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487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docx

东北大学自考学位近代史范围

简答题

1·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及其特点。

答:

来源

(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特点

(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

(2)它组织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等优点,因此,它是近代中国最革命阶级。

2·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

(1)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答:

(1)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抗外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是都失败了,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2)社会制度的腐败。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3)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而且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军事作战能力的落后。

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答:

(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矿及交通等事业,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3)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破除陈规陋习。

(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5·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6·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2)经济方面,提倡开办实业,保护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4)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7·试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基本内容。

答:

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具体来讲:

民族主义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追求独立,建设"民族独立国家”。

民权主义主要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您生猪以主要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来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之目的。

8·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答:

(1)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中国就将是采用革命还是改良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2)主要内容是: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3)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9·中华名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

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

(3)《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因此,《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中国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0·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答: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于思想文化。

他们提倡的民主主义不能认识中国,改造中国。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有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群众中。

(3)他们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运动后来的发展。

1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答: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中国早起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哪几类人?

答:

(1)第一类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2)第二大类是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骲按;蔡和森;周恩来。

(3)第三类是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

13·1931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是什么?

答: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一乡为单位,按人口分土地,再远更低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14·“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内容:

(1)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3)毛泽东在会议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意义:

八七会议室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5·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

(2)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3)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4)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5)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

16·简述游击队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答:

(1)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

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展开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

(3)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争,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区。

(4)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到1940年底,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发展壮大,根据地地区和人口不断增加,奠定了敌后大反攻的基础。

17·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答: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1)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2)中间力量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足够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胜利。

(3)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义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共产党必须对他们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目的。

18·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答: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3)中国人民的持久战争,不仅遏制了日本“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的战略转折和实现战略反攻长早了有利条件。

中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禁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4)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大国之一,是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的中要国家。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为了战胜反法西斯。

维护世界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贡献。

19·毛泽东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指出的“三个转折点”是什么?

答:

1947年12月,中国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20·解放战争时期,各民族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答: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过民主运动(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的反动派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21·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方针。

(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多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来“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确定了我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22·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哪些经济成分?

答:

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中经济成分。

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3·我国是怎样实现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政策的?

答:

我国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三是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却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2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历史功绩。

答:

(1)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2)提出了经济、政治以及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

经济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政治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党的建设上,强调要一、提高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领导制度和对个人崇拜等。

(3)陈云还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2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

答:

(1)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

即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3)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6·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

答: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

其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

中国特色这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辩析题

1、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与西方不同,它主要有两个来源。

答:

(1)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它的产生于西方不同,它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在原有手工业工厂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工厂场主和包买商等演变而成,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2)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答: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第二个方面是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第三个方面是勒索巨额赔款,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3、《天朝天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改革方案。

答:

《天朝田亩》确立了平均分配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其一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但它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4、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答:

(1)洋务派为了解决创办军用工业中遇到的资金、原料和燃料及交通运输落后等问题。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

(2)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生产。

其产品计价出售。

民用企业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方法,商人出资,承担企业的盈亏。

因此,民用企业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答:

失败是原因:

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本阶级的社会基本相当狭窄。

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是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治权。

答:

(1)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2)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

(3)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7、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因此它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

(1)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也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帝封建任务。

(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大地主大官僚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北洋军阀政权。

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8、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运动。

答: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愚昧;提倡民主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因此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运动。

(2)而五四一抖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提倡和科学除了自然科学外,仅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革命论。

因此,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而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9、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答:

(1)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党的长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人阶级吧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把工人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力量。

二者通过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努力而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3)而中国革命运动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有工人运动,还有农民运动,等等。

如命题所说的那样,只能模糊党的性质。

因此,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0、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之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是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而是他在1924年国民大一大宣言中重新解释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灵魂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

(2)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1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答:

1927年大革命失败都,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除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的特务组织。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政府还大力推行保甲制。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政府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12、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县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答: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县土地法,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1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李德、博古在第五反“围剿”中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是在中共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答:

(1)1937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

15、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息特殊的土地政策。

答:

(1)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农民同地主的阶级矛盾处在次要地位。

为了团结最大多数中国人参加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以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也由利于地主中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以完成民族抗战的历史使命。

16、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

答: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国民党再重申坚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攻”的方针。

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组建转变为消极抗战。

17、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

答:

(1)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抗战胜利后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张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的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

第三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案。

18、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答: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抗战胜利到《五四指示》前,继续延续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

(2)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降档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1947年7月9日,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答: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其主要内容:

第一,规定了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第二,规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

第三,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

第四,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

(2)在1956年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敢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的规定。

这项规定也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20、建国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是具有两种要性的事件。

答:

建国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是具有两重性的事件。

一方面,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本阶级意义上看:

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从反对中国的大资本阶级意义上看:

它又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2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本阶级两部分的政策是不同的。

答:

(1)中国中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政策是不同的。

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有两部分组成。

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党和政府对他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对官僚资产阶级即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是把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