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7941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 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体味文化.docx

1819第1单元第1课第1框体味文化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本单元知识是全书的起点,主要站在是什么、为什么角度阐述文化的基本理论,为后面学习文化发展的一般措施、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知识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概念,如内涵、外延、特点等,其次引导学生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文化的作用,这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个人等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知道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3.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4.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重点:

文化的特点,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难点:

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

从时间上看,无时不在;从空间上看,无处不在。

2.文化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各地的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1)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判一判] 文化就是指包括“三观”在内的意识形态性质的东西。

(  )

提示:

错误。

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两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从产生过程看: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从呈现形式看: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想一想] 2019年中秋过后,有网友发出了如下感慨:

甲说:

“一个传说,前人创造而后人享用。

乙说:

“一个月饼,传承文化并表达精神”

你能站在文化特点角度理解上述两句感慨吗?

提示:

甲的感慨体现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乙的感慨体现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展示精神生活和传承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

(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本质:

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判一判]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  )

提示:

错误。

文化能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它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合作探究·攻重难]

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我国进行观光旅游。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游客们对我国的人文风光更感兴趣。

特别是那些源自生活、生自民间的原生态文化更是吸引了国外游客的目光,他们通过各种建筑、手工艺品、文化展演、文化活动等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面对日趋增多的外来游客,对国人的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材料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都是文化吗?

请简要指出判断的依据。

(2)就当前而言,应该如何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分析出文化的哪些特点?

【提示】 

(1)自然风光不是文化,人文风光属于文化。

依据: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素养需要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进行逐步培养。

对此,既需要国家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进行各种文化知识培训等,通过良好的环境或氛围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又需要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通过文化体验、感悟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

对于文化的概念,需要从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入手,才能准确、全面把握。

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属于文化,既可以从内涵上界定,也可以从外延上界定。

(1)内涵

首先,把握内涵要明确文化的定义,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对此,不能将文化与经济、政治混为一谈;要明确文化既包括精神活动,又包括精神活动的产品。

其次,要注意文化在现实中的多义性,即明确其广义与狭义的范围。

一是广义的文化,与“文明”含义相近,即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二是狭义的文化,即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2)外延

通过以下图示,可以从两个角度梳理文化的外延,一是精神活动与精神产品角度,一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角度。

2.细化理解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与物质载体的关系上。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2)从文化与社会个体的关系看:

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看:

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精神的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类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特别提醒]

抓住三个“离不开”——细化理解文化的特点

(1)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2)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物质载体体现出来。

 “故宫娃娃”“文物饼干”“宫门箱包”,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文化创意产品两千多款,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

这说明(  )

【导学号:

32532019】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思维导引 

审设问

作为体现说明类选择题,关键是把握题干材料的主要指向。

审材料

“故宫娃娃”等就是蕴含着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开发创意产品是创造文化,借以了解国宝文化等是享用文化。

析选项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错误;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①②符合题意。

[借题发挥] 《文化生活》中属于文化范围的各种因素或概念,不管其力量大小,都不是物质力量。

它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点训练]

[教师备选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产业经济发展前沿论坛在京举行

B.最高法院通知:

法官迫使当事人撤诉可被开除

C.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D.“朝鲜当代美术精品展”在山东省济南美术馆举办

D [A项经济论坛,解决经济问题,是经济现象;B项“最高法院通知”,是国家公务员行使职能,是政治现象;C项是政治现象;D项美术作品展览,展示成果,提高文化品位,是文化现象。

]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  )

【导学号:

32532019】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A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未体现。

]

[教师备选题]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说明(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 [学校举办的各种节日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文化素养是在获得和享用文化,故D项正确。

]

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导学号:

32532019】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C [悬棺岩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对当地殡葬实践的反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③本身说法错误。

]

文化的力量

2019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一壮举,在我国各地再一次掀起了学习英模精神的热潮,这一精神激励人们投身于自己的具体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中华儿女会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1)在个人工作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英模精神的激励作用?

(2)只要是发挥文化的力量,就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你认可这一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提示】 

(1)首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英模精神的激励作用会给个人工作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其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所以英模精神会影响个人工作和民族复兴。

(2)①应该肯定观点的合理之处,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对民族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要看到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从性质上看,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先进、健康的文化才对民族复兴起促进作用,落后、腐朽文化则起阻碍作用;其次,文化的力量是有限的,单纯依靠先进、健康的文化的推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建设。

从三个方面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1)从文化的实质看: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从社会发展过程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从文化的分类看:

文化既有古今与地域之分,又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特别提醒]

通过三个“并非……”——准确把握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作用并非只体现在个人的成长上,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并非所有文化的作用都是积极的,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作用是不同的。

(3)文化并非是一种物质力量。

虽然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是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首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

这一观点说明(  )

【导学号:

32532019】

①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②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③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思维导引 

审设问

作为观点理解类选择题,关键是把握题干中观点的内涵或指向。

审材料

观点强调道德力量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析选项

D 题干观点体现不出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顽强生命力,故①③排除。

②④都指出了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对点训练]

[教师备选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发挥其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是因为(  )

A.文化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影响社会发展,但还起不到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B项正确,C项错误;D项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

[教师备选题]

托尔斯泰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这里的理想(  )

①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②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能够激励人们去努力奋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D [理想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①③应选,②观点错误。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人们起到激励作用,④应选。

]

1.某校开展了以“纪念该校成立五十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现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  )

【导学号:

32532019】

①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就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B [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对社会的意义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能转化为物质力量,结论是读书有意义,故②④正确。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故①错误;有文化不是有道德的充分条件,故③错误。

]

2.2019年3月5日是第五十四个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  )

【导学号:

32532019】

①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B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④夸大了雷锋精神的作用,说法错误。

]

[答题术语整理]

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当堂达标·固双基]

2019年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

开幕式上的文体展演,60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其中,用丰富多彩的表演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会理念。

一系列的天津元素,也在用天津特有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气派。

文艺工作者在节目编排上大量使用高新技术,全息视频、3D技术再加上演员的动态表演,把海河、天津眼、杨柳青年画等天津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在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大饱眼福。

本次全运会的理念必将充分激发起全国公民积极运动、追求健康的积极性。

[先对接知识]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文化工作者编排节目,群众参演节目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编排出的节目让观众大饱眼福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表演诠释主题和体现理念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全运会理念激发公民的积极性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再演练应用]

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下列会议或大会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导学号:

32532019】

A.党的十九大会议在京召开

B.韩美再次在太平洋举行联合军演

C.中央经济发展形势座谈会召开

D.第十三届全民运动会在天津举行

D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B两项属于政治现象,C项属于经济现象,D项属于文化现象,故选D项。

]

2.天津市全运会筹委会在开幕式晚会中让广大市民参与节目创作与参演,为全国观众献上一台文化盛宴。

这说明(  )

A.文化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D.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B [创作与参演指向创造文化,献上文化盛宴指向享用文化,故B项正确;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起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C、D两项观点都偏离题意,故排除。

]

3.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拍摄全运会比赛精彩瞬间的同时,将相机描向了天津市的一些古建筑,从中领略津门文化的风采。

这说明(  )

【导学号:

32532019】

A.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A [从古建筑中领略到津门文化的风采,指向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故A项正确;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故B项错误;C、D两项观点都偏离题意,排除。

]

4.第十三届全运会倡导的“全民全运”的办会理念,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活动开展。

这说明(  )

①文化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通过人类活动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②③   B.①②C.①③D.①④

D [各地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开展体现出文化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故①正确;办会理念推动各地体育事业的发展,体现出文化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④正确;②观点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观点偏离题意指向,排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