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5309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docx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第八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引导案例】

智能运输系统助推北京奥运

2008年7月份,以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全面启动,包括三大指挥系统、1秒钟监测报警、2分钟刷新预报。

启动后的智能交通系统,将通过旗下的三级指挥系统以及多项指挥措施全面疏导北京市奥运会期间的路面交通,而移动车载监测系统等最新科技设备也将同期应用在奥运期间的路面交通管理中。

作为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的核心,由“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仰山桥交通勤务指挥中心”和“38个场馆群交通指挥所”构成的三级奥运交通指挥科技体系,正式亮相。

三级系统集成了电视监控、交通信号控制、诱导显示等多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通过事先制定的预案进行智能指挥调度。

在赛时,如果指挥系统发现突发事件,可根据预案自动定位周边警力,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予以协调,并同步实现电视监控、交通控制等多个系统联动,提示附近驾驶员绕行,缓解事件地段交通拥堵。

“三级指挥体系相互协调、紧密衔接,确保赛时人群、车流等的集结、疏散,同时,能对社会交通和勤务交通的处置进行自动测算、扁平指挥,在保证奥运交通的同时,将对百姓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该系统还可对闯红灯、超速等9种重点路面违法行为进行检测抓拍,并将相关违法信息及图像自动上传至中心数据库自动比对存储。

在北京全市的快速路、主干路和奥运专用路线,还安装了上万个检测线圈、超声波、微波设备等,奥运期间,将24小时自动准确采集路面交通流量、流速、占有率等运行数据,并对每天上路的几百万车辆进行自动监测,包括违反“单双号”、“黄标车”限制通行规定的车辆。

严密的安全措施突显“科技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物流中心的管理与监控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以保障奥运物流安全、高效、平稳地运作。

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和查询监控系统。

同时,为了保证奥运食品能够及时地、足量地满足需求,定点工厂生产的食品都是供应奥运的,会直接送到奥运所需要的地区。

另外,对供应奥运的所有进口食品也要事先列出名单,从哪个国家出口装船前要检验,进入我国时也要严格检验。

在奥运产品的运输车上,每辆车上都有GPS定位,走到哪里,用了多长时间,车门打没打开过都有记录,甚至进入餐桌的每一种食品,都可以追溯到它的产地。

北京市已建成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中心,可对奥运食品的安全追溯信息进行归集、查询、分析、评估、跟踪、预警,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报告,并可运用RFID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加密通信等功能,结合对运输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实现从生产基地经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

目前北京已建立四个领域的系统:

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系统,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和道路安全与紧急事件的处理系统,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状况已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中等发达水平。

资料来源:

思考:

GPS技术在奥运物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一节条码技术

一、条码概念

(一)条码(Barcode)概念(GB):

由一组规则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它是一种光电扫描适度并实现信息自动输入计算机的图形标记符号,是由不同粗细平行线按特定格式安排间距的条码符号和字符组成的一种标记。

在流通和物流活动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商品、自动读取有关商品信息。

条码技术已问世20多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条码、EDI、集装箱三大技术已成为国际商界三大标准贸易方式而被广泛采用。

最初条码技术是借助计算机实现商品流通领域中传递商品信息而产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目前条码技术已广泛用于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医疗卫生、邮电、制造业、仓储业等,一些管理部门也已开始将条码技术应用于管理工作,如驾驶证、身份证的管理等。

条码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采集的信息处理的速度,为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条码的功能

1、条形码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

条形码所包含的是信息数据,是系统中物流对象的一部简要说明书,通过条码单元将大量信息集中起来,就能使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电子化。

依靠这个系统,构筑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开端。

2、沟通国际物流。

条码系统的条形码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通过对条形码识别,可以进行国际沟通。

现代物流系统的国际化趋势,通过条形码系统进行这种国际间的沟通,就省却了在不同国家语言文字的转换问题,有力的支持了物流的国际化,更好的实现国际物流。

3、条码已成为产品流通、销售的通行证。

若将条码定位、印刷(标贴)在不同的商品或者包装上,通过光电扫描输入电脑,我们能在数秒内得知不同商品的产地、制造商家、产品属性、生产日期、价格等一系列的信息。

同时对提高商品的档次、打开销路促进销售、加强商品包装及各行业现代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4、条码为大市场、大流通服务

实现条码化能够在速度、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便利和优越性。

因此,条码技术含量的增加,不能仅仅停留在系统成员的发展、条码注册的增加上,还应认识到,商品条码是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必不可少的信息产业。

二、条码分类

条形码是有关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者等经济实体进行订货和接受定货、销售、运输、保管、出入库检验等活动的信息员。

由于在活动发生始点能及时自动读取信息,因此便于及时捕捉到消费者的需要、提高商品销售效果,也有利于促进物流系统提高效率。

另外,条形码与其他辨识商品的方法如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光学文字识别)、OMR(Opticalmarkreader,光学记号读取)比较,具有印刷成本低和读取精度高的特点。

(一)商品条形码

商品条形码又称商品标识代码(GB),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标识商品的一组数字,包括EAN/UCC-13、EAN/UCC-8和UCC-12代码。

以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商品为对象、以单个商品为单位使用的条形码。

商品条形码直接和消费者见面。

(二)物流条形码

物流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纽带,为了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使物流过程快速、合理、消费低,将物流、商流、信息流综合考虑,发挥物流系统的功能效用。

物流条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利用识读设备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数据采集。

在商品从生产厂家到运输、交换、整个物流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物流条码来实现数据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物流条码是货运单元唯一标识。

货运单元是由若干消费单元组成的稳定的和标准的产品集合,是收发货、运输、装卸、仓储等物资业务所必需的一种物流包装单元,是多个或多种商品的集合,应用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中。

物流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符号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条码符号都是由符号特定编码规则的条和空组合而成,都有固定的编码容量和条码字符集,国际上常见的物流条码有下列几种:

1、EAN-13码

此码是目前通行于美国以外的各个国家的商品条码,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标准型EAN-13,有13个数字元,通用于一般尺寸商品之标识;另一种为缩短型EAN-8,有8个数字元,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商品。

2、交插二五条码

交插二五条码在仓储和物流管理中被广泛采用。

1983年,交插二五条码完整的规范被编入有关物资储运的条码符号美国国家标准,我国于1998年3月开始实施。

它是一种连续、非定长、具有自校验功能,且条空都表示信息的双向条码。

常用于定量储运单元的包装箱上。

3、EAN/UCC-128码

它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和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共同设计而成。

它是一种连续的、非定长的、有含义的高密度代码。

128条码是物流条码实施的关键,它能够更多地标识贸易单元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交货期、交货地等,使物流条码成为贸易中的重要工具。

对128条码的印制要求较宽松,在许多粗糙、不规则的包装上都可以印制,128条码的识别要比前两种码制的识别容易得多。

物流过程中的以商品为对象、以包装商品为单位使用的条形码。

标准物流条形码有14位数字组成,除了第1位外,其他13位数字代表的意义与商品条形码的相同。

物流条形码第1位数字表示物流识别代码,在物流识别代码中1代表集合包装容器装6瓶酒;2代表装24瓶酒。

例如,物流条形码26902952880041代表该包装容器装有中国贵州茅台酒厂的白酒24瓶。

(三)物流条形码与商品条形码的区别

商品条形码与物流条形码的比较见下表(表8-1)。

应用对象

数字构成

包装形状

应用领域

商品条形码

向消费者

销售商品

13位数字

单个商品包装

POS系统

、补充订货管理

物流条形码

物流过程

中的商品

14位数字

集合包装

出入库管理、

运输管理

三、EAN条形码的编码结构

EAN条形码是国际上通用的通用商品代码,主要是由13位数字及相应的条形码符号组成。

(一)结构一:

适用于前缀码为690、691的情况

1、前缀码,由三位数字组成,是国家代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统一决定。

2、制造厂商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我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并统一注册,一厂一码。

3、商品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表示每个制造厂商的商品,由厂商确定,可表示十万种商品。

4、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用以校验前面各码的正误。

(二)结构二:

适用于前缀码为692、693的情况

1、前缀码,由三位数字组成,是国家的代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统一决定。

2、制造厂商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我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并统一注册,一厂一码。

3、商品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表示每个制造厂商的商品,由厂商确定。

4、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用以检验前面各码的正误。

(三)校验码的计算

1、将13位数字(包括检验字符)自右向左顺序编号。

2、将所有序号为偶数的位置上的数值相加。

3、用数值3乘第二步的结果。

4、从序号3开始,将所有序号为奇数的位置上的数值相加。

5、将第三步的结果与第四步的结果相加。

6、用一个大于第五步的结果且为10的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第五步的结果,其差即为所求的校验码的值。

(四)缩短版EAN条形码的组成

由8位数字组成,前三位为前缀码,含义同标准版商品条码,中间四位为商品代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

最后一位为检验码,计算时,需在缩短版商品条码代码前加5个“0”,然后按标准版商品条码检验码的计算方法计算。

四、二维条码

条形码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自动识别功能、与管理对象唯一对应并可分级管理对象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传统的一维码由于信息量的限制,不得不依赖数据库的存在,适用范围受到大大的限制。

二维条码(GB)是在二维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二维条码和传统的一维条码一样,是一种图形数据文件,制作成本低,制作过程非常简单。

同时其又具有信息容量大、纠错性能好等特点,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条码表示物品的相关信息和其他附属信息,如价格、名称、制造厂、生产日期、重量、有效期、检验员等。

因此,可以说二维码技术是在一维码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由于当前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一维条码技术,而二维条码技术远远优越于一维码技术,因此它将成为一维码的升级品,逐步淘汰一维码,从而迅速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五、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由于条形码技术的优越性,促使条形码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主要包括:

(一)大型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

超级市场中打上条形码的商品经光笔扫描,自动计价,并同时作销售记录;公司可用这些记录作系统统计分析,预测未来需求和制定进货计划。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的超级市场中,未打条码的商品只能作为等外品出售,卖不到应有的价格。

(二)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配送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

以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Wal-Mart为例,该公司在全美有25个规模很大的配送中心,一个配送中心要为100多家零售店服务,日处理量约为20多万个纸箱。

每个配送中心分为三个区域:

收货区、拣货区、发货区。

在收货区,一般用叉车卸货。

先把货堆放到暂存区,工人用手持式扫描器分别识别运单上和货物上的条形码,确认匹配无误才能进一步处理,有的要入库,有的要直接送到发货区,称作直通作业,以节省时间和空间。

在拣货区,计算机在夜班打印出隔天需要向零售店发运的纸箱的条形码标签,白天,拣货员拿一叠标签打开一只只空箱,在空箱上贴上条形码标签,然后用手持式扫描仪识读。

根据标签上的信息,计算机随时发出拣货命令。

在货架的每个货位都有指示灯,表示那里需要拣货以及拣货的数量。

等拣货员完成该货位的拣货作业后,按一下“完成”按钮,计算机就可以更新其数据库。

装满货品的纸箱经封箱后运送到自动分拣机,在全方位扫描器识别条形码后,计算机指令拨叉机构把纸箱拨入相应的装车线,集中装车运往指定的零售点。

在国内,条形码在加工制造和配送中的应用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红河烟厂就是一例,成箱的纸烟从生产线下来,汇总到一条运输线。

在送往仓库之前,先要用扫描器识别其条形码,登记完成生产的情况,纸箱随即进入仓库,运送到自动分拣机。

另一台扫描器识读纸箱上的条形码,如果这种品牌的烟正要发运,则该纸箱被拨入相应的装车线;如果需要入库,则由第三台扫描器识别其品牌。

然后拨入相应的自动码托盘机,码成整托盘后通过运输机系统入库储存。

条形码的功能在于大大提高了物品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条码技术在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的诸多环节中的应用

条码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中的应用与在CIMS等国内生产、流通中的应用相比,前者要复杂得多。

这是由于国际贸易的商品交易、商品流通的难度所致。

由于条码技术的优势,其在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中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也更复杂。

其包括:

1、进出口货物的订货业务。

出口商品进入仓库的检查验收处理,商品检查验收及外发商品在库中的保管等,均采用条码技术进行识别、标签、定位入格等。

2、大型国际配送加工中心的货物分拣。

采用条码技术进行识别分拣、贴签、存放、再出库。

3、外贸商品检验。

采用条码技术对货单进行扫描,再检验。

4、海关、银行均可运用条码技术。

5、国际出口单证业务处理采用条码和EDI处理,就能更加高速化、准确化。

条形码技术应用趋势是将不断地向标准化、通用化、准确化的发展。

第二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一、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概述

(一)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简称EDI)概念(GB):

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EDI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结构化的事务数据交换,它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晶。

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在计算机应用系统间,直接以电子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EDI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商务、管理业务信息交换方式,它使业务数据自动传输、自动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通俗地讲,EDI就是一类电子邮包,按一定规划进行加密和解密,并以特殊标准和形式进行传输。

EDI是一种以结构化的信息形式在贸易伙伴间自动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它为改善信息通信的效率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最初的电子连接是建立在消费者和供应者之间的,随着即时系统和快速响应系统的增加,引发了EDI网络中其他代理者的需要,以保证整个贸易链上的有效性。

如在运输业中,EDI能够帮助提供装货电子单据、转运跟踪信息、货运单据、电子资金转帐等业务,因此大大减少了纸张处理,使信息能够及时存取。

EDI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自动处理,俗称“无纸贸易”,被视为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

(二)EDI系统的特点

1、EDI的使用对象是具有固定格式的业务信息和具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

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采用共同标准化的格式,这也是与一般E-mail的区别,例如联合国EDIFACT标准。

4、尽量避免人工的介入操作,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

5、与传真或电子邮件(E-mail)的区别是:

传真与电子邮件,需要人工的阅读判断处理才能进入计算机系统。

传真与电子邮件,需要人工将资料重复输入计算机系统中,不仅浪费人力资源,且容易发生错误。

(三)EDI系统的主要功能

1、电子数据交换。

2、传输数据的存证。

3、报文标准格式转换。

4、安全保密。

5、提供信息查询。

6、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7、提供昼夜24小时不间断服务。

8、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等。

(四)EDI技术的优势

EDI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因为EDI有着现行的纸面单证处理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的重复录入。

根据国外调查分析,一台计算机输入的数据,70%来自其他计算机的输出。

这样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降低差错率。

2、改善企业的信息管理及数据交换的水平,有助于企业实施诸如“实时管理”(Just-in-time)或“零库存管理”等全新的经营战略。

3、确保有关票据、单证的自理安全、迅速、从而加速资金周转。

4、提高海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验等口岸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快货物的验放速度。

二、EDI的分类及组成

(一)EDI的分类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有三个主要类别:

1、国家专设的EDI系统。

这是全国电子协会同八个部委确立的作为我国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英文名称为CHINA-EDI。

通过专用的广域网进行数据交换的运作。

这种网络是由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和广域网的所有节点构成,所有的数据通过交换中心实现交换并进行结算。

2、基于Internet的EDI系统。

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上运行电子数据交换。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以使很多用户方便地介入到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不同范畴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互联网广泛联结,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覆盖可以大大扩展,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也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所以基于Internet的EDI系统应当是对于数据安全性、保密性没有特殊要求的用户。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协议用户直接联结传递EDI信息,所以,可以进行点对点(PTP)的数据传递。

3、通过专线的点对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可以通过租用信息基础平台的数据传输专线、电话专线或自己铺设的专线进行电子数据交换。

这种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封闭性较强,因为是专线系统,所以成本很高。

(二)EDI系统的组成

EDI系统一般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

1、硬件设备。

贸易伙伴的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以及通信设施等。

2、增值通信网络及网络软件。

增值网(VAN)利用现有的通信网,增加EDI服务功能而实现的计算机网络,即网络增值。

通信网目前有如下几种: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V),电话交换网(PSTN),数字数据网(DDN),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卫星数据网(VSAT),数字数据移动通信网。

3、报文格式标准。

EDI是以非人工干预方式将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应用系统数据库中,并把应用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地传送到贸易伙伴的电脑系统,因此必须有统一的报文格式和代码标准。

4、应用系统界面与标准报文格式之间相互转换的软件。

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代码和格式的转换等。

5、用户的应用系统。

EDI是EDP(ElectronicDataProcess)电子数据处理的延伸,要求各通信伙伴事先作好本单位的计算机开发工作,建立共享数据库。

三、实现EDI的三项核心技术

EDI涉及到的技术十分广泛。

概括地讲,实现EDI的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数据通信技术、标准化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数据通信网络

一个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可由计算机终端、主计算机、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装置四部分组成。

他们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成一个广域网络。

计算机及其各类终端作为用户端点出现在网络中的,它可以访问网上的任意其他节点,以达到共享网上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目的。

计算机及终端既是资源子网,也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的端点。

而这些节点之间完成通信线路的连接,并在通信线路中完成信息的交换。

实现EDI的通信功能,受到通信技术的限制,随着通信技术与条件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它最终必然要统一于国际标准。

通信网络EDI通信方式有多种。

许多应用EDI公司逐渐采用第三方网络与贸易伙伴进行通信,即增值网络(VAN)方式。

它类似于邮局,为发送者与接收者维护邮箱,并提供存储转送、记忆保管、通信协议转换、格式转换、安全管制等功能。

因此通过增值网络传送EDI文件,可以大幅度降低相互传送资料的复杂度和困难度,大大提高EDI的效率。

(二)数据标准化

技术的标准化,是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意义有时甚至超过技术本身。

为了避免产生复杂和混乱的电子网络,满足错综复杂的电子数据交换,必须制定一套大家所共同遵守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

各个使用计算机的机构必须在通信中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电信线路、传送速度。

通信中认可的固定程序(如协议、数据格式化和总汇),各种递的商贸文件,还有“语言”等都要采用统一的编码单证格式、标准语言规则、标准的通讯协议等,从而使得参与贸易的各文坛均能对传递的数据进行接受、认可、处理、复制、提取、再生和服务,实现整个环节的自动化。

这是因为EDI的实现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内开展,并且要应用的信息系统和通信手段各不相同。

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标准是实现EDI的保证,也是EDI的语言。

标准化是实现EDI互通互联的前提和基础。

要实现信息在不同的EDP(ElectronicDateProces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不同计算机平台上的交换,就必须制定统一仓储EDI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准:

通信标准:

即EDI通信网络的建立在何种通信协议上,以保证网路互联。

EDI报文标准:

又称为文电标准,即各种报文类型格式、数据元编码、字段的语法规则及报表生成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等。

EDI处理标准:

即研究EDI报文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接口标准。

各行业的数据交换标准。

(三)计算机综合运用

有了标准和通信网络,就可以开展EDI工作,但EDI应用的成功还取决于单位、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

必须把EDI和办公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各种MIS和EDP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CAD、CIMS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应用EDI。

四、EDI技术实施的限制因素

EDI技术的应用无论对组织行为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新技术,有很多因素决定着EDI的采用和推广。

下面从三个方面讨论制约限制EDI技术采用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由于EDI应用是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联合决策,环境因素对EDI应用有着重大的影响。

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力量影响着两个贸易伙伴间的组织关系及EDI应用决策。

在EDI研究中,我们主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

市场结构、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组织间关系的特性,如力量、依赖性、信任度和气氛。

从市场营销和组织行为考虑,影响EDI应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竞争压力、组织间的依赖性、组织间的气氛、消费者的支持等。

1、竞争压力。

竞争强度是影响EDI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适度竞争迫使企业采用新的改革措施来保持其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是靠保持持续技术优势获得的。

在建立两个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