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09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8.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docx

经济师初级基础知识

【例题8】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

A.社会文明水平B.社会经济制度C.市场发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参考答案】B

【例题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产品严重匮乏B.货币大幅贬值C.国际收支极不平衡D.生产相对过剩D

【例题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B.生产的分散化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之间的矛盾

C.市场配置资源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之间的矛盾D.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A

【例题11】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

A.自给自足B.经济联系很少C.劳动生产率低下D.生产规模狭小【参考答案】A

【例题1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E.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参考答案】CD

【例题13】()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参考答案】A

【例题14】()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参考答案】B

【例题15】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而言的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参考答案】BCE

【例题16】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A.先有市场,后有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参考答案】B

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A.社会制度B.生产模式C.经济框架D.经济体制【参考答案】D

【例题19】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参考答案】A

【例题17】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A.社会制度B.生产模式C.经济框架D.经济体制【参考答案】D

【例题20】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价值是指商品所特有的()。

【参考答案】AD

A.本质属性B.自然属性(使用价值)C.独立属性D.社会属性E.质量属性

【提示】关键词对应:

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价值——————社会经济关系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题21】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D.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不会有价值

E.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能成为商品【参考答案】ABCD

【例题22】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这种价值形式是()。

(08年、10年)

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的价值形式【参考答案】B

【例题23】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 )。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参考答案】C

【例题2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指()。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参考答案】B

【例题25】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

A.贮藏手段B.核算工具C.支付手段D.分配手段E.世界货币【参考答案】ACE

【例题2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参考答案】AB

【例题27】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08年、07年、10年)

A.商品销售数量B.产品生产数量C.商品价格运动D.货币流通速度【参考答案】C

【例题28】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

A.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B.理顺分配关系,避免两极分化C.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D.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E.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参考答案】ACD

【例题29】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

(08年、07年改编)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垄断组织产生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了金融寡头

C.资本输出呈萎缩趋势D.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不断瓦解E.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参考答案】ABE

【例题29】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

(08年、07年改编)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垄断组织产生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了金融寡头

C.资本输出呈萎缩趋势D.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不断瓦解E.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参考答案】ABE

【例题3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实现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

A.制定垄断价格B.垄断产品经销商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参考答案】A

【例题31】垄断利润是()。

A.权钱政治的结果B.通过垄断地位所形成的垄断价格获得的

C.依靠企业兼并来实现的D.依靠和大银行的结盟实现的【参考答案】B

【例题3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来实现。

(09年、07年)

A.参与制B.代理制C.委托制D.国有化【参考答案】A

【例题33】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C.消灭剥削D.消灭两极分化【参考答案】A

【例题34】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理顺收入分配制度

C.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保持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参考答案】C

【例题35】解决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必须( )。

A.消灭剥削B.消灭两级分化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按需分配【参考答案】C

【例题3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客观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E.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参考答案】ACDE

【例题3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客观要求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E.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参考答案】ACDE

【例题37】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 )。

A.前提B.保障C.客观要求D.物质基础【参考答案】D

【例题38】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决定的。

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D.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参考答案】A

【例题3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参考答案】D

【例题40】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形式。

A.国家所有制B.股份合作制C.混合所有制D.集体所有制【参考答案】A

【例题4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企业在各行业都起主导作用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E.国有经济在劳动就业中起主导作用【参考答案】ACD

【例题42】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是()。

A.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平B.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参考答案】C

【例题4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 )参与分配。

【参考答案】D

A.投入的实际数量B.投入者的企业性质C.在生产过程中的稀缺程度D.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例题4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起()作用。

A.基础性B.辅助性C.主导性D.统治性【参考答案】A

【例题4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以()为主。

(07年、08年)

A.间接方式B.直接方式C.统一管理D.风险控制【参考答案】A

【例题46】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性B.开放性C.竞争性D.规范性E.长期性【参考答案】ABCD

【例题4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由( )构成的。

【参考答案】D

A.各种消费品市场B.各种生产资料市场C.各种生产要素市场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例题48】市场秩序包括()。

【参考答案】ABC

A.市场进入秩序B.市场竞争秩序C.市场交易秩序D.市场进入规则E.市场竞争规则

【例题49】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介于国家和市场经营主体及消费者之间的()社会经济组织和机构的通称。

A.非行政性B.行政性C.非盈利性D.盈利性【参考答案】A

【例题50】通常情况下,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方式包括()。

A.行政管理B.立法管理C.计划管理D.行业管理E.自律管理【参考答案】ABDE

【例题51】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相适应的企业制度。

A.财产私有制和法人财产权B.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

C.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现代市场经济D.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参考答案】D

【例题52】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出资者享有的所有者权益有( )。

A.资产收益权B.重大决策权C.经营管理权D.招聘员工的权利E.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参考答案】ABE

【例题53】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

A.财产的归属权B.财产的运营权C.出资者的决策权D.出资者的受益权参考答案】B

【解析】财产所有权-------财产的归属权法人财产权-------财产的运营权

【例题54】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由( )确定。

A.法律法规B.股东协商C.公司董事会D.政府管理机关【参考答案】B

【例题55】公司制的核心是()。

A.董事会制度B.股东大会制度C.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D.法人的治理结构【参考答案】D

【例题56】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的权利机构是( )。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经营管理层【参考答案】A

【例题57】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

A.种植结构B.分配方式C.经营方式D.管理层次【参考答案】C

【例题58】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B.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D.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参考答案】D

【例题59】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的再生产是()。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内涵的扩大再生产D.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参考答案】D

【例题60】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次产业是指()。

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B.不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

C.不生产物质产品只提供服务的部门D.水产、捕猎、牧业等部门【参考答案】C

【例题61】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产业中,属于第三次产业的是( )。

A.建筑业B.制造业C.种植业D.房地产业【参考答案】D

【解析】C是第一产业;A、B是第二产业。

【例题62】将产业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

A.规模B.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内部组织结构【参考答案】B

【例题6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参考答案】B

【例题6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ABDE

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D.设立社会保障基金E.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例题65】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

A.价格体系B.国家财政收支C.工业企业向职工发放奖金

D.银行信贷E.服务行业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参考答案】ABDE

例题66】经济增长方式是指()。

【参考答案】C

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例题67】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A.指令性B.全局性C.阶段性D.长期性E.根本性【参考答案】BDE

(4)“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例题68】1)“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3)“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例题69】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

A.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要求

D.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要求E.推动社会发展中利益关系协调实现的要求【参考答案】ABCD

【例题70】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指的是()。

A.计划手段B.经济调控手段C.法律调控手段D.行政调控手段【参考答案】C

【例题71】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

①国家预算②税收③国债④财政补贴⑤转移支付

【例题72】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应当实行()。

A.紧缩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货币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D.中性财政政策【参考答案】C

【例题73】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时,通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A.存款准备金率B.转移支付C.公开市场业务D.再贴现率E.官方储备【参考答案】ACD

【例题74】扩张型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

A.抑制社会总供给B.缩小贸易顺差C.抑制社会总需求D.刺激社会总需求【参考答案】D

【例题75】()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A.科学技术进步B.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

C.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跨国公司

【参考答案】A

(1)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因素;

(2)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生产关系因素;

(3)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场因素;

(4)跨国公司——主导力量。

第二部分,财务

【例题1】关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公共物品与服务,必须由政府出资或生产

B.通过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能够反映出一国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C.政府的责任是要为公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证,并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最后出资人

D.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E.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是指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参考答案】BCD

【例题2】()是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A.家计财政B.计划财政C.公开财政D.公共财政【参考答案】D

【例题3】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

(1)弥补市场失效;

(2)提供公平服务;(3)非营利性;(4)法治性。

【例题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依据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政府预算来安排财政支出,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特征。

A.非营利性B.法治性C.弥补市场失效D.提供公平服务【参考答案】B

【例题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条件下,公共财政具有()职能。

1、资源配置2、收入分配3、经济稳定4、发展职能

【例题6】公共财政履行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A.实现平均分配B.实现效益分配C.实现效率分配D.实现公平分配【参考答案】D

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例题7】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财政支出区别为( )。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引导性支出E.建立社会后备支出【参考答案】AB

【例题8】下列选项中,可能成为导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因素包括()。

A.我国是人口大国,政府用于发展义务教育的支出需求非常大

B.一个国家发生战争或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

C.政府要偿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支付而没有支付的历史欠账

D.居民拥有财富的增多,使政府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

E.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大,政府承担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重【参考答案】ABCDE

【解析】A——社会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发展因素;E——社会因素

【例题9】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国务院实行了对“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这种财政支出在经济上不能获得直接补偿,属于()。

A.积累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补偿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参考答案】B

特点:

购买性支出——有偿性、等价性。

特点:

转移性支出——无偿性、非等价性。

【例题11】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国有资产收益B.税收C.基金收入D.政府债务【参考答案】B

【例题12】我国非税收入包括()。

A.政府基金收入B.债务收入C.专项收入D.彩票资金收入E.罚没收入

【参考答案】ACDE【解析】教材P66。

【例题13】我国财政收入的基础是()。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 D.商业服务业【参考答案】A

【解析】农业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例题14】在我国,人们经常提到有关财政的“两个比重”是指()。

(1)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例题14】政府发行公债的时间、规模、种类、期限应根据政府财政资金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这表明政府债务具有( )的特征。

A.强制性B.自愿性C.固定性D.灵活性【参考答案】D

【例题15】如果政府发行公债的规模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将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产生财政“挤出”效应  B.减轻财政负担  C.增加纳税人负担  

D.减轻纳税人负担E.引发通货膨胀【参考答案】ACE

【例题16】偿还公债的最终收入来源是()。

A.发行新公债  B.银行贷款C.税收D.政府收费【参考答案】C

【例题17】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的比例。

(08、10年)

A.历年财政收入  B.当年财政收入C.历年财政支出  D.当年财政支出【参考答案】B

【例题18】关于税收的说法,正确的有( )。

【参考答案】BCE

A.纳税主体是政府B.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税收征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D.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在征纳双方之间有偿转移的过程E.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例题19】税收是国家凭借其()取得的财政收入。

A.经济权力  B.信用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参考答案】C

【例题20】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人B.税率C.课税对象D.纳税环节【参考答案】C

【例题21】按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分类,税率分为()。

A.比例税率B.平均税率C.累退税率D.累进税率E.边际税率【参考答案】ACD

【例题22】下列税率中,能够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可以体现税负公平的是()。

A.固定税率B.累进税率C.比例税率D.平均税率【参考答案】B

【例题23】能够在时间上体现税收强制性,固定性特征的税制要素是( )。

A.税率B.纳税环节C.纳税对象D.纳税期限【参考答案】D

【例题24】下列各项中,表明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要缴纳税款的税率是()。

A.名义税率  B.实际税率C.零税率D.边际税率【参考答案】C

【例题25】关于税收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课税对象体现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线

B.累退税率是指随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税率反而逐级递减的税率

C.在不存在税负转稼的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分离的

D.规定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E.税收加成征收中,加一成等于加征正税税额的10%【参考答案】ABDE

【例题26】下列各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有()。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

【例题27】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以()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A.税收课税对象B.计税依据C.税收管理权限D.税负能否转嫁【参考答案】D

【例题28】流转税的主要特点有( )。

A.课征普遍B.税负相对公平C.计算简便,便于征收管理D.税额与商品成本水平密切相关

E.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参考答案】ACE

【例题30】我国的消费税采取()征税的办法。

(06、08年)

A.全面B.列举C.消费D.进口【参考答案】B

【例题32】()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A.政府决算B.政府预算C.财务报表D.政府报告【参考答案】B

【例题33】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包括()。

A.完整性B.公正性C.公开性D.真实性E.统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