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大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43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赛大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竞赛大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竞赛大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竞赛大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竞赛大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竞赛大一.docx

《竞赛大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赛大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竞赛大一.docx

竞赛大一

打印 | 关闭窗口

以下是该文档的文本预览效果,预览是为了您快捷查看,但可能丢失了某些格式或图片。

如需查看完整效果,您可以直接下载。

手册.doc

蒲公英创业大赛

报名网站:

另附蒲公英学生创业主题网站:

权威指数★★★★★    参与指数★★★★★

◎比赛内容综述

浙江大学“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目的的综合性赛事,是由浙江大学教务处、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主办的盛大赛事。

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

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参赛对象〗

本次竞赛的主要参赛对象为浙江大学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本科生。

〖参赛要求〗

1、参赛者根据自身素质和能力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团队),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并围绕此产品或服务项目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书面创业计划。

2、每个竞赛小组(团队)人数为3~7人,可以跨专业、跨院系组成,特别鼓励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同学合作。

3、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必须是参赛者参与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项目;参赛时需明晰项目的知识产权。

4、所完成的创业计划应具备技术上的创新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操作上的可行性。

〖作品评审〗

1、评审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教授、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人员、法律专家组成

2、作品评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一切有关资料将严格保密。

3、评审标准:

科学性、清晰性、新颖性、市场前景和可行性,具体标准由评审委员会制定并对外公布。

◎比赛级别 校级

◎比赛时间 每年10月中旬~12月初

◎比赛流程图

1. 前期准备 创赛前期宣传                9月初~10月14日

?

2. 开幕式                       10月18日

3. 预赛报名 预赛讲座                   9月中旬~11月中旬

4. ?

报名                        10月15日~12月1日

5. 提交预赛文本                     10月15日~12月1日

6. 预赛 公布复赛团队名单                1月上旬(寒假前)

7. 复赛 复赛讲座、论坛                 2月上旬~3月上旬

?

8. 提交复赛文本                     3月中旬

?

9. 复赛秘密答辩,公布复赛评审结果             3月下旬

10. 决赛 决赛讲座、论坛                   4月

11. ?

提交决赛文本                      5月上旬

12. 决赛秘密答辩,公布决赛评审结果             5月中旬

13. 决赛公开展示与公开答辩                 6月上旬

◎比赛奖励及保研政策

〖奖励〗

下面的奖励政策均为第六届蒲公英创赛的内容,今年的政策即将出台。

a.本届比赛设特等奖队伍一支,一等奖队伍三支,二等奖队伍六支,三等奖队伍八支,上届比赛奖金分别为5000元,3000元,* I!

 ?

; ~) M) V4 ]# u2000元,1000元。

本届目前未定。

b.获得浙江大学第七届“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团队(排名前三名本科生)或获得“挑战杯”浙江省第七届大学s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及浙江大学“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团队(排名前三名本科生)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获直接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c. 浙江大学第七届 “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的研究生,可优先参加研究生院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的评选;获竞赛特等奖的研究生(团队排名前三名)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时,视同发表A类文章一篇;获竞赛一等奖的研究生(团队排名前三)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时,视同发表B类文章一篇。

〖保研加分政策〗

参加未获奖的20分;

获国家级奖:

金奖100分;银奖 95分;铜  奖85分;

获浙江省级奖:

特等奖80分;一等奖 70分;二等奖 60分;三等奖 50分;

获浙江大学奖:

特等奖70分;一等奖 60分;二等奖 50分;三等奖40分;

本项按最高分计算

◎参赛者感言与建议

很庆幸一年前的自己选择了创赛,和来自不同专业的7个战友组成了我们充满活力又温馨洋溢的小家庭。

一年多的创赛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面对一个个严酷考验着我们每个人能力和耐心的新任务,我们默默的坚持,奋斗,有欣喜,有迷茫,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并肩作战,一起熬过黑夜迎接黎明,一起走过严冬享受阳光!

正如一个队友所说:

我们像我们像是是一群蜗牛,有着自己的小窝,很慢,但很踏实,不高调,但很快乐,慢慢地,挪到了金字塔尖。

一路走来,有你们相伴,我永远心怀感激!

完成创赛的整个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与平时我们学习的任何一门功课都截然不同。

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一个团队精诚合作。

这期间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人生正是因为有问题和困难才能有了进步,有挑战才能有突破。

希望大家敢于接受这份挑战,与队友同心协力,享受这段克服困难、收获成功的旅程。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金融专业07级学姐  孙潇

(所在团队参加国赛并获得金奖)

就像在高三里流传着没有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这句话一样,在浙大中很多人也说过,没有参加过“蒲公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

创赛在浙大已经成为一种品牌,限于字数,写四点普遍的收获:

一是增长商业技能,不论是市场营销、财务预测、物流管理或者是公司管理,都是将来工作中重要技能;二是结交长期好友,这是参加过创赛人的共识,一年的合作注定结下深厚友谊,特别是在大学这样很难有交心朋友的地方;三是一种体验,一种我参与过的自豪,浙大最大的比赛项目,每届参与人数过千人,怎么能让机会轻易流逝;第四也是最功利的一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奖金论文数与保研,都是创赛的奖励之一,就不多赘述了。

总而言之,如果这是针对进入大学新生做的手册,我是推荐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参与一次。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财政专业07级学长  易舜

(所领导小组在07届蒲公英创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挑 战 杯

官方网站:

 

权威指数★★★★★     参与指数★★★

◎比赛内容综述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视,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自1999,2000,2002,2004,2006,2008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举办了六届。

浙江大学“挑战杯”学生科研立项资助主要用于支持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有创新学术思想、科技发明和创造思想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赛对象〗

全日制普通(含民办)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含MBA),竞赛以创业计划小组(10人以内)形式参赛。

浙江大学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国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以申报作品参赛。

〖参赛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不含文学、历史两个学科)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作者限本科生。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参赛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比赛级别 学校级、省级、国家级

◎比赛时间

1、报名推荐阶段(4月20日—4月24日)。

2、省级比赛阶段(5月—6月中旬),省赛组委会将在5月举行复赛,6月上中旬组织终审决赛。

学校将在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及浙江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基础上,选定作品上报全国竞赛组委会。

◎奖项设置及保研政策

〖奖项设置〗

1、竞赛设特、一、二、三等奖,公开答辩“最佳创意奖”、公开答辩“最佳表现奖”。

同时,设优秀组织奖、最佳进步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杰出贡献奖。

2、竞赛参加答辩人数为1—2人,获奖证书上填写人数不得超过10人,获奖证书上填写以申报书上作者情况为准,不作任何更改。

3、活动的有关情况联系与咨询请与浙江大学“挑战杯”组委会办公室联系。

参赛作品报送地址:

浙江大学团委学生科技指导中心

(紫金港校区小剧场319办公室)

联 系 人:

祝国群  姜楠

联系电话:

88206673

联系邮箱:

gqzhu@

〖保研政策〗

1、“挑战杯”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

挑战杯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立项:

学校立项10分;

挑战杯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结题:

获国家级奖:

金奖80分;银奖70分;铜奖60分;

获浙江省级奖:

特等奖60分;一等奖50分;二等奖40分;三等奖30分;

获学校:

一等奖45分;二等奖35分;三等奖30分;

获学院:

优秀20分;良好15分;

本项按最高分计算。

2、“挑战杯”、“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获奖的负责人和参加者计分办法。

参加未获奖的20分;

获国家级奖:

金奖100分;银奖 95分;铜奖 85分;

获浙江省级奖:

特等奖80分;一等奖 70分;二等奖 60分;三等奖 50分;

获浙江大学奖:

特等奖70分;一等奖 60分;二等奖 50分;三等奖40分;

本项按最高分计算。

◎参赛者感言与建议

参加这次“挑战杯”比赛,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共勉。

第一,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第二,好的创意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始终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有信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第四,要多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特别是有大赛指导经验的老师。

第五,要充分重视宣传展示工作。

机械工程学院06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王东海

(曾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航空航天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

SRTP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官方网站:

教务处《教务之窗》

权威指数★★★★★      参与指数★★★★

◎比赛内容综述

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a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

浙江大学本科生组织实施SRTP主要目的在于:

一是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以期学生尽早进入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二是充分利用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四是加强师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五是以“研”促进“学”与“产”的紧密型结合,鼓励早出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SRTP有全校24个学院师生参加,立项千余项。

学校每年设立SRTP研究专项经费,用于资助SRTP项目研究与开发,学生参与面逐年扩大,占同届学生的90%以上,研究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十分显著。

 

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SRTP优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发表论文约600多篇,其中在国外SCI、EI发表85篇,国内500多篇,申请专利20多项,研制与开发软件30多项,科研技术鉴定2项,获奖20多项。

成果简介,请见

〖参赛对象〗

SRTP项目采取教师和学生二种形式申报立项,本科生申请参加SRTP项目,原则上四年制学生以二、三年级为主、五年制学生以二、三、四年级为主、七年制学生以二、三、四、五年级为主。

浙江大学SRTP项目采取教师和学生二种形式申报立项,本科生申请参加SRTP项目,立项研究原则上为1年,个别学科(如人文社科类等)也可在半年时间内完成。

 

◎比赛级别 学校级

◎比赛流程图

1. 教务处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若干规定和有关通知                每年1月

2. 成立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小组                            每年2月

3.学院做好SRTP的组织、宣传、动员申报工作                        每年2月

4.学院本科办在教务处《教务之窗》下载教师和学生SRTP立项申请表    每年2月

↓                                           ↓

5.教师SRTP项目申请表可直接在《教务之窗》下载或向所在学院本科办拷贝,并填写《浙江大学教师SRTP立项申请表》,每年3月。

           ↓                                           ↓

6.申请SRTP项目的学生和教师填表后,要求用A4纸打一份,并上交学院本科办  

每年3月

                                      ↓

7.教务处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评审原则性意见               每年3月

8.学院组织SRTP指导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上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 

每年4月

9.教务处编写《浙江大学SRTP项目指南》,并发放到学院              每年5月

10.学生根据《浙江大学SRTP指南》申请参加SRTP项目研究           每年6月

11.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落实SRTP立项经费,并下拨给学院      每年6月

12.学院和立项负责人组织实施SRTP项目                            每年6月

13. 教务处会同学院和SRTP指导小组对立项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每年11月

14.学院组织SRTP项目结题答辩和研究成果汇总,并上报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 

  第二年5月

15.教务处汇编SRTP项目研究成果,并总结、交流、评估和归档      第二年12月

◎比赛奖励及保研政策

〖奖项设置〗

1、学校每年设立SRTP专项经费,用于学校立项SRTP项目。

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性质确定立项经费标准,人文社科类每项500---800元,理工农医类每项800—1000元,立项经费分期分批下拨。

2、对于取得优秀成果的SRTP项目,可申报优秀教学成果奖,并汇编成册。

3、凡学生全过程参加和完成SRTP项目研究,可获取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SRTP相应学分。

〖保研政策〗

1、SRTP科研项目立项。

学校立项5分;学院立项3分。

2、SRTP科研项目结题。

获学校优秀的项目30分;获学校良好的项目15分;获学校中等的项目10分,获校及格的项目8分;获学院优秀的项目20分;获学院良好的项目10分;获学院中等的项目6分,获院及格的项目负责5分。

NSEP

(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

官方网站:

学工部主页

权威指数★★★★★      参与指数★★★

◎比赛内容综述

本着“教育和资助相结合”、“以实践促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学校自2005年起推出第一期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NSEP,Needy Students Education Project),支持经济困难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为经济困难生了解社会、回报社会,锻炼组织和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要求各项目坚持“资助”和“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并强调项目的实践性,侧重于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活动,及完善资助的管理和教育的工作模式的调查研究。

随着NSEP工作的深入展开,每期申报的项目总数及项目质量均逐年递增,在校同学反响热烈,参与积极。

NSEP项目正在一步步深入全校学生当中。

〖参赛资格〗

本项目的申请对象是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在校经济困难生,或服务于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的学生团队。

要求项目负责人组织团队进行,必须由至少一名教师参与指导。

◎比赛级别 学校级

◎比赛流程图

1.申请立项:

开展NSEP宣讲会及申报此期NSEP项目工作,新生、老生均可参与

每年10月

2.项目评审:

学工部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当年12月

3.公布入选项目:

学工部公布NSEP入选项目及召开项目负责人会议      当年12月

4.项目开展:

学工部发布关于NSEP一般项目结题工作的通知            次年3月

5.结题汇报:

NSEP一般项目结题汇报开展                            次年4月

6.项目评审:

学工部发布关于NSEP重点项目结题工作的通知,并开展重点项目的结题汇报。

                      次年5~6月

7.公布获奖项目:

公布浙江大学当期NSEP获奖项目名单                次年6月                                  

8. 材料汇编:

?

注:

以上均为大体时间,具体时间视根据每年情况而定。

 

◎比赛奖励及保研政策

〖资助办法〗

1、NSEP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每项资助经费3000-5000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经费1000-2000元。

如项目完成后特别优秀且经费不足可另提出经费申请。

2、获奖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限5人)记第二课堂学分0.5-3分。

〖保研政策〗

1、SRTP科研项目立项。

学校立项5分;学院立项3分。

2、SRTP科研项目结题。

获学校优秀的项目30分;获学校良好的项目15分;获学校中等的项目10分,获校及格的项目8分;获学院优秀的项目20分;获学院良好的项目10分;获学院中等的项目6分,获院及格的项目负责5分。

◎参赛者感言与建议

NSEP项目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

在这里,经济困难的你可以做任何有价值的项目,学校会提供经费支持。

你可以进行理论模式研究,你可以进行社会调研实践,你可以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你可以研究一个感兴趣的社会问题,你可以为经济困难生维权提供建议等等。

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相信你也一样,给自己一个机会,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

光华法学院2006级法学专业 成晓鹏

(曾获第三、四期校级重点NSEP项目一、二等奖)

学长邮箱:

Chengxp0105@ 成晓鹏

中国管理竞争大赛

报名网址:

权威指数★★★★       参与指数★★★★

◎比赛内容综述

每个参赛队由5人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女生。

职务分工为:

总经理(CEO)、生产经理(COO)、营销经理(CMO)、财务经理(CFO)、人力资源经理(CHO)。

学生可以自由组队,大赛鼓励各队队员来自不同班级或者拥有不同专业背景。

每位选手只能参加一个队。

5名选手注册之后,CEO负责组队(创建企业)。

〖报名资格〗

所有国家教委承认学历的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各大院校在校的专、本科生、研究生、MBA、EMBA,专业不限。

可以跨专业,跨院校组队,联合组队的队伍以担任CEO的选手所在学校为准。

Chengxp0105@-w5dw6qso-u0}!

`pOb:

v0D3c&p:

^ ]*k'T;Q?

j5t C1M本次大赛的线上竞争部分(包括海选,预赛,复赛和半决赛阶段)将使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大赛网站([url]

1$~1Or-uR11111111.选拔赛阶段:

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参赛人员在网上报名组队后可以通过网络选拔比赛按比赛成绩进入预赛。

以往参加过北大举办的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的学校可以组织选拔并推荐不超过8支队伍直接进入全国赛区预赛(MBA培养院校可以推荐16支队伍),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高校每所学校可以推荐不超过32支队伍参加预赛。

大赛组委会按照各参赛队伍的人气指数(博客人气)及其他情况综合考虑挑选约100支队伍直接进入预赛。

两岸三地每所学校的组织者可以通过大赛网站查询到本校的团队报名情况,每所高校原则上推荐直接进入大赛预赛的队伍数量不超过该校所有在大赛网站报名队伍的5%。

7s3m1B[M cH5y直接进入预赛的具体选拔方式:

1) 以往参加过北大举办的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的学校可以由其管理学院或商学院指定相关专业的教师组织在本校设立若干个选拔赛分赛区, 也可由学生会在相关专业的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比赛。

参加各校选拔赛的选手必须已经在大赛网([url] [email]bpm@[/email] 和带有本校或管理学院公章的推荐信函到大赛组委会(62754112)获得协办高校的管理账号,并在网上认证并推荐本校团队进入预赛。

s)O5n.n;m2Wx2)大赛组委会直接从每所高校报名选手和团队中选拔。

综合的评价标准包括团队成员的学习和工作经验,选手对大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团队成员的形象,以及团队大赛博客网页的受欢迎程度等等。

每所高校的选拔比例同样不超过5%。

Yk6{Z)L5?

ltSC#Z\n2、预赛和复赛阶段,选拔出的队伍在互联网进行比赛。

根据报名队的数目,决定预赛、复赛后进入下轮比赛的队数,预计每赛区16个队中有两个领先的队可以进入下一论比赛。

如果还需要增加或减少少量的队,将根据各队的综合分进行比较,加以取舍。

为了使更多学校参与比赛,每个学校进入复赛(64强)的队不超过4个,进入决赛(8强)的队不超过1个。

在决赛中,选手到北京大学集训,决赛加入实践环节,综合网上竞赛和电视节目表现成绩评出最后获胜团队和单项奖。

.

◎比赛级别 国家级

◎比赛开始时间(不确定目前资料只显示2006年为3月)

◎比赛流程图(2006年)

1.  正式报名                                       (3月10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