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8974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docx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校园教案

第三单元:

快乐的校园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一组反映校园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2、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并能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表达快乐的心情。

3、在实践中初步掌握2/4拍的音乐知识,能感受歌曲或乐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

4、聆听《乒乓球协奏曲》,初步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感受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景。

尝试用变化节奏的方法编创变奏曲。

5、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歌唱时的快乐心情。

通过打击乐为歌曲伴奏的方式,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6、聆听管弦乐《陀螺》、《打字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

能感受歌曲或乐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单元教学难点:

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的变化。

教具、学具使用: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唱《哦、十分钟》学习2/4拍号

第二课时:

聆听《乒乓变奏曲》

第三课时:

学唱《大家来唱》,编创与活动

第四课时:

聆听《陀螺》、《打字机》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哦、十分钟》、2/4拍号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并能用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表达快乐的心情。

2、通过演唱反映校园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愉快、轻松的心情。

教学难点:

演唱切分音时节奏要准确。

教具、

学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

师:

同学们,咱们学校因为修建西边综合楼,受场地限制,大家有一段时间没有能够在大课间的时候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了。

所以今天老师想请你们跟我一起观看咱们以前活动的情景,好吗?

(播放课件录像配音乐)

二、初听歌曲并学习歌曲前半部分旋律:

1、提问:

谁能说一说,录像里放的是什么?

你觉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做游戏的场面。

情绪是高兴地、喜悦地、欢快地……)

2、再次聆听歌曲,整体感受,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节拍。

(出示课题。

师:

刚才大家观看了录像内容,你们觉得录像中的歌曲好听吗?

现在老师就把这首非常欢快的歌曲再给大家演唱一遍,请大家打节拍为我伴奏好吗?

3、老师指导学生熟悉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在学习歌曲之情,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

4、出示1—4小节:

刚才老师唱的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歌曲《哦,十分钟!

》咱们先来看看这句旋律:

2/45534|50|5534|50‖

5、出示本课9—12小节的旋律,并对比1-4小节进行学习。

6、出示本课13—16小节的旋律,并对比9—12小节进行学习。

7、师弹琴,生看课本学习本首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并演唱这一部分歌谱。

三、学习歌曲后半部分的旋律(难点)

7、师语:

下面,刘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想拜访大家。

(出示切分音“XXX”的节奏。

8、增加难度:

对比学习切分音“0XX”的节奏,用手划节拍,空拍处用点头表示。

9、由浅入深地学习带切分音的乐句(25—30小节)

2/4666|ii5|043|272|11|10‖

10、在初步掌握的基础上用“啦”演唱带切分音的乐句。

11、学生看课本自学17—24小节的歌谱。

(师琴)

12、学习本首歌曲后半部分的旋律,并用“啦”轻唱这一部分的旋律。

四、学习完整的歌曲旋律,注意情感的运用。

13、出示全曲,生跟伴奏用“啦”哼唱第一段歌词。

14、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跟随老师的范唱张嘴默唱。

15、学生完整地学唱第一段歌词。

16、师提示,生自学第二段结尾及歌词。

17、师琴,生学唱第二段结尾。

18、学生完整的演唱第二段歌词。

19、完整地演唱全曲。

20、讲解情感的处理及运用。

五、接唱比赛。

师:

下面咱们做一个“接唱竞赛”,老师弹歌曲的前奏,然后竞赛就开始。

第一组任务是唱1-4小节,第二组5-8小节,第三组9-12小节,第四组13-16小节,后半部分老师和大家齐唱。

六、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喜欢做的游戏。

七、课堂小结: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精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宝贵,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力更集中、更充沛。

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及二拍子的指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聆听《乒乓变奏曲》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乒乓的快乐。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进行变化。

教学重点:

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

教具、

学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组织课堂

老师引领学生随《哦,十分钟》表演律动。

师:

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结束了高兴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走进了愉快的音乐四十分钟。

现在让我们互相问声好吧!

二、导入

1、谈话

师:

去年奥运会,各国的运动健儿都聚集在北京,展开激烈的比赛。

想必在暑假间同学们一定也不会错过这次体育盛会。

请你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奥运会中的哪个比赛项目?

(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师:

是的,我国的运动健儿们用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国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国家的栋梁之才

2、听辨音乐

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面出现的是几幅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

请大家听音乐,它表现得是哪一项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辨表现的是打乒乓球的场景)

师:

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就能从音乐中听出这是表现乒乓球的形象。

你们平时都喜欢打乒乓球吗?

生答。

3、在音乐中律动

师:

再来欣赏一遍音乐,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进行律动吧!

生:

(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动作进行表演。

师:

“打球”的感觉怎么样?

生:

开心愉快等。

三、听辨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

1、乒乓球传友谊

师:

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乒乓健儿们为我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够在国际外交中发挥作用呢!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乒乓外交”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

当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喧,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

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

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

1979年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

“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

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就是毛主席的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师:

有一首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就是表现这种乒乓球精神的。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2、学生听辨歌曲主题旋律。

师:

这首歌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唱了乒乓球儿虽小但作用又不同寻常的合作精神,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歌曲,你认为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教师引导说出一二句,并教学生视唱。

生:

3311|225|1513|212|

3311|225|1513|232|

师:

请同学们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这一乐句。

(生用声音模唱打乒乓。

3、学唱歌曲中的主题旋律

(1)师: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划划乐句的旋律线

(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划旋律线感受乒乓球上下跳跃的形象)

(2)师:

在请同学们一起学唱歌曲旋律乐句的歌词

生:

3311|225|1513|212|

乒乒乓乓乒乒乓长方桌上摆战场

3311|225|1513|232|

你抽杀呀我推挡小小球儿闪银光。

四、聆听《乒乒变奏曲》

1、完整地初听《乒乓变奏曲》全曲

师: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告诉老师你是否听到过这首乐曲?

(生回答。

师总结,这首乐曲就是我们刚才唱过的《小小球儿闪银光》。

2、复听全曲

师:

对,作曲家就是选用了《小小球儿闪银光》中的主题旋律,把它谱写成了现在的这首乐曲。

你能听出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学生仔细聆听)

3、再次复听

师:

主题反复了几遍?

用你的手指表示出来。

生:

发现主题共变化了5次。

4、分别细听乐曲中不同的变奏形式。

师:

听老师分别弹奏不同的段落。

说说音乐有什么变化?

生在聆听教师分段弹奏各段落时发现——

变奏一:

旋律在高音区

变奏二:

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旋律。

师:

变奏三的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变奏四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

生:

(听教师分辨弹奏不同的段落并讲解后三种变奏形式的不断变化。

5、学生再次完整欣赏感受乐曲。

6、总结、讲解变奏曲体裁、揭示乐曲标题。

师:

像刚才我们欣赏的这种音乐的主题没变,但主题乐句的每一次出现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音乐结构形式我们称它为“变奏”。

当一首曲子由主题和若干次的变奏组成,我们就称它为变奏曲。

你们说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

(学生领悟变奏的形式,自由的为乐曲起名最后出示《乒乓变奏曲》。

五、实践与拓展

师:

变奏曲的形式很多,它可以在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音色上进行变化。

1、在音乐的速度、力度上对乐曲进行变化

师:

请同学们随音乐模拟打乒乓球的动作和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乐曲主题旋律,根据老师的指挥在速度和力度上对音乐进行变化并感受一下你是如何挥拍打球的?

生:

由教师指挥对乐曲进行变化。

谈论:

觉得速度快时,犹如球儿飞来飞去;唱得强时,好像在急速挥拍;唱得慢时,好像在慢慢的拉长球;唱得轻时,仿佛在中场休息。

2、在音色上对乐曲进行变化

3、师:

真好!

同学们通过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对乐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请同学们拿出口风琴与老师进行合作,这样我们在音色方面对乐曲又一次进行变化。

(生用口风琴与教师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体验创作的快乐。

师:

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与老师配合的真好。

我们又在一次在音色上对乐曲再一次进行了变化,

4、总结拓展

师:

我们今天学习了“变奏曲”,并欣赏了一首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知道了什么是变奏曲,也自己实践了变化音乐。

《闪烁的小星》这首歌相信大家一定也很熟悉,如果有兴趣自己回去欣赏《小星星变奏曲》也可以尝试变化。

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音乐家。

生:

听音乐《乒乓变奏曲》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大家来唱》

课时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通过打击乐伴奏律动等方式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3.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简单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停顿三拍后的接唱。

教学难点:

体验表现三拍子歌曲晃动的感觉。

教具、

学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复备课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播放《柳树姑娘》听听①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2、板画三拍子指挥图式,讲解三拍子强弱规律并示范。

三、融情入景,学唱歌曲

导语: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把我们带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居民文明善良、那里景色秀美独特。

1.聆听录音范唱:

音乐是几拍子的?

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3/4拍强弱规律。

2.再听:

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3.问题4你听了这几遍,你感觉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我们先跟着歌曲来试试(跟歌曲哼唱)

师:

我们翻开书本,你看看这是几个声部的歌曲

师:

没错这是两个声部的,第二个声部比较难听出来,刚才你们跟着唱的就是第一个声部,我们就来分别学一学,先来看看第一声部第三第四小节上的弧线代表什么?

师:

对,那你知道这里连起来要唱几拍吗?

师:

很好,大家能不能再找找还有什么地方要唱5拍。

师:

很好,都找到了,下面我们就拿出感情来唱一唱,注意5拍的地方唱满。

师:

恩,真聪明,一下子就上手了,可是啊,好像没有原唱的感情来得投入。

我们再来听听原唱你感受一下歌曲的强弱

师:

怎么样感受到了吗?

谁来说说

师:

耳朵真灵敏听出来了,大家看看在弱的地方和强的地方分别有什么字母

生:

弱的地方有P,强的地方有F

师:

没错,以后看到P就是说要唱的~~(弱),看到F就是说要唱的(强),下面我们再来试试,看看能不能超过原唱。

师:

这次就好很多了,下面我们就跟着光盘伴奏来唱一唱。

师:

恩,现在真是一次不一次更进步了。

四、小结:

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课间生活,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

(意大利威尼斯)课件出示:

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之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名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

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

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还是个繁华的小镇,那里的人生活情况很好。

以后有机会可以去那里领略一下不同于中国的风俗人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聆听《陀螺》、《打字机》

课时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区别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并试着选择不同的伴奏方式。

2、通过欣赏安德森的作品《打字机》,体会乐曲快乐热情的旋律,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初步感受乐曲主题旋律及节奏的特点,了解ABA’三段体结构。

了解西洋管弦乐的基本知识。

3、能够运用生活中真实的道具,创作简单的节奏。

教学重点:

了解乐曲的节奏特点、了解管弦乐的乐器分类、了解三段体ABA’的结构。

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生活中真实的道具,创作简单的节奏。

教具、

学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复备课

一、聆听《陀螺》。

1.导入

学生在歌曲《拍皮球》的音乐伴奏下,走进教室。

教师导语: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体育游戏《拍皮球》,看谁的动作优美、技术高超。

学生活动:

听音乐律动《拍皮球》。

(学生可创编各种拍皮球的动作。

教师导语:

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老师想起了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你们听,是什么游戏?

导语:

老师小时候玩过的许多快乐游戏,伴随我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看,这是什么?

教师操作:

出示“陀螺”或图片。

教师导语:

谁玩过抽“陀螺”的游戏?

谁会制作小陀螺?

学生或教师演示。

欣赏歌曲《陀螺》:

(1)感受乐曲的情绪,介绍作者比才及作品《童年的游戏》。

播放乐曲《陀螺》和《童年的游戏》之二乐曲《摇篮曲》让学生为游戏“陀螺”选择配乐。

(2)分辨乐曲的节拍。

(3)听《陀螺》音乐表演或伴奏。

课堂小结:

老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至今记忆犹新,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那时的“玩具”都是小朋友自己制作的。

你们回家后问问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看谁了解得最多,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一、聆听《打字机》。

一、动画片导入

1、播放动画片

欢迎同学们进入古典音乐之门(大屏幕显示)今天,我们要欣赏到的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古典音乐,但是在欣赏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2、引出打字机的话题

教师:

同学们,看完刚才那段动画片,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3、出示打字机图片,并介绍打字机

打字机是一种手动的机械,能迅速打出英文。

但是在19世纪时,办公室的职员们坐在写字台旁,却全都是用羽毛笔蘸墨水费劲地写着各种东西,定货单、发货清单、商务函件和报表,费时又费力。

多少年来,人们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使这个工作变得容易些、快速些,并且更为有效的机器呢?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诞生了,他的设计者是一位美国人。

但当时的打字机可不像现在这么灵巧,它是一架木制的打字机模型,就像后来出现的无数打字机一样,这种打字机有一个键盘、一些铅字连动杆和一条油墨丝带。

到1927年,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打字机的模样已经和现在的差不多了,在整个欧洲、美洲的办公室里已是平常之物,成为了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好帮手。

教师过渡语:

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它们了。

但在电脑尚未诞生之前,打字机的作用可大了,美国的办公大楼中处处传出打字机的声音。

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就是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一首世界闻明的管弦乐小品《打字机》,它将真正的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衬托着快速灵巧的旋律。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二、音乐欣赏

1、初听《打字机》感受音乐

提问:

听听这段音乐,你脑中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你都听到什么了?

2、复听《打字机》

过渡语:

你在聆听音乐的时候可以模仿打字,请同学注意听,听听这首曲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问:

请同学说一说所分的段落。

(三段)

3、分段听

(1)《打字机》第一乐段

过渡语:

首先我们来听音乐出现的第一主题

提问:

聆听音乐感受打字机的声音是否没有停歇呢?

还是打一行停一下,你在听的同时请模仿打字的动作告诉我答案。

(2)《打字机》第一乐段

过渡语:

我们刚才听到了打字机的声音是有停歇,那么停歇时,还有什么声音出现?

请你用动作告诉我。

(3)《打字机》第一乐段

过渡语:

你觉得音乐中打字的速度怎么样?

(快)那么打字机打字的声音作为伴奏,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紧密)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忙碌紧张)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提琴,弦乐器,并且带入管弦乐的分类)

过渡语:

引导学生听出提琴乐器,然后引出弦乐,并介绍弦乐器的图片,最后再引入管弦乐器的分类。

(4)《打字机》第二乐段

过渡语:

接下来音乐有了明显的变化,你可以用你肢体来感受,乐曲到底有了怎样明显的变化。

(节奏疏松且跳跃了)

(5)《打字机》第二乐段

过渡语:

听听这段音乐使用了什么主要演奏技巧。

导入弦乐拨弦,并且欣赏《拨弦波尔卡》

(6)《打字机》第三乐段

过渡语:

紧接着音乐的第三主题出现,你能听出来它与前边那一主题相像吗?

3、介绍三段体

过渡语:

像这样一、三乐段相似,二乐段不同,我们用图象可以这样表示,它的图示为ABA’。

如果一三乐段完全相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它的图示为ABA。

我们称他们为三部曲式或三段体。

4再听《打字机》

三、创编

过渡语:

这位音乐家把打字机打字发出的声音吸纳到音乐中,进行创作,我们也来一个小的创编,我们用生活中的道具(尺子等工具)来模仿打字机打字的声音,以及叮、推动机头的声音,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看那一组可以把《打字机》这首乐曲表现得更好。

四、课后小结及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想想,这节课我们都欣赏到那些曲子了,学习了那些知识了?

谁来回答?

(欣赏了三首曲子、了解了三段体。

了解了管弦乐的分类)

对了,非常好。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其实今天我们欣赏的曲子都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对,它们都是将生活中的一些声音融入音乐作品中,说明音乐家们都是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并且用音乐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所以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为每一位同学都能带去快乐!

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