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278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断句与文言翻译主讲:

黄冈中学高级教师郭建设一、考点解读考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在这句话中,“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内容。

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

文言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断句和翻译关系密切对文章全面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则是运用现代汉语对文言文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力。

二、文言断句的常用方法1、三步骤先读后断再检查。

2、四环节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注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

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却又无法改正。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因此,在给文言断句时,有四个环节。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予以推断。

3、三办法文言虚词法就是利用文言文中有断句功能的虚词来断句。

如用于句首的“故”、“夫”、“盖”、“凡”、“且夫”、“无乃”等,用于句末的“也”、“矣”、“焉”、“耳”、“乎”、“邪”等。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为国计者过矣”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边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标点位置不能乱。

修辞断句法就是指利用文言文中的修辞方法如对偶、排比、顶针等来断句。

示例:

对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语法分析法该法是利用古汉语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语法规则来断句。

这些语法规则如词类活用、句子成分分析等。

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意是断句的关键。

正确断句是翻译的基础。

三、文言翻译1、遵循三条原则信:

忠实原文意思。

在高考中,具体有一个要求,就是尽量直译,字字落实。

达:

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

尽量美一些,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

2、掌握八种方法留:

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名称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还有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也可保留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可以不译。

换:

把单音字换成双音词,把词类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

俗庸俗辱玷辱、侮辱“吾子淹久于敝邑”(殽之战)中的“吾子”先生“淹”停留、留守“敝邑”我们国家拆:

如: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无聊:

没有依靠妻子:

妻子儿女增:

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代词的指代义)删:

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可删。

如:

与其不逊也宁固“也”为句中停顿,不翻译调:

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

如: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应把“好事”调到“少年”之前。

转:

修辞句用转述法,适当采用意译法。

缩:

互文句要凝缩。

3、完成四个步骤审:

看清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切:

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一一解释。

连:

再把解释好的词连缀成句。

誊:

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誊上卷子。

4、记住固定短语

(1)得无:

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

莫非,莫不是。

(2)否则:

是两个词,否:

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

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

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

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6)无乃:

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

等到,等到了。

(8)盍:

何不。

曷:

何不。

叵:

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

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

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

表原因,译做“的原因”。

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

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

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

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

不超过。

(17)地方:

土地方圆。

(18)山东:

淆山以东。

(19)可怜:

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

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

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

指给人看。

(23)可以:

可以凭借(24)至于:

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

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

趁着某个机会而(27)或者:

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

就让(使)。

(29)智力:

智谋和力量。

(30)前进:

走上前献上。

(31)何苦:

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小结】文言文翻译题的操作要领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词(考纲圈定18个),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

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难度大的题目,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对译洁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来处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采用意译。

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

要确定哪个词对文中表意最为关键,推测哪几个词有可能是重点考查的词,将其标出认真分析。

关键词必须译准。

请背会以下文言文翻译秘诀:

熟读全文,领会大意。

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

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

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高考例题(2005年辽宁卷)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部分用“”断句。

(4分)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

(3分)

(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3分)【参考答案】15、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16、

(1)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2)陛下用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来显示吉祥。

小试身手

(一)断句:

完成下面的习题,并请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断句的方法。

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2006年北京卷)1、(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扞(,同“捍”,保卫)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资治通鉴周记五)2、故不登高山不知山高也不临深谿(x,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3、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参考答案:

1、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2、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3、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一、断句操作程序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一)找虚词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

夫、盖、焉、惟、斯等。

常见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

常见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

于、为、则、而、以等。

常见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有:

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

“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

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

于、为、则、而、以等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

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

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

夫;分句首的有:

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

襄子曰:

“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优莫曰: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

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

也、也、也。

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二)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3: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三)依总分例4: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四)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

顶真:

例5: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例6: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对称:

例7: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反复:

例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五)辨句式“者,也”“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为所”“受于”“见于”“如何”“况乎”“何(以)为”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10: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11: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

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

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二、析实例断句翻译:

完成下面的习题,请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下翻译的方法。

练习1、翻译下面画线的文言语句。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赤壁之战)答案断句: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译文:

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

)良进曰:

“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郗(x,通“隙”,矛盾,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此两人可急使。

”汉王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

(史记张良传)答案断句:

汉王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

译文:

汉王于是派随何去劝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和彭越联络。

练习2、阅读下文,翻译画线语句。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参考答案:

(1)(西施)同村的丑女人看见西施而觉得西施的样子很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2)她只觉得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练习3、阅读下文,翻译画线语句。

(2006年全国卷)(何远)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注释糗(qi):

干粮。

近畿(j):

京城附近地区。

参考答案:

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高考评分标准:

“县”、“近畿大郡”、“未之有”各占1分,译错一处扣1分。

)练习4、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然后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005年北京卷改造题)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参考答案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翻译:

因此,南面面对香炉峰,在遗爱寺的旁边修建了一所草堂。

(2)翻译下面画线的语句。

(2006年全国卷)(何远)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参考答案在几个郡做过官,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心性,妻子儿女挨饿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

(3)翻译下面画线的语句。

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焚毁之。

参考答案:

(索驭驎的指南车)误差很大,于是就烧毁了它。

总结:

1、语境意识,瞻前顾后。

2、仔细琢磨,攻克难点。

(1)题中,腋:

本义为腋窝,在此作动词,引申为“在旁边”。

(2)题中得分点:

“可欲”、“妻子”、“下贫”。

3、根据文意,确定主语。

(3)题中,从上文中去找主语。

三、文言翻译题操作要点文言翻译的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其大意。

在此基础上运用以下翻译方法。

对译法就是把文言文中的词语或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中对应的词语和句式,要求逐字逐句的对应落实,是典型的直译。

如: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她只觉得(西施)皱眉的姿态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又如: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

再如: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1:

从县城发展为京城附近的大郡,近代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错误)译文2:

从县令升为京城附近的大郡的长官,近代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正确)转译法是将文言文中不好对译的词语或句子,根据其意思来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语言结构。

一般用于用直译不通顺的句子,属于意译。

如:

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

对译(直译):

(西施)同村的丑女人看见西施而美丽她。

(“硬译”不通顺)转译(意译):

(西施)同村的丑女人看见西施而觉得西施的样子很美。

(转译准确、通顺)又如:

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

译文:

(我)常常看见(读书)只求贪多的人,(他们)读书略微得到一些印象就满足了。

调整法通过调整文言文原文的语序来翻译古文。

多用于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倒装句式,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

近代未之有也。

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宾语前置)又如: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

译文:

林子在湖边的茶馆里喝茶。

(状语后置)增补法是通过增加、补充词句来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主要是增补省略成分。

如:

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丑女)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删减法是通过删除文言文原文中的一些发语词、语气词等来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如:

近代未之有也。

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保留法是将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原样保存在译文中的翻译方法。

主要是人名、地名、官名、族名,以及时间、年号等专有名词。

如:

“西施”又如: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

”要根据上下文语言环境,灵活贯通的翻译文言文,碰到文言句中带修辞色彩的说法和用典的地方,要恰当处理。

对比喻的翻译,尽量保留比喻,如果不便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

如过秦论中的“金城千里”,可译成“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对借代的翻译,一般只需要把所指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

如将“缙绅”“三尺”“纨绔”可以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

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就可以了。

如将“会猎”“更衣”分别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就可以了。

冲刺练习1、(07广东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3分)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答案2、(07北京卷)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

(5分)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答案3、(06年北京卷考题)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答案4、用“/”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答案5、为下列各文段加标点。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为下列语段中的画线语句,加上标点。

汉成帝将立赵飞燕为后,怒刘辅直谏,囚之掖廷狱。

左将军辛庆忌等上书救辅遂得减死朱云请斩张禹上怒将杀之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臣敢以死争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庆忌此两事,可与汲黯、王章同科。

答案6、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邪?

民亦无恙邪?

王亦无恙邪?

”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

(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

“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

(2)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_

(2)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_答案7、阅读下面几个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

(一)教子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曾子之妻之市之:

_妻适市来适:

_特与婴儿戏耳特:

_

(2)翻译画线的句子。

顾反,为女杀彘。

答:

_(3)给“曾子曰”一段话断句,并翻译。

断句:

_翻译:

_(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_答案

(二)臧孙行猛政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1)给第一处画线句子断句并加以翻译。

断句:

_翻译:

_

(2)翻译画线的句子。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答:

_答案(三)知人善任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