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人才培养管理制度.docx
《40人才培养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人才培养管理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司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人才发展体系,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现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按需施训;分级分类,全员培训;学以致用,注重实效。
第三条目的
营造良好的学习型企业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公司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体系。
第二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第四条按照分级分类思路,建立健全我公司“三级四类”教育培训体系架构。
结合公司实际,按照上级领导机关、公司、部门三个层级,针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和市场营销四类人才队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一、上级领导机关教育培训指由上级领导机关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一般指所级安排的相关培训工作。
人力资源部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安排,积极争取培训名额,充分利用外部培训资源,重点选派优秀的、有培养潜力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专门技能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参加培训,并适时安排参训学员在公司内开展交流分享。
二、公司教育培训指公司根据发展规划及经营发展目标自行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归口管理全公司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公司培养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统筹管理有关部门开展业务培训,部署和指导部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三、部门级教育培训指各部门根据发展需要自行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
各部门对照公司级年度培训目标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安排学员参加相关培训。
同时围绕部门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重点,统筹策划落实部门内部培训。
第三章培训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为保证全公司及各部门的培训按计划有序组织落实,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自上而下、权责分明的培训体系和培训队伍。
第六条公司培训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培训组织机构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三级构成。
第七条公司领导在培训中的职责主要有:
一、负责对我公司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指导,审批培训管理程序文件,为体系正常运行和培训工作组织落实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二、审批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计划调整方案。
第八条人力资源部是全公司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在培训中的职责主要有:
一、负责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监督,协调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三、负责公司级培训的组织、实施、评价、监控并建立培训档案;
四、负责内训师队伍的建立、培养及管理;
五、负责培训课程体系开发及教材的管理;
六、负责培训经费预算与使用管理;
七、负责对各部门的培训进行监督、管理。
第九条各部门在培训中的职责主要有:
一、负责根据公司人才培养工作部署安排,组织本部门员工参加培训,及人才培养工作;
二、组织征集本部门年度培训需求,制定部门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等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十条体系牵头部门负责对应业务在全公司范围内的培训策划及组织实施,涉及部门及职责如下: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保密、法务、物资保障部门、技术委员会等各相关委员会,需根据体系管理要求策划年度教育培训并组织实施。
第四章培训程序
第十一条培训组织实施分为培训需求确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四个阶段。
第十二条培训需求主要依据公司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同时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支持,以达到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需要。
培训需求确定如下:
一、人力资源部通过高层访谈,员工抽样调查、绩效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二、各部门申报的公司级培训需求分三方面。
一是包括质量、安全、保密等各体系要求的公司级培训及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二是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公司级大型专题培训和外出培训;三、部门级年度培训需求。
三、人力资源部每年12月10日前对各部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各部门填写《年度培训需求》(附件1),并于1月10日之前交至人力资源部。
第十三条培训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公司及部门发展规划、年度发展目标,针对员工岗位职责、知识及技能要求进行综合分析。
一、人力资源部对培训需求调查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拟定公司级年度培训工作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印发并组织实施。
二、部门内部培训计划,结合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员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确定,由各部门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并将相关材料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存档。
三、每年年中,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公司年度培训教育工作计划,调整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
各部门培训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年中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的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十四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受训者和培训师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十五条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部门级培训由部门内部负责安排相关培训师、资料准备、培训通知发布、培训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
职能类、管理类、跨部门的培训课题,由业务范围内的牵头部门(含人力资源部、质量部、物资保障部、安全保卫部等)负责组织实施的公司级培训工作;
公司外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外借口管理。
第十六条为进一步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一、培训前评估:
通过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绩效考核法等方法对员工的能力和行为进行评估,确定培训需求。
二、培训中的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培训体会等方式,对培训效果实施过程中培训讲师知识的针对性和授课技巧、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培训组织部门的服务、学员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填写《培训效果评估表》(附件3)。
三、培训后的评估:
对培训目的达成情况的评估。
根据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评估以及命题作业、书面测验、受训者的培训报告等各方面来综合评价受训者的培训效果。
重点评估工作目标的实现、员工工作绩效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外训类项目,一般情况下,培训结束后,两周内需将相关内容在公司内部组织内训。
第十七条凡公司内部组织的各项培训均应填写《培训记录》(附件4),作为计划完成、体系审核、效果验证等书面凭证。
相关的培训记录、培训教材由人力资源部统一保管,部门级培训记录、培训教材一般在完成培训后一周内提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第五章培训内容
岗位系列培训
第十八条经营管理类
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法律法规、党风党纪,廉政从业,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素质等。
培训学时,每季度不少于1次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32学时。
目的在于优化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补充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一批优秀职业经理人队伍,更好地引领和保障公司科学发展。
第十九条专业技术类
培训内容:
一是侧重专业发展趋势、动态,新技术研究、新工艺应用,专业和理论知识提高等;二是侧重现有产品技术的专题讲座、交流经验讨论。
培训学时,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全年不少于24个学时。
目的在于不断建设专业技术类系列化的培养平台,不断优化提升现有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建设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发展梯队
第二十条技能操作类
培训内容:
侧重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其中包括岗位操作规范,操作技能技巧,设备仪器使用,新工艺应用、专题讨论等。
培训学时,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学时。
第二十一条市场营销类
培训内容:
侧重市场经济、市场战略、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商务决策、商务礼仪、消费者行为学、产品专业知识、行业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增强市场营销人才市场意识和专业素养。
培训学时,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学时。
新员工培训
第二十二条培训目的
引导新员工熟悉公司情况及管理规章,规范新员工工作行为,让新员工了解、认同公司企业文化,提高新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和技能。
第二十三条培训内容
一、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
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概况,发展历程,组织机构设置,各种规章制度,产品与市场介绍,企业文化,质量、安全、保密知识,以及我公司各主要专业、主导产品等相关知识。
二、导师制培训,由部门组织实施。
新员工分配至各部门,由各部门结合岗位职责按岗位能力和知识要求,确定新员工培养导师。
主要内容包括岗位相关知识技能、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培训,部门、班组级质量、安全、保密规章等。
从业资格培训
第二十四条主要包括行业要求的特种作业、财务、统计、档案、人力资源等从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由安徽省特种作业培训中心组织进行,并对考核合格人员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按照资格证书要求,按期进行复审。
二、其他专业培训,均按国家、省、市及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相关规定,参加相关培训机构统一组织的培训、考核。
第六章培训形式
第二十五条根据培训目的选择易被员工接受的方式进行,做到灵活、生动、有效。
一、根据培训场所不同,分为公司内培训和外出培训。
其中,计划内的外出培训填写《外训审批表》,经所在部门审核,公司批准后,人力资源部落实安排外出培训事项。
计划外培训原则上不予批准,如有特殊情况,须事先经公司领导批准,填写《外训审批表》,按流程办理外出培训手续。
外出培训结束后一般由受训者进行公司内部交流分享,培训获得相关资料、记录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二、根据培训方法,分为集中式培训和分散式培训。
集中式培训包括专题讲座、报告会、研讨会、案例模拟演练、户外拓展等;分散式培训主要指传、帮、带培训、网络远程教育、个人自学、在岗锻炼、轮岗等。
第七章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内部培训师管理
根据培训工作需要,聘请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及专业人员为公司内培训师,发放聘书,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培训师队伍。
一、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的内部培训师交流活动。
不定期选送培训师参加外部专业培训师的训练与学习,不断提升公司内部培训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水平。
二、内部培训师的职责:
(一)按要求提供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信息,参与公司组织的培训教材编制工作,协助公司不断完善培训教育工作体系;
(二)负责开发培训课程,年度内开发课程不少于1项;
(三)负责撰写培训讲义及建立试题库;
(四)负责讲授培训课程,年度内授课经历不少于2次;
(五)协助公司属部门开展内部培训管理工作,并对部门内员工进行培训授课及效果评估;
(六)按要求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师交流活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和授课水平。
第二十七条培训师资库管理
对培训师资库进行动态管理,对符合培训需求,学员满意度高的培训师资和课程,继续重点选用;对于培训效果差、学员满意度低的培训师资和课程予以调整。
第八章培训教材及培训档案管理
第二十八条公司内培训由培训牵头组织部门将每门课程的课程介绍、PPT文件、培训辅助资料,依培训对象和课程类别归档,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九条外出培训由受训者于培训结束后两周内将培训资料、培训总结等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三十条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现有培训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完善培训资料库,并分类建档管理。
第三十一条公司关键岗位人才的培养,关键的培训项目、外训项目公司建立对应的培训档案资料。
第九章培训费用
第三十二条培训费用预算
根据培训计划中各项培训活动公司需的培训费、教材、教具、外出活动和由此产生的差旅费等相关费用列入年度培训预算,报财务部。
第三十三条培训费用管理
培训费用归口人力资源部管理,各项培训费用报销时须经人力资源部审核,并统一从员工培训经费中列支。
但类似于MBA类、学历培训类等相关的培训费用不属于公司培训费用报销范围。
第十章培训纪律
第三十四条培训期间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遵守培训纪律。
确有其它安排无法参训的,须提前向培训组织部门请假并说明理由。
培训计划完成率及培训出勤率是作为部门级培训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考核依据。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二O一六年五月修订,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附件1
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
部门:
序号
培训类别
课程设计
培训内容
课程目的
参加人员
培训教材
负责单位
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培训学时
考核方式
制表人:
部门领导签名:
年月日
备注:
1、培训类别:
分为管理、技术、技能、体系(含质量、安全、保密)。
2、培训内容:
内容具体明确。
3、培训方式:
分为外训、内训。
4、培训需求按重要程度先后顺序排列,培训时间请尽量明确。
5、如篇幅有限,必要时可另附纸说明。
附件2
(部门)年度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类别
课程设计
培训内容
课程目的
参加人员
培训教材
负责单位
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培训学时
考核方式
培训师
制表人:
部门领导签名:
年月日
备注:
1、培训类别:
分为管理、技术、技能、体系(必须包含对部门全员实施的质量、安全、保密培训)。
2、培训内容:
内容详细具体。
3、培训方式:
分为外训、内训。
4、培训时间请明确到月,确需跨月,请明确到季度。
5、如篇幅有限,必要时可另附纸说明。
培训效果现场评价表
姓名培训师__培训课程名称___培训时间__
培训效果分项评价
培训效果分项评价
分值
讲师方面
5分(好)
4分(较好)
3分(一般)
2分(较差)
1分(差)
1
表达技巧
2
现场问题的处理应变能力
3
培训讲师专业能力
4
讲师对内容有独特见解
5
时间的分配和使用
6
重点突出
7
与学员的互动交流
8
耐心解答学员的问题
9
态度认真、严谨
10
讲师准备充分
培训师的总体满意度
课程方面
5分(好)
4分(较好)
3分(一般)
2分(较差)
1分(差)
11
内容符合学员的期待
12
培训内容易于接受
13
对实际工作有帮助
14
内容连贯逻辑性强
15
对个人意识的启发程度
16
对个人发展的促进程度
17
培训内容切合实际
18
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9
有利于将来的学习
20
课程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培训效果总体质量评价:
培训心得
培训建议
请按自已或部门的需求填写,我们会根据所总体培训计划的安排,尽量满足您和部门的培训需求。
感谢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会在您的建议下将培训工作做得更好。
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
培训课时(H)
讲师
培训项目
培训方式
组织部门
培训负责人
培训地点
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摘要:
受训人员签到
序号
姓名
岗位
签到
序号
姓名
岗位
签到
序号
姓名
岗位
签到
1
13
25
2
14
26
3
15
27
4
16
28
5
17
29
6
18
30
7
19
31
8
20
32
9
21
33
10
22
34
11
23
35
12
24
36
培训效果评价:
审核:
备注: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出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