2楼地面构造组成与分类

6.2.2.1楼地面的构造组成

主要由结构层和饰面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另外根据使用要求,增加若干层的中间层。

图6-7为楼地面的主要构造层示意图。

(a)地面各构造层;(b)楼面各构造层

图6-7楼地面构造层示意图

6.2.2.2楼地面的分类

1、根据饰面材料分:

水泥砂浆楼地面、水磨石楼地面、大理石楼地面、地砖楼地

面、木板楼地面等;

2、根据构造方法和施工工艺分:

整体式楼地面、块材式楼地面、竹木类楼地面、

卷材类楼地面、涂料类楼地面等类型。

6.2.3常用地面构造

6.2.3.1整体类地面

1、水泥砂浆地面

特点:

构造简单,坚固耐磨,防潮防水,造价低廉,缺点是导热系数大,吸水性差,易结露,易起灰,不易清洁。

做法:

15mm~20m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5mm~l0mm厚1:

2水泥砂抹面或者用20mm~30mm厚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2、细石混凝土地面

特点:

刚性好,强度高,整体性好,不易起灰。

做法:

30mm~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光。

如在内配置纵横向钢筋φ4@200,则可提高预制楼板层的的整体性,满足抗震要求。

在细石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三氯化铁,则可以提高其抗渗性,成为耐油混凝土地面。

3、水磨石地面

特点: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耐久性、耐油耐碱、防火防水,通常用于较高要求建筑的地面。

做法:

将天然石料(大理石、方解石)的石屑做成水泥石屑面层,经磨光打蜡制成。

底层为1:

3水泥砂浆18mm厚找平,面层为(1:

1.5)~(1:

2)水泥石屑12mm厚,石屑粒径为8mm~l0mm。

具体操作时先将找平层做好,然后在找平层上按设计的图案嵌固玻璃分格条(或铜条、铝条),分格条一般高10mm,用1:

1水泥砂浆固定,将拌合好的水泥石屑铺入压实,经浇水养护后磨光,一般须粗磨、中磨、精磨,用草酸水溶液洗净,最后打蜡抛光。

6.2.3.2块材类地面

利用各种人造的和天然的预制块材、板材镶铺在基层上的地面。

1、铺砖地面

类型:

黏土砖地面、水泥大阶砖地面、预制混凝土块地面等。

铺设方式:

干铺和湿铺。

干铺是在基层上铺一层20mm~40mm厚砂子,将砖块等直接铺设在砂上。

湿铺是在基层上铺1:

3水泥砂浆19mm~20mm厚,将砖块铺平压实,然后用1:

1水泥砂浆灌缝。

2、缸砖、地面砖及陶瓷锦砖地面

缸砖用陶土加矿物颜料烧制而成的,尺寸为100mm×100mm,150mm×l50mm,厚度10mm~19mm;地面砖性能优于缸砖,且色彩图案丰富,造价也较高,多用于装修标准较高的建筑物地面。

缸砖、地面砖做法:

20m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3mm~4mm厚水泥胶(水泥:

107胶:

水=1:

0.1:

0.2)粘贴缸砖,校正找平后用素水泥浆擦缝。

陶瓷锦砖做法:

15mm~20mm厚1:

3水泥胶粘贴陶瓷锦砖(纸皮砖)用滚筒压平,使水泥胶挤入缝隙,用水冼去牛皮纸,用白水泥浆擦缝。

[见图6-9(b)]。

3、天然石板地面

类型:

常用的天然石板指大理石和花岗石板,属高档地面装修材料。

做法:

在基层上刷素水泥浆一道,30mm厚1:

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面上撒2mm厚素水泥(洒适量清水),粘贴20mm厚大理石板(花岗石板),素水泥浆擦缝。

6.2.3.3木地板地面

1、实铺木地面

实铺木地面可用于底层,也可以用于楼层。

双层面层的铺设方法:

在地面垫层或楼板层上,通过预埋镀锌钢丝或U形铁件,将做过防腐处理的木搁栅绑扎。

搁栅上铺钉毛木板,背面刷防腐剂,毛板呈45°斜铺,上铺油毡一层,毛木板上钉实木地板,表面刷清漆并打蜡。

如图6-11所示。

图6-11实铺木地板构造(双层面层)

单层面层的铺设方法:

将实木地板直接与木搁栅固定,每块长条木板应钉牢在每根搁栅上,并从侧面斜向钉入板中。

如图6-12所示。

2、强化木地面

组成与规格:

由面层、基层、防潮层组成。

强化木地板常用规格为1290mm×195mm×(6~8)mm,为企口型条板。

做法:

采用悬浮法安装。

即在楼地面先铺设一层衬垫材料,其上铺贴强化木地板,木地板不与地面基层及泡沫底垫粘贴,只是地板块之间用胶粘剂结成整体。

地板与墙面相接处应留出8~10mm缝隙。

并用踢脚板盖缝。

强化木地板构造做法详图如图6-13所示。

 

图6-12实铺木地面   图6-13强化木地面

6.2.3.4其他类型楼地面

包括地毯地面、活动地板等。

6.3顶棚装饰构造

6.3.1顶棚的作用与分类

6.3.1.1顶棚的作用

1、改善室内环境,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装饰室内空间

6.3.1.2顶棚的分类

1、按顶棚外观分类:

平滑式顶棚、井格式顶棚、悬浮式顶棚、分层式顶棚等。

2、按施工方法分类:

抹灰刷浆类顶棚、裱糊类顶棚、贴面类顶棚、装配式板材顶棚等。

6.3.2直接式顶棚的基本构造

6.3.2.1直接抹灰、喷刷、裱糊类顶棚

其首要构造问题是基层处理,基层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饰面的平整和增加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力。

具体做法为:

先在顶棚的基层上刷一遍纯水泥浆,然后用混合砂浆打底找平。

这类直接式顶棚的中间层、面层的做法和构造与墙面装饰做法类似。

6.3.2.2直接贴面类顶棚

有粘贴面砖等块材和粘贴石膏板(条)等,基层处理的要求和方法与直接抹灰、喷刷、裱糊类顶棚相同。

粘贴面砖和粘贴石膏板(条)宜增加中间层,以保证必要的平整度,做法是在基层上做5~8mm厚1:

0.5:

2.5水泥石灰砂浆。

粘贴面砖做法与墙面装修相同。

粘贴固定石膏板(条)时,宜采用粘贴与钉接相配合的方法。

6.3.3悬吊式吊顶的构造

6.3.3.1吊顶的组成

1、基层承受吊顶棚的荷载,并通过吊筋传给屋顶或楼板承重结构。

基层构件由吊筋、主龙骨(主搁栅)和次龙骨(次搁栅)组成。

2、面层传统做法包括板条抹灰、苇箔抹灰、钢板网抹灰、木丝板、纤维板等。

现代做法包括纸面石膏板、穿孔石膏吸声板、水泥石膏板(穿孔或不穿孔)、钙塑板、矿棉板、铝合金条板等。

6.3.3.2吊顶基层

1、吊筋

(1)吊筋的材料50mm×50mm的方木条,用于木基层吊顶;φ6~8的钢筋,可用于木基层或金属基层吊顶;铜丝、钢丝或镀锌钢丝,用于不上人的轻质吊顶。

(2)吊筋的连接方式有预埋件连接和膨胀螺栓(或射钉)连接两类。

2、龙骨

主龙骨为吊顶的主要承重结构,其间距视吊顶的重量或上人与否而定,通常为1000mm左右。

次龙骨用于固定面板,其间距视面层材料规格而定,一般为300~500mm,刚度大的面层可允许扩大至600mm。

龙骨可用木材、轻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其断面大小视其材料品种、是否上人(吊顶承受人的荷载)和面层构造做法等因素而定。

6.3.3.3吊顶面层

1、植物型板材:

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几种。

2、矿物型板材:

石膏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轻质硅酸盐板。

3、金属板材:

铝合金装饰板、铝塑复合装饰板、金属微孔吸声板等几种。

6.3.3.4悬式吊顶的构造做法

1、木基层吊顶构造

当龙骨的断面尺寸50mm×70mm~70mm×100mm,要通过吊筋进行固定,吊筋间距为900~1200mm。

沿墙的主龙骨应与墙固定:

可通过墙中的预埋木砖进行钉结固定或在墙上打木楔钉结固定。

次龙骨找平后,用50mm×50mm方木吊筋挂钉在主龙骨上或用φ6螺栓与主龙骨栓固。

当吊顶面积较小且重量较轻时,可省略主龙骨,用吊筋直接吊挂次龙骨及面层。

2、金属基层吊顶构造

(1)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构造

轻钢龙骨是用薄壁镀锌钢带经机械压制而成。

轻钢龙骨断面有U形和T形两大系列。

(2)铝合金龙骨矿棉板吊顶构造

基层由主龙骨、次龙骨、横撑龙骨、吊钩、连接件等组成。

铝合金龙骨的断面有L形和T形两种,中部的龙骨为倒T形,边上的龙骨为L形,因此又称为LT体系。

面层板材通常为450mm×450mm~600mm的矿棉板,矿棉板搁置在倒T形或L形龙骨上,可随时拆卸或替换。

按面板的安装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龙骨外露与龙骨不外露两种方式。

(3)金属板材吊顶构造

常见的有压型薄壁钢板和铝合金型材两大类。

两者都有打孔或不打孔的条形、矩形、方形以及各种形式的搁栅式等型材。

本讲小结

1.墙体饰面的作用:

①保护墙体;②美化立面;③改善墙体的物理性能和使用条件。

2.抹灰类墙面是用各种加色或不加色的水泥砂浆或石灰砂浆、混合砂浆、石膏砂浆、以及水泥石粒浆等做成的各种饰面抹灰层。

根据不同的装饰要求进行装饰抹灰。

贴面类是指一些天然的或人造的材料,在现场通过构造连接或镶贴于墙体表面,由此而形成的墙体饰面。

罩面板类饰面是指用木板、木条、竹条、胶合板、纤维板、玻璃和金属薄板等材料制成的各类饰面板。

卷材类饰面一般指用裱糊的方法将墙纸、锦缎或微薄木等装饰在内墙面的一种饰面。

3.楼地面饰面的作用:

①保护楼板或地坪;②满足正常使用要求;③保温性能要求; ④弹性要求。

4.整体面层楼地面主要形式有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现浇水磨石楼地面、涂布楼地面等;块材面层楼地面主要包括地砖、大理石岩、花岗岩等,块材面层属于刚性地面,适宜铺在整体性、刚性较好的细石混凝土基层上;木楼地面是表面由木板辅钉或胶合而成的地面,可分为普通实木地板、复合实木地板、软木地板等几种形式。

5.顶棚的作用:

①改善室环境,满足使用功能要求;②装饰室内空间。

6.直接式顶棚是在屋面板或楼板的底面直接进行喷浆、抹灰、粘贴壁纸、粘贴面砖、粘贴或钉接石膏板条与其他板材等饰面材料开形成饰面的顶棚;悬吊式顶棚一般由基层、面层、吊筋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吊顶的基层一般有木基层和金属基层两类。

吊顶的面层一般分为抹灰类、板材类及搁栅类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