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60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docx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陈国鹰在唐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0年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

面对严峻挑战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把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

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0亿元,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4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分别增长6.2%和15.5%。

组织实施千个项目持续攻坚行动,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6亿元、增长20%左右,张唐铁路等402个项目开工,首钢京唐钢铁一期等200个项目投产或投入使用,承唐高速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

狠抓工业运行调节,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16%。

强化政策引导,拉动城乡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亿元,增长17.7%。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整合发展,组织开展“三百计划”和对标行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667项。

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扎实推进,前五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66%,精品钢比重达60%。

丰润中国动车城等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高速铁路客车制造、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三大装备制造产业链不断延伸,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被列入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我市。

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具备一定开发规模的工业聚集区达到20个,其中4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服务业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港物流等五个省级物流聚集区建设扎实推进,乐购、沃尔玛等一批现代流通业态项目相继开工。

持续开展节能减排攻坚行动,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6.64万吨、化学需氧量1.3万吨、节能181万吨标准煤,可全面完成2010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由三年前的全省末位跃升为第二位。

加快推进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生产力布局得到新优化。

预计“四点一带”区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增长13%,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2%。

曹妃甸新区完成投资1000亿元。

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二期建成,唐山港全年吞吐量达到2.4亿吨。

曹妃甸新增造地28.3平方公里,海滨大道竣工通车。

产业聚集步伐加快,“四点一带”区域实施重点产业项目375项,总投资6172亿元,完成投资528.5亿元。

冀东风电装备研发制造、中视中科激光显示产业基地一期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8个项目入园开工。

唐山湾生态城城市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

全市城镇建设完成投资900亿元,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目标较好完成,在全省三年大变样评比考核中名列第一。

成功申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国内首个地级承办城市。

“四城一河三岛”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南湖生态城迎滨大道、休闲美食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完工,西北片区改造回迁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凤凰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唐山一中新校投入使用,新青少年宫等一批项目加紧建设;三女河机场正式通航,57公里环城水系通水通航;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一批项目陆续启动。

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拆除震后危旧平房282万平方米、开工安置住房550万平方米,市中心区19个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热计量改造800万平方米。

新火车站、老唐山风情小镇等十大标志性精品建筑开工建设。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县城扩容和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率达54.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

制定实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城乡等值化的若干政策》,省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比例、资金额度居全省首位。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311.7万吨,增长2.6%,连续7年实现增产。

深入实施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十大工程,集中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谋划建设农业产业化带动项目11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5万人,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70%以上。

文明生态村和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硬化农村道路1350公里,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达标村(居)达到总村(居)数的95%。

农村新民居建设加速推进,300个省级示范村全部开工,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提升。

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地方金融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17家金融机构入驻唐山。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7.2%。

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72亿美元,分别增长10.4%和18%;对外投资总额1.1亿美元,增长87.2%。

对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成效,实际引资266亿元,增长11.3%,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全部完成。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15元和8310元,分别增长8.1%和12%。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6%,低于省达控制目标0.44个百分点,“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万人,29.9万名农民领取养老金。

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套、廉租住房3204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电影《唐山大地震》全国热播,6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新唐山人文精神进一步弘扬,我市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医疗抢险队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圆满完成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南坝镇恢复重建任务,唐山援建队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唐山籍运动员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创造了3金、6银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最好成绩。

“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向纵深推进,免费为全市190万名45岁以上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进行了体检;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率达到80%;凤凰新城新工人医院开工建设。

全面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2‰。

积极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按照中央、省和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科学发展之优的生动局面。

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活动。

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深化。

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覆盖,全天候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行政执法。

加强政风和廉政建设,推行权力运行监控模式,实施行政机关“晒权评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会提案676件,按时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97%,促进了政府工作水平的提高。

2011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我市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着力发展沿海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内陆资源型向沿海开放型转变;着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我市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生态城市转变,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完成省达目标要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91‰以内。

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实施“两极三带”发展战略,以曹妃甸新区和市主城区两个增长极的率先突破,带动沿海经济带、平原经济带、山前经济带协调发展,活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加快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着力点,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强调存量、调优增量,全面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装备制造、建材、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为重点,以开平现代装备制造园和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园区为依托,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产品、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传统优势产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服务业。

坚持把生产性服务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尤其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曹妃甸物流产业聚集区等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物流重点项目建设。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优发展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放心、放开、放宽、放胆、放手推动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加强重点项目和工业聚集区建设。

全年谋划建设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确保300个项目开工建设,100个项目完工投产。

年内每个工业聚集区新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5个以上,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工业聚集区达到5个以上。

加快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步伐

要抓住河北加快沿海开发机遇,确定今年为我市加快唐山湾发展攻坚年。

实施沿海倍增计划,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市50%以上,其中曹妃甸新区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港口建设,拓展港口物流保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曹妃甸综合保税港区申报工作,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2.7亿吨。

加速临港产业聚集。

按照唐山湾各园区产业定位,加快精品钢铁、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唐山湾生态城建设。

以科教城区和企业服务区、滨海旅游区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商业服务设施建设三大战役,加快完善商务、居住、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体系。

推动沿海与内地互动。

制定鼓励承接京津及周边地区产业项目转移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实现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要着眼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今年市财政安排科技专项资金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大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推广力度。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全年转化实施重大专利技术150项,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比上年提高15%。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本地科技、教育资源作用,推行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大力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环境。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全年新增特邀院士10人以上,引进、培养博士100人以上、硕士1000人以上。

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毫不放松地抓好生态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工作,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年底前全市淘汰4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30吨以下及炼钢转炉、电炉。

强化行业准入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盲目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

继续实施滦河、陡河、还乡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曹妃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司家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三友盐化工等20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迁安大中型沼气等26个低碳经济发展项目.

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品牌农业创新、粮食核心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16项重点工程,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乡等值化、一体化进程。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

加快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大财政奖补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农村新民居建设。

坚持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施35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

重点抓好20个市级联村(中心村)建设,培育40个新民居精品示范典型。

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着眼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增强城市产业聚集力、经济辐射力、人口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今年城镇建设力争投资1000亿元。

围绕构筑现代化新城区,推动南湖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六个提速”。

南湖生态城,以建成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景观。

唐山湾生态城,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造地、路网、市政、生活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

凤凰新城,进一步完善路网和市政配套设施,加快科技馆、总部基地、香格里拉大酒店、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

空港城,抓好路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拉开开发建设框架。

环城水系,实施水系周边大城山、弯道山、凤山、青龙湖、大洪桥、河北桥区域等六大片区改造,打造环城产业发展带、生态景观带。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完成旅游专用线、码头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温泉度假区、祥云岛海上影社城等项目开发,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岛。

同时,科学有序推进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制定五年筹备工作计划,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开发园址生态绿化,启动招展工作。

围绕加快旧城区改造提升,全力抓好“六大改造”工程。

一是加快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力争市区229万平方米安置住房主体完工。

二是启动凤山区域改造,结合环城水系开发,建设集休闲度假、居住旅游、文化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郊野生态风景区。

三是启动新火车站区域综合改造,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打造现代化新城区。

四是加快弯道山区域综合改造,建设以陶瓷文化展示、商务办公、贸易物流、居住休闲为主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五是启动大城山区域改造,建设唐人文化园,打造体现唐山根源文化的新城区。

六是加快市区城中村改造步伐,年内市区建成区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南湖西北片区回迁房主体完工,外环线周边村庄改造全部启动。

围绕提升城市形象、加速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六项攻坚战役”。

一是拆违拆迁攻坚,年内完成400万平方米以上。

二是园林绿化攻坚,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新建、扩宽、改造15条城市主次干道,加快西郊、北郊、南郊三个热电厂建设。

四是标志性建筑攻坚,确保新火车站、新青少年宫等20个标志性建筑主体工程竣工。

五是市容环境整治攻坚,对城市主要街道两侧既有建筑实施景观改造、亮化升级。

六是县城扩容攻坚,实现县(市)城控制性详规全覆盖,每个县(市)扩容1平方公里以上,50%以上城中村启动建设。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建设和发展。

今年全市财政投入社会事业资金增长43.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优化基础教育,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范围,抓好城镇企业职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技能培训。

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水平,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受教育权利。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化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现代传媒、演艺文化等七大文化产业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继续深入开展“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饮食、健康文体、健康环境、健康单位、健康生活、健康社会、健康信息九大工程,稳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办医。

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以上。

全面发展体育、人口等各项事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

加快社会养老机构建设。

协调发展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气象、防震减灾、档案等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投入160亿元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

围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拟投入160亿元,重点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居住条件改善、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市场建设等方面。

就业方面,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推荐1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

社会保障方面,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为农村60万人办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全市农村适龄人口参保人数由120万人增加到180万人;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镇每人每月由310元提高到363元,农村每人每年由1540元提高到1900元。

居住条件改善方面,为市中心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28万平方米;市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全部开工,建设安置住房203万平方米;市区新增天然气用户1万户,集中供热用户1.2万户。

交通出行方面,改造一批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43公里、改造维修桥梁56座;市区新增200部公交车;完成唐山新火车站站房改造主体工程,年内部分投入使用;唐山三女河机场新开通航线6条、达到10条。

医疗卫生方面,加快建设凤凰新城新工人医院,开工建设新妇幼医院,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文化休闲方面,完成唐山博物馆改造扩建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植物园部分向市民开放;开工建设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唐人文化园、新工人文化宫、文化广场、奥体中心、新图书馆和野生动物园。

市场建设方面,市区新建、改造城市标准化菜市场30个,方便群众生活。

同时,按照中央、省部署,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以保障基本农产品市场供给、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为重点,加强市场价格预警监管,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注入新的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财政领域改革,确保财政稳定增长、平稳运行。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冀东区域金融中心。

加快构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在注重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全面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先进生产要素。

重点推进60个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签约、50个重点外资项目履约开工。

全力办好第二届曹妃甸论坛和第二届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确保收到实效。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增长27%。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做大做强出口企业和出口基地,全市出口总额增长13%。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适应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法制、体制、能力建设,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社会治理和谐化。

深入实施社会矛盾综合调控,更加注重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治理,严格执法监督和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怀着深厚感情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和制度。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健全对各种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健全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明确地方和部门监管责任,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