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566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docx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

国家旅游局

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

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1.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的分值标准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的总分值为2000分,其中根底分总计700分,游客问卷总计170分。

其中,按分值类型分为根底分和加分两类;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三类。

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总得分1800(含)分以上。

其中根底分630(含)分以上,游客分140(含)分以上。

省级旅游度假区:

总得分1500(含)分以上。

其中根底分520(含)分以上,游客分120(含)分以上。

2标志

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机构统一规定并颁发。

3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细则

本细则从区位与区域根底、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效劳、市场构造与形象、管理与效劳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立与管理,每一局部由假设干小局部组成,每一小局部都给出了具体细则及相应的分值。

参评度假区首先要满足“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3.1〕相应条件,然后再使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表〞〔3.2〕进展评分。

3.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

1)具备1项以上优质度假资源,无多发性不可躲避的自然灾害;

2)空间边界明确,具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并得以有效实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不小于8km2,省级不小于5km2;

3)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

4)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不小于2.5天〔即1.5夜〕,省级不小于2天〔即1夜〕;

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不少于2000床,省级不少于1000床;

6)用于出售的房地产工程总建筑面积与住宿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不大于1:

2;

7)游客问卷综合满意度不小于75%;〔游客问卷第11题〕

8)空气质量到达GB3095的二级标准,噪声质量到达GB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到达GB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到达GB15618的II类标准;

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平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GB9663、GB16153、GB9664、GB9665、GB9667、GB9669、GB9670、GB9672、GB9673、GB5749、GB12941、GB8978、GB9666、GB9668、GB9671、GB/T16767等。

3.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表

说明:

1.参与细则评定的人员分为: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机构组织的专家组、技术组和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三组。

游客问卷得分由统计人员根据有效问卷各题的算术平均值计入相应的游客问卷分项得分栏。

2.本细则中有局部“多项选择〞工程,分值可累加;其余为“单项选择〞,其中一些项设有浮动分值,评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浮动分值内打分。

序号

评定项目

工程分值

评价组

分值类型

选项类型

评定得分

说明

1   

区域根底与区位

200

1.1  

区域根底

95

  

所在地区主要城市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20

技术组

加分

单项选择

“所在地区〞指以度假区为中心400km半径范围内的所有二级以上城市;

度假旅游市场带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实力雄厚的区域市场是度假区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

区域市场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区域内本身即是大的客源市场;二是区域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大区,具有很好的外来客源根底;

度假旅游需要比观光旅游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支撑,而目前人均GDP的指标常常与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因此本标准采用了后者作为衡量收入水平的指标。

超过2.5万

20

超过2万

15~20

超过1.5万

10~15

 

所在市过去三年年均接待国内游客〔人次〕

20

技术组

加分

单项选择

超过4000万

20

超过3000万

15~20

超过2000万

10~15

超过1000万

5~10

1.1.3

区域知名度及度假气氛

15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可参考如下角度考察:

1.所在省度假旅游宣传推广的渠道、力度及效果;2.所在省旅游在网络上的关注度及口碑;3.对所在省旅游形象认知情况的随机抽样调查;等。

该项引导各省对度假旅游的统筹开展。

所在区域旅游营销具有鲜明品牌形象,其特定主题能在同类产品中形成特色,已形成较好的区域性度假气氛

12~15

所在区域旅游营销具有鲜明品牌形象,具有特定主题,区域性度假气氛正在形成

10~12

所在区域有统一旅游营销,但尚未形成品牌,尚无区域性度假气氛

5~10

所在区域无统一旅游营销,无品牌和度假气氛

0~5

 

区域规划

20

技术组

加分

多项选择

作为省级重点旅游开展区时得10分,市级得5分。

度假区周边用地功能以不影响生态环境及自然风貌的功能为宜,不适宜的功能如:

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当度假区自身具有较大的环境缓冲区,周边用地功能对其影响不大时,此项可酌情给分。

参评度假区应提供度假区所在城市的相关城乡总体规划图及国土部门制定的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图。

度假区作为独立的〔旅游〕功能区出现在相关城乡规划和国土规划中

5

作为省级或市级重点旅游开展区

5~10

度假区周边用地的功能对度假区无负面影响

5

  

区域旅游统筹

20

专家组

根底分

多项选择

参评度假区应提供相关的旅游规划,并说明其实施情况;根据实施效果浮动给分;

“区域内其他旅游产品〞指距离度假区车程在2小时以内的其他旅游产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指从营销、门票、区间交通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便利。

如区域内无其他旅游产品则本项得3分。

所在城市整体打造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有统一的目的地效劳体系和营销体系,度假区应包括在其中

5~10

度假区与区域内的其他旅游产品交通便利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3~10

1.2  

区位可达性

45

指离度假区最近的较大城市,其连接国内或区域其他城市的能力。

该指标可间接判定客源市场根底。

  

航空班次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以每日往返我国主要国际口岸城市、周边主要客源市场城市均有1~2次航班为总分值。

最近交通枢纽城市每日到达的飞机班次〔班〕≥20

15

15~20

10~15

10~15

5~10

<10

0~5

  

列车或轮船班次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以每日到我国主要国际口岸城市、周边主要客源市场城市均有列车或轮船为总分值。

最近交通枢纽城市每日到达的列车班次≥20或轮船班次≥15

15

列车班次15~20或轮船班次10~15

10~15

列车班次10~15或轮船班次5~10

5~10

列车班次<10或轮船班次<5

0~5

  

高速公路数量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最近交通枢纽城市连接高速公路数量≥4条

15

3条

12

2条

8

1条

4

1.3  

交通便捷度及舒适性

60

  

机动车程

10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直达机场系指直达依托城市〔镇〕的民用机场,包括军民两用机场,但不包括可提供包机效劳的军用机场。

可根据地形及区位状况适当浮动,如西北经济不兴旺地区或交通相对困难的山地区可适当放宽要求。

距离最近的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机动车程≤2小时

10

2~3.5小时

5~10

3.5~5小时

0~5

≥5小时

-5

  

公共交通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多项选择

以度假区首推的主干交通方式〔如机场〕为主评价,辅助交通方式〔如火车站、码头〕表达在浮动分中。

交通枢纽城市机场、火车站及码头与度假区之间的公共交通有定时发车的直达专线

5

直达专线的等候时间不超过60分钟〔白天)

5

有价位适中的可预约专线

5

  

将旅游交通本身打造为观光产品

15

专家组

加分

多项选择

鼓励区域联动打造交通产品,提高旅途舒适性,创新型的交通产品可弥补区间交通时间长的弱势。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线,将连接交通枢纽与度假区的交通线路设计为旅游风景路

5

路况很好,没有货运卡车通过

5

采用观光车,将交通本身打造为度假产品的一局部

5

  

区外交通便捷度舒适性

10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很便捷,很舒适,交通方式选择多样

10

便捷舒适性尚好,但方式选择单一

8

一般,中转时间长

5

不太方便,中转次数多

0

很不方便

-5

  

便捷度舒适性游客主观评价

10

游客

加分

单项选择

得分为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1题的统计结果。

2   

度假资源与环境

500

2.1

度假资源

180

度假资源特指能够借以形成核心度假产品的自然或人文吸引物,自然资源如海洋沙滩、河湖、山地、滑雪地、森林、温泉、草原等;人文资源如乡村田园、传统聚落、主题运动〔指人工环境下的主题运动,如高尔夫等〕、主题娱乐〔如赛马、影视城、主题乐园等〕、人文活动〔指以人为媒介的传统习俗、非物质遗产等〕等。

当自然环境本身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具有独特性时,也可成为度假资源;另外观光资源也可作为一类度假资源。

度假区或推荐单位可委托相关研究机构编制"度假资源综合评价报告",对资源的丰度、质量、独特性、可持续性、产品转化等进展综合评价,并从不同角度对国内或区域内同类资源进展比拟分析,供专家进展资源认定时参考。

中国观光旅游开展了近20年,目前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在A级景区及风景名胜区的评价体系促进下,观光型景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到达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很多度假区正是依托已有的观光景区逐渐开展起来的,这些观光资源在一定阶段也将作为度假区的重要吸引物之一。

从目前国民度假的心理看,“观光型度假〞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具有很强生命力。

随着度假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国民休闲取向的转变,鼓励度假区将门票型观光资源逐渐转化为度假资源,在保证资源保护、不超出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加强开放性,提高游客参与度、体验度,融入被动式讲解教育等。

注:

度假区可依托邻近的风景名胜区,但范围不可与风景名胜区交叠。

  

主题资源的规模

30

专家组

加分

多项选择

主题资源指度假区接待量最高、吸引力和品牌上占绝对优势的一项资源。

如果多种资源的复合型较强,可选择最多2类资源形成一项复合型主题资源参与评价。

对于资源综合性较强,不易分辨主题资源的度假区,建议首先进展“资源专项的游客调查〞,对现状最吸引游客的度假产品及其所依托的资源进展摸底,再结合未来的开展方向确定主题资源。

对于以观光资源作为主题资源的度假区,其依托的观光景区需在10公里〔半径〕之内,度假区与景区之间须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或隶属同一管理机构,且对度假游客停留度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对于通过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A级景区评定或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评定的景区,作为主题资源时可不提供主题资源的“综合评价报告〞,专家可参考如下分值对2.1.1至2.1.3三题的总分直接打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5A景区70~80分;省级风景名胜区或4A级景区60~70分;3A级景区50~60分。

资源规模,指资源的富集和丰富程度,是资源的自然属性。

它决定资源的开发规模和经济开展方向。

属于可再生资源;或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制定了科学的资源使用机制以确保资源永续利用

5~15

资源规模与现状及预测的未来市场需求相匹配,开发潜力巨大

5~15

 

主题资源的质量

30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主题资源的质量评价应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展,参评度假区在准备资料时应尽可能进展量化比拟分析。

全国范围质量领先

28~30

区域范围质量领先

20~25

质量一般

10~15

 

主题资源的独特性

20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主题资源的独特性是相对已有度假区中该类资源的比例而言,指主题资源在已有度假区中相对利用较少、独特性较高。

目前,我国度假区普遍存在资源趋同,活动工程单一,产品档次较低的现象。

这种粗放式的开发显然与现代度假旅游产品的内涵要求相距甚远,对我国度假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本标准将独特性列为度假资源的主要评价因素之一,鼓励和引导度假区开掘自身有独特性的资源进展主题开发。

全国范围具独特性

18~20

区域范围具独特性

10~15

比拟常见

5

 

非主题资源的规模、质量及独特性

40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参与评价的资源应具有可再生性或者虽不可再生但科学可持续利用;同时由该资源打造的产品应具有较高到访率。

具备3项规模、质量和独特性在区域内领先的非主题资源

40

具备2项规模、质量和独特性在区域内领先的非主题资源

30

具备1项规模、质量和独特性在区域内领先的非主题资源

20

非主题资源无区域优势

10

 

区内度假资源类型多样性评价

25

专家组

加分

多项选择

此题25分封顶。

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或省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非主题资源时,单项可分别直接加6分、10分。

本项指标针对已成功转化为度假产品的度假资源进展评价,未转化产品或产品到访率不高的资源不可计入资源类型。

每增一项加5分

每项5分

 

具有显著文化价值的其他资源

15

技术组

加分

多项选择

此题15分封顶。

区内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程或国家级文保单位

每处6分

内内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程或省级文保单位

每处3分

 

度假资源的游客评价

20

游客

加分

单项选择

得分为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6题的统计结果。

2.2  

自然环境

100

 

空气质量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接待设施集中区的户外空间。

到达GB3095一级标准且各项污染物年平均指标小于一级标准最高上限的50%,日平均指标小于一级标准最高上限的50%

15

到达GB3095一级标准且各项污染物年平均指标小于一级标准最高上限的50%

12

到达GB3095一级标准

10

到达GB3095二级标准

5

负氧离子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接待设施集中区的户外空间。

超过1500个/cm3

15

1000-1500个/cm3

10~15

500-1000个/cm3

5~10

200-500个/cm3

0~5

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监测范围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对于水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质量不同的地表水,以总体质量为主进展评价,局部质量较高的分数可适当上浮。

符合GB3838Ⅱ类标准

15

符合GB3838Ⅲ类标准

10

无地表水水域

12

土壤质量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采样点应包括最不利区域,以最低质量区域为主进展评价,局部质量较高的分数可适当上浮。

符合GB15618一级标准

15

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

8

自然植被覆盖率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自然植被〞含水体。

度假区内整体植被覆盖率超过70%且长势良好

15

60~70%且长势良好

10~15

50~60%且长势良好

5~10

低于50%

5

自然灾害的威胁程度

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需提供市一级国土部门出具的证明。

该项指标的考评应综合灾害的发生频度、破坏力及风险的可躲避程度。

当存在自然灾害威胁,但经鉴定已具备良好的防灾避险能力,根本不会给游客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则可视为自然灾害的威胁程度较低。

根本无自然灾害威胁

5

威胁程度较低

3

威胁程度较高

-10

气候舒适度专家组评价

10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气候舒适度是个相对指标,应与主题资源结合考虑,如滑雪型度假区与滨水型度假区的舒适气候判定应有不同标准,“避暑气候地〞、“避寒气候地〞的评价期处于不同季节。

参评度假区应根据不同度假资源及产品进展同类度假区气候的比照分析,供专家评价时参考;

度假区可委托相应机构进展度假区气象条件及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分析,并由市一级气象部门出具结论证明。

与同类度假区相比,具有最适宜主打度假产品的气候

8~10

具有较适宜于主打度假产品的气候

6~8

气候舒适度尚可

3~6

气候舒适度不好

0~3

气候舒适度游客评价

10

游客

加分

单项选择

得为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3题的统计结果。

2.3  

人文环境

160

 

建筑布局顺应地貌

20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申报材料中应提供度假区地形分析图、综合现状图、总体规划图及设施集中建立区的详细规划图等资料,以备查阅。

对自然风貌的改变是指:

较大改变地形地势、过于集中建立造成的大规模植被破坏、切断生态廊道等。

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效劳功能的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

必要时应由景观生态学专家对生态影响做出评价并与专家组交换意见。

功能布局合理,选址及布局模式顺应自然地形地貌

12~20

功能布局比拟合理,选址或布局模式对自然地形地貌有一定改变

4~12

功能布局一般,选址或布局模式对局部自然地形地貌有较大改变

-10~4

  

无城市化倾向

5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无城市化、社区化倾向

5

有局部轻微城市化、社区化倾向

-5~-10

有城市化、社区化倾向

-10~-30

  

无工厂

5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无工厂

5

虽有少量无污染工厂,但经过精心设计处理,对环境和景观风貌均无不良影响

-5~-10

有少量工厂未进展景观化处理

-10~-30

  

建筑总体风貌特色

25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主要考量建筑的色彩、体量、材质、高度、密度、第五立面〔屋顶〕等方面。

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具有突出的艺术性或乡土特色

20~25

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但无明显艺术性或乡土特色

10~15

建筑根本与环境相融

5~8

局部建筑与环境不相融

-5~0

多数建筑与环境不相融

-15

  

景观总体风貌特色

25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考量内容包括自然植被、人工绿化、人工小品及户外设施等,用于衡量整体规划设计的生态性、乡土性和艺术性。

整体景观宜人悦目,植被具丰富季相变化;人工绿化主要采用乡土物种,生态效益高;景观设计具地方特色或较强艺术性

20~25

整体景观宜人,但植被季相变化不明显;人工绿化局部采用乡土物种,具一定生态效益;景观设计有一定地方特色或艺术性

10~15

整体景观尚可,人工绿化根本与自然环境相融;

5~8

存在局部区域景观不协调

-5~0

整体景观欠佳

-15

2.3.6

建筑、景观总体风貌特色的游客评价

10

游客

加分

单项选择

得分为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4题的统计结果。

  

建筑集中区域的平均容积率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容积率的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对于度假区的容积率的计算,总用地面积是指度假区内建筑集中区域的的基地面积。

考虑到各度假区的地形条件不同,对建筑集中区域的划定也不尽一样,本细则规定申报单位应提供度假区的图纸,并标绘出建筑集中区域的计算范围、面积,供技术组审核。

该指标用于衡量度假区建筑的建立强度,在“低密度高舒适性〞与“集约用地〞双重标准的制约下,容积率过大或过小均不利。

0.4~0.8

10~15

0.2~0.4或0.8~1

5~10

<0.2或1~1.2

0~5

≥1.2

0

  

建筑集中区域的平均绿地率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对建筑集中区域的认定要求同上。

≥50%

15

45%~50%

10~15

40%~45%

5~10

35%~40%

0~5

≤35%

-5~0

 

住宿接待设施及周边噪声环境质量〔在21点-9点时段,依据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针对度假游客对休息环境的较高要求,该指标评价住宿接待设施及其周边环境的隔音降噪功能,以及相应效劳的人性化程度。

严于0类标准5db

15

符合0类标准

10

符合1类标准

5

 

人文气氛的综合评价

15

专家组

加分

单项选择

鼓励度假区结合地方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寻求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人文环境〞指由原住民、游客、管理效劳人员所共同形成的人文度假气氛,度假区宜创造友好和谐、闲适自在、富于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气氛;

度假气氛相对悠闲,游客以散客自助游览为主;观光气氛则指团队观光为主所形成的人流相对集中、游线组织固定的气氛。

度假休闲气氛浓,人文环境宜人,洋溢地方文化特色

15

度假与观光气氛兼存,人文环境较宜人,有一定地方文化特色

10~15

度假气氛不明显,无明显地方文化特色

5~10

  

人文环境气氛的游客评价

10

游客

加分

单项选择

得分为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第5题的统计结果。

2.4

规划建立

60

 

空间边界

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目前我国度假区因为开展过程中的认识不够,导致很多度假区没有明确的边界,有些甚至在风景名胜区内,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环境破坏,因此本细则强调度假区应有明确的标桩定界。

边界明确,度假区有清晰的标桩定界

5

边界明确,度假区有主要标桩定界

3

边界明确,但度假区无标桩定界

0

边界不明确

-10

 

规划文件制定和审批级别

15

技术组

根底分

单项选择

对于无国内资质的境外设计公司可根据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其他相关设计成果的社会反响等因素,由相关行业的专家协助给出综合评价。

本工程考察度假区在制定规划及审批的过程中,是否从空间布局、旅游开展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进展了科学规划并获得相关部门或专家的审查指导。

考虑到各地区对环保和旅游方面的规划评审规定不一而同,度假区可自行组织相关专家进展评审,以便完善规划。

有市级以上规划、环保、旅游部门批准,相应甲级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