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60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2第一环节专题突破串点成线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考纲原文呈现]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考情揭秘]

课标全国卷近5年考查情况分析和预测

年份

题号

题型

考查角度

分值

难度

命题预测

2016年全国甲卷

33

选择题

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

4

中等

2017年高考在该部分的设题仍将围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开,其中引入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考查各国生活习俗的变迁以及环境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有可能在该部分设置非选择题,同学们备考时要特别关注

40

(1)

非选择题

近代国际人口迁移

8

中等

2016年全国丙卷

33

选择题

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建设

4

中等

2015年课标Ⅱ卷

32

选择题

以茶叶在英国的流通情况考查18世纪末的中英贸易

4

中等

33

选择题

通过1870-1913年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考查世界各地工业化的发展

4

容易

2014年课标Ⅱ卷

33

选择题

通过英国手工纺车和织机的闲置考查工业革命

4

容易

[知识主线]

线索1 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文明开始走向交流,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线索2 荷兰、英国等国早期殖民扩张,欺诈贸易、种族屠杀、黑奴贩运,加速原始资本积累同时,世界市场也进一步拓展。

线索3 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伴随着世界大部分国家卷入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的殖民秩序,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线索4 发端于德国、美国,以电力、内燃机、新能源应用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全世界基本形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质和物流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考点一 

               ——人与物的全球流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节点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

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

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高考命题,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以文明史观、整体史观为立意,多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评价及西欧殖民扩张的掠夺性和客观进步性等。

复习备考时,利用多种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时代特征理解西欧殖民扩张的特点及成因,分析理解殖民扩张造成的双重影响;注意结合政治、经济、外交等相关知识,分析英国等大国的兴衰及影响;运用多种史观解读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核心词: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雏形

一、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四大因素: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根本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带来欧洲人的寻金热,对香料、黄金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商路不畅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重要原因;人文主义的鼓舞和传播天主教的狂热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

2.三个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3.两个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4.三条航路:

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从欧洲前往美洲;环球航行。

5.四个人物: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

6.五点影响

(1)对欧洲: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对美洲: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

罪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4)对亚洲:

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世界:

人类从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地域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①特点: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

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①过程:

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

殖民战争、海外贸易。

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2.影响

(1)对世界市场而言: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

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对殖民地而言:

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对国际关系而言: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1.五大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

(1)全球史观:

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

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不同世界的文明交汇融合。

(3)现代化史观:

推动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是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脚步。

(4)社会史观:

促进了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促进了美洲物种的外传,改变了人类饮食结构及习俗。

(5)革命史观: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2.六大角度认识早期殖民扩张

(1)原因:

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2)目的:

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手段:

武力征服、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奴隶贩卖。

(4)史实:

葡萄牙建立东方殖民帝国,同时西班牙完成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5)特点

①早期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

②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6)影响:

对被殖民地区的破坏极为严重,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来说,殖民扩张为其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政治: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明清统治者逐步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进行自卫。

(2)经济:

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原产美洲的粮食、经济作物玉米、烟草等开始传入中国,改变中国的饮食结构与经济结构。

(3)思想文化:

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出现。

1.(2017·山东东营联考)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

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解析:

选D。

材料中涉及资料体现不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技术的出现对世界的影响,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不符,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体现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与掠夺”反映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全球化”体现出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

2.(2017·山东潍坊摸底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

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

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

”由此可以看出(  )

A.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B.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C.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解析:

选B。

材料中“1763年以前……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对欧洲入侵者……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表明有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极其看不起他们”表明文化影响较小,故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原动力

1.(2016·高考全国甲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

选A。

材料关键信息:

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

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

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

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

2.(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

选B。

从表中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中中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与表中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备考2017年高考,对本考点应关注以下两点:

1工业革命对生产动力、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如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度的建立、机器大生产等;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世界贸易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2大国崛起英国、美国、日本也需重点梳理。

核心词:

蒸汽时代→工厂、商品输出;电气时代→资本输出,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

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成就

①纺织机器: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

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过程:

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轮)→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4)影响

①生产力:

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

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

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条件: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

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3)影响

①生产力:

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方式:

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3.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途径

(1)过程

(2)途径:

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两次工业革命的五大差异

动力、能源

特点、结构

组织形式

城市化

思想理论

第一次

工业革

蒸汽机;煤

对生产经验进行的总结;以轻工业为主

工厂

工厂制建立,城市人口趋向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自由主义(自由经营、贸易、竞争)

第二次

工业革

发电机、内燃机;电力、石油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以重工业为主

垄断组织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群兴起

垄断主义(生产高度集中)

 

 2.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联系

(1)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①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③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社会生产化程度提高。

 3.通史思维认识工业革命在社会转型中的影响

(1)政治方面:

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健全,法德崛起。

(2)思想方面: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30、4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3)科学技术:

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和理性日益主宰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4.近现代以来大国崛起变迁的因素

(1)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因而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2)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对外贸易较工业占优势,从而成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3)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

但其经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4)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控制了殖民霸权,长期占据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英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

(6)二战后,欧洲的英法遭到削弱,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并主导世界市场。

1.(2017·河南鹤壁联合期中)德国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

这表明(  )

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    B.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

解析:

选B。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遭遇经济滞涨,凯恩斯主义调节失灵,80年代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美、德、法国纷纷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市场,自由贸易的原则受挫,自由主义逐渐衰落,故B项正确;凯恩斯主义盛行于二战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7·山东青岛联考)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

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解析:

选C。

资产阶级强调的是民主平等而非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并非是住房问题得到保障,故B项错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更加希望自由、民主和人权,个人隐私希望得到尊重,故C项正确;19世纪中叶,社会中的主要阶级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故D项错误。

跨考点综合提升

1.英国近代崛起的优势条件

(1)英国的殖民优势

①地理优势:

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②经济优势:

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军事优势:

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④制度优势: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政府政策的支持。

(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根本动力

英国最先进行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制度前提

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政治民主化改革

外交政策

推行“炮舰政策”,巩固其殖民帝国地位

经济政策

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思想文教

推崇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办教育,传播科技,奖励发明创造

2.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

重大事件: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8年)

重大事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和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③1973年-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

④1980年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突破训练(九)

一、选择题

1.(2017·广东佛山联考)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

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

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

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

解析:

选A。

中西航海的不同结果,主要原因是制度和文化不同,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西方已经走向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个原因是能涵盖其他选项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郑和思想解放程度固然不及哥伦布,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明朝处于封建社会最后的繁荣,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西方,故C项错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拓展殖民地,但目的不同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D项错误。

2.(2017·湖北荆州联考)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

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生产的萎缩说明(  )

A.传统的东方贸易退居次要位置

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

C.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

D.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

解析:

选A。

据材料可知1640—164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产量相较1600—1609年有所下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至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故D项错误。

3.(2017·河南洛阳联考)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

由此可以推断(  )

国家

西班牙

英国

荷兰

法国

倍数

4.2

3

2.6

2.2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解析:

选A。

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进入欧洲,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实力信息,故C项错误;殖民战争表格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2017·四川绵阳抽检)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B.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

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

D.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

解析:

选A。

据材料“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和“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可知该时期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济根源为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