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7919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堂教学设计表

填表说明:

本表包括十个部分,请根据课题填写完整。

灰色的单元格是提示语,请勿更改或删除。

学员根据提示语,填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本表自动根据填写的文字内容,扩大表格范围。

本次研修自选小课题(请根据本次专业发展的研修主题“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自定一个研修小课题,在下面的单元格中说明所选小课题的内容以及对这个课题的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接下来,请自选所任教学科学段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按表格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要求能够体现出以上所选的小课题方向,重点思考教师如何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章节名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科

物理

授课班级

初二(5)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杨加军

任教的学校

南澳县第三中学

一、本课学习内容概述(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以及声音传播的速度等

二、依据标准(摘录最新版《课程标准》的目标语句)

课程标准:

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三、本课学习目标(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2、初步体会猜想和假使在探究中的作用,培养在实验中收集证据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在学习物理中的作用。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前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学习行为)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

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五、学习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老师通过列举生活中声音产生的例子、演示声音产生时的实验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通过实验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难点

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老师通过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六、使用信息技术情况(描述在课堂上将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

使用多媒体平台播放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播放一些声音文件

七、学生学习活动概述(描述本课中学生将会开展什么样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观看老师播放的教学PPt、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自己动手完成一些小实验,分组讨论等

 

八、教师指导活动概述(描述本课中教师将会针对上述学生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老师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其完成老师要求完成的小实验。

老师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九、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

(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

哪些行为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课堂作业等行为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

作品打分、课堂观察记录、课堂作业等

十、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

学习阶段

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

评价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

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

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进入新课

学生观看PPT,认真听老师播放的各种声音,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日常中的几种声音

课堂观察记录

二、新课教学

问题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

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

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

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物理研究方法指导:

转化法)

乘势提问: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其它发声的物体是否都在振动呢?

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点拨: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

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

方案一:

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

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

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

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

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

(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发声体现象结论

声带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直尺发声时直尺在振动发声的直尺在振动

水水发声时在振动发声的水在振动

橡皮筋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

音叉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手感觉发麻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桌面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桌面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得出结论: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导解决:

1.指导学生看教材27页图2.1-1、2.1-2、28页2.1-3,是什么物体在发声?

为什么会发声?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

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猜想与假设:

声音的传播需要某种物质做媒介。

学生讨论:

器材?

操作?

(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

方案一: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

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

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

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介质现象结论

空气听到闹铃声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无听不到闹铃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水听到闹铃声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水听到石头敲击声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课桌听到敲击(嘀嗒)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媒体播放:

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问题三: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

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

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

指导学生看图2.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

类比法)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

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

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

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共同归纳: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

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

V固>V液>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老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引导学生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小组实验。

收集实验得到的信息,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PPT课件。

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

课堂观察记录

作品打分表

课堂调查表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老师总结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播放PPT课件

四、课堂作业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D)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拓展:

本题可以在学生识别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如: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请写出3个合理场景.

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假设条件下,对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进行联想,从而得出一些新情景。

许多同学看到这道题时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由于对身边的声现象熟视无睹,缺乏感性材料而无法进行联想。

其实,本题重点考查了两个知识:

我们周围充满空气,声音要靠空气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当声速变慢,会出现声音滞后现象。

答案:

(1)过马路的行人听到汽车喇叭声后再躲避车辆已经来不及了;

(2)在教室里上课时,后排的同学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3)发令枪响后,好长时间运动员才能起跑.(4)看表演时,会发现,演员的动作出现了很长时间,才听到发出的声音。

老师通过PPT展示作业,并在学生完成作业后预以解答

学生思考完成作业

播放PPT课件

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打分表

五、布置家庭作业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接上表,上表已经足够填则此表留空)

学习阶段

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

评价方法

十一、研修反思(说明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哪些地方的设计体现了所选的小课题,哪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思内容请在校本研讨中汇报)

本课时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通过播放自然界中几种声音的录音来引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通过多媒体平台播放老师制作的PPT课件来帮助完成教学。

通过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到老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并用投影仪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用平台展示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减少老师的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在本节教学设计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收集信息,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减小老师讲述的时间。

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老师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进行评价,既能通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当然在本节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