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802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9 大小:2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2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

 

小学语文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

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观看图,理清思路: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

它长得什么样?

(课件出示,认识小蝌蚪),

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它的妈妈是谁?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课件出示,看图说说:

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

会说些什么?

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

“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

读qun,不要错读成qon。

捕:

声母b,不能读成p(。

裳:

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

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

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

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

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

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青蛙(妈妈)

 

教学反思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

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五、布置作业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

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

小蝌蚪遇见了谁?

它会说些什么?

会怎样想?

再结合课文阅读,

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

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

捉取食物。

(3)迎上去:

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 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 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 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

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

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

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 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 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 五段, 你又学会了什么?

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

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 小蝌蚪不急着追赶, 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 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 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 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

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

(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教学反思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我是什么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猜谜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师:

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

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

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

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

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

雨+包=雹禾+家=稼灾器

换一换:

澡—躁俺—淹

较难的字:

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

“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六)学生读词语

师:

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

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

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

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

思考:

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

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

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

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

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

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

师:

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水变成汽的动画。

1.师: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

它变成什么了?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

(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师:

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

谁来读一读这几句。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学生读,师范读。

3.师:

谁还愿意变成云呢?

(指名读)

师: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

(学生齐读)

4.师:

老师知道,你们还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呢。

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的云。

师:

这是你们的(白衣服),这是你们的(黑衣服),这是你们的(红衣服)。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你喜欢白衣服,那你就来读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黑色衣服你就来读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红衣服就来读穿红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最后一个句子。

明白了吗?

现在开始。

(学生分读)

师:

听完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他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

什么时候穿黑衣服?

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5.指导写字

师:

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这个字怎么读?

它是什么结构的字?

注意观察,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口”要写的扁长,“竖”要居中,底横最长,底部四点要分布均匀,托住上面的部分。

(二)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

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师范读。

师: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

最好加上动作。

(学生齐读)

3.完成填空。

师: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

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

(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

雨有什么特点?

雹子有什么特点?

雪有什么特点?

师:

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

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

(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呢?

想一想。

(四)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

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

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

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

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

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

(女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

2.老师范读。

3.完成填空。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4个自然段

师:

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四个自然段,思考:

我们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六)学习第5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师:

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水汽云雹子雪

教学反思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我是什么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2.指导书写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一、复习导入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

1.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2.小老师领读生词。

(多媒体出示)

飘浮灾害机器冲毁池子黑衣服

二、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一)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chōngshàichífúzāihàihēi

冲晒池浮灾害黑

2.指名读生字。

3.全班齐读生字。

4.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几个字,把好方法讲给伙伴听。

5.交流较难记的生字,老师加以点拨。

(一)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晒”字第九画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害”字中间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器”字不要忘记中间的一点。

“浮”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孚”。

3.学生描红,仿写。

4.学生口头组词。

5.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

漂浮机器冲毁暴躁灌溉电器

毁坏风暴灾害乐器毁灭暴风雪

(1)请小老师领读。

(2)全班齐读。

(3)用“漂浮”一词造句。

三、全班齐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新词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3.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shàifúzāihàiqì

晒浮灾害器

教学反思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

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

板书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

旅行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察知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

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

(板书:

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

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板书:

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

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

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

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

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

这就是纷纷出发。

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

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

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

(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

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

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

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

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

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

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

(课件演示。

3、比较: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小结:

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

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

纷、经、好、如。

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

教学反思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

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复习

 

二、学习第五节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六、指导书写。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

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

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

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

(学生交流)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

(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高高兴兴进进出出花花绿绿快快乐乐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穿铠甲

豌豆晒太阳

 

教学反思

 

教案

学科

语文

日期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有趣的动物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前修改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资料袋袋库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

有趣的动物。

说说喜欢它们吗?

为什么?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

录音介绍)小狮子:

大家好!

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

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

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

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

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

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思考:

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生点评、师板书:

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

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

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

师板书:

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

(1)交谈有礼貌

(2)表达有条理(3)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

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

你知道吗?

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

哈哈!

黑猫警长够神吧!

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

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

蓝鲸。

(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  

最大的陆上动物:

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

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

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

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

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

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

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

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

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

信天翁(翅展2~3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