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docx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
————————————————————————————————作者:
————————————————————————————————日期: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国中职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第四单元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第一框题。
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以下分析,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过健康安全的生活,而本课在学生了解不良诱惑的基础上,明确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很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
2、说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从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需要认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从而增强守法意识。
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认识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才能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从现实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存在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问题,不懂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
这就要教育学生认同法律,自觉守法。
所以我把这部分内容确定为教学重点。
(2)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对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钻牛角尖;还由于未成年人心理还不成熟,好奇心强烈,喜欢追求刺激,有爱表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又有急于融于团体的心理需要,从而出现爱模仿、爱从众的一面。
从实践来看,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常常因一点小事,甚至一个眼神不对自己的心思,就会打架斗殴,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而言就存在一定得难度。
所以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成为本课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3.运用
学会区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判断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说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体验、理解和感悟教学内容,并把学生的感悟转化成实际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小组协作活动法: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兴趣,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四、说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采取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暑假时,三名职业高中男生在一起玩耍,又找了一家小饭馆吃饭喝酒。
等吃完晚饭已经夜里11点多,没有公共汽车了,可他们身上的钱又不够打出租车的。
怎么办呢?
借着酒精的作用,有人提议:
“干脆劫辆出租车回家,不给司机钱。
”其余两人随声附和,还提出可以跟司机“要点儿钱”。
于是三人打了一辆出租车到僻静处,不付出租车费,还硬跟司机要100元钱花花。
争执推搡中,被巡警发现,三人当场被抓,受到治安处罚。
[问题思考]
●请结合上述案例内容,判断寻衅斗殴是否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如果是的话,它又属于其中的哪一种?
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5页,我们先来看本单元的引语。
学生朗读(略)。
朗读得不错!
我们大家一起来归纳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好吗?
这就是——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卫士”,青少年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拒绝不良诱惑和侵害。
维护自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生观察体会、思考。
【引思明理】
<设置问题>
1.违法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它是如何分类的?
2.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比较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层层推进,深入探究,及时拓展。
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交流研讨案例,进行思维整合,解决违法行为的内涵及其分类问题。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学生总结归纳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并结合情境导入的案例讨论,说明违法行为具有的社会危害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总结发言。
(1)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
凡是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据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阅读课本104页最后的辅助文部分,分析归纳寻衅斗殴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它破坏了社会秩序,干扰了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是由政府机关的职能部门——公安机关来依法处理的,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递进分析,问:
寻衅斗殴有什么危害性?
由学生回答:
如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社会正常生活和正常秩序等。
继续递进思考回答,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结果会怎样:
会影响人们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影响人们安居乐业;对违法者个人来讲,如果对违法行为不加以制止,就可能会发展成为犯罪。
所以必须对违法行为及时处罚、惩戒和制止。
即:
(2)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根据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的事例来看,最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那么什么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呢?
看课本105页正文的第2、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设置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别是什么?
由学生据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回答。
(略)
阅读相关链接的内容,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看课本106页图片和阅读旁边的小字部分内容,思考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内涵和危害性。
由学生讲述。
看书106—107页,总结探讨下列问题:
2.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是什么?
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及其危害性。
如:
谎报地震灾情,使部分公众产生了恐慌情绪,破坏了社会稳定,导致正常的社会活动无法进行,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受到法律处罚。
分析106页镜头一、镜头二所反映的案例,归纳总结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内涵及其社会危害性。
(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即是故意或者过失导致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和公私财产造成损失的行为。
如争相搬石头扔进铁道的道岔,会导致列车出轨翻车,给旅客带来生命危险,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展示图片。
再如,2009年5月7日杭州的胡某,驾驶红色三菱跑车在市区内道路上高速飙车,导致一死两伤的惨剧。
假设该飙车行为没有造成重大伤亡,则该行为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一般违法行为;如果驾车在城市道路上高速驾驶,进行飙车造成了死伤,则构成了犯罪。
看多媒体视频,以此突出本节教学重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即是故意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妨害社会秩序的行为。
(试一试)小活动比赛:
看谁能列举出更多的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兴趣。
如破坏公共设施,就是妨害了社会的管理秩序,;还有噪音扰民,纵容所养的宠物咬人,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假冒记者、高干子弟等身份招摇撞骗,这些都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同样,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超越职权乱行政,都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说一说)能力展示。
看书106页最后一段,总结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阅读书107页相关链接内容,区分判断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找出该类违法行为要受什么法律处罚。
(比一比)知识把握。
看书107页正文第2自然段,谈一谈怎样准确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以及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要把握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对我们未成年人来说,怎样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呢?
这就需要我们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此过渡到第三个教学内容的学习。
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小组活动)看书107—108页,进行“互动在线”练习。
由小组推举代表,依据书中列举的法律条文,展示搜集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秩序行为的案例材料,总结中职学生自觉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措施和方法。
归纳出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明确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要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
另一方面,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因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守法意识,树立以违法为耻、以守法光荣的观念,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达到此意图,在教学中设置“交流研讨”环节
【体验导行】
[生活感悟]
下面我们来分析两个材料,判断下列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
1.偷开他人汽车要受罚
(材料)中职生小吴正在驾校学习但尚未领取驾驶证,见一辆车内无人的轿车停在小区的路边,他就用改锥和一根铁丝将该车车门撬开,发动后,围着小区转了一圈,在拐弯时发生了刮蹭,接着又停回原地。
被车主发现扭送到派出所。
小吴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并处罚款五百元,而且赔偿车主的修车损失六百元。
教师分析:
偷开他人机动车,这种行为会给公民的合法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一定的破坏。
<设置问题>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1)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
(2)谈一谈当我们想过“开车瘾”时,应该怎样去做?
2.宠物咬人,主人挨罚
(材料)邓某与邻居王某一直不合,一日,王某因琐事到邓某家的院子里与邓某理论,后两人发生争执。
争执期间,邓某放出院内拴着的狼狗,狼狗当场把王某扑倒在地。
此案中,邓某纵容动物伤害他人的行为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也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因此,公安机关可以对邓某按照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罚。
<设置问题>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1)纵容动物咬人这种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中的哪一种?
该行为将受到什么处罚?
(2):
请说一说面对家人和邻居等之间发生的争执,改怎么解决?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形象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涵。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案例,边对照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边解决设置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形象理解,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重点分析。
所设置问题需要学生在观察案例、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找到答案。
教师可予以讲解并补充介绍违反治安管理里行为的内涵和例子,让学生真正懂得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以及它的分类,重点掌握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及其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光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对照板书总结。
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便把握法律知识,深化德育主题。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
1.王某为某校中学生,17岁,因其母李某与丁某在菜市场发生口角,王某听说后就携带匕首到菜市场去找丁某算账,在去的路上,被巡逻的公安人员撞见,随后被带到派出所。
(1)王某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的哪一种?
(2)谈一谈当我们遇到案例中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2.小刚15岁生日过后没几天,父母离婚。
父亲非但没有给予小刚更多的关爱,还把对妻子的憎恨统统发泄到孩子身上。
渐渐地,小刚不再做无力的辩解,他开始流浪街头,整天跟一伙“小哥们”抽烟喝酒厮混,继而一起在街头用扑克牌设赌进行赌博,后被带到派出所接受处理。
(1)小刚参与赌博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的哪一种?
(2)如果我们处在小刚的境地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问题?
运用上述两个案例材料进行课堂练习,利用案例强化认识,通过解决设置问题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能力升华。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结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课后作业]
1.完成学生用书[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为题,写一篇自我警示录。
(不少于200字)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