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练习题问题详解.docx
《团体心理辅导练习题问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练习题问题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体心理辅导练习题问题详解
团体心理辅导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1.试举例比较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的不同。
(1)互动程度
团体心理辅导的情境可以提供尝试各种方式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体验亲密的感受,能够满足成员的社会性需求,得到多方面的回馈,使求助者获得他人对于行为交互作用的反应和启示;个别心理辅导的情境中,人际互动为一对一的形式,深度够但广度不足。
(2)助人氛围
团体心理辅导的条件下,“我助人人,人人助我”,求助者不仅可以得到接纳、援助,并且也给予别人以援助,团体越有凝聚力,成员之间就越能互相扶持,这种合作的、参与的关系有利于成员增进亲近感成员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互相教育、互相启发,从而影响成员行为改变。
个别心理辅导条件下比较欠缺这种合作、互助、分享的关系和气氛。
(3)问题类型
团体心理辅导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交往问题时,通常优于个别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在面对个人深度情绪困扰问题时更加合适。
(4)咨询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情境中,人际互动多样且多变,领导者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领导者必须了解求助者的感情,并且在辅导过程中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感情,而且要观察辅导的容对其他成员带来什么影响,引导各个成员参与讨论。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领导者不仅要了解讨论的容,同时还要关心成员的相互作用及关系。
仅有的个别咨询技巧是不够的,领导者必须敏锐觉察团体的特质和动态,使用各种“催化”技巧,以使团体的潜力得到发挥,团体的目标得到实现。
(5)工作场所
团体心理辅导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并且需要按照活动容特别布置和安排活动空间;个别心理辅导需要较小的空间,不用特别布置,能够使辅导者和求助者舒服的坐着交谈即可。
2.试分析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A.效率高
B.团体中“和别人一样”的体验本身具有辅导的性质
C.资源和观点的多样化
D.满足归属的感觉
E.反馈和间接学习
F.类似于真实生活
(2)局限性
A.在团体情境中不适合团体的个人特质
B.团体心理辅导对领导者要求高
C.在团体情境中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D.在团体情境中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3.简述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1)针对不同需要的学生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
(2)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将成为人格培养和塑造的重点
(3)发展性团体辅导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4)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信息反馈
(5)更加注重团体辅导师专业培训
(6)将团体心理辅导溶入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活动中
(7)终身发展观的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得到重视
(8)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受到重视
4.试阐述团体心理辅导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一)团体在短期达到的目标
1)以成功的团体经验来改善成员的自我信念;
2)增强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发展成员关怀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4)帮助成员敢于表露自己的能力和限制;
5)发展成员倾听的能力;
6)帮助成员真诚地讨论个人的困难、恐惧和焦虑,而不致流于批评和讪笑;
7)帮助成员接纳自我并发展自我潜能;
8)帮助成员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团体在长期达到的目标
1)使成员对自己的特长和缺点具有敏觉力;
2)学习以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3)提供成员学习社会期望的机会和场所;
4)帮助成员觉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未来和他人的影响;
5)帮助成员在社会上发展自我,但不与社会冲突;
6)帮助成员独立自主、不再依赖团体来帮助其解决问题;
7)鼓励成员有效在团体提供最大的贡献。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是增进成员心理健康,促进人的成长,达到自我实现。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交往和自我认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鼓励个体参加团体的活动,在团体中得到积极的发展,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依据辅导目标的不同,团体一般可分为教育团体、讨论团体、任务团体、咨询与治疗团体、支持团体、自助团体等几种类型。
5.简述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1)专业原则
(2)民主原则
(3)共同原则
(4)启导原则
(5)发展原则
(6)综合原则
(7)原则
6.试阐述会心团体的作用。
(1)提供自我探究的机会。
在会心团体中成员拜托了日常生活中角色的束缚,提供了触及自己心深处真实自我的条件和气氛,有助于自我探究、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2)提供在变化激烈的时代里生存的再学习机会。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在家庭、人际关系、教育、婚姻等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悄悄的革命,人们探索着在价值观多样化的条件下新的生活方式。
会心团体活动使参加者有机会接触各种人,了解各种生活方式,起到对自己再发现、再认识的作用。
(3)提供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机会。
人生的一大乐趣是能遇到各种类型的人。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机会,但是不如会心团体这样有组织地集中地提供与陌生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使得成员可以学习与陌生人交往,尝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可能。
(4)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会心团体是以促进健康人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为目的的,而不是以矫正心理障碍为目的的。
对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的人而言,通过会心团体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际上起到了矫治的作用。
但是,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障碍者不宜采用。
7.试阐述个人中心治疗理论的人性观。
个人中心理论是建立在罗杰斯人性观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在
动力。
罗杰斯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现象学的,即我们依据对现实的知觉来建构我们自己,人们在自己所知觉到的现实里被激励去实现自己。
他认为人处在尊重、信任的环境中会产生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
罗杰斯的人性观是乐观的,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尊严。
他相信:
(1)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积极的人生取向,因而可以达到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能力,促进自身成长,迈向自我实现。
(2)人是建设性的、社会性的,值得信任,也可以合作,懂得尊重他人,能够对别人产生同感的了解,能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
(3)人有能力去发现自己心理上的适应不良,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寻求心理健康。
人的负面情绪的出现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上受了挫折,得不到满足而发生的。
罗杰斯深信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深信人天生具有从不适应向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领导者承认与接受成员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在领导者极少的协助下,团体成员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能充分探索自己。
8.试阐述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
(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由来访者在未经思索的状态下自发性地说出心的话,以获取潜意识里冲突线索的方法。
团体过程中,自由联想是鼓励成员揭示被压抑或潜意识容的过程,以便能达到对自己心理动力更深刻的洞察。
成员们常常被要求报告自身的经验,团体讨论保持充分开放,允许其他成员提出任何容。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团体的整体性和对团体历程的积极参与。
(2)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探索潜意识的一种方法。
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在睡梦中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表达了个人隐藏在潜意识的需要、矛盾冲突、愿望、恐惧和被压抑的经验。
在团体中公开并讨论梦时,成员对隐藏在它背后的动机和未解决的问题可以获得新的认识,从而带来有价值的领悟。
讨论中成员们可以学习到用一种具体方式来应对那些他们过去无法面对的情感和动机。
(3)解释
解释是一种用于对自由联想、梦、移情等进行分析的治疗技术。
解释包括领导者的提示、认同、澄清、界定、联结、比较等具体方法。
解释的目的是揭示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指出成员行为中所预防和逃避的成分,促使成员对其产生症状的潜意识冲突获得领悟,从而导致行为改变。
在进行解释时,团体领导者需要指出并解释行为的潜在意义。
成员可以运用适当时机准确地解释容、整合新的材料,从而产生新的洞察。
9.简述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的团体基本技术。
(1)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目的是协助成员学习如何鉴别和分析他们的自我状态,以便能够改变他们感
到僵滞的行为模式。
成员们意识到其父母、成人、儿童的自我状态的容与功能,探索个人的思维、感觉与行为模式。
例如,分析自己的言行受哪一种自我状态的操纵,在其人格中哪一方面最突出,这一过程使成员发现自己的行为与思考方式,找出自己可能的抉择,并掌握自己的方向。
(2)沟通分析
该理论认为沟通是来自某一个人自我状态的刺激以及另一个人的自我状态的反应。
三种
自我状态所发出的刺激和反应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沟通,主要有三种类型:
A)互补沟通:
来自一个自我状态的信息,收到了来自另一个人特定自我状态的预期反应。
这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人们的预期的反应。
这种交流,相互影响中刺激和反应是平行的,如父母状态对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对成人状态。
B)交叉沟通:
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相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这时交流就会中断,甚至发生冲突。
如A以成人的状态发出信息,但B却以父母对儿童的状态回应。
C)隐含沟通:
是一种最为复杂的交流方式。
在隐含交流中,总是涉及两种以上自我状态。
真正的信息往往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另一种社交客套的交流中。
这种方式不宜多用,常会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
D)游戏分析
伯恩强调学习观察和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游戏、它们的结果是什么、为何使人们相互疏远,
协助成员学习如何终止和避免游戏。
(4)生活脚本分析
生活脚本分析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分析治疗过程中用于鉴别一个人生活风格的部分,与
沟通分析和游戏分析有关。
生活脚本有助于说明成员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获得一个脚本,以及说明他们如何运用以这个脚本为基础判断预期行为的策略,目的是要帮助成员们获得改变早期规划的机会。
团体参与者被要求回忆童年是所喜欢的故事,了解他们是怎样适应于这些故事及故事怎样融入现在的生活经历。
团体活动中重演他们生活脚本的各个部分,使成员了解童年时不加批判地接受的种种禁令、对这些指令的反应及所作出的抉择、现在为维持这些早期抉择所运用的游戏和骗局。
团体提供支持性的机会,成员讨论、探索自己。
(5)重新决定方式
重新决定方式是由高尔丁夫妇建立的,核心是协助那些正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成员作出
重新抉择。
具体做法是使他们重新体验早期情境,就像它们在现时重演一样,从而帮助成员走入他们的儿童自我状态,并从那一角度出发作出新的决定计划。
团体的初期工作是建立良好的关系,明确成员需要改变的方面并完成契约。
团体工作阶段进行游戏与分析,是成员明确不良情绪的原因,激励成员发现替代性的选择。
团体后期阶段,鼓励成员改变,激励成员把团体情境中的改变转换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
10.简述行为治疗的理论观点及团体基本技术。
行为疗法的基本认识是:
行为时学习的结果。
任何行为都是由刺激所引起,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反应的模式是学习的结果。
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训练和后天培养而获得的。
行为学派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发展受社会文化制约,认为通过环境的改变可以改变求助者的行为。
行为治疗的焦点是当前的行为改变以及行动方案,而不像心理分析那样着重于分析潜意识的冲突,追溯幼年期的治病根源,重视情感宣泄或启发领悟。
行为疗法强调通过学习、训练提高求助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控制情绪、调整行为及脏生理活动来矫正异常行为,改变心理行为问题。
行为辅导法的主要技术是以行为和学习原理为基础而发展出的各种具体行为辅导策略,常使用的技术包括系统脱敏法、肯定训练、厌恶治疗、强化和支持、教导、示作用、回馈,以及各种挑战和改变认知的方法。
领导者负责积极地教导,并使团体进程能遵从预先确定的活动计划实施。
在团体的初期阶段重点在建立团体凝聚力,鉴别要被矫正的问题行为;团体工作阶段需要按照成员的问题,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技术;团体结束阶段,领导者主要关心如何使成员把在团体中学习到的适应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11.试阐述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1)人格的ABC理论
人格的ABC理论在理性情绪治疗中有核心意义。
该理论认为:
人们的问题不是根源于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所持有的信念。
改变负面情绪的最佳途径在于改变对事件的信念。
A代表活动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该理论认为信念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活动事件本身。
所以心里辅导应帮助求助者通过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确立合理的信念,消除负面情绪,产生新的感觉。
(2)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是指会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合理认知。
非理性信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
因为非理性信念是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原因,所以团体中领导者要示如何主动且强有力的驳斥非理性信念。
驳斥包括:
确定非理性信念,并看到其不合逻辑和不符合现实的地方;辩驳非理性信念,提醒自己,它们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区别非理性思考和理性思考。
12.试阐述述团体辅导中领导者应注意的问题。
一些领导者由于受个人种种因素局限,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过错,而这些过错常常会影响团体辅导的进行。
(1)事无巨细、包办代替
有些领导者对成员和团体活动的进行总不放心,凡事都亲自过问,过于忙碌,而忽略了冷静观察、细心体会、适当参与。
这样不利于发挥团体成员的积极性,代办过多,会影响成员发展。
(2)权威自居、说教过多
团体领导者是团体辅导的领导,是专家,但不能以专家自居,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干预团体活动。
领导者最好少作解释、评价,多听听成员的看法、意见,发扬民主作风,引导团体成员自我教育、自我启发。
说教过多会影响团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3)过度自我开放、角色混淆
团体辅导中,为了表现领导者的真诚、坦率,为团体成员作示,领导者有时需要适当自我暴露。
但有的领导者过分投入,角色混淆,过多自我暴露,使团体成员成了听众,占用团体活动时间,对团体发展不利。
13.试阐述团体辅导过程中领导者的职责。
(1)始终注意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领导者应积极关注每一个成员,仔细观察他们心态和行为的微小变化,激发成员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想法,鼓励成员相互交流、开放自我、积极讨论,提高大家对团体活动的兴趣。
(2)适度参与并引导
领导者应根据团体情境需要,不失时机地变换领导者、调解员、教育家、好朋友、治疗师的角色。
在团体形成初期,成员相互尚不了解,团体气氛尚未形成,领导者要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为其他成员做出榜样。
当引导成员开始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时,领导者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及方向,坚持不偏离团体目标,对不善于表达的成员给以适当的鼓励,适当地制止多话的成员,始终把握引导团体活动朝团体辅导目标方向发展。
(3)提供恰当的解释
在团体辅导中,解释时机要得当,往往先要有成员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再作解释或讲授。
容要得当,既要讲明要害、基本观念,又不能太繁杂。
当成员对某些现象难以把握或对某个问题分歧过大而影响活动顺利进行时,领导者需要提供意见、解释。
比如,在以演讲、讨论、总结形式活动的团体,领导者可在开始时就成员的共同问题进行系统地讲授。
在提供解释时应注意表达简洁、通俗易懂、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在整个团体辅导过程中也避免解释过多,影响成员独立思考。
(4)创造和谐的气氛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领导者最主要的职责之一是创造和谐的团体气氛。
领导者言传身教,形成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使团体充满温暖、理解、同情、安全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中,团体成员可以真实地、毫无顾忌地、坦率地开放自己,在成员彼此互相接纳的气氛中获得成长。
团体心理辅导练习题二参考答案
1.简述团体活动的时间、频次。
团体辅导的组织方式有两类,一是持续式团体,一是集中式团体。
持续性性团体是定期活动,团体持续一段时间。
团体持续时间多长?
活动间隔多少为宜?
每次活动多少时间?
这些是团体辅导计划者必须考虑的。
一般而言,团体产生治疗与改变的因素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团体经由创时期、过渡期、成熟期到结束期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团体持续时间太短,效果受影响;但持续时间过长,成员易产生依赖,领导者及参加者的时间、精力也不允许。
一般认为8~15次为宜。
至于活动间隔多长为宜,看法不太一致。
每周1次或每周2次都可以。
每周时间1)5小时至2小时。
对于青少年而言,针对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最好活动次数较多,每次时间较短如30~40分钟。
假如是大学生和成年人,每周1次,每次2小时为宜。
两个小时足够讨论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而又不至使人太疲倦。
总之,一个团体持续多久为好,多长时间聚会一次,每次多少时间,取决于团体的类型及成员。
一般认为,8~15次为宜,每周1~2次,每次1)5~2小时,持续4~10周左右。
成长团体、训练团体、人际关系团体和会心团体的次数可适当少些,如8~10次;治疗性团体可多一些,如10~15次。
团体辅导实际中,活动时间虽有规定,但不必墨守成规。
团体领导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如果预定时间到了,发现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在征得成员同意后可以适当延长。
也有一些团体领导者在团体开始时并不规定活动时间及间隔,由团体成员视活动情况自行决定。
团体活动的具体时间,如上午还是晚上,要根据对象的情况,保证成员都能参加。
如香港的大学生大多走读,中午休息时间活动为好;地大学生上下午课程安排紧,又有午睡的习惯,一般晚上或周末活动为好。
有些对象有职业限制,如出租车司机,晚上更忙,上午8~10点也许更合适。
集中式团体辅导常常是将团体成员集中住宿,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组织活动。
集中时间多长为宜也要视团体目标、成员特点而定。
一般3~5天为宜,最多不超过一周。
大、中学生的团体辅导常常利用暑假组织。
学生们几天同吃同住同活动,除了辅导活动外还有一些室外的集体娱乐活动,参观游览活动。
2.简述领导者筛选成员需考虑的因素和应重视的问题。
(1)性别
成员的性别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理想上,成员不同性别的人数应平均,但也有专门针对女性或男性的单一性别的团体。
(2)成员背景
成员背景必须考虑他们在加入团体之前彼此熟悉的程度。
凡成员加入团体之前,只要有成员对其他成员不熟悉,则团体其他成员以非来自同一组织为好。
以彼此不熟悉的人数须多于原本相识人数为基本原则,以利团体动力的开展,避免次团体出现而干扰整个团体的发展。
最不理想的情况是团体中有些成员是同学、同事、朋友等,各自形成团体的小团体,导致熟悉者彼此相互依赖,或孤立其他成员,阻碍团体动力发展。
(3)知识能力水平
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等因素应加以考虑,避免因成员学习能力差异太大,造成团体动力停止,领导者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带领和催化团体动力。
(4)行为表现
如果成员中有行为偏差者、不良记录背景者等,其人数的多少也影响其他成员的自我形象、参与心态及周围人对该团体的看法。
团体中行为偏差人员人数比例不能太大,应正向力量大于负向力量,才能增加有效团体动力,减少负面影响。
无论领导者采取哪些方法筛选成员,都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1)报名者为何要参加团体辅导?
主要问题是什么?
(2)报名者的自我形象如何?
是否考虑改变?
(3)报名者想从团体中获得什么?
团体是否能帮助其达成目标?
(4)报名者希望知道领导者或团体的哪些事情?
(5)报名者是否了解团体的目的与性质?
(6)报名者的教育程度及智能水平如何?
(7)报名者是否接受过团体辅导?
(8)报名者的性格特征及精神、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3.简述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前应考虑的因素。
(1)团体需求的考虑
领导者在方案设计前应该先了解此团体的方案是为了满足哪种人的需求,什么需求;哪些问题有待解决;究竟是成员的、组织的、领导者的还是有其他需求介入;运用何种方法来了解和确定需求。
同时,也要考虑成员需求的个别差异性,如社会地位、人口、文化、教育、职业及婚姻状况等,参与同一团体的需求也有可能不同。
(2)团体目标的考虑
领导者在方案设计时打算呈现什么目标;团体的任务与功能是什么;团体目标是否清晰可测;团体目标、任务与功能的判断是否经由适当的程序;方案设计与实施前是否可预期辅导成效;成效是否可以测量评估。
(3)文献与方式的考虑
团体方案设计前是否已参考过同类型团体的方案;其实施效果如何;如何搜集相关文献;过去的同类方案实施效果如何,有无可以改进的地方;过去的同类方案是否适合运用在本次团体中;本次团体方案的设计者、主办者、赞助者及领导者对过去的惯例、方案及模式是否了解、熟悉。
(4)社会文化的考虑
任何团体方案设计者或团体领导者都必须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团体形成后,接踵而来的问题若无法克服,必然影响团体发展。
因此,团体辅导的领导者、设计者,必须从专业伦理的角度出发思考该方案是否符合组织期待;是否符合成员的文化特性。
(5)团体运作的考虑
方案设计后实施上是否有困难;对招募、筛选、宣传等工作是否有利;团体辅导实施时间、地点、器材等是否可以配合;方案的特色是什么;是否能结合领导者的专长、个性与领导风格;方案是否可以随时加以修正;有无替代的方案活动。
(6)成效评估的考虑
团体辅导结束后,如何进行评估;谁来执行评估;评估的标准是什么;评估资料如何搜集,可否量化;评估结果第相关人员及单位的影响是什么;评估结果是否公开,如何公开;评估和反馈是否可能出现预期外的结果。
4.详细说明方案设计时,活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1)选择的活动应是领导者能力围所及且曾有的经验。
(2)非必要,尽量少用身体接触的活动。
非语言活动,必须配合语言的分享讨论。
(3)选择的活动不必表示名称。
领导者去选择、介绍和讨论活动时不一定要强调名称,因为同样的活动常有不同的名称,重要的是活动的容、指导语是否让成员了解。
(4)选择活动应考虑到成员的年龄和成熟度。
(5)选择活动应考虑场地的适合性,以免带领活动时遇到困难。
(6)选择的活动应让所有的成员有参与的机会。
(7)选择的活动应容许成员决定他们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应尊重成员,也就是不应该强迫成员,活动不应干涉个人的自由,同时也要考虑成员的参与难易度,使他们有身心的准备,例如通知成员准备适合活动的穿着。
(8)活动的过程、细节与结果,领导者都必须考虑,各种状况发生时领导者都要有能力处理。
(9)选择的活动要考虑到团体的时间,若时间不够则延至下次,以免让成员带着未表达的感觉和未解决的困惑离开团体。
5.简述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容。
(1)团体性质与团体名称(结构化程度;学术名称;宣传名称)
(2)团体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活动目标)
(3)团体领导者(学术背景;带领团体经验;领导者人数)
(4)团体对象与规模(参加者特征;团体成员人数)
(5)团体活动时间(计划总时间;次数;间隔)
(6)团体设计理论依据(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对团体的影响)
(7)团体活动场所(活动场所要求;环境布置;座位排列)
(8)团体评估方法(评估工具;评估时间;评估容)
(9)团体方案(团体过程规划;单元执行计划)
(10)其他(招募广告;财务预算;所需设备;完成条件)。
6.简述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
(1)了解服务对象潜在需要
(2)确定团体的性质、主题与目标
(3)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与方案
(4)完成团体方案设计表
(5)规划团体整体框架及流程
(6)设计招募广告
(7)对团体方案进行讨论或修订
7.阐述团体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为活动而活动
任何一种方案或一项活动,都只是团体辅导的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目的。
应尽量避免活动过多,而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