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王之涣.docx
《登鹳雀楼王之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鹳雀楼王之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登鹳雀楼王之涣
2019年登鹳雀楼,王之涣
篇一: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
沉没,消失。
穷:
尽,达到极点。
更:
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
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
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
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
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
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
雅谈圭爵,酷嗜闲放。
”。
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
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
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XX百科: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
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中文名称鹳雀楼
地理位置山西省永济市
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08:
00-18:
00(夏季);08:
00-17:
30(冬季)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60元
始建时间公元557年至580年(北周)
废毁时间元代初
复建时间1997年12月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历史沿革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
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
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
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
“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
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蒲州府志》记载:
“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
”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
“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
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
唐世诸公多有题咏。
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
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
”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
“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
”旧志云:
“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
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
永济市于1997年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
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
约557-571年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鹳雀楼。
约704年前后唐朝才子王之涣游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不朽诗篇。
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
”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
1272年冬元朝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并写下《登鹳雀楼记》。
1992年7月永济县召开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初步选定楼址。
199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江泽民题写的《登鹳雀楼》诗原件托山西省委转送永济县委。
1994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到永济视察,现场询问鹳雀楼的重建情况,并察看楼址。
1996年5月,“山西永济鹳雀楼复建工程指导委员会”成立。
8月,永济市召开鹳雀楼复建方案修改审定会,从四种仿唐和三种仿明方案中,选定仿唐第三种方案。
1997年12月31日,永济市在鹳雀楼复建工地举行“奠基开工仪式”,副省长薛军等领导为工程开工奠基、剪彩。
1998年3月鹳雀楼复建工作列入运城地区重点建设项目。
11月,“鹳雀楼主楼工程招投标”在普救寺进行。
2001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太原视察期间,应山西省委,省政府之请,为鹳雀楼题写了楼名匾额。
2002年6月,“山西永济鹳雀楼旅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303万元。
9月19日,鹳雀楼试开放庆典活动与2002山西永济世界情侣月活动同时举行。
10月1日,鹳雀楼正式对国内外游客试开放。
2地理气候
鹳雀楼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其所处的山西省永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
永济西滨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
鹳雀楼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平均气温-0.4℃,最热月平均气温27.1℃。
3景点景观
鹳雀楼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
1、名楼浏览区。
包括:
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和名楼中心浏览区。
2、黄河风情浏览区。
包括:
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和柳园。
3、山水浏览区。
包括:
苍山苍林自然景观区、吉祥如意湖和鹳雀宛。
4、康乐浏览区。
包括:
蒲津康乐园、唐代马球场和日潭戏水园。
[3]
4建筑结构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
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
“宇文护戌边筑楼”、“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毛泽东主席手书登楼诗”、“江泽民总书记三题鹳雀楼”等名人佳话,都为鹳雀楼增光添彩。
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
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5文化底蕴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
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
李益的《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畅当的《题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6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08:
00-18:
00(夏季)08:
00-17:
30(冬季)
门票价格60元
交通指南线路一:
到永济乘三路公交车到普救寺转车
线路二:
到永济乘二路公交车
篇二: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好久以来都被归为诗篇中富于理趣发明道理的一类。
不过这很也许仅仅一种误解,由于如果非要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要阐明一种道理,那么它所阐明的这个道理就不免过于粗浅,似乎不值得一位出色的诗人在他的一首创作里这么盛大地体现出来。
所以《登鹳雀楼》本来是一首抒情诗,并且是一首适当纯粹的抒情诗。
诗的开头一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风景雄阔壮丽,作者一笔写来,神光远映,却又像是不过直出胸臆冲口而出,而豪情壮思已然隐寓其间。
从风格上看和李白这一类著作很是相似。
作者浑不以落日日暮一天时光将尽为意,所谓全部景语俱为情语。
白日、远山、黄河是作者心目所见,而远方黄河流入大海则是作者以心视见。
已然有更远的地方为作者心虽能见而目尚不能及,便天然引出下面一联,作者要让自个的双眼看得更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以此刻天然体现出一种神采飞扬气势高昂,一种心存高远不止不休的情感。
全诗显现出的,恰是一种实在的盛唐气候。
作者一时的情怀,盛唐年代的那种深沉悠远的气味,在这首短诗里完美地融成一气。
和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情形相似的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苏轼题写在庐山西麓西林寺壁上的诗,也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同被归为富于理趣的诗一类。
但本来它也应该是一首抒情诗。
不应当去想,一位巨大的诗人在一首诗中反复致意想要表述的,仅仅当局者迷这么一个寻常的道理,这个道理事实上在此诗中仅仅诗人用来比兴的东西。
这首诗写于“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几年后,旧党上台他又即将复出之际。
此刻的苏轼面对庐山的景色,明显现已无法脱节从前的政治生计深受重挫的阴影,关于政局的杂乱变幻和自个政治上的出路已不能没有担忧。
对着庐山,他更多地想到的是自个从前阅历的而眼下又将参加进入的、似乎总可以那样杂乱而变幻无常的政局,心中为此充满了慨叹。
一种置身于实际政治当中、活跃心态和消沉心态相互纠结、有时分想要从中逸离却又知道自个本来并不可以逸离的宿命之感,模糊之间涌上心头。
所以此刻的庐山在苏轼的笔下实际上平铺直叙,并且存有一种陌生异己之感,他的心灵无法融入此刻庐山实在的景色当中。
由于他从此刻的庐山隐然看见的,是远非夸姣的实际政局的标志。
不然,庐山虽是从“远近凹凸”看去“各不一样”,但这种种景象又有哪一种不能算是实在而夸姣的呢?
作者明显是对当前变幻繁复秀美独特的山水风景无所用心,意在言外的诗句本来所要标明的是,他所不能认知的并非庐山的实在面貌,而是他曾饱尝困于其间将来仍有也许受困其间的实际政局。
而他尽管会有从实际漆黑政局远逸而去的激动,但他儒家思维的一面、以及他对佛道思维的畅通领悟,却将使这种逸去的激动大致上仅仅逗留于心灵的层面,而不会有清晰而坚决的外在行动。
诗中模糊流露出,他模糊意识到,在此当中、并且受困于其间,也许恰是他此生的宿命。
而事实上,他尔后人生的阅历也确是如此,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身困于漆黑实际政局当中。
不过,一切的大家岂非也都受困于他们自个的各自不一样的遭遇,这首诗仅在这一点上体现出实在可谓理趣的情思,惋惜这情思却适本地缺少诗意。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看似往常的一句话,本来是有着诗人怎样深沉的慨叹。
严羽的《沧浪诗话》说: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不能表述理(或许说是某些道理),艺术和哲学以及其它的某些事物相互相邻相互渗透,没有清晰的界限。
我们说诗可以在体现理中生出理趣,所谓趣即是诗的神韵或许说是一种诗意。
并且某些理在大家有些时分看来,它们自身就现已富于了某种诗意。
一切企图表述理而获得成功的诗作,简直老是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抒情性或抒写出某种情致意韵,从来没有仅仅由于把某种道理体现得精确清楚浅显易懂就因此而获得成功的。
不止于中国古代的诗篇,也许一切的这一类诗篇都是如此。
甚至在某些时分,一首诗它企图体现出的道理在严厉意义上只能算是含带了很多的成见,然而它却依然可以成为一首出色的著作;更甚而至于,当我们把一首诗表述理的成分彻底疏忽不记,它依然有也许是一首优异而完好的诗作。
由于不论什么样的诗,它都是诗,它也就必须具有诗意,而它如果就体现某种诗意而言是成功的,它也就天经地义地跻身于成功的著作之列。
而判别一首诗是不是属于富于理趣的一类,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过错,通常是由于把一切述说了某些道理的诗作一例视为体现理趣的著作,这篇文章所举的两个例子企图阐明的即是这一点。
1
篇三:
诗·说《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说《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
”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
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
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
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
“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
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
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
全诗如下: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
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作者:
王之涣
赏析:
陈邦炎
讲述:
王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