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602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2.柏杨在总结某家思想时说:

“为什么在街上杀一个人是犯罪,而在战场上杀一万人是英雄?

……为什么人民要忍饥挨饿去供养统治者挥霍?

……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要花那么多钱?

”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

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及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主张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4.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5.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6.《明史·太祖本纪》记载:

朱元璋读《孟子》,对某些语句不满,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

的牌位。

孟子以下言论中,可能招致朱元璋不满的是:

A.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明明是地痞流氓、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董仲舒

8.“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

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9.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

10.朱子曰:

“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

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

……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之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

”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A.强调“理在气中”B.人性与天理一致

C.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D.主张自我内心反省

11.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12.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3.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1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5.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16.下列作品体现的共同特点是

A.“笔墨当随时代”B.“以形写神”

C.“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D.“图之工妙入神”

17.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说: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18.旅法艺术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朱德群(1920—2014),安徽萧县人。

下面两幅图是朱德群先生的作品,它们体现了

A.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风格B.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融合

C.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D.中国画的借物抒情与古典主义美术的有机结合

19.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由此可知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20.“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21.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

这说明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22.《四库全书总目》说: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材料反映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

23.《梦溪笔谈》记载:

“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24.据《全唐文》记载: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

”这说明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

25.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

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26.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

该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27.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字含蓄不易读懂B.语言高雅难于理解

C.内容深刻影射社会D.历经数载艰辛付出

28.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

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C.“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

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29.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符合下图秦朝标准字体的是

A.“圆弧,富有奇趣”B.“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30.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入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

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

这一绘画艺术

A.属于山水画派B.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C.属于市民文化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熏要价值

31.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表明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32.“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清代戏曲一方面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京剧的特点

A.百戏之祖B.达到高峰C.推陈出新D.日臻成熟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33题12分,34题14分,35题14分,36题12分,共5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4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

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

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4分)

材料三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君》

(1)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

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4分)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君》

(2)材料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其思想的局限性是什么?

(4分)

材料三“或曰:

臣不与子齐称呼?

曰:

非也。

父子一起,子分父之身而为身。

故父子虽异身,而能曰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

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

出而仕于君,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

夫父子,故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臣》

(3)据材料三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4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虽然人现世的善功不是得救的决定原因,但是人不应该放弃现世的努力,而应该积极谋求事业的成功。

因为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实现了上帝赋予的先定使命……

——田薇《信仰与理性: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

材料二(新教主张)一切封建的奢华与非合理的消费之抑止,促进了资本的累积与财产为达收益目的的不断重新利用;并且,在“现世内的禁欲”之整体作用下,造就且拔举出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职业人”。

——《马克斯·韦伯文选》

(1)指出材料二中“职业人”的含义。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宗教改革背景下成为资本主义“职业人”的基本条件。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教精神对西欧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

(6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人外之官。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 (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

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

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4分)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2分)

(3)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6分)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5DDABA6~10BDBCB11~15CCBDC16~20ADBDB21~25DADAC

26~30ACCAB31~32DC

二、材料题(33题12分,34题14分,35题14分,36题12分,共52分)

33.

(1)书写材料:

汉字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

(4分)

(2)作品的意境角度: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以形写神”,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文人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山水花鸟的意趣之中。

(4分)

艺术特征角度:

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等。

(3)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

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

(4分)

34.①君主是天下百姓的残暴的统治者和剥削者。

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4分)

②通过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的理想化追求之中。

在思想上保留着传统的印记。

(4分)

③指出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累变”的。

(2分)

④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不危害专制君主的绝对统治的前提下提出重民、爱民、惜民的,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则不然,其基本理论前提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

这就把传统的君民关系从根本上颠倒了过来。

(4分)

35.

(1)含义:

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专业人才。

条件:

虔信“先定论”(或“信仰得救”);谋求事业成功的勤奋、节俭的工作态度;抑止不合理的欲望。

(8分)

(2)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利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鼓励现世努力,推动生活世俗化;摆脱天主教会精神统治,传承人文主义精神。

(6分)

36.

(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4分)

(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2分)

(3)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才能巩固其统治。

规律:

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