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教案.docx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教案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教案专题二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角度1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2017高考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D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
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
故选B。
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
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种植葡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且寒冷期平均气温与图示气温相近,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1.B2.C3.D角度2大气环流及其影响(高考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45题。
4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5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
第4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
第5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D项正确。
答案:
4.C5.D角度3气温和降水(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B地C地D地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岛局部,其东部为台湾山脉,西部为平原,从等温线的分布看东部气温低,呈闭合状,西部气温高,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
第7题,读图可知,地位于沿海,台湾山脉西侧,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由于地势低平,对冬季风抬升作用不明显,冬季降水少于、两地,故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应是地,故A项正确。
答案:
6.C7.A(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第8题。
8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BCD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清楚形成降水的主要因素。
由图中所处纬度可知,该地常年盛行西风,对。
从图不难看出该岛为新西兰的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在西南部对西风气流抬升明显,降水丰富,对。
该岛受暖流影响小,错。
反气旋活动降水少,错。
一、突破气温的三个关键点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可以从纬度、海陆、地形、洋流、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2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1)陆地上一般考虑山地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2)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3)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1月份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
(4)与冷暖气团侵入有关。
冷气团侵入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处,暖气团侵入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处。
3闭合等温线(高、低温中心)的成因分析
(1)低温中心:
地势较高的山地一般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往往成为低温中心;夏季湖泊一般为低温中心。
(2)高温中心:
地势较低的盆地一般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一般也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山地背风坡一般也是高温中心;冬季的湖泊一般为高温中心。
二、突破降水的三个关键点1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
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内陆区域降水少。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
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5)下垫面状况:
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
(具体见下表)成因分析:
多雨少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迎岸风离岸风沿岸暖流沿岸寒流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2.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形式对降水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地区气压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多一般而言,赤道地区与温带地区属于多雨带,而副热带地区与极地地区属于少雨带风带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多带来降水;而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带往往带来的降水少西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降水多;而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降水少季风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冬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地区,尤以亚欧大陆东部地区最为典型3.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的影响因素试题中经常以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2017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检测)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为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市区海拔1800m左右,水网密布,植被良好。
夏季上空经常有厚达1000m以上的高湿度层,天气“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称为“中国凉都”。
据此回答12题。
1六盘水市夏季气候凉爽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网密布B太阳高度小,光照弱C森林覆盖率高D海拔较高2六盘水市夏季紫外线辐射较弱的原因是()A纬度低,昼长短B臭氧层厚,对紫外线吸收作用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D植被的遮挡作用强解析:
第1题,六盘水市位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冬暖夏凉。
第2题,六盘水地区为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季上空常有厚达1000m以上的高湿度层,说明夏季多降水,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紫外线辐射较弱。
答案:
1.D2.C(2017威海模拟)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和850hPa温度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
据此完成35题。
3“融化层”位于图中()ABCD4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远5“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处气温在0以上,应为冻雨“融化层”,故选A。
第4题,从图中可知只有赣州符合冻雨形成的条件,故选B。
第5题,“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道路结冰,故选C。
答案:
3.A4.B5.C(2017成都二诊)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B12C16D207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8图中R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解析:
第6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
地位于1月闭合等温线内部,在地北侧(纬度低的区域)应该有一条28等温线,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以推断地1月温度的范围是2024;再根据图中7月等温线的分布可推知地7月温度的范围是812。
由此可以计算出地1月、7月的温差范围是816,可能为12,故B项正确。
第7题,由图中河流分布可知,地位于河谷地区,由于河谷地势低,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地区,等温线向温度低的南部凸出,故C项正确。
第8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R河为巴拉那河,流域内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当地夏季,即12月次年2月,故D项正确。
答案:
6.B7.C8.D(2017温州模拟)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据此完成910题。
9该月为()A1月B4月C7月D10月10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知南亚此时盛行东北季风,说明北半球为冬季,故选A。
第10题,从图中可知,图中虚线框内沿岸是几内亚暖流经过,A错;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错;东西两侧都是南北气流辐合形成的,C错;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部明显偏北,可能原因是阳坡受热增温所致,D对。
答案:
9.A10.D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角度1锋面系统及其影响(2015高考全国卷)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在18时至19时气温明显下降,气压明显上升,该时段风力大,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故C项正确。
第2题,沙尘暴过境时,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沙尘暴经过时,大气中灰尘增多,所以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强,则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故C、D项错误。
答案:
1.C2.B角度2气压系统及其影响(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34题。
3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解析:
第3题,据图中比例尺及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可判断,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向西,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B项正确。
第4题,读图文材料(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比例尺)可知,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较快,说明低气压势力较强;在3048小时时段内,甲地分别位于低压槽的东侧和西侧,说明在该时段甲地受势力较强的低压槽控制,故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
3.B4.C掌握有关天气系统的四个关键点1判断南北半球
(1)根据风向判断南北半球风向右偏者为北半球,风向左偏者为南半球。
气旋中气流方向为逆时针的为北半球,顺时针的为南半球;反气旋中气流呈现顺时针的为北半球,逆时针的为南半球。
如下图为北半球气旋。
(2)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判断若锋面呈顺时针移动为南半球(如图甲),呈逆时针移动为北半球(如图乙)。
2锋面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1)一般地冷锋过境前后其气温、气压变化如下图所示:
(2)一般地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如下图所示:
3锋面气旋的降水区域锋面气旋的降水区域包括冷锋锋后、暖锋锋前和气旋中心。
4锋面附近的天气变化特征
(1)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剧烈,气温、气压变化大,即气压差和温度差大,降水变化大。
(2)阴雨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017嘉兴测试)同一锋面气旋中,当冷锋锋面移动速度加快,追上暖锋锋面,则形成了锢囚锋。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气压高于丙地B乙、丙两地多阴雨C丁地风力大于甲地D乙、丁两地降温快2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戊、己两地附近锢囚锋的是()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故甲地气压低于丙地,A错;冷锋锋后多雨,暖锋锋前多雨,故B错;丁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故丁地风力大于甲地,C对;乙地降温并不快,D错。
第2题,从图中可知戊位于冷气团,根据锢囚锋形成可知,冷锋追上暖锋,使得暖锋抬离地面,故A正确。
答案:
1.C2.A(2017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ABCD410小时后,甲地最有可能出现()A雷暴天气B晴热天气C灰霾天气D雨雪天气解析:
第3题,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由图中风向推断气压值。
第4题,由图中的风向可知,虚线为低压槽,为锋面气旋的后方槽线,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10小时后,冷锋向东南移动150km,因甲地距离锋线约1纬度差(约110km),大致受冷锋控制,冬季可能出现雨雪天气,所以选D。
雷暴天气一般出现在低纬地区,是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大风、降水会使灰霾天气减轻。
答案:
3.C4.D(2017盐城二模)“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
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C阿留申低压D江淮准静止锋6“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各地与其面临的气象灾害组合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梅雨、洪涝B华北平原洪涝、暴雨C东北地区冰雹、滑坡D华南沿海伏旱、台风解析:
第5题,我国雨带的季节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移动有关。
第6题,7月下旬到8月上旬,雨带移动到我国华北、东北地区。
答案:
5.B6.B(2017黄石适应性考试)下图为2016年中国香港1月2128日天气状况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香港2124日期间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8下列日期,夜间大气保温作用最弱的是()A27日B26日C25日D24日解析:
第7题,该图是1月2128日天气情况的变化示意图,是北半球冬季。
从图中可知2124日降水较多,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最符合冷锋天气过程。
第8题,25日天气晴朗,夜间大气保温作用最弱。
答案:
7.B8.C热点交汇气候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角度1气候的成因1(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解析:
(1)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方面分析。
攀枝花北部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对冬季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且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气流下沉增温。
(2)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风力等方面分析。
(3)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百里钢城”,二是“地形”。
钢铁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等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使空气质量变差;该地区地形比较封闭,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解析:
干旱主要和气温高、降水少等因素有关。
根据图示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角度2气候特征及其影响(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4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
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
答案:
3.A4.C5(2015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解析:
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针对湿热的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受潮,注意预防建设地区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山区还要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伤害。
答案:
气候特点: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角度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16高考全国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67题。
6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7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解析:
第6题,材料中提示经历一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一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二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结合图可知果洛山经历三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一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二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
第7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项正确。
答案:
6.B7.B(2016高考全国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810题。
8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9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10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
第8题,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的气流抬升,在一定的高度产生丰富的地形雨,故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先增后减;坡度越大的地区,降雪存留的难度越大,则积雪厚度越小,但在高山苔原带,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故选C;植被覆盖度与水分条件密切相关,而水分条件与海拔密切相关。
第9题,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
冬季,强烈的西北风使山地的西北坡成为迎风坡,受大风影响,产生冻害。
第10题,积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雪层以下地面起到保温作用,降低气温大幅下降所造成的灾害程度。
根据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东北长白山地区的降雪期推后,使地面在初冬没有雪层保护下迅速降温,冻害加剧。
答案:
8.C9.D10.C11(2017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如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解析:
(1)主要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气候等方面分析。
(2)根据当地气候可判断季节;根据季节可分析原因。
(3)从自然地理条件对交通线建设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角度4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2(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
(1)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
(2)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
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
(3)由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