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5687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精品文档.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AnatomyandPhysiology)

课程编码:

1313010214-5

课程类别:

专业课

总学时数:

78 课内实验时数:

0

学分:

5

开课单位:

生物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

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性质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类型属于专业课。

该课程包括解剖学和生理学二方面内容。

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中以解剖学为基础,生理学为重点。

在解剖学内容中,着重介绍与生理学有关的组织结构,包括部分的超微结构。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将人体形态与机能结合。

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

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是生物化学、动物学,为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打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3];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2];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3];人体解剖生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1];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目的[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人体解剖生理学常用术语[1];胸、腹部体表标志线及腹部分区[1];

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人体机能的调节的主要方式;内环境及自稳态的概念。

难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细胞

细胞的形态与大小[1];细胞的一般结构与功能[2];细胞连接[3]

重点:

细胞的一般结构与功能;细胞连接

难点:

细胞连接。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第二节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的主要分布与功能[2];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1];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2];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1];骨骼肌形态结构特点[3];心肌形态结构特点[3];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3];电镜下结构[3];神经元的分类[1];神经纤维分类[1];神经末梢的分类[1];神经末梢的功能[1];皮肤的组织结构附属器[2];附属器[2];

重点:

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难点:

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作业:

1.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环境

2.简述:

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骼

骨[2];骨连接[2];人体骨骼的组成及主要特征[1];

重点:

骨的形态结构与性质,全身主要骨和骨连接

难点:

颅骨的组成,关节的结构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法

第二节骨骼肌

骨骼肌的形态[3];构造[3];分类[3];△主要肌肉的起止点[1];配布[1];肌肉作用[2]。

重点:

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难点:

骨骼肌的构造和分类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第三节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体育锻炼的作用

第三节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2];体育锻炼列青少年运动系统的影响[3];

重点:

体育锻炼列青少年运动系统的影响

难点:

体育锻炼列青少年运动系统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作业:

1.简述人体骨骼的组成及主要特征。

2.简述体育锻炼列青少年运动系统的影响

第三章神经和肌肉生理

第一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刺激的定义及分类[2];兴奋与兴奋性[3];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条件[2];判断兴奋性高低的指标[2];兴奋性的变化[3];

重点: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性的变化

难点:

兴奋性的变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第二节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现象的研究[1];静息电位[3];动作电位[3];

重点: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生物电产生的机制;

难点:

生物电产生的机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第三节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3];骨骼肌收缩的形式[1];影响因素[1];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3]、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过程[2];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特征[3];骨骼肌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分子组成[2];肌丝滑行的过程和机制[3];肌肉收缩的形式[1];

重点: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难点: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和肌肉收缩的机制;骨骼肌纤维的细微结构和分子组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法

作业:

1.简述刺激的定义及分类,

2.简述生物电产生的机制。

3.简述骨骼肌细胞的收缩的机制。

第四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神经系统在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1];神经系统常用术语[3];

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难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的位置[2];脊髓的形态[2];脊髓的内部结构[3];脊神经的组成[2];脑干的外形及内部结构[3];间脑的分部及其主要核团[3];小脑的外形、分叶及其内部结构[1];大脑的外形、分叶及内部结构[3];

重点:

脊髓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外形及内部结构;间脑的分部及其主要核团;大脑的外形、分叶及内部结构;

难点:

脊髓的内部结构;脑的内部结构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的分支及功能[2];脑神经的分布[3];脑神经的功能[3];脑和脊髓的被膜[1];脑室[1];脑脊液[1];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2];脑和脊髓的血管[1];

重点:

脊神经的分支及功能;脑神经的分布;脑神经的功能[3]

难点:

脑神经的分布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突触的概念和类型[2];突触传递[3];兴奋性传递的其他方式[1];神经递质[2];受体[2];反射及反射弧[1];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3];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3];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3];中枢递质的类型[2];反射活动的协调[1];

重点:

突触及突触传递;反射中枢活动的基本特征;间脑的分部及其主要核团

难点:

脑的内部结构;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1];丘脑的核团组成[1];丘脑的三类核群在感觉传导方面的功能[3];丘脑的感觉分析功能[1];重点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通路结构和功能[3];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的概念、结构基础和功能[3];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和第二体感区的部位、分区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感觉柱的概念[1];大脑皮层不同感觉代表区的部位[3];触-压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痛觉感受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特点[2];痛觉过敏和牵涉痛的发生机制[2];

重点:

丘脑的三类核群在感觉传导方面的功能;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通路结构和功能。

难点: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通路结构和功能。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的组成[1];运动单位的概念[3];牵张反射的概念、分类(腱反射和肌紧张)[3];肌梭和腱器官的结构及其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3];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机制[3];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分区构成特点,运动柱的概念[3];重点运动传导通路,软瘫和硬瘫的产生机制,巴宾斯基征所代表的意义[3];对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等传统概念的新认识[3];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及其与软瘫和硬瘫的关系[3];脊髓的整合功能[1];脊休克实验所提示的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1];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功能[3];脊髓的姿势反射,包括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和节间反射[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概念[1];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a僵直和丫僵直的概念和产生机制[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包括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1]。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2];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黑质和纹状体[2];黑质-纹状体环路的组成、不同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及其功能,基底神经节损伤后导致的疾病,如震颤麻痹、舞蹈病等[2];前庭小脑、脊髓小脑、皮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不同调节功能[3];小脑局部神经元回路[1];

重点:

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机制;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分区构成特点;运动柱的概念;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功能

难点:

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机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

内脏神经的概念[1];内脏运动神经的结构特点[3];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1];交感干的组成、交感神经节的椎旁节和主要的椎前节[3];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的一般规律[2];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3];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3];副交感神经节及神经纤维的分布[1];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3];各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和分布[1];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特点[1];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点[3];丘脑下部分泌的神经激素的种类和功能[3];下丘脑对摄食、饮水、体温、性欲、生物节律、防御反应等的调节[3];下丘脑生物钟中枢的部位和日节律形成机制[3];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机制,边缘系统的功能[1];杏仁核与本能行为和情绪形成的关系[1]:

摄食行为的调节机制[1];摄食行为的调定点、摄食中枢、饱中枢、瘦素的生理功能[3];饮水行为的调节机制,特别是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控制机制[1];性行为的调节机制[1];边缘叶与恐惧、发怒、格斗-逃避反应的关系[1];恐惧与焦虑、发怒和平静愉快和痛苦的神经生理学基础[1];情绪生理反应现象和机制[1];神经内分泌的概念和神经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1];神经递质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如对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调节、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的调节、对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功能轴的调节、对神经垂体激素的调节等[1];激素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1];神经系统对免疫的调节[1];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1];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1];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1];

重点: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点;下丘脑对摄食、饮水、体温、性欲、生物节律、防御反应等的调节

难点:

下丘脑对摄食、饮水、体温、性欲、生物节律、防御反应等的调节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教授法

第八节脑的高级功能

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3];条件反射的消退[1];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3];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1];通过大脑皮层不同语言区的损伤造成的语言障碍类型判断不同语言中枢的功能[3];皮层诱发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