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088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 上科版.docx

高中历史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上科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6课草原文明教案上科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分布区域,了解游牧民族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与农耕文明的交往方式。

(2)知道匈奴政权的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艺术特色,了解其迁徙的过程及对东西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促进蒙古社会的发展。

(4)知道蒙古在对外征服战争中建立起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了解其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多重影响。

2、能力与方法

(1)提取教材和教师讲授中显性、隐性的有效信息,把握匈奴、蒙古民族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

(2)通过观看有关成吉思汗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再现古代欧亚草原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感悟游牧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加深对草原文明的感性认识。

(3)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更多有关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资料,加以解释、整理、思考,从中提炼出草原文明的一些基本特征。

(4)依据史料,通过讨论的方式,提出观点并对其他观点进行完善或辩驳,评价游牧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类文明发展呈现多样性特征,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以和平方式为主流,但暴力冲突也不鲜见,历史上游牧民族以掠夺为动机的对外征服战争就是文明交融与种族融合的途径之一,但人类也为此偿付了巨大的代价。

人类正是基于对文明发展的不断自我反思,才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游牧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难点是以点及面,认识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欧亚大草原自远古起就有游牧民族生息繁衍,塞种人、匈奴人、哥特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在辽阔的草原上移徙、雄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明传统。

古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并无文野之分,也无高下之别,于历史各有贡献;通过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的方式,它们彼此影响,在融合中推陈出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匈奴人、蒙古人长期以游牧为生,保持着尚武尚勇的民族精神,建立起兵民合一的军事化政权,热衷于对外扩张疆土、掠夺财富。

匈奴人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时曾震撼东西方。

在东方,匈奴兼并周边民族,形成一个东起辽河、西越葱岭、北达贝加尔湖、南抵长城的强大草原帝国。

从战国到秦汉,匈奴凭借其骑兵的优势,长期与中原王朝抗衡,双方时战时和,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

中原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输入北方,随之其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也影响匈奴;匈奴的战马及各种畜产品输入中原,其艺术风格也为中原所吸纳。

这对于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都有积极意义。

从公元1世纪末起,北匈奴历数世纪的西迁,在亚欧大陆引发了民族大迁徙,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日耳曼蛮族随迁徙的浪潮涌入罗马帝国境内,给摇摇欲坠的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影响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进程。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后,随即发动对外征服战争,蒙古人的铁骑蹂躏了亚、欧两洲的广大地区,在半个世纪中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帝国,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方面,蒙古的征服战争异常惨烈,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生产被破坏,文化被摧毁,人民被杀戮,社会全面衰退。

另一方面,蒙古帝国建立后和平的重现和秩序的重建,客观上为亚欧不同文明的交流开辟了道路,东西方的贸易、技术、文化、宗教交流十分频繁,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尤其是拓宽了欧洲人的视野,使之从地中海转向欧亚大陆。

教材以匈奴人、蒙古人为代表,通过显性和隐性的信息来展示草原文明的诸多特征:

生产规模大但经济基础脆弱;贸易区域广、交换商品多;民族迁徙地域大;尚武精神强;政权不稳固,汗国兴替频仍;宗教信仰庞杂。

三、资料库

1、历史事实简介

(1)亚欧大陆的游牧与农耕世界

亚欧大陆及其附近诸岛的古代各族,从事农耕或游牧,主要取决于生存环境。

从亚洲东端的日本、朝鲜,经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东南亚、南亚,到西亚和小亚细亚,再联结东南欧、东欧、中欧、西欧和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气候温润,宜于种植,形成一条长弧形的农耕世界。

在农耕世界的北方,横亘一条水草丰满的草原地带,东起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西亚、里海、咸海、高加索,直至欧洲黑海北岸和喀尔巴阡山麓,适合于放养牲畜,形成一个与农耕世界南北平行的游牧世界。

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看,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带有某种自发的分工互补的性质,彼此产品的交换和交流,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需。

南方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输入北方,随之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也传入游牧世界;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乳肉制品以及战马、乐舞等输入南部农耕世界。

这对于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都有积极意义。

除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外,双方关系还存在相互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的一面。

农耕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用武力掠夺、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实行长期统治,令其以贵金属、畜产品等纳贡。

游牧民族也常伺机入侵农耕世界。

游牧经济的特点是经营粗放,在广大的牧场内放牧畜群,随季节变化逐水草迁徙,人畜共同转移。

当时用来放牧牲畜的都是天然草场,资源有限,养活不了太多的牲畜和人口,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很大。

如遇人口过量增长,或自然灾害严重侵袭,某些游牧部落便难以生存下去,随着内部斗争的加剧,一些部落便有可能对外扩张,寻找新的生活资源。

他们掳掠财物,俘获人口,以至焚毁城池,屠戮生灵。

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的结果,是农耕与游牧两个世界之间闭塞的突破,它们相互交往,彼此渗透,促进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交融。

(2)古代游牧文明的特点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两大主要文明。

从发展阶段来看,在多数地区,如北亚、中亚,是游牧文明先于农耕文明;在少数地区,如西南亚,是农耕文明先于游牧文明。

古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相比较,并无文野之分,也无高下之别,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各有贡献。

古代游牧文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第一,生产规模大。

游牧人以血缘为纽带、家庭为细胞,以地域分聚落、部落为单位,集体放牧牲畜,逐渐形成了规模大、人数多的生产体制。

一个部落放牧的羊、马、牛、骆驼等牲畜,常以千、万计。

为了适应草原游牧生产的需要,游牧民族采用大规模生产,是一种创造,与古代农耕地区的小农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在人类文明史上功不可没。

但是,游牧经济规模虽大,基础却非常脆弱,容易受天灾人祸的制约。

第二,商品交换范围大。

游牧经济产品单一,商品交换成为游牧民族满足生产、生活资料需求的必要手段。

游牧民族与农耕王朝发生的掠夺、战争、媾和、交聘等,实质上也具有交换意义。

游牧人驰骋草原,扩地千万里,在其辖区内,直接或间接经营中介贸易,交换范围日趋扩大化、国际化。

在中世纪以前,这种大交换的局面主要是由游牧人开拓出来的。

其特点表现为路线长、维持久、商品多、花色繁。

第三,民族迁徙地域大。

游牧民族因水草盈仄、部落盛衰、扩张征战等,在辽阔的草原上不断迁徙,少则迁徙数十数百里,大则数千里甚至数万里。

游牧民族的迁徙,有利于开辟交通,促进亚欧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变革。

但迁徙往往伴随着战争,战火一起,毁灭城郭,破坏生产,使商业中断,生灵涂炭。

第四,尚武精神强。

游牧人幼习骑射,青壮从戎,人人皆兵,崇尚武力,作战勇敢,一往无前,按其习惯法,凡退缩者杀无赦。

战斗组织严密,分层领导,各有专责。

主力为骑兵,其兵法讲求速战速决,进退迅猛,出奇制胜。

第五,汗国兴亡迅速。

游牧民族建立了许多汗国,有的疆域辽阔,如匈奴、蒙古等汗国,其疆域之大,为农耕世界所罕见。

游牧人的汗国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速。

它们赖军事征服而建,内部矛盾尖锐复杂,治理困难,主要依靠军事来维系,一旦强力失去,即行瓦解;汗国的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国力远逊于农耕帝国,难以长期相持抗衡。

汗国在历史上功过并存:

劫掠财富,屠戮生灵,摧毁城市,夷灭种族,为害多端;开辟道路,沟通经济,融合种族,交流文化,功不可没。

第六,宗教信仰庞杂。

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游牧民族固有的信仰,发展为万物有灵为核心的萨满教及其他类似宗教。

游牧民族迁徙频繁,对外来信仰不排斥,通过与农耕民族的长期交往,他们吸收了亚欧大陆的各种宗教信仰,或在不同时期改宗信仰。

(3)匈奴的政治、经济发展概况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推算,汉初匈奴强盛时人口约有200万,以后由于内争和分裂导致人口下降,但也不少于150万。

公元前3世纪前后,匈奴进入铁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匈奴开始脱离原始氏族制度,分裂为贵族、平民、奴隶三个社会集团,氏族贵族逐渐专擅权力并世袭了职位。

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确立了单于世袭制。

匈奴的政权机构比较简单,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匈奴社会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各种体制尚不完备;二是匈奴的游牧经济决定了它的政权机构不能过于复杂。

匈奴的政体为单于制和左右贤王制。

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和政府的最高首脑,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匈奴人称单于为“撑犁孤涂单于”,意即“象天子那样广大的首领”。

单于总揽军政及对外一切大权,由左右骨都侯辅政。

骨都侯主断狱讼,裁决了的案件,口头报告单于,没有文簿、记录之类。

左右贤王是地方最高长官,各有辖区。

匈奴人尚左,单于以下,左贤王地位最尊贵,是单于的候补人选,故常以太子充任。

左右贤王以下还设各级官职,都为世袭。

匈奴政权实质上是一个游牧的军事政权,它的特点是:

一方面,所有及龄壮丁都被编为骑兵;另一方面,所有各级官吏都是大大小小的军事首长,分别统军,指挥作战。

统领万骑的军事首长共有24个,称为万骑长,下置千长、百长、什长等,各以部众多少作为区别权力大小和地位高下的标准。

通过这样的统治关系,迫使部众随同发动对邻族的掠夺战争。

匈奴主要是习惯法,持刀相斗的处死刑,偷盗的没收家产甚至人口,犯小罪则处以碾轧骨节的刑罚,大罪则处死。

匈奴的畜牧业发达,畜群繁盛。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27年,西汉大将卫青出击匈奴,在“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盟一带)捕获牛、羊百万余头;3年后,卫青出朔方高阙(今内蒙古临河县)击右贤王,又获其牲畜数百万。

但匈奴的畜牧经济很不稳定,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旱涝疫病,牲畜就会大量死亡,人民也因饥饿而困毙。

反映到政治上就是乎强乎弱,骤兴骤衰,导致内乱和外患。

畜牧业以外,匈奴也有农业和手工业。

在汉人的影响下,匈奴人也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掳掠去的汉人。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作物产量不高。

手工业中最重要的当推冶铁业。

匈奴墓葬出土了大量铁器,如铁马嚼、铁簇、铁刀、铁剑、铁镰和铁铧等,可见匈奴人对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深入到生产、生活和军事活动的各个领域。

铸铜业、陶器和木器制造业、毛织和皮革手工业等都相当发达。

匈奴人在商品交换中居于中介贸易地位。

在汉朝未打通丝绸之路前,匈奴人垄断了西域与汉之间的贸易。

当时西域诸国乃至欧洲的大秦都喜欢汉人的丝绸等物品,匈奴为中间商,转卖盈利。

匈奴非常重视与邻近国家互通有无。

他们与汉人互通“关市”,交换频繁,商品种类繁多、数量很大。

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降汉,率部到长安,用土特产向汉族商人购买了大量铁工具和兵器,五百汉族商人因为违禁而险些被杀。

匈奴还与进行商业贸易,两汉之际,河西地区的姑臧(今甘肃武威)就是个组进行商品交换的重地。

《后汉书》记载:

“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

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日市四合。

每居县不盈数月,辄至丰积。

”匈奴西迁欧洲后,打败东罗马帝国,也要求与之互通关市。

(4)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匈奴与中原的关系由来已久。

战国时期,匈奴屡为北方边患,燕、赵、秦三国不得不在北方分别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骑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将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为防御匈奴再次南侵,秦始皇又命蒙恬连接原燕、赵、秦三国的长城,重新修缮,东西扩展,筑成“万里长城”。

汉初与匈奴交兵,屡战失利。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亲自率军抵御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的40万精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7天,后用重贿单于后宫之计方得解围。

此后六七十年间,汉对匈奴一直执行和亲政策,但匈奴并未因此停止对中原北部地区的骚扰。

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对匈奴开始进行反击。

卫青、霍去病屡败匈奴,深入匈奴境内xx余里,收复被占领土。

同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宛、乌孙等夹击匈奴。

在汉军的打击、内部纷争和天灾的多重影响下,匈奴分裂。

南匈奴内附,居晋陕北部和内蒙西部地区,与汉人杂处,逐渐转向定居农耕生活,逐渐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

北匈奴留居漠北,势力削弱。

公元73年、89年,东汉政府分别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公元91年后,北匈奴部分西迁。

3-5世纪,内附后受汉族文化影响、向农耕生活过渡的匈奴与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向南迁徙,魏晋统治者则为利用胡人当兵或种地,也往往强制他们内迁。

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这些游牧民族相继起兵反晋,匈奴人刘渊攻陷首都洛阳。

西晋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匈奴人建立的有前赵、北凉、夏。

(5)匈奴西迁

历史上所说的匈奴西迁,是指北匈奴的一部分在北单于与贵族率领下,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方进行持久而漫长的迁徙过程。

匈奴族诞生的摇篮在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

从公元前2世纪起,匈奴人开始向西迁徙,一度控制西域(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公元前1世纪中叶,匈奴统治层分裂,呼韩邪单于被其兄郅支单于打败,归附西汉,率部南迁汉境。

郅支单于因怨汉庇护呼韩邪,杀汉使,率部西走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以北的草原,威胁西域,后被西域汉将攻杀,所辖匈奴人一部分留居原地,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另一部分则与91年后从漠北西迁的北匈奴人一起继续西迁。

呼韩邪统治的匈奴人又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统治漠北与西域诸国,与东汉王朝对抗。

公元89年北匈奴被汉将窦宪所破,约20余万人西迁。

先在悦般地区(天山西北至伊犁河下游地区)驻牧约70年,因受鲜卑的威胁而继续西走康居(中亚锡尔河流域),3世纪到达伏尔加河东岸,4世纪中叶至东欧顿河流域,欧洲的历史才有了关于匈奴人的记载。

进入欧洲的匈奴人首先进攻阿兰人,灭其国,一部分阿兰人归服,成为匈奴的同盟军。

375年,匈奴人击败里海沿岸的东哥特人,迫其投降,随即合力进攻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战败后求得罗马皇帝许可,渡过多瑙河定居罗马境内。

随后,匈奴人征服了北部的日耳曼部落,占据匈牙利平原、黑海、多瑙河以北的广大肥美地区,又不断攻掠东罗马帝国边境地区。

东罗马帝国被迫向匈奴缴纳黄金为年贡,允许匈奴人到帝国境内的一些城镇互市。

公元450年,匈奴首领阿提拉进攻西罗马帝国,次年被西罗马帝国与西哥特人的联军打败。

452年,阿提拉率匈奴人进攻意大利,因瘟疫流行而撤军。

次年,阿提拉暴死,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地盘互相攻战,匈奴人的势力急剧衰落,统治的地区也四分五裂。

此后,匈奴人融合于各族之中,匈奴民族作为一种政治势力,不再现于历史。

匈奴自公元371年出现在欧洲东境,至455年匈奴帝国瓦解,共经历了80多年的时间。

其势力席卷欧洲,他们不事生产,劫夺四邻,驰骋纵横,建立了疆域的匈奴帝国,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这一时期,正是欧洲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匈奴人的西迁引起了日耳曼蛮族的大迁徙,给摇摇欲坠的西罗马帝国沉重打击。

大迁徙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6)西方人眼中的匈奴人

“他们戳破自己小孩的面颊,使长成瘢疤以防胡须的生长。

他们有粗矮的体格,两个长大的胳膊,和一个很大的脑袋,他们的外表是可怕的。

……他们的食物没有被烧煮和加调料,他们吃野草根和马鞍压软了的肉。

他们不知道犁的使用,定居的房屋,土房或木屋。

他们是永远的游牧着,从幼小的时候就习惯了冷、饥、渴。

他们的牧群随着他们迁徙,他们拽着装载他们家属的大车。

是在这上面,他们的妻子纺着线和缝制他们的衣服,生育和抚养他们的小孩一直到成年。

你问这些人是从哪里来,在哪里出生,他们是不知道的。

他们的衣服包括一件麻料下衣和一件用野鼠皮缝在一起的宽袖上衣。

暗色的下衣腐烂在他们的身上。

他们除了不穿它时之外从来不知道更换。

一个有前檐的帽或一个帽顶堆在后面的无檐的帽,加上缠在他们的长毛腿的周围的山羊皮,这就配备全了他们的行装。

他们的没有式样和大小的鞋子不让他们走路,作为步兵则他们完全不适宜于作战;但只要一跨上马,则我们会说他们是钉在马的背上,他们的马是小而丑看的,但它不知道疲乏,走时象闪电一般。

是在马上度过他们的一生,……他们在马背上开会,作买卖、吃、喝,甚至于把前身倒在马颈上睡觉。

在战场上,他们袭击敌人时会发出可怕的叫声。

如果发现有抵抗,他们很快地逃走,但以同样的速度再回来时,则一直向前冲击,推倒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障碍。

他们不知道如何攻下一个要塞和击破一个有防御的阵地。

但他们的射击术是无可比拟的,他们能以惊人的距离射出他们的似铁一样坚硬和能致命的尖骨头制的箭。

——《草原帝国》

(7)大蒙古国的建立

蒙古人原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9世纪后向西面的草原地带迁移,占据西起克鲁伦河、鄂嫩河、土拉河三河之源,东到呼伦贝尔的广阔草原,从森林狩猎部落转变为草原游牧部落。

10-12世纪,蒙古人先后依附于辽、金政权,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渗透,以及铁器的大量输入,促进了游牧经济的发展,能提供大量畜牧业产品与邻人交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氏族制度开始瓦解。

私有制刺激了蒙古贵族(那颜)对财富积累的渴望,为了掠夺牧场、牲畜和奴隶,蒙古各部落之间不断相互征战,“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蒙古秘史》)。

13世纪初,铁木真结束了部落混战局面,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大业。

铁木真是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的儿子,也速该被敌对部落毒死后,部众里三,财富被族人们剥夺一空。

年仅12岁的铁木真与母亲、兄弟陷入极度贫困,在山中靠渔猎为生。

严酷的生存考验不但使铁木真精于骑射,更造就了他刚强、无畏的性格、超人的坚韧和政治智慧。

为了寻求庇护,他投奔父亲的安答(意为把兄弟)、克烈部首领,开始积聚力量,收集旧部众。

不久,蔑儿乞三部来袭,抢走他的妻子、家人,他依靠克烈部并联合自己幼年的安答、部落首领札木合,共同起兵攻打蔑儿乞人,俘获了大批财物和奴隶。

铁木真将札木合的许多部众争取过来,力量逐渐壮大,遂脱离札木合,被推举为汗,建立了一支精悍的军队。

铁木真对氏族部落制度进行了改进,为建立国家作了准备。

铁木真长期依托克烈部的势力清除敌对部落,不断壮大自己,结果引起了克烈部首领的猜忌,设下圈套准备诱杀铁木真,事泄后又发兵攻打,铁木真寡不敌众,仅剩4600骑,转移到班朱泥河休整,处境极为艰难,射野马为食,汲浑水以饮。

铁木真与亲信宣誓:

“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共甘苦。

苟渝此言,有如河水。

”(《元史》)“同饮班朱泥河水”成为铁木真艰苦创业的佳话载入史册。

铁木真最后逐一击溃强敌,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落。

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后,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忽里勒台(部落议事会),共推铁木真为大汗。

当时有巫师进言:

“如今地上称为古尔罕的各国君主都被你征服,其领土都归你治下,因此你也应该有普天下之汗的尊号。

上天旨意,你的称号应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的意思有不同解释,或为“天赐”,或为“坚强有力”。

近人多采伯希和之说,认为源于突厥语的“海”,成吉思汗意即象海一样广大的皇帝。

成吉思汗以本部落名称为国号,称“大蒙古国”,建立并完善统治制度。

 

(8)蒙古族的形成

对蒙古族的族源问题,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有匈奴说、突厥说、吐蕃说、东胡说(东胡是公元前2世纪以前活动于今内蒙东部的游牧民,因其居地在匈奴以东而得名)四种。

蒙古族成分复杂,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大漠南北的不少古代民族如匈奴、突厥、东胡等各族后裔。

根据对其族属、语言、地理位置的考证,蒙古族的直系祖先,应是东胡系的室韦各部落。

蒙古的称呼,始见于《旧唐书》,称“蒙兀室韦”,是室韦诸部落的一员,蒙古是蒙兀的同名异译。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部崛起,成为统一各部的核心力量,大蒙古国建立后,蒙古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融合为统一的民族共同体。

在蒙古扩张战争中,大量外族人被掳掠到蒙古地区,成为诸王和那颜的奴隶,也逐渐融入了蒙古族。

(9)千户制。

千户制是基于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方式而建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

成吉思汗打破氏族部落的传统组织结构,将全国百姓按十进制编组,分千户、百户、十户三级,共划分为95个千户,并划定其各自的牧地范围,分授给建国有功的贵族等人,封他们为那颜,世袭管理。

在千户之上,设左右翼两个万户,为最高统兵官,所有千户都分属这两个万户。

千户制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地方行政单位。

那颜是大汗任命的军事和行政长官,有过失或不忠诚,大汗可将他们治罪,剥夺其职务,另授他人。

百姓被划入各千户,在指定的牧地范围内“著籍应役”,不得擅离所部,平时放牧,战时成年男子自备马匹和兵器出征,“贵贱无有一人得免者”。

(10)蒙古的兵力与战法

大蒙古国有95个千户,按每千户提供1000名兵员计算,再加上1万名最精锐的护卫军,总兵力应超过10万。

蒙古人一夫多妻,成吉思汗鼓励生育,人口自然繁殖很快,实际兵力超过每千户1000兵员之数。

在攻打各国的过程中,吸收了归降的军队,并驱使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从军,使军队数量大大扩充。

西域史家记载成吉思汗西征军达到60万,数字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兵力增加的事实。

蒙古军的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得到改善,除原有的弓箭刀枪外,还从金人那里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火器,又从中原和西域俘获许多工匠,制作利器、甲盾、攻城之具、火炮等,使蒙古骑兵如虎添翼。

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蒙古军在他的指挥下创造了许多独到的战术,所向披靡。

首先,在大军开进时,先发精骑,在一二百里范围内侦查敌情,探明虚实;利用骑兵的灵活迅速,将敌引诱到旷野,采用大迂回、大包抄,敌分立分,敌合立合,“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称为“鸦兵撒星阵”,以少胜多;预设埋伏,佯装败走,弃辎重金银诱敌追击,全歼追兵;攻城时立栅建堡,绝其外援,以弓箭、炮石昼夜轮番攻击,使敌疲备,或决堤水淹,或挖地道入城;派间谍制造恐怖,散布蒙古人强大抵抗无济于事的谣言,瓦解对手士气。

(11)蒙古的扩张

强烈的掠夺欲望,是蒙古统治者不断进行对外战争的根本原因。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统治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而当时没有一个农耕国家强大到能够阻止它侵略的锋芒,于是在短期内,蒙古的扩张如火如荼,蒙古军队的足迹遍及亚、欧两洲的广大地区,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①灭西夏、金、宋

13世纪初,蒙古三次打败西夏,掠得大量人畜财物,迫使西夏纳贡求和。

1225年,成吉思汗又统率大军进攻西夏,在途中射猎堕马,身负重伤仍坚持进军。

次年围攻西夏都城,夏主力竭请降,成吉思汗此时已病危,嘱部下密不发丧,待夏主出降后把他杀死。

1227年7月12日,成吉思汗病死,三天后夏主投降被杀,城中百姓也遭屠杀。

1211起,蒙古进行了长期的对金战争。

金无力全面防御,只以重兵据守西京(大同)和中都(北京),在其他地区,蒙古军队如入无人之地,烧杀劫掠。

金献公主财货,蒙古暂时罢兵。

此后,蒙古又多次用兵,占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成吉思汗死后,第三子窝阔台继位,把消灭金作为首要目标,亲率主力大举侵入金,1233年,占领金都城,次年,金哀宗自杀,金亡。

蒙古灭宋战争持续了数十年。

蒙古与南宋曾达成联合灭金的协议,金亡后,窝阔台随即开始攻宋。

到蒙哥汗时,1258年分兵三路攻宋,企图一举灭掉南宋。

蒙哥在攻打四川合州时,被矢石击中身亡,蒙古撤兵。

1260年,忽必烈夺取汗位,他巩固政权后继续攻宋。

当时宋已衰朽不堪,蒙古大军势如破竹,1276年攻陷宋都临安(今杭州)。

以后,文天祥等人虽继续抗战,企图力挽狂澜,但先后失败,1279年南宋灭亡。

②蒙古的三次西征

成吉思汗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派军西征,首先攻灭契丹人建立的西辽。

次年,成吉思汗借口中亚的花剌子模抢劫蒙古商队、杀害使臣,统领20万大军兴师问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