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04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8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 专题2 水与常见的溶液.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2水与常见的溶液

水与常见的溶液

年级:

辅导科目:

科学课时数:

3

课题

水与常见的溶液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表

①知道溶液的组成    ②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③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④知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⑤查阅溶解度表,理解溶解度曲线

 

a  b

a

a

b

2.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①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②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

③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a

a

a

3.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①说明溶液的特点     ②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b b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②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③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b

c

b

5.水污染

①知道水污染

②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③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

 

a

a

c

一、知识解读:

1、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

溶液:

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发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质为分子或离子。

溶液:

1.均一:

溶液的各个部分完全一样。

2.稳定:

当条件(温度、水不蒸发等)不变时,自身也不变。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悬浊液(或悬浮液)。

分散质为固体小颗粒。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或乳状液)。

分散质为液体小液滴。

悬浊液、乳浊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它们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2、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温度下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溶解度因素: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室温(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以上,我们一般称它为易溶物质;1~10克为可溶物质;0.01~1克为微溶物质;小于0.01克为难溶物质。

特殊:

氢氧化钙(熟石灰)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溶解度/(100+溶解度)×100%

4、溶液在稀释和浓缩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

m浓×A浓%=(m浓+m水)×A稀%。

(说明:

m浓—浓溶液的质量m水—水的质量A浓%—浓溶液的质量分数A稀%—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m质=m液-m剂m质=m液×C%(m=ρV)。

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

即:

m质前=m质后

5、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

结晶: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

析出晶体方法:

1、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用)2、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时用)

6、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

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

这些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

一个地区水循环十分活跃,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面临着缺水的煎熬。

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7、水的净化方法:

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剂。

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

常考点清单练习:

物体在水中的分散、溶解状况:

1、溶液是由溶质、溶液组成,是混合物。

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

2、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相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

4、(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公式溶质/溶剂==S/100。

5、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可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大多数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m质=m液×C%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结晶的方法有:

(1)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用。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时用。

二、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

本专题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水是继空气、氧气之后的又一重要物质。

涉及的知识点有:

水、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液的计算等。

如2011北京第28题和2011天津卷第21题。

2、题型赋分:

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为主,分值在2-4分。

3、能力层级:

中考对本专题内容能力点的考查以知识的识记、识图、析图的能力及有关计算能力为主,试题一般以容易或中档题为主。

4考查形式:

中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

(1)以选择、填空为形式,以生活和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等知识点。

难度较小。

(2)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在中考中常以灵活、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并且往往占有较大比重。

难度以中等和中等以上为主。

(3)计算多以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及金属与酸的反应等重点化学反应为载体,以语言叙述、表格或数轴图为形式,综合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

预计2012年将延续往年的考查形式,考查常溶解度曲线和溶液的综合计算的可能性较大。

2、趋势分析:

2012年中考对水、溶液的考查可能会更加贴近生活,与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重点关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题目。

三、例题赏析:

例1

、下列有关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逐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溶液的特征可知,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

生活实际型.

分析:

根据溶液的性质、种类、读法来判断上述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

A、溶液的性质可知,一杯食盐水各部分浓度相同;故错误

B、温度对硝酸钾影响很大.如果降温析出硝酸钾晶体,那到未必是饱和溶液.但温度一定时候,那应该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C、物质在溶于水时,常会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故正确

D、一般在没有指明溶剂的情况下,都是水作溶剂;故错误

故选:

C

点评:

溶液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特点,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在解题是关键掌握溶液的相关基础性知识.

例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减少溶剂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分析即可,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有:

改变温度、改变溶质的量

、改变溶剂的量.

解答:

A、温度会影响溶解度,但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如Ca(OH)2,所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对于不同的溶质改变温度的方式不一样.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需要降温;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需要升温.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来说,降低温度会使该物质的溶解度更大,即使溶液离饱和越来越远,可知此时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升温.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可知增加溶质的量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可知加入溶剂只会让溶液浓度更小.

故选C

点评:

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如KNO3,而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如NaCl.

练习: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蒸发溶剂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KN03固体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因此,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水或改变温度的方法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反之,可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解答: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因此降温的方法不可取,其他方式均可行.

故选B

点评: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

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例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

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与三种物质有关的说法是否正确,选出正确的一项.

解答:

A、a与b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该说法不正确;

B、c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虽然熟石灰溶解度也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并不是只有熟石灰是这种情况,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变化量并不相等,因此析出的晶体质量也可能是不相等的;

D、n点为了a、b两物质在t2℃时的交点,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故选D点评:

一定温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因此,溶解度相同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练习: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途述正确的是(  )

A、将t3℃时A、B、C三种溶液降温A、B有晶体析出,C无晶体析出

B、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C有晶体析出

D、将t3℃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l℃时,C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函数图像的应用.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如:

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等;某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和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关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100%.

解答:

A、A、B、C三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降温A、B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A不正确;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不正确;

C、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无晶体析出,故C不正确;

D、在t3℃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A>B>C,因此三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B>C,当降温至t1℃时,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它们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A和C的相等,但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C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虽然在t1℃时

,A和C的溶解度相等,但由于C已是不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小关系是A>C,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

四、同步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考点:

硬水与软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常见的溶剂.

专题:

分析比较法.分析:

A、根据水的用途判断.

B、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见方法判断.

C、根据碳酸氢盐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判断.

D、根据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判断.

解答: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所以正确.

B、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在等量的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饮用纯净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正确.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煮沸时,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分别能变成不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从而沉降下来,所以正确.

D、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不能除去水中可溶的杂质,所以错误.

故选D.

点评: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2、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考点: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当水中溶解了少量盐时,水的凝固点会降低;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比溶液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食盐水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解答:

A、海水中溶解有氯化钠等物质,所以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故选项错误;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故选项错误;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正确;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与溶剂的量无关,这是由溶解度的概念方面的知识决定的,同时要掌握溶液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样才能对溶液的一些性质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2011•成都)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本题.

解答:

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故选B.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乳化作用的定义,了解了常见的乳化现象.

4、(2011•成都)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右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图Ⅰ:

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图Ⅱ:

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答案:

C

分析:

该实验通过活塞的上下抽动,可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向外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压强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管中气泡增多;向里推活塞时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C合理。

5、(2011•南宁)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人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烧碱溶于水放热

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对;

B、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对;

C、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晶体析出;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也有晶体析出;故对

D、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变稀,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错

故选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

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

硝酸铵

6、(2011•广州)向l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2.5%B、20%C、22.5%D、25%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之和,溶液质量为原溶液质量与所加入氢氧化钠质量之和.

解答:

解: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g×10%+12.5g/(100g+12.5g)×100%=20%

故选B.

点评: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分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即可利用公式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2010•长沙)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

阅读理解类简答题.

分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故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会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但溶液变稀.

解答:

A、不同温度下硝酸钠溶解度不同,故此选项错误.

B、溶液降温后析出溶质,溶液中的溶质变少,故此选项错误.

C、溶液由70℃降到10℃溶剂无变化,故此选项正确.

D、不同温度下的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是对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饱和溶液的考查,只要抓住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即可解决问题.

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

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

由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判断A是否正确;由于不知两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t2℃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若b的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小于t1℃它的溶解度,降温至t1℃,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可判断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的质量.

解答:

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由于不知两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t2℃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B错误;

C、若b的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小于t1℃它的溶解度,则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不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10•陕西)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将40g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

阅读理解类简答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利用表格中提供的有关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计算,依据各选项信息分析

A、根据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判断氯化钠是否全能溶解;

B、通过不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