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626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9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整合共4单元

政治·必修1

第一单元

网络构建

1.理顺一条主线:

立足于人民生活水平这条主线分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以及消费的作用。

2.突破两个难点: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物价、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3.把握三个重点: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格变动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核心整合

1.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

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价格变动对消费与生产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需求有弹性。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需求相关论。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缩小;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利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会增加购买降价的生产要素,减少购买涨价的生产要素。

4.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第二单元

网络构建

  1.明确一对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把握两个主体:

市场经济的两个主要主体——企业与劳动者。

3.理解三个重点:

扩大内需,企业经营和促进就业。

4.认识四种投资:

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

核心整合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说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遵循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创立企业自主品牌,形成自己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3)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诚实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单元

网络构建

1.把握一个重点: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2.认识两个方面:

个人收入的分配与国家收入的分配。

3.理解三个作用:

财政的三个作用。

4.明确四对关系:

财政与公平的关系,税收与公平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核心整合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根本

措施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制度

保障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重要

举措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税制改革

(1)实行结构性减税能够优化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推动企业发展。

(2)实行减税降费可有效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第四单元

网络构建

1.一个理念:

新发展理念。

2.两种手段: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3.三种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三种表现。

核心整合

1.市场经济

续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新矛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新阶段

在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新发展理念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5.经济全球化

6.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2)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